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优质护理在治疗小儿流行腮腺炎患儿的临床效果。方法:入选本院收治60例小儿流行腮腺炎患儿,通过数字随机法分为参照组(30例)与优质组(30例)。参照组患儿接受常规护理,优质组患儿在常规护理基础接受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儿护理后有效率及症状消失时间情况。结果:优质组患儿护理总有效率相比参照组患儿显著更高(P

  • 标签: 小儿流行性腮腺炎 优质护理 干预效果 症状消退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流行感冒(FLU)流行病学特征及临床特征。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0月—2021年10月诊治的15925例FLU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含住院1301例),采用RT—PCR法对上述病例鼻咽拭子样本进行检验和鉴定,统计FLU确诊例数,同时对确诊患儿临床特征进行归类分析,并对流行病学特征进行观察。结果:上述15925例FLU病例感染病毒主要包括甲型流感病毒(A组,9041例)、乙型流感病毒感染(B组,6884例)。在年龄分布的对比中可以发现无论是在任何时段,6—14岁这一年龄段的儿童FLU发病率都处于较高的水平,且患儿症状主要为发热、咽痛和咳嗽。(P<0.05)。其次在体温方面,峰值体温为(38.4±0.5)℃,以B组患儿较为多见,峰值体温为(39.4±0.5)℃,以A组患儿较为多见(P<0.05)。另外外周WBC减少在A组患儿中较为多见,WBC数量增加在B组患儿中较为多见(P<0.05)。除此之外在感染时段方面,FLU发病存在明显的季节特点,总体上来说秋季和冬季的FLU发病率处于较高的水平(P<0.05)。结论:研究发现FLU在秋冬两季的发病率相对较高,学龄前及学龄儿童感染流感病毒的概率相对较高,但婴幼儿感染流感病毒后住院率及重症率相对较高;针对这一特点,患儿家长和幼儿园、小学和相关医疗机构应当充分重视,避免出现大规模的传染现象。

  • 标签: 儿童FLU 流行病学调查 临床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小柴胡汤应用于小儿流行感冒中的临床效果。方法:以简单随机抽样法选取我院74例流行感冒患儿作为研究对象,病例选取起始时间2019年5月,截止时间2020年10月。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参照组和治疗组(各37例),前者行常规西药治疗,后者行小柴胡汤治疗。以统计学对两组患儿症状消失时间以及不良反应等数据进行处理分析。结果:治疗组患儿发热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头痛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参照组(P<0.05)。治疗组患儿发生嗜睡、呕吐、腹部不适以及烦躁等不良反应发生率5.41%明显低于参照组24.32%(P<0.05)。结论:小柴胡汤应用于小儿流行感冒中的临床效果显著且安全较好,建议优先选择。

  • 标签: 小柴胡汤 小儿流行性感冒 症状消失时间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校园流行感冒疫情流行病学以及预防措施。方法:本文的研究对象为2020年4月3日-19日的某市某中学师生,共1864例,对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与实验室检测,并给予控制方法。结果:1864例师生中有54例学生出现流感,患者年级集中在初三,发病时间集中出现在前2日,发病年龄范围为12岁-16岁,男女比例为26:28,患者均未接种过流感疫苗,实验室检测证实该疫情为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流行感冒,疫情在4月18日得到完全控制。结论:严格采取隔离治疗与开窗通风工作,并注射流感疫苗是能够有效预防季节流感。

  • 标签: 校园 流行性感冒 疫情 流行病学 处置情况 调查报告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流行感冒治疗中应用磷酸奥司他韦的效果。方法:流行感冒患者取样85例,收治时间2018.01-2019.12,随机分组,给予莲花清瘟颗粒(常规组)和莲花清瘟颗粒+磷酸奥司他韦(观察组)治疗,观察不良反应,对比症状消退时间、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1.21±0.33)d全身酸痛消失,(1.23±0.42)d流涕消失,(0.85±0.41)d退热,(0.89±0.53)d头痛消失,(1.26±0.65)d咳嗽消失,比常规组快,常规组83.33%(35/42)总有效率比97.67%(42/43)的观察组低,P<0.05。结论:流行感冒治疗中,在常规莲花清瘟颗粒治疗基础上加用磷酸奥司他韦有助于缩短症状消退用时,提升用药有效,可借鉴应用。

  • 标签: 应用效果 流行性感冒 磷酸奥司他韦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腮腺肿瘤选择改良腮腺切除术和传统腮腺切除术的治疗效果差异。方法 于本院手术治疗的腮腺肿瘤患者中筛选35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手术方案不同进行分组。接受传统腮腺切除术治疗纳入对照组,选择改良腮腺切除术治疗纳入观察者,对比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住院治疗时间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相比于传统腮腺切除术,腮腺肿瘤选择改良腮腺切除术治疗,可降低手术创伤,缩短手术时间,减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尽快康复出院,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并应用于疾病临床治疗中。

  • 标签: 腮腺肿瘤 改良腮腺切除术 传统腮腺切除术 并发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原发性胆汁胆管(PBC)是一种慢性肝内胆汁淤积性疾病,作为自身免疫肝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疲劳和皮肤瘙痒。其特点是肝内小胆管进行非化脓破坏与血清抗线粒体抗体阳性,最终发展为胆汁淤积肝硬化。在临床治疗时,疗效往往不佳,长期预后较差。本文主要介绍了PBC的临床诊断方式,通过生化检验、免疫测定与超声等方式明确该疾病严重程度,并根据诊断结果制定相应的治疗措施,如药物治疗、生物疗法、肝移植等,希望能为PBC的诊治提供有效的参考意见。

  • 标签: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 新进展 诊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高脂血症胰腺和胆源胰腺的发病特征和康复效果进行探究。方法:随机选取2019年2月~2020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胰腺的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高脂血症胰腺患者和胆源胰腺患者比例为1:1,将高脂血症胰腺患者列为实验组,胆源胰腺患者列为对照组,分析探究两组的发病情况及治疗康复效果。结果:经过相同时间的治疗,实验组AMY相对偏低,而CRP和TG较高,P<0.05。两组LPS水平差异不明显,P>0.05。此外,实验组的CT严重指数、APACHE评分和体重指数明显更高,半年内复发率更高,P<0.05。结论:高脂血症患者的严重程度显然更高,半年内复发率高,为提高治疗效果需要早期明确病因从而采用相应应对措施。

  • 标签: 高脂血症胰腺炎 胆源性胰腺炎 发病研究 康复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老年外阴及阴道护理中健康教育应用价值。方法:老年外阴及阴道患者取样79例,入院时间2019年01月至2021年03月,双盲信封法分组,给予常规护理(38例,常规组)和常规护理+健康教育(41例,研究组),对比SF-36、SAS得分和并发症率。结果:干预后,研究组SF-36分值更高,并发症率2.44%,比常规组18.42%低,SAS(39.61±7.30)分,比常规组(46.82±7.25)分低,P<0.05。结论:老年外阴及阴道患者护理中实施健康教育可提升患者依从,有效预防并发症,并显著改善其预后。

  • 标签: 价值研究 干预效果 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