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社区康复疗法对于老年骨质疏松骨折的治疗价值。方法本文的研究对象选用的是我市的200例老年骨质疏松骨折患者,将此20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的分组方法平均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100例患者在康复期间选用常规疗法,观察组患者则选用社区康复疗法,一段时间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康复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康复期间经社区康复疗法辅助治疗后的骨折部位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且生活质量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结果比较时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社区康复疗法可为老年骨质疏松骨折患者制定适合患者的康复计划,在社区治疗干预的情况下帮助患者恢复骨关节活动度,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患者的疼痛感且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老年骨质疏松骨折 社区康复疗法 生活质量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9753(2016)3-0105-01
  • 简介:摘要目的对农村老年骨质疏松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总结出相应的预防措施。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住院治疗合并有骨质疏松的农村老年患者653例作为观察对象,对其患病具体情况、临床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危险因素进行总结。结果女性患病率为70.2%,明显比男性的29.8%高,70岁以上患病率即明显增高,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危险因素主要为年龄增长、钙摄入量不足、不健康生活方式、治疗状况、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结论农村老年人出现骨质疏松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为了进一步降低农村老年骨质疏松患病率,应进一步加强农村地区的健康教育与保健服务,为老年人生活质量提供保障。

  • 标签: 农村 老年人 骨质疏松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选择在2015年1-2015年5月行切口复位固定术治疗的49例老年骨质疏松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其设为普通组。在同一时间纳入收治的49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治疗组,对治疗组患者实施粗隆骨内固定、股骨头置换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住院时间。结果普通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长于治疗组,且术中出血量明显多于治疗组,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明显低于治疗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6.1%,普通组为20.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粗隆骨内固定、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创伤小、效果好、安全性高,临床推广应用价值显著。

  • 标签: 老年 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 切口复位固定术 股骨头置换术 疗效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9753(2016)5-0179-02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骨质疏松治疗仪联合阿仑膦酸钠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科2016年1月~6月份收治的骨质疏松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皆予以骨质疏松治疗仪联合阿仑膦酸钠治疗,观察记录临床效果,以及对比分析治疗前后VAS疼痛评分、骨密度及患者护理满意度等情况。结果50例骨质疏松患者治疗后VAS疼痛评分、骨密度及患者满意度等均有明显改善,护理满意度高达98.0%,与治疗前相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质疏松治疗仪联合阿仑膦酸钠治疗骨质疏松症可以有比较良好的疗效,可明显改善疼痛、骨密度以及患者护理满意度,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 标签: 骨质疏松治疗仪 阿仑膦酸钠 骨质疏松症
  • 简介:摘要目的根据骨密度诊断骨质疏松的临床标准,分析骨质疏松的成因,探寻有效的治疗和预防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期间收治的150例骨质疏松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给予抗骨质疏松治疗,对比治疗3个月后、治疗1年后的VAS评分、骨密度绝对值和T值以及骨折率。结果治疗3个月后,患者VAS评分降低;治疗1年后,患者VAS评分较于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更低,对比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患者的骨密度绝对值和T值显著提升(P<0.05),骨折率显著降低,发生骨折例数明显减少。结论结合骨质疏松的成因,采取抗骨质疏松治疗和预防措施,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骨密度,降低骨折风险,对骨质疏松患者的治疗与康复有着积极的影响

  • 标签: 子宫肌瘤剔除术 骨质疏松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延伸护理干预在老年髋部骨折骨质疏松二级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9月-2014年9月期间收治的60例老年髋部骨折骨质疏松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时间顺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随访骨科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随访的基础上实施延伸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出院后1、3、6个月的用药依从性、生活自理能力及二次骨折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出院后1、3、6个月的用药依从性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较好,两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出院后1、3、6个月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较高,两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患者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两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延伸护理干预在老年髋部骨折骨质疏松二级预防中效果显著,能有效提高患者的依从性,避免骨折的再次发生。

  • 标签: 老年髋部骨折 骨质疏松 二级预防 延伸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临床应用唑来磷酸注射液100ml5mg治疗骨质疏松不良反应的预防和护理。方法采用充分水化、预防性服用非甾体解热镇痛药和综合护理干预措施预防唑来膦酸注射液治疗老年骨质疏松引起的不良反应。结果64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有10例,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发热、肌肉痛、头痛、关节痛、恶心食欲下降及流感样症状。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6%,与李玉琴等研究结果相比明显降低结论在治疗前后积极做好各项准备和预防工作,如充分的水化、预防性服用一些非甾体解热镇痛药和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的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 标签: 唑来磷酸钠 骨质疏松 不良反应 护理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9753(2016)4-0181-02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折患者护理中运用循证护理的应用效果及其评价,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收集自2014年3月~2016年6月在我院所接收治疗的114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折患者进行分析,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7例。对照组常规基础护理;观察组循证护理,记录和比较两组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折患者在护理中的治愈状况和对护理工作的评价。结果观察组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折患者在护理中的治愈状况和对护理工作的评价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折患者护理中运用循证护理的应用效果及其评价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循证护理 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折患者 效果 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上经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的护理效果。方法我们对2014年4月-2015年8月期间来我院进行就诊治疗的80例老年骨质疏松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根据随机分配的原则将这些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并保持这两组的患者数量一致。首先,我们对所有患者使用椎体后凸成形术对所有患者进行手术治疗;之后,我们对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对实验组患者采用有效地综合护理干预对患者进行术前、术中和术后护理;最后,就两组患者的疼痛视觉评分和治愈情况进行对比观察。结果经过对比,我们发现实验组患者的治愈情况明显要优于另一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明显的差异性(P<0.05);此外,两组患者的疼痛视觉评分状况均与手术之前相比有明显的改善,并且实验组患者改善的程度更明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对经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的患者进行综合有效的护理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患者的疼痛状况得到明显改善,利于患者的康复,此方法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椎体后凸成形术 老年性骨质疏松 脊柱压缩性骨折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从本卫生院2008年2月至2016年4月的患者中抽取66例确诊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3例。对照组给予鲑鱼降钙素,碳酸钙D3治疗,观察组给予中医治疗,包括中药内服、中医针灸、中医推拿、运动和饮食疗法。两组患者均接受治疗3个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为93.94%,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为84.8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骨密度、VAS评分和EVOS评分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且费用少、毒副作用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中医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鲑鱼降钙素 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