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铜绿假单在本院的临床分布和耐药情况,以期能对抗生素进行合理使用。方法使用KB纸片扩散法来测定临床标本分离的铜绿假单的抗生素敏感性,对比分析检测结果。结果痰是分离出来的100株铜绿假单的主要来源,分布在神经外科和呼吸内科;保持铜绿假单较强抗菌活性而耐药率在30%以下的抗生素包括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和头孢他啶等,而庆大霉素的耐药率高达69%,氧氟沙星的耐药率高达71%,且环丙沙星的耐药率也上升到44%。结论对于常用抗生素,铜绿假单有着非常高的耐药率,临床需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单一药物或联合疗法,使细菌耐药性的增长得到控制。

  • 标签: 铜绿假单胞菌 抗生素 耐药率
  • 简介:苏州高新区人民医院检验科 江苏 苏州215129 【摘要】 目的 回顾分析我院2018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分离的铜绿假单的耐药性及临床分布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减少耐药菌株产生提供依据。方法 用Vitek2 Compact对251株铜绿假单进行鉴定和药物敏感试验,以CLSI2018M100判定药敏,用WHONET5.6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251株铜绿假单标本分布占比:痰液88.8%(233/251),分泌物6.0%(15/251)。药敏结果显示氨曲南耐药率最高,16.73%;头孢他啶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分别为13.55%和12.75%;亚胺培南11.55%;科室分布:神经外科110株,占44%;ICU52株,占21%;呼吸科37株,占15%;神经内科18株,占7%。神经外科和ICU耐药率最高;儿科喹诺酮类耐药率最高;所有分离株对氨基糖苷类敏感率高。结论 菌株主要来源于痰液标本,对β-内酰胺类药物耐药率最高,其中对碳青霉烯的耐药率居高。所以,临床应重视病原学送检,并根据药敏报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防止多重耐药产生。

  • 标签: 铜绿假单胞菌 临床分布 耐药性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铜绿假单高活性β内酰胺酶检测及其耐药性。方法 对2019年1月-2019年12月检出的133株铜绿假单菌株进行药敏试验和高活性β内酰胺酶检测,分析铜绿假单菌株药敏试验结果、高活性β内酰胺酶检测结果及β-内酰胺酶阳性与阴性菌株药敏试验结果。结果 133株铜绿假单菌株中,检出产生高活性β内酰胺酶的28株,阳性率为21.1%;铜绿假单对头孢哌酮、庆大霉素、氨曲南的耐药性均>40.0%,对头孢曲松的耐药性>70.0%;铜绿假单对头孢哌酮/舒巴坦、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等抗菌药物的耐药性<30.0%;β-内酰胺酶阳性与阴性菌株对亚胺培南、头孢吡肟、哌拉西林、头孢他啶、头孢哌酮/舒巴坦、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曲松、头孢哌酮的耐药性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上应对耐药菌株进行高活性β内酰胺酶检测,以便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指导。

  • 标签: 铜绿假单胞菌 高活性β内酰胺酶 耐药性 分析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析对ICU铜绿假单肺炎患者予以美罗培南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从2018.3-2021.3月期间于本院ICU接受治疗的铜绿假单肺炎患者中,随机抽样7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纳为此次研究对象,并应用动态化随机分组法,将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即对照组患者(应用美罗培南治疗)与观察组患者(应用美罗培南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各39例,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好转时间。结果 观察组发热、咳嗽及咳痰症状好转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ICU铜绿假单肺炎患者予以美罗培南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可加快患者康复,取得理想的预后效果,可提高在临床中的应用频率。

  • 标签: ICU 铜绿假单胞菌肺炎 美罗培南 左氧氟沙星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醋酸曲安奈德乳膏中控制(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质量控制方法。方法:取供试品10g,加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至100ml,制成1:10的供试液10ml,加入100ml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中,于30~35℃培养18~24小时,同时做阳性对照试验和阴性对照试验。结果:控制(铜绿假单和铜绿假单)检查用培养基及检测方法的适用性符合要求,试验组和阳性对照组均能有效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阴性对照均未检出。结论:该检测方法可行,能有效控制产品的控制

  • 标签: 醋酸曲安奈德乳膏 金黄色葡萄球菌 铜绿假单胞菌。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个性化治疗方案在多耐药与但耐药复治阳肺结核中的效果。方法:以2020.2~2022.3期间收治的66例复治阳肺结核为例,随机分成对照组(标准复治)、研究组(个体化治疗),各33例,对两组疗效等观察。结果: 研究组治疗有效率以及转阴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将个体化疗法用到多耐药以及耐药复治阳肺结核治疗中,可提升疗效及转阴率。

  • 标签: 单耐药 多耐药 复治菌阳肺结核
  • 简介:摘要:在本篇,笔者主要针对于微生物发酵工艺中可能影响发酵产物的有关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主要包含培养基如碳源、氮源以及无机盐等以及客观因素中的温度、pH 值等。最后深入探讨微生物发酵工艺的优化研究进展,希望能有效提升生产效率,推进产业化应用。

  • 标签: 微生物 发酵工艺 优化研究 进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十九大报告主题的头两个词。对于医务工作者来说,只有不忘初心,才能实现自己从医时许下的诺言,珍视荣誉、坚守医德、守护健康。2017年,北京市卫生计生委开展了“不忘初心跟党走情系百姓护健康?’主题宣讲活动,在全系统遴选出16名优秀宣讲员,精心组建了主题宣讲团深入基层单位巡讲,通过独特的视角倾情讲述了发生在身边的一个个感人至深的小故事,彰显了首都卫生与健康工作者践行“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职业精神和投身医改的生动实践。2018年,该宣讲活动以“不忘初心跟党走牢记使命护健康”为主题,将进一步向各界宣传卫生系统的中国梦、健康梦。在北京市卫生计生委的支持下2018年,本刊继续在“心声”栏目专题刊登系列文章,展示医学人文的内涵,搭建医患沟通的平台。

  • 标签: 李斯特菌 健康工作者 卫生系统 医务工作者 基层单位 救死扶伤
  • 简介: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对于物质的认知越来越充分,越来越多的新物质被发现。许多微生物产生的物质被广泛运用,其中微生物多糖也被人类广泛使用,在这些多糖中粘多糖这一活性物质有着很好的发展前景。粘多糖的组成成分有糖醛酸和氨基己糖,它的结构是交替连接含有硫键,由于粘多糖特殊的性质与生物活性,其运用十分广泛。本文将针对微生物发酵多糖的分离与检测进行相关的探究。

  • 标签: 微生物 发酵多糖 分离检测 粘多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婴幼儿呼吸道合病毒肺炎临床治疗。方法纳入我院2018年3月至2019年1月期间收治的婴幼儿呼吸道合病毒肺炎患儿68例为观察目标,根据患儿入院就诊的住院号随机分为观察组(34例)及对照组(34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患儿给予联合给予干扰素治疗,对两组患儿药物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进行评定比较。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IL-6、TNF-α、IL-8等炎性因子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各炎性因子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婴幼儿呼吸道合病毒肺炎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阿昔洛韦给药的治疗效果确切,同时能够有效改善患儿机体炎性状况,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呼吸道合胞病毒 婴幼儿 肺炎 干扰素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依替米星联合美罗培南与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对多药耐药铜绿假单肺部感染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0月收治的多药耐药铜绿假单肺部感染患者9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依替米星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依替米星联合美罗培南与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死亡率、住院时间、啰音消失时间、咳嗽咳痰消失时间、体温恢复及白细胞恢复正常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5.6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死亡率为4.3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9.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住院时间、啰音消失时间、咳嗽咳痰消失时间、体温恢复及白细胞恢复正常时间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替米星联合美罗培南与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治疗多药耐药铜绿假单肺部感染患者的效果显著,可以尽快的促进患者康复,值得进行大力的推广。

  • 标签: 依替米星 美罗培南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 多药耐药铜绿假单胞菌 肺部感染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