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抗原自身抗体检测在自身免疫性肝病诊断中的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2-21
/ 2

肝抗原自身抗体检测在自身免疫性肝病诊断中的效果

刘微芬,范丽萍,堵艳

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云南 曲靖 655000

摘要目的:评价自身免疫性肝病应用肝抗原自身抗体检测进行诊断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出2018年5月-2019年3月因患自身免疫性肝病在我院就诊的54例病人为对象,将其纳入实验组;选择同期在我院就诊的其他肝病病人50例为参照组;两组病人均做过肝抗原自身抗体检测,评定两组诊断结果的组间差异。结果:实验组ANA检测阳性率及肝抗原自身抗体检测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肝抗原自身抗体检测为自身免疫性肝病的诊断工作提供了技术支持,大部分自身免疫性肝病病人具有较高滴度自身抗体水平,但为了避免出现误诊,仍需综合考虑病人临床表现与实验室指标检测进行准确诊断。

关键词】临床诊断;自身免疫性肝病;肝抗原自身抗体检测;效果


自身免疫性肝病主要由病人自身免疫系统出现异常而诱发一系列疾病症状,此病为一种慢性肝病,病变器官以肝、胆为主。在诊断方面,及时检测自身免疫性肝病者的ANA等自身抗体,有助于尽早确诊疾病,为临床医师采用对症治疗提供科学根据,使更多病人得到有效医治[1]。此次以我院就诊的54例自身免疫性肝病病人为主要对象,并选择同期入院就诊的其他肝病病人50例为参照对象,分别进行肝抗原自身抗体检测,评估检测结果的差异情况,汇报内容为下:

1.对象及方法

1.1病例对象

随机选出2019年5月-2019年3月因患自身免疫性肝病在我院就诊的54例病人为对象,将其纳入实验组;选择同期入院就诊的其他肝病病人50例为参照组。实验组:24例男性,30例女性;年龄29-57(39.7±8.16)岁;疾病分型:14例自身免疫性肝炎,28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4例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8例重叠综合征。参照组:26例男性,24例女性;年龄30-54(39.1±7.59)岁。上述两组病人均未患对肝脏存在影响的其他类型疾病,在知情条件下签署了此次研究的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两组均于病人空腹状态下,抽取其静脉血液约3mL;将血液样本进行3000r/min离心15min处理,分离出血清后存放在冰箱中待测。两组都实施肝抗原自身抗体检测,且操作方法相同,具体如下:检验仪器有佳能扫描仪、德国欧盟系列显微镜及脱色摇床等;以间接免疫荧光法测定ANA(血清抗核抗体),检测四个滴度(分别为1:100、1:320、1:1000、1:3200),若ANA滴度大于1:100,即判定为阳性,使用试剂盒由德国EUORIMMUN医学实验诊断有限公司生产;以免疫印迹法测定AMA-M2(抗线粒体抗体)、抗LKM-1抗体(抗肝肾微粒体1型抗体)、抗SLA抗体(抗可溶性肝抗原抗体)、抗LC-1抗体(抗肝溶质抗原1型抗体)、抗gp210抗体、抗Sp100抗体等各项肝抗原自身抗体,使用试剂盒由德国欧盟公司生产。全部检测操作与结果判定严格遵照检测设备、试剂盒的说明书执行。

1.3数据处理

使用SPSS22.0软件对各项检验数据予以计学分析,计数数据表达为(n/%),数据比对经5fdffa10bdec9_html_cc45518a54f004e3.gif2检验,当对比差异具统计学意义时以P<0.05来表示。

2.结果

实验组病人ANA检测阳性率为87.04%(47/54);其中,自身免疫性肝炎ANA检测阳性率为85.71%(12/14)、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ANA检测阳性率为92.86%(26/28)、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ANA检测阳性率为50.00%(2/4)、重叠综合征ANA检测阳性率为87.50%(7/8)。参照组病人ANA检测阳性率为12.00%(6/50)。实验组ANA检测阳性率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两组其他肝抗原自身抗体的测定结果见于表1,由表中数据看出,参照组病人相关肝抗原自身抗体的检测结果均显示阴性,实验组检测阳性率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

表1 两组病人肝抗原自身抗体的测定结果[n/%]

指标

实验组(n=54)

参照组(n=50)

自身免疫性肝炎(n=14)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n=4)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n=28)

重叠综合征(n=8)

AMA-M2

0(0.00)

0(0.00)

26(92.86)

5(62.50)

0(0.00)

抗gp210抗体

0(0.00)

0(0.00)

6(24.00)

0(0.00)

0(0.00)

抗SLA抗体

5(35.71)

0(0.00)

0(0.00)

2(25.00)

0(0.00)

抗Sp100抗体

0(0.00)

0(0.00)

10(35.71)

0(0.00)

0(0.00)

抗LKM-1抗体

3(21.43)

0(0.00)

0(0.00)

3(37.50)

0(0.00)

抗LC-1抗体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3.讨论

自身免疫性肝病的疾病类型分为自身免疫性肝炎(AIH)、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部分病人包括以上任意2种病症(即重叠综合征)。自身抗体指的是人体免疫系统自主生成的针对肝脏蛋白抗原的一种免疫球蛋白,当病毒性肝炎测定呈现阴性时,自身抗体可使肝脏功能呈现出难以预见的异常状态,而且会诱发一系列病理、生理方面的病变[2]。从发病机制上讲,自身免疫性肝病和病毒性肝病之间存在很大差异性,若未能及时确诊疾病,病人病情很可能持续进展,并转化为肝硬化,最终导致肝脏功能衰竭而致死。鉴于此,尽早正确鉴别自身免疫性肝病对挽救病人生命、改善预后有非常关键的临床意义[3]。此次研究的结果中指出,实验组ANA检测阳性率87.04%,参照组ANA检测阳性率为12.00%,实验组ANA检测阳性率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同时,参照组病人相关肝抗原自身抗体的检测结果均显示阴性,实验组检测阳性率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由此说明,大部分自身免疫性肝病病人都存在特异性自身抗体产生的现象,对其实施肝抗原自身抗体检测,能检测出较高滴度自身抗体。

综上所述,肝抗原自身抗体检测为自身免疫性肝病的诊断工作提供了技术支持,有助于尽早确诊疾病,为临床医师采用对症治疗提供科学根据,使更多病人得到有效医治。但为了防止出现误诊,需综合考虑病人的临床表现与实验室指标检测进行准确诊断。

【参考文献】

[1]赵丹彤,闫惠平.自身免疫性肝病抗原抗体研究及临床意义[J].传染病信息,2018,31(02):97-100.

[2]苏锡康,崔金环,梁指荣,等.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自身抗体的检测及临床应用[J].实用医技杂志,2017,24(04):360-362.

[3]郑阳,陈良.自身免疫性肝病自身抗体检测的临床价值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11):118-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