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观察异体真皮在烧伤后瘢痕整形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8例烧伤后瘢痕整形手术中,异体真皮组创面应用异体真皮+自体刃厚皮片复合移植覆盖,对照组创面应用自体刃厚皮片移植覆盖,随访1年,比较术后两组功能和收缩情况。结果 烧伤瘢痕切除术后半年及1年随访观察,发现采用异体真皮组创面应用异体真皮+自体刃厚皮片复合移植术较对照组愈合后皮肤收缩少,表面更光滑柔软。结论 异体真皮+自体刃厚皮片复合移植较单纯自体刃厚皮片移植后期功能和外观佳,是烧伤后瘢痕整形良好的覆盖材料。

  • 标签: 异体真皮 烧伤瘢痕 功能修复
  • 简介:【摘要】遵照每亩(667.00m2)栽种9400.00株、4700.00株、3800.00株、3500.00株、2800.00株,以及2300.00株的密度控制技术标准,推进开展围绕紫苏作物的栽培生产技术活动环节,且分别推进实施针对实际产量指标项目的规范化测定技术处理环节。本次实验研究结果证实,围绕不同种植密度控制状态之下的紫苏作物实际产量数据测定结果依次为每亩(667.00m2)235.32kg,190.61kg,173.74kg,164.61kg,141.56kg,以及116.09kg。考量到农事操作过程便捷性因素和栽种技术流程便捷性因素,将紫苏作物种植过程密度设置成每亩(667.00m2)栽种4700.00株,且合理开展密植技术处置环节,有助于实现高产技术控制目标。

  • 标签: 紫苏 种植密度 产量 影响作用 研究分析
  • 简介:目的预测鳞状细胞癌抗原(squamouscellcarcinomaantigen,SCCAg)的B细胞抗原表位及HLAI类限制性细胞毒性T细胞表位。方法获得SCCAg的三维结构后,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SCCAg蛋白存在的B细胞表位;而后,采用NetCTL、ProtParam等软件方法预测SCCAg中可能存在的HLAI类限制性CTL表位。结果SCCAg蛋白中包含10个线性B细胞表位和5个构象B细胞表位;结合与HLAI类分子结合力、蛋白酶体切割效率和TAP转运效率,经NetCTL预测发现,针对不同的HLAI类分子,肿瘤抗原SCCAg蛋白中存在多个HLAI类分子的限制性CTL表位。结论综合运用多种方法预测了肿瘤抗原SCCAg蛋白中存在的B细胞抗原表位和HLAI限制性的CTL表位,为下一步针对SCCAg蛋白开展靶向免疫治疗提供了基础。

  • 标签: SCCAG B细胞表位 CTL表位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不同类型胎儿畸形在产前阶段的超声诊断、处理,以及产妇的预后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在我院产科收治的所有产前超声检查确定为畸形胎儿的产妇中,随机选择110例为研究对象,通过跟踪调查和患者随访,了解产妇的处理方法和预后情况。结果:本组研究择选的110例产妇中,68.18%的畸形胎儿选择引产,即75例,剩余非致死性胎儿畸形均选择继续妊娠,通过与儿科的有效配合,多数胎儿预后良好。结论:超声检查是产前重要的检查环节,可有效了解胎儿的正常情况,如确诊畸形胎儿,可通过科学引产和重点监护的方式,取得良好的结局。

  • 标签: 产前 超声检查 胎儿畸形 处理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丙肝患者接受丙肝病毒核心抗原(HCV-cAg)诊断的价值。方法根据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我院的38例疑似丙肝或丙肝患者进行分析研究,选取同期100例筛查群体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诊断符合率。结果对照组患者的HCV-Ab结果为阴性,有2例HCV-cAg结果为阳性,1例RT-RNA证实为阳性;研究组有20例HCV-cAg为阳性,24例RT-RNA证实阳性,符合率是83.33%。结论丙肝诊断使用HCV-cAg检测具有较高的准确率,临床中可以推广使用。

  • 标签: 丙肝 丙肝病毒 抗原 抗体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在精准化输血中Rh血型抗原检测的应用价值。方法:针对受血者标本和献血员红细胞标本均采用血型全自动分析系统检测Rh5种血型抗原和ABO血型,在输血信息管理系统中上传检测结果,并自动匹配与受血者的Rh5种血型抗原和ABO血型的血袋,交叉配血试采取抗人球蛋白卡式法、凝聚胺法验进行,实现输血精准化。结果:90%以上受血者实施精准化输血后可获得与Rh5种血型抗原和ABO血型完全相合的输血,且与实施前相比可显著降低有输血史、多次输血者血型不规则抗体阳性率,且可提升疑难配血在不规则抗体阳性下的成功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在精准化输血中Rh血型抗原检测的效果显著,即可减少输血不良反应,防治产生Rh系统抗体,提升了输血安全性和疑难配血成功率。

  • 标签: 精准化输血 Rh血型抗原 检测价值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2868例呼吸道七项病毒抗原检出率及性别差异、季节分布情况,为临床诊疗及疫情监控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8年5月至2020年6月送至西安金域医学检验所检测的2868 例呼吸道感染病例样本,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法(IFA)检测7 种呼吸道病毒抗原,包括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腺病毒(ADV)、甲型流感病毒(IFVA)、乙型流感病毒(IFVB)和副流感病毒 1、2、3 型(PIV1、2、3),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收集的2868例样本中,病毒抗原检测阳性251例,阳性率为8.75 %。其中呼吸道合胞病毒抗原检出最多,阳性率为5.06 %,其次依次为 ADV(1.64 %)、PIV3(1.05 %)、IFA(0.56 %)、IFB(0.21 %)、PIV1(0.17 %)、PIV2 (0.07 %)。男性、女性的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七种呼吸道病毒抗原在不同季节检出率有差异,春季与秋季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夏季与秋季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秋季和冬季检出率比较(P > 0.05)无明显差异。RSV秋冬季节阳性率高,占秋季阳性率75.28 %,冬季次之70.00 % ; 夏季ADV占65.38 %, PIV 3占 30.77 %,春季PIV 3检出率最高可达57.69 %。结论:阳性率最高的是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腺病毒(ADV)、副流感病毒 3 型(PIV3)。其流行与季节交替变化有明显关联,特别是秋冬季节。

  • 标签: 呼吸道感染 呼吸道病毒 直接免疫荧光法 结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烧伤和整形创面修复中应用脱细胞异体真皮支架的临床效果。方法:样本区间 2018年 10月 -2019年 9月,以收治我院的烧伤整形患者 86例为主体开展项目研究,设置分组,自体薄皮片移植治疗(样本 43例)纳入对照组,脱细胞异体真皮支架 +自体薄皮片移植(样本 43例)纳入研究组,对比植皮成功率、皮肤恢复情况。结果:研究组皮肤色泽、厚度、柔软度、血管分布评分较对照组低(这个正常应该比对照组高 / 温哥华瘢痕评分分值越高程度越重 ),具有统计学差异( P<0.05)。结论:对于烧伤整形患者在创面修复中脱细胞异体真皮支架是皮肤复合移植、组织填充理想的材料,可 促进皮肤快速 恢复,提高患者满意度。

  • 标签: 脱细胞异体真皮支架 烧伤整形 创面修复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预存式自体输血和异体输血对择期手术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实施择期手术并且需要术中输血的患者100例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研究组与参照组,参照组给予传统异体输血,研究组给予预存式自体输血方法,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术后免疫功能情况。结果术后第1d研究组的NK细胞(自然杀伤细胞)、和T细胞亚群CD3+、CD4+、CD4+/CD8+数量明显优于参照组,P<0.05;术后第1d研究组的免疫功能指标IgM、IgG含量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术后第7d研究组的TNF-α以及补体C3含量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对于手术患者术中采用预存式自体输血能有效降低对免疫功能的影响,安全可靠,对患者的愈后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

  • 标签: 预存式 自体输血 异体输血 免疫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异体骨髓移植术后并发肠道移植物抗宿主病的观察及护理。方法:以我院2020年3月到2023年2月收诊的30例异体骨髓移植术后并发肠道移植物抗宿主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患者护理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生活质量睡眠质量、自我监测、生理功能、社会功能护理前、护理后对比,护理后有差异(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护满意度93.33(14/15)和73.33(/15)对比,有差异(P<0.05)。结论:异体骨髓移植术后并发肠道移植物抗宿主病患者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这对患者康复有重要的意义,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异体骨髓移植术后 并发肠道移植物抗宿主病 观察及护理
  • 简介:【摘要】:人类红细胞抗原的基因频率分布受地区、人群、种族、民族等因素影响,呈现较大的差异。目前被国际输血协会(ISBT)命名的血型系统有36种,300多个血型抗原。近年随着分子遗传学和血型血清学研究的不断深入,红细胞稀有血型抗原多态性的研究有较大的进展。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了解不同民族稀有血型频率分布对于临床输血医学的发展有比较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比较我国不同民族红细胞稀有血型Duffy、Deigo、Kidd、Dombrock 、MNS和Kell的基因频率,为临床进一步拟定不规则抗体筛查、制定红细胞输注策略等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红细胞 稀有血型抗原 基因频率 多态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丙肝核心抗原(HCV-cAg)和丙肝抗体(HCV-Ab)联合检测对提高丙肝患者早期感染诊断中临床价值。方法对324例临床标本同时检测HCV-cAg和HCV-Ab,并对HCV-cAg阳性标本和HCV-cAg阴性且HCV-Ab阴性标本进一步检测丙肝RNA(HCV-RNA)。结果单独检测HCV-Ab,丙肝的检出率为22.5%,联合检测HCV-cAg和HCV-Ab则丙肝的检出率为27.8%,在73例HCV-Ab阳性的标本中,HCV-cAg的阳性率达41.1%;在251例HCV-Ab阴性的标本中,HCV-cAg阳性的例数为17例,丙肝的漏诊率达6.8%;如果以HCV-RNA检测结果为标准,则HCV-cAg与HCV-RNA检测结果的符合率达93.6%,特异性达98.3%。结论HCV-cAg和HCV-RNA具有高度的相关性,联合检测HCV-cAg核心抗原和HCV-Ab抗体是防范HCV广泛传播和诊疗的有效手段。

  • 标签: 丙型肝炎 丙肝核心抗原 丙肝抗体 丙肝RNA,酶联免疫法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自身免疫性肝病应用肝抗原自身抗体检测进行诊断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出2018年5月-2019年3月因患自身免疫性肝病在我院就诊的54例病人为对象,将其纳入实验组;选择同期在我院就诊的其他肝病病人50例为参照组;两组病人均做过肝抗原自身抗体检测,评定两组诊断结果的组间差异。结果:实验组ANA检测阳性率及肝抗原自身抗体检测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参照组(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