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07 个结果
  • 简介:建立科学的期刊质量评价体系至关重要。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即年指标、被引半衰期、引用刊数、基金论文比、下载量等是近年我国科技期刊权威评价机构通用的评价指标。除此之外,各权威评价机构拥有各自独有的评价体系与指标,并且各权威评价机构对期刊质量进行评价的方法在不断地发展和完善。

  • 标签: 期刊质量 期刊评价 评价指标
  • 简介:目的分析探讨D1和D2淋巴结清扫术治疗胃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胃癌患者64例,其中32例给予D1淋巴结清扫术治疗,设为对照组;32例采取D2淋巴结清除术治疗,设为观察组,对比分析两组1、3、5年的生存率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1、3、5年内生存率分别为84.4%、40.6%、25.096;对照组为75.0%、43.75%、21.8%,两组5年内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4.4%,对照组15.6%,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D1和D2淋巴结清扫术治疗胃癌患者,均具有较高的临床疗效,与D1淋巴结清扫术相比,D2淋巴结清除术手术风险高,并发症发生率高,因此采用D1淋巴结清扫术治疗胃癌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 标签: D1淋巴结清扫术 D2淋巴结清除术 临床疗效 安全性
  • 简介:中医药临床疗效是中医生存和发扬光大的源动力、生命力和推动力,本文基于中医临床疗效评价古今研究现状,对目前研究中若干观点进行阐述,包括中医药疗效评价概念、古代疗效评价概况、近现代疗效评价概况等,并就一些存在的问题和相关概念进行讨论.

  • 标签: 中医 疗效 评价 症候 概况
  • 简介:《金匮要略》是仲景为了更好地诊治伤寒病而作,主要论述与伤寒病相关的杂病,因此它既不是杂病全书也不是一本方书,而是一本杂病专著。学习《金匮要略》要注意三点:一是要结合伤寒病传变规律,理解《金匮要略》条文;二是要结合后世学者的成就,读出不言之言,书外之书;三是结合时代变化导致疾病谱的变化,创新应用《金匮要略》理论。

  • 标签: 金匮要略 历史评价 学习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多西他赛联合奥沙利铂及替吉奥新辅助化疗应用于胃上部癌局部晚期的价值以及用药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2月我院接收诊治的24例局部晚期胃上部癌患者,常规给予抗过敏处理,严格按照随机数字表法等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12例,基础用药均为多西他赛与奥沙利铂,实验组患者配合替吉奥新辅助化疗,对照组联合氟尿嘧啶化疗治疗,共化疗2个周期(21d为1个周期),在规定疗程结束时测定患者肿瘤病灶发展情况以及用药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5%,生存率83.33%,两项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在骨髓抑制与胃肠道等毒性反应上,实验组Ⅲ~Ⅳ度毒性反应仅有25%,同样优于对照组的50%,上述差异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多西他赛、奥沙利铂、替吉奥为局部晚期胃上部癌的新辅助化疗方案,有效提高近期疗效,且不良反应较弱,是目前值得应用且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案。

  • 标签: 多西他赛 奥沙利铂 替吉奥 晚期 胃上部癌 疗效 安全性
  • 简介:目的: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pneumonia,MPP)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80例MPP患儿,按随机数字表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结合清肺通络中药口服,同时辅以穴位敷贴治疗,治疗周期为10d。评价两组患儿的疾病疗效及中医证候疗效,比较两组患儿的主要症状及肺部体征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的总有效率均为100%,而对照组的疾病疗效愈显率为77.50%、治疗组为97.5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的中医证候疗效愈显率为62.50%,治疗组为90.0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患儿的发热、咳嗽、痰壅、气喘及肺部体征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1),且治疗组患儿咳嗽、痰壅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儿的主症总积分均显著降低(P〈0.01),且治疗组患儿的积分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运用中医清肺通络法结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MPP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够有效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

  • 标签: 清肺通络法 小儿 支原体肺炎 临床疗效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