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探究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病人的急救护理。方法:选择我院急诊科在2020年1月份至2022年1月份收治的40例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病人作为本次研究的主要对象,分析对其进行急救过程的护理体会。结果:对参与研究患者及时采取了相应的急救措施,可以增加病人的救治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结论:对于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病人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可以提高病人的治疗效果,有利于为医生争取更多的救治时间,值得推广。

  • 标签: 完全性房室 传导阻滞 急救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合并严重房室传导阻滞的临床特点、治疗以及预后。方法:对我院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进行研究。根据是否并发房室传导阻滞分为参照组(未并发)与实验组(并发)。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100例急性下壁心机梗死患者发生37例房室传导阻滞,发生率37.00%(37/100)。其中Ⅰ度房室传导阻滞24例,占比64.86%(24/37),Ⅱ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4例,占比10.81%(4/37),Ⅱ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7例,占比18.92%(7/37),Ⅲ度房室传导阻滞2例,占比5.41%(2/37)。实验组治疗有效率94.59%,参照组治疗有效率93.65%,组间差异无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下壁心机梗死合并房室传导阻滞患者中,应密切关注患者临床特征及变化,根据房室传导阻滞基于相对应的治疗措施,有利于提高预后效果。

  • 标签: 急性下壁心机梗死 房室传导阻滞 临床特点
  • 简介:摘要:人源肿瘤异种移植(patient-derived tumor xenograft, PDX)模型是通过手术方式获取患者来源的新鲜肿瘤组织,然后移植到动物体内从而构建一个移植瘤模型。该模型保留原始肿瘤的生物学特性和肿瘤微环境,避免重复传代对肿瘤异质性的影响,并且能反映患者的遗传多样性。PDX模型可用于追踪治疗前后肿瘤基因组、信号通路以及代谢变化,为儿童肿瘤包括颅外实体肿瘤、血液肿瘤、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治疗研究带来希望。该文就PDX模型在儿童肿瘤中的临床应用进展予以综述。

  • 标签: 人源肿瘤异种移植模型 儿童 肿瘤 临床前模型
  • 简介:摘要:中西医结合具有独特优势,为世界医学和人类健康做出突出贡献,中西医结合是历史的必然。文章运用学科交叉理论,针对中西医结合过程中的制约因素,从中西医结合内涵与外延的层面搭建“中医+”和“+中医”的结合框架,构建“双+”模型,进而提出两条发展路径,最后形成中西医结合制度建设、服务体系建设、临床研究、人才队伍建设和资金投入并行的“五位一体”对策方案。基于“双+”模型的实施路径,对于构建中西医结合的中国新医学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中西医结合 “双+”模型 发展路径
  • 简介:摘要:慢性难愈性创伤术后感染预测方法存在准确率低的问题,为此设计了一种基于logistic模型的慢性难愈性创伤术后感染预测方法。基于细胞活化状态,识别慢性难愈性创伤形成机制的特征,计算数据集的基尼值,利用logistic模型预测感染范围,构建术后感染预测模型,实现慢性难愈性创伤术后感染预测方法的设计。实验结果:与其他两种慢性难愈性创伤术后感染预测方法相比,本文的慢性难愈性创伤术后感染预测方法的平均准确率分别为74.150%、58.827%和58.079%,表明该方法与logistic模型结合使用时更加有效。

  • 标签: 逻辑斯蒂模型 慢性难治性伤口 术后感染 溃疡 细菌生物膜 肉芽瘤形成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血清铁蛋白(SF),维生素D水平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神经传导速度的关系。方法 随机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本院5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甲组)与50例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乙组),对两组维生素D、血清铁蛋白(SF)、神经肌电图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并分析SF、维生素D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神经传导速度的关系。结果 SF方面,甲组比乙组高,而25(OH)D3比乙组低,差异显著(P

  • 标签: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维生素D 血清铁蛋白 神经传导速度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针对实施胃癌化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营养不良风险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便于护理人员依据危险因素进行科学防控和精准施策。方法:选择2022年5月-2022年10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胃癌术后化疗患者共60例。根据对患者的营养风险评估,分为营养正常组和营养不良组,通过患者发生营养不良的单因素分析,找出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构建预测模型。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的NRS-2002评分、营养状况、影响胃癌术后化疗患者的营养风险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对胃癌术后化疗患者发生营养不良的独立因素有化疗期间肠外营养支持、手术方式、临床分期、文化程度和年龄。结论:对胃癌术后化疗患者来说,需要提前开展营养风险评估,针对患者的实际情况给予营养支持和饮食指导,使其营养状况得到有效改善。

  • 标签: 胃癌 化疗 营养不良 风险预测模型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在对居家腹膜透析患者进行延续护理干预的过程中开展基于IMB模型的延续护理干预的作用。方法 结合对比护理评估的方式开展研究,纳入患者90例,开展时间2021年2月至2022年5月,盲选均分为对照组(45例,常规延续护理)和观察组(45例,基于IMB模型的延续护理干预)。分析干预效果。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病症知识了解程度、行为依从性以及腹膜炎发生率,观察组均存在优势,P

  • 标签: 基于IMB模型的延续护理 居家腹膜透析
  • 简介:摘要:混合式教学融合网络教学和传统课堂教学的优势,整合二者学习理论、学习方式、学习环境、学习资源,既能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

  • 标签: BOPPPS模型 外科护理 混合式教学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糖尿病专科联盟护理管理在ORTCC模型指导下措施及效果。方法 选取院内科室共72名护理人员为本次研究对象,成立糖尿病专科联盟管理团队,在ORTCC模型指导下开展目标、规则、培训、检查、文化各要素护理管理,对比管理实施前后的效果。结果管理后护理人员护理操作水平、理论知识水平评分>管理前评分(P<0.05);糖尿病知识掌握有效率97.22%>管理前88.89%(P<0.05)。结论 ORTCC模型指导下糖尿病专科联盟护理管理的开展可以提高护理人员护理质量水平及糖尿病知识的认知程度,应用价值大。

  • 标签: ORTCC模型指导 糖尿病 专科联盟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将观察兔24小时心房颤动(AF)模型的内皮素-1(ET-1)的变化规律,初步探讨ET-1在预测AF发生、发展和指导临床治疗的价值。方法:新西兰兔40只,给予右心房快速起搏(600次/分)建立兔持续性AF模型。按起搏时间随机分成5组,0 h(P0)组、快速起搏4 h(P4)组,8 h(P8)组,12 h(P12)组,24 h(P24)组,每组8只。观察兔起搏后0、4、8、12、24 h的血浆及心房组织ET-1的变化规律。结果:兔血浆ET-1在起搏12h开始出现明显升高,至起搏24 h升至最高,心房肌组织ET-1主要分布在心房肌胞浆中, 在起搏12h开始升高,至起搏24 h显著升高。结论:AF持续12小时,仅有血浆ET-1水平显著升高,24小时AF时,血浆和心房组织ET-1水平才出现一致性升高改变。研究提示:血浆ET-1水平可能推测阵发性AF持续的时间,增高的心房肌组织ET-1可能是AF诱发AF的触发因素之一。

  • 标签: []心房颤动 快速心房起搏 内皮素1
  • 简介:[摘要]本文以L医院为研究对象,通过SWOT-PEST模型剖析医院发展的内部和外部环境,在机会和威胁分析中,结合政治、经济、社会、技术4个方面对外部环境进行分析,提出对应发展战略。

  • 标签: []  SWOT  PEST  医院战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Kano模型在住院患者护理服务需求的调查分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01月01日—12月31日我院住院患者292名,按入院先后次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了解护理服务需求指标的Kano属性,根据Kano模型调查问卷的调查结果明确改进关键点。结果:住院患者服务需求的4个维度护理服务态度、健康教育、医疗环境以及护理技术,必备属性2个,期望属性1个,魅力属性1个,对满意度的关键点进行改进,比较改进前后护理服务态度、护理技术满意度情况。结论:应用Kano模型对住院患者护理服务需求的调查分析,保障必备属性项目的基础上,不断优化魅力属性项目内容,明确薄弱服务项目,针对性进行关键点改进,可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提升患者就医体验及满意度。

  • 标签: Kano模型 住院患者 护理服务需求
  • 简介:摘要:课程思政是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新教育理念和重要举措,强调在专业课程中,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因此,加强课程思政十分重要。各门课程都应守好一门课,种好责任田,使思政教育和专业课程教育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基于BOPPPS原理,将课堂教学分为6个教学环节,每个环节约15分钟,也可以根据知识点对教学环节进行适当调整。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基于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的延续护理对髋关节置换患者康复的影响进行探究。方法:研究时间段为2021年10月到2022年10月,研究对象为院内髋关节置换患者,共计80例,利用随机分配法划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分别采取常规模式、基于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的延续护理开展两组护理工作,将两组护理后相关数据信息进行统计与比较。结果:将两组接受不同护理后相关数据信息输入到统计学系统中处理得出结果P值

  • 标签: 髋关节置换 延续护理模式
  • 简介:摘要:胃癌(gastric carcinoma)是起源于胃黏膜上皮的恶性肿瘤。占我国消化道恶性肿瘤的首位,在全身癌肿中占第三位。c-Myc是一种强c大的原癌基因,在胃癌的生长,迁移,凋亡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致病的分子机制可能与Ras/MAPK,PI3K-AKT等多种分子信号途径相关。人类疾病小鼠模型是研究人类疾病最有力的工具之一。前期结果已经证明, Atp4b-Cre; Myc OE/+小鼠可以产生胃癌表型,并伴随着PI3K-AKT途径激活。通过进一步分析胃特异性c-Myc转基因小鼠胃组织的高通量转录组测序数据,检测其他重要分子信号通路(Ras/MAPK途径)成员的转录水平变化,可以帮助更好的阐明其具体可能的促癌分子作用机制,为相应的小分子药物筛选和临床的靶向治疗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开发前景。

  • 标签: 胃癌 基因 信号通路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在健康信念模型基础上对早产产妇实施院内健康教育后其母乳喂养行为对早产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 以2020年5月-2021年5月本院生产分娩的40例早产产妇与早产儿,作为该次的调研目标,将其依据入院时间编号分为实验组(n=20,基于健康信念模型的院内健康教育)和对照组(n=20,传统健康教育)。比较两组产妇母乳喂养行为、两组早产儿生长发育情况。结果 予以早产产妇健康教育后,早产儿生长发育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健康信念模型 健康教育 母乳喂养
  • 简介:【摘要】目的:对在心内科实习医生临床带教中实施ADDIE模型教学法的效果加以分析。方法:选取于2020年4月至2022年3月期间在本院实习的78例心内科医生,通过抽签法将实习医生分成甲组与乙组。乙组应用传统带教法,甲组实施ADDIE模型教学法,对两组实习医生的考核成绩以及带教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甲组实习医生考核成绩相比于乙组较为良好;乙组实习医生护理满意度相比于甲组较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心内科实习医生临床带教中应用ADDIE模型教学法,不仅有利于提高实习医生的考核成绩,对于带教满意度的提升也有着促进作用。

  • 标签: ADDIE模型教学法 实习医生 临床带教 心内科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基于健康行为程式模型(HAPA)的细节护理在重症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机械通气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时间为2021年8月-2022年8月,研究对象为此期间我院收治的重症肺炎ARDS机械通气治疗患者,共计50例。通过随机数表法将其评分对照组(常规护理)与观察组(基于HAPA的细节护理)。比较干预后2组患者相关情况。结果:机械通气相关指标,动脉氧分压(PaO2)、动脉学氧分压与吸入气氧分数比值(PaO2/FiO2)高于对照组,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健康行为程式模型的细节护理可使得重症肺炎ARDS机械通气治疗患者机械通气指标得到显著改善,值得在临床中使用。

  • 标签: 健康行为程式理论 细节护理 重症肺炎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 简介:摘 要:目的:探索苗医熥药疗法治疗家兔膝骨性关节炎(KOA)的作用效果。 方法:随机将20只家兔分为空白组、熥药组及拍打组各6只,预实验2只。采用关节腔注射木瓜蛋白酶溶液造模,模型鉴定后取滑膜进行HE染色观察。 结果:肉眼观:熥药组软骨表面较光滑,色稍暗,稍充血肿胀。镜下观:熥药组滑膜细胞排列趋于正常,炎性细胞浸润明显减少。与拍打组与模型鉴定组相比均有所改善,对比空白组则有一定差距。结论:苗医熥药疗法能有效改善家兔膝关节滑膜的血液循环,修复关节软骨和缓解滑膜组织炎症,具体机制有待进一步探索。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