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这使得人们对养老的需求越来越大,社区医养结合的养老模式也就更加被人们所需要。医养结合人群对景观设计有着特殊需求,以下是结合兰州新区地域特征为老人、病人提供的适老景观设计的一些思考。

  • 标签: 医养结合 适老景观 兰州新区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麻疹患者接受计划免疫的效果。方法对2015年11月至2017年11月间本院收治的麻疹患者临床数据进行整理,并随机挑选110例患者进行本次实验,对所有患者采用拈纸团的方式进行分组,抽到“空”的患者为实验组,抽到“白”的患者为对照组,每组均包含55例患者。对照组患者进行单纯麻疹健康预防教育,实验组患者在健康教育的基础上进行计划免疫,随后进行1年随访,对比两组患者的就诊率和住院率。结果本次研究成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就诊率和住院率明显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本次研究成果可以得出,针对麻疹患者进行计划免疫,可以降低患者的住院率和就诊率,能够很好的预防麻疹,可以在临床应用和推广。

  • 标签: 麻疹 流感疫苗 肺炎疫苗
  • 简介:摘要近年来,我国面临严峻的人口老龄化问题,老年人生理、心理方面均呈现日益衰退的趋势,患慢阻肺的概率较大,且老年慢阻肺患者的治疗时间长,医疗成本高,极易产生焦虑、抑郁、孤独、绝望等负面心理,不利于疾病的治愈。本文阐述了老年慢阻肺患者的心理特征,探讨了相应的护理措施。

  • 标签: 老年慢阻肺 心理特征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核磁共振技术应用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临床特征。方法以本院2016年12月-2017年12月经病理证实的8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核磁影像诊断结果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核磁共振成像扫查结果提示块状型肝癌58例,结节型肝癌14例,小肝癌10例,弥漫型肝癌4例;核磁共振成像检出表现为边界较清晰,类圆形或不规则分叶状;平扫T1WI以低信号为主,病灶内坏死处更低信号,出血部位则为高信号;T2WI为不均匀高信号,坏死灶呈现较高信号;增强扫描显示不均匀强化,病灶组织明显强化,坏死部位则无明显强化。结论临床上核磁共振技术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体现出的显著价值与可行性,具有显著应用价值和诊断效率,有助于病人接受到早期治疗。

  • 标签: 核磁共振技术 原发性肝癌 诊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卵巢肿瘤核磁共振影像特征价值。方法将我院2018年7月-2019年7月120例符合卵巢肿瘤病理检查和诊断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CT检查,观察组患者进行核磁共振成像检查,对比两组患者对恶性良性肿瘤的敏感性、准确性、特异性和影像学特征。结果核磁共振成像检验准确率为93.9%,明显高于CT检查准确率70%;观察组患者对恶性良性肿瘤的敏感性、准确性、特异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检测恶性肿瘤的成像特点表现为,有实性肿块,呈“网膜状”,卵巢形态不规则,存在中等强度信号;而对照组检测恶性肿瘤的成像特点表现为,有分叶状囊实性肿块,呈“饼状”或“污秽样”,轮廓粗糙,加强CT呈现不定型钙化或不均匀强化。结论核磁共振成像应用于卵巢肿瘤的应用价值高,临床效果好,值得推广。

  • 标签: 卵巢肿瘤 核磁共振
  • 简介:摘要乳腺增生是困扰城镇妇女的常见疾病。本文基于文献,从城镇妇女的中医病因病机、体质类型与中医证候的分布、乳腺增生对城镇妇女的危害、城镇妇女乳腺增生的防治等方面对城镇妇女乳腺增生病进行了概述。

  • 标签: 城镇妇女 乳腺增生 中医体质 外治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恶性肿瘤患者的心理反应特征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抽选我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56例恶性肿瘤患者资料,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及患者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及患者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恶性肿瘤患者的心理反应特征,加强心理干预,有助于提高整体护理效果,缓解患者焦虑程度,促使其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提高护理满意度,改善肿瘤患者的生命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恶性肿瘤 心理反应 护理干预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重症肝病患者感染的临床特征以及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8年9月之间,我市医院收治的486例重症肝病患者进行研究,并且根据是否发生感染将患者分成感染组和非感染组,然后分析选取的临床资料以及比较两组患者的相关参数。结果患者发生感染的部位主要是腹腔、呼吸系统,主要病菌包括G球茵、肺炎克雷伯茵和大肠埃希菌,并且感染组患者的侵入性检查以及治疗比例高于非感染组。结论重症肝病患者最容易发生感染的部分包括腹腔和呼吸系统,而其对患者的年龄、住院时间、侵入性检查、治疗、抗菌药物和免疫制剂的使用有关。

  • 标签: 重症肝病 临床特征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百步镇恶性肿瘤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依据百步镇卫生院公共卫生科记录由上级医院下转的恶性肿瘤登记名册,对近5年恶性肿瘤病人进行统计分析。结论百步镇支气管和肺恶性肿瘤的患病率、死亡率最高。年龄主要在50岁以上中老年组,职业以农民居多,女性以二手烟吸入者为主。

  • 标签: 恶性肿瘤 因素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胰腺神经内分泌癌患者的磁共振影像的特征进行分析,观察效果。方法抽取我院从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共一年时间内进行磁共振影像诊断检查的胰腺神经内分泌癌患者作为调查研究对象,共计52例,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分为两组,一组为观察组,一组为对照组,每组平均26例。将两组的诊断过程及结果进行对比,并对患者们磁共振影像的诊断特征进行分析。结果对胰腺神经内分泌癌患者的磁共振影像诊断特征分析后,观察组中检测出胰腺神经内分泌癌的患者为25例,其中阳性的概率为96.15%。对照组为保证实验的准确性,其它因素尽可能保持齐平,诊断方式为CT诊断,检测出胰腺神经内分泌癌的患者为22例,其中阳性的概率为84.62%。结论经过对胰腺神经内分泌癌患者的磁共振影像的特征进行分析,得知磁共振影像诊断几乎可以完全真实的反映出胰腺神经内分泌癌患者的情况,可以作为临床诊断中确定病人情况的一种有效方法。

  • 标签: 胰腺神经内分泌癌 磁共振影像诊断 特征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长期饮酒与老年脑萎缩发生的关系及头颅CT特征。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8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老年患者30例,其中长期饮酒患者和非长期饮酒患者各15例,对所有患者实施头颅CT检查,将两组患者的脑萎缩发生率和头颅CT差异进行对比。结果长期饮酒组患者发生老年脑萎缩发生率为87%,非长期饮酒患者老年萎缩发生率34%,长期饮酒患者患老年脑萎缩概率明显高于非长期饮酒组(p<0.05);长期饮酒组患者前角指数、侧脑室体部指数、侧脑室体部宽度低于非长期饮酒组,脑室指数、第三脑室宽度和哈式值高于非长期饮酒组(p<0.05)。结论老年脑萎缩的发生与长期饮酒呈正相关。

  • 标签: 长期饮酒 老年脑萎缩 头颅CT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对炎症性肠病(IBD)相关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以为疾病诊治提供有利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7年3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12例IBD相关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资料。结果12例患者临床症状中,8例因呼吸系统疾病就诊,4例出现其他症状;7例患者完成肺功能检查;胸部CT检查所有患者均有明确的影像表现;12例患者均根据疾病行对症治疗,随访1年显示患者无明显复发情况。结论IBD相关呼吸系统疾病临床症状多种多样,疾病会累及肺部,若及时行对症治疗可取得良好效果,且随访疾病复发情况也较少。

  • 标签: 炎症性肠病 呼吸系统疾病 临床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流行性乙型肝炎流行病学特征及预防控制措施。方法取2017年6月-2018年7月我院收治的60例乙型肝炎患者开展研究。所有患者经传染病中对乙型肝炎诊断标准,结合HBc-IgM阳性对病情进行诊断。结果60例患者中出现发热患者8例;乏力者50例;皮疹2例;关节痛1例;消化道症状者52例。60例患者没有黄疸症状者2例,出现黄疸症状者58例。肝功能平均恢复时间57天。治疗前后肝功能变化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乙型肝炎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发现年龄超过18岁、男性发病率较高,且多数患者传染途径不清,由此可知,做好积极的预防管理措施,对减少乙型肝炎发病率具有积极作用。

  • 标签: 流行病学特征 流行性乙型肝炎 预防控制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安宁疗护中疾病终末期老年患者心理状况特征分析与心理干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80例疾病终末期老年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要求患者住院时间是2017年1月到2019年1月。按照是否是晚期肿瘤患者将其分成肿瘤组与非肿瘤组,每组各40例患者。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抑郁自评量表评分、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接着对两组终末期患者给予缓解症状及对症治疗,并且加以心理疏导,15天后进行复评,分析对比干预前后各组数据。结果心理干预前后肿瘤组的抑郁自评量表评分、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均明显高于非肿瘤组,统计结果均显示无差异P<0.05。表明肿瘤组患者的心理问题要比非肿瘤组患者要严重,经过心理干预后均能得到一定的改善。结论疾病终末期老年患者会产生一定的焦虑和抑郁的负性情绪,肿瘤患者更加明显,生活质量较差,实施安宁疗护方法有利于改善终末期患者的心理状况,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安宁疗护 老年终末期患者 心理状况 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