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倡导在药品技术审评核查工作中引入国际标准质量管理体系。方法在药品技术审评核查工作单位建立并持续运行符合ISO90012015的质量管理体系。结果通过运行质量管理体系达到持续改进、提高审评认证质量和提升服务水平。结论将药品注册、生产和经营涉及的技术审评核查能力纳入规范化管理和持续改进。

  • 标签: 药品 技术审评核查 ISO 90012015 质量管理体系
  • 简介:摘要作为医疗质量的重要内容之一,病案质量在整个医院管理工作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加强病案质量的关键在于过程控制。通过探索建立“三级质量控制”体系,按阶段、分层次进行环节控制,突出病案质量源头控制,加强流通环节控制,强化终末病案质量检查反馈控制,明确各级病案质量控制的职责,加强人才培养,建立促进机制,层级推进,相互补充,使“三级质量控制”在病案质量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进而全面提升病案质量

  • 标签: 三级质量控制 病案管理 重要作用
  • 简介:摘要药品作为一种人类抵御疾病特殊商品,其有效性与安全性直接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近年来,部分临床药品出现生产质量不达标,个别药品甚至性能完全丧失,成为医疗卫生领域现阶段最为突出的难题。为破解部分药品生产质量之困,目前,各大药品生产企业通过完善药品生产质量管理机制,以此保障新时期药品生产质量。本文从我国现阶段药品生产质量管理现状角度出发,勇于面对生产中的质量问题,并提出相应的管理措施,旨在提升药品生产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保障企业利益最大化。

  • 标签: 新时期 药品生产 质量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儿科护理质量管理中持续质量改进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取医院儿科收治的患儿224例,按照入院先后时间划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12例,其中观察组患儿护理管理中给予持续质量改进措施,对持续质量改进前后护理质量评分与患者满意率进行比较。结果持续质量改进后,基础护理、护理文书、病房管理以及护理安全等各项评分均高于实施前,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护理满意率98.21%(110/112)高于对照组84.82%(85/112),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儿科护理质量管理中,持续质量改进的应用对提高护理质量与患者满意率可起到重要作用,应在护理实践中进行推广。

  • 标签: 儿科护理质量管理 持续质量改进 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诊科护理安全质量管理的方法。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6年12月100例医院急诊科收治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管理模式,观察组采取护理安全质量管理模式。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以及对护理的满意率。结果观察组在各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间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安全质量管理模式在医院急诊科护理中的应用有助于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从而提升患者对临床护理的满意率,在急诊科护理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 标签: 急诊护理 安全质量管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就目前情况来看,我国所实行的检验药品的标准方式包括十余项。在本文当中将针对其具体应用展开分析,并且尝试提出一定的改进措施,在经过适当的改进之后,检验药品的方法所具备的合理程度获得了较大水平的提升,其可操作性也获得了较为显著的增强,为日后进行标准修订工作提供了较为理想的理论参考。

  • 标签: 药品检验方式 改进措施 药品质量标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ICU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96例我院ICU于2016年2月至2017年1月所收治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质量管理,观察组实施品管圈活动,观察并比较两组护理质量及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为(89.78±8.46)分,较对照组的(75.47±7.34)分明显更高,差异具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率为95.83%,较对照组的77.08%明显更高,差异具统计学意义(<0.05)。结论于ICU护理质量管理当中实施品管圈活动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具较高临床应用价值,值得临床当中进行推广。

  • 标签: 品管圈活动 ICU 护理质量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