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通过对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特点及成因分析,促进临床加强对中药注射剂合理应用的管理,达到指导临床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的目的。方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制定的相关标准,通过对临床发生的129例中药注射剂ADR的观察,分析、判断中药注射剂ADR的构成、临床表现及其发生原因。结果:中药注射剂引起的ADR,以皮疹、过敏等过敏性症状为主,引起其发生的原因,使用不合理占41.09%,药品质量占50.39%,其他因素占8.53%。结论:中药注射剂与所有其他药物一样,均具有两重性,并非传统观念所认为的安全无副作用,如果制备或使用不当,也会发生不良反应。想要控制和减少ADR的发生,应从多方努力。

  • 标签: 中药注射剂 不良反应 临床表现
  • 简介:目的:探讨左氧氟沙星的不良反应,以加强药物的合理应用。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我院2008-2010年间上报的34例左氧氟沙星不良反应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左氧氟沙星药物不良反应涉及到多个器官系统。结论:临床上应重视左氧氟沙星的不良反应,加强左氧氟沙星的合理应用,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 标签: 左氧氟沙星 不良反应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导致的药物不良反应。方法:利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我院从2022年1月到2022年6月150份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分析,剖析不良反应中所涉及的抗菌药物种类、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涉及系统、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所产生的原因。结果:经过对150份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得知,所涉及的抗菌药物种类中喹诺酮类占比最多,高达34.00%,林可霉素类占比最少,占比为2.67%。抗菌药物不良反应在皮肤及软组织中分布最多,占比为43.33%,其次为消化系统和心脑血管系统。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是长期连续使用用药,占比为28.66%,其次为无指征或者超范围用药,占比为。结论: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所涉及的药物种类较多,出现不良反应的原因各异,并且不合理的用药对身体的各个系统影响较大,因此需要医护人员重点关注抗菌药物使用问题。

  • 标签: 抗菌药物 不合理使用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紫杉醇联合表阿霉素治疗晚期乳腺癌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选取2013年12月份-2015年3月份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晚期乳腺癌患者作为本次的临床研究对象,并将其进行单双号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2组,其中对照组(单号)30例患者采用诺维本联合表阿霉素进行治疗,观察组(双号)30例患者采用紫杉醇联合表阿霉素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的毒副反应无明显差异(P>0.05),但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晚期乳腺癌患者,采用紫杉醇联合表阿霉素进行治疗的效果显著。

  • 标签: 紫杉醇 表阿霉素 晚期乳腺癌 疗效 毒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