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微波萃取法优化香椿叶总生物碱提取条件。方法采用正交试验L9(34)法对香椿叶总生物碱的微波萃取条件进行优化设计。结果香椿叶总生物碱的最佳提取条件为微波功率50W,70%乙醇,45倍的溶剂倍量,提取时间55min,微波功率对萃取影响较大。结论优选的提取效率高,可增加香椿叶生物碱的利用率。

  • 标签: 香椿叶 正交实验 总生物碱 微波萃取
  • 简介:目的优选清半夏炮制工艺方法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以浸出物、总有机酸含量为评价指标,对影响清半夏的炮制工艺的因素进行研究。结果优选出清半夏炮制工艺:蒸制温度130℃、时间60min、白矾用量6∶1。结论优选的炮制工艺达到了减毒增效的炮制目的,同《中国药典》2010版方法比较,提高了总酸含量,显著缩短了炮制时间。

  • 标签: 清半夏 正交设计 炮制工艺
  • 简介:丹参为唇形科植物丹参SalviamiltiorrhizaBge的干燥根,临床常用中药。其性味辛、苦、微温;归肾、膀胱经。功能主治:具有祛痕止痛,活血通经,清心除烦之功效。根据丹参酮所含主要成分的性质,本实验按照《中国药典》收载的含量测定方法,以其所含成分丹参酮ⅡA为指标,对影响丹参酮药效成分提取工艺的重要因素,如乙醇浓度、

  • 标签: 正交实验 丹参 丹参酮ⅡA 提取工艺
  • 简介:目的:筛选最佳的活络效灵丹颗粒剂成型工艺条件。方法:采用单因素考察方法,以颗粒流动性、溶化性、吸湿性等为评价指标,筛选出处方中加入辅料的种类及最佳的成型工艺条件。结果:确定最佳成型工艺条件为药粉与乳糖的比例为17∶13,用95%乙醇溶液制颗粒。结论:确立活络效灵丹颗粒的成型工艺合理、可行。

  • 标签: 活络效灵丹颗粒 成型工艺 单因素考察法
  • 简介:目的优选黄地巴布剂的水提工艺方法采用正交实验法,以浸泡时间,加水量,提取时间和提取次数为影响因素,以黄芪甲苷含量和浸膏得率为评价指标,优选黄地巴布剂的水提工艺。结果黄地巴布剂的最佳提取工艺为首先加8倍量的水浸泡0.5h,煎煮3次,每次1.5h。结论该工艺稳定可靠。

  • 标签: 正交试验 黄地巴布剂 提取工艺
  • 简介:目的研究爽口润喉片的提取和制备工艺方法以次野鸢尾黄素和多糖分别为射干和胖大海的成分考察指标,采用正交设计来优选最佳提取工艺;以口感等为指标优选辅料。结果以射干和胖大海作为主要原料,木糖醇和薄荷油等为辅料制成的口含片,清新爽口,便于服用。结论该制备工艺简单合理。

  • 标签: 爽口润喉片 提取 制备工艺
  • 简介:目的:采用浸提正交实验设计优化聚合草中黄酮的提取工艺方法:以水为提取溶剂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探讨提取温度、料液比、提取时间等因素对聚合草中黄酮类物质提取量的影响。结果:聚合草黄酮类物质的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浸提温度90℃、料液比1∶40、浸提时间2.5h,在此条件下聚合草提取液中黄酮类物质百分含量为3.01%。结论:优选得到的工艺确实可行,适合聚合草中黄酮类物质的提取。

  • 标签: 聚合草 黄酮 提取工艺 正交试验
  • 简介:目的:确立酸加热法提取聚合草中叶蛋白的最佳工艺方法:分析了加热时间、加热温度、pH值对蛋白质提取率有影响;通过正交试验对聚合草叶蛋白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对提取率影响的因素依次为pH〉加热时间〉加热温度;当加热时间为7min,加热温度为90℃,盐酸调pH值为1.5时,叶蛋白的提取率为1.36%,叶蛋白的沉淀率为51.70%。结论:酸加热法提取工艺效果较好、得率较高,可有效提取聚合草中的叶蛋白。

  • 标签: 聚合草 叶蛋白 提取工艺 酸化加热
  • 简介:目的:优选陈皮超临界CO2萃取的工艺条件。方法:采用L(934)正交试验优选陈皮超临界萃取最佳工艺条件,以萃取时间、萃取温度、萃取压力和CO2流速为考察因素,以萃取率和萃取物中川陈皮素、橘皮素的含量为评价指标。结果:最佳萃取工艺条件为:萃取时间2h,萃取温度35℃,萃取压力30MPa,CO2流速每小时20Kg,此时陈皮萃取率为1.96%,川陈皮素和橘皮素总含量为45.23mg/g(n=3)。结论:优选出的工艺稳定、可行,可用于陈皮的超临界CO2萃取。

  • 标签: 超临界CO2萃取 陈皮 正交试验 UPLC
  • 简介:(2)天枢【位置】脐中旁开二寸处(如图28所示)。【作用】调理胃肠,止吐豁痰,宁心安神。

  • 标签: 锻炼方法 穴位 经络 健身
  • 简介:大量的临床实践显示对偏颇体质进行调理可以防止疾病的发生发展、改善预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评价体质干预的效果需要运用循证医学的方法进行科学评价。评价干预措施效果的研究方法主要有随机对照试验、队列研究、病例对照研究、病例系列研究、单病例随机对照试验、循证病例报告以及定性研究等。结合中医体质研究的特点,对以上临床研究方法在中医体质干预研究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希望能够为中医体质临床研究者提供方法学上的启示。

  • 标签: 体质 干预研究 评价方法
  • 简介:临床中药学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以临床用药为核心,研究中药基本理论及各种中药临床应用规律的一门学科。其具有临床基础和药学基础双重学科性质,是一门医药交叉的二级学科。l临床中药学是中医院校开设的主干课程之一,在培养中医人才方面起到关键作用。因此,提高临床中药学的教学质量,对培养优秀中医人才,提高中医诊治水平及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笔者在临床中药学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对教学方法进行了一些思考。

  • 标签: 临床中药学 教学 方法 体会
  • 简介:目的:探索制作稳定且成功率高的大鼠脑卒中痉挛性瘫痪模型。方法:分别运用文献报道的电损毁内囊法及线栓法制备大鼠脑卒中痉挛模型。结果:电损毁内囊法造模失败,且在改变内囊定位、减小电流量及刺激时间后动物死亡率仍然为100%;线栓法造模存活动物神经系统损伤症状评分、肌张力评分均符合要求,成活率为80%。结论:线栓法制作大鼠脑卒中痉挛性瘫痪模型较稳定,且成功率高,有一定的可行性。

  • 标签: 脑卒中痉挛性瘫痪 线栓法 电损毁内囊法 动物模型
  • 简介:通过对检验分析前阶段标本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规范了工作流程,堵住了诸多漏洞,避免了医患纠纷,理顺了临床科室与检验科之间的合作关系,提高了工作质量与工作效率,为下一步的全程信息化管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 标签: 检验 护理管理 标本 质量干预
  • 简介:为探讨基于病例研究的综合教学方法在临床实习教学中的效果,以脑梗死疾病为案例,对进入临床实习的中医本科生采用基于病例研究的综合教学方法,同时与传统带教式的临床实习教学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试验组学生考试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且认为在提高自学能力、培养临床思维、增强团队协作精神等方面有明显帮助。

  • 标签: 病例研究 脑梗死 临床实习 教学方法
  • 简介:目的:建立西咪替丁A晶型样本近红外光谱分析(NIR)快速鉴别方法方法:建立西咪替丁近红外A晶型一致性检验模型,快速鉴别A晶型西咪替丁。结果:通过X射线衍射法验证,建立的近红外一致性检验模型光谱特征确与A晶型的特征一致。结论:本方法可准确区分不同生物活性的西咪替丁晶型,为西咪替丁片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 标签: 近红外 西咪替丁 有效A晶型
  • 简介:学生评教是高校教学质量评估的重要方式,学生在评教过程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直接影响着评教结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本文从调研学生评教的认知态度着手,探索激发学生主动评教的有效措施

  • 标签: 学生评教 态度分析 有效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