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3
449 个结果
  • 简介:慢性牙周炎(CP)是最为常见的一类牙周病。目前全球分别约有44%~57%和10%的成人患有中度和重度CP,并且已成为成人失牙的主要原因。CP是一种感染性疾病,牙龈卟啉(porphyromonasgingivalis,P.g)是CP最主要的致病菌之一。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慢性牙周炎的危害己不仅仅局限于口腔,还与一些全身系统性疾病密切相关。

  • 标签: 牙龈卟啉单胞菌 慢性牙周炎 心血管系统疾病 gingivalis 斑块破裂 巨噬细胞
  • 简介:报告铜绿假单性脑膜炎12例,对多种抗生素耐药,病程迁延反复,采用第四代头孢菌素头孢吡肟(马斯平)与氨曲南(君刻)联合治疗,5—7日后即出现显著效果,疗效稳定,全部治愈,无明显副作用。表明第四代头孢菌素在治疗院内难治性感染,特别是革兰氏阴性感染方面可发挥重要作用。

  • 标签: 马斯平 君刻单 治疗 铜绿假单胞菌性脑膜炎 临床报告
  • 简介:目的:分析嗜麦芽窄食的耐药率及有效的治疗方案。方法:采用WHONET软件对医院2013年2014年间微生室分离的嗜麦芽窄食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作了统计,并对其感染病例治疗的有效率作了回顾性分析。结果:2013年-2014年间分离的嗜麦芽窄食104株,其中定植为26株,致病菌为78株;嗜麦芽窄食感染患者78例,其年龄/〉60岁占80.76%;并且57.69%患者伴有慢性呼吸道疾病;嗜麦芽窄食对左氧氟沙星、复方磺胺甲嘿唑和米诺环素的敏感率分别为82.22%、94.74%和100.00%,其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为36.84%;采用的4种治疗方案分别为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制剂、第3代或第4代头孢菌素、第3代头孢菌素与左氧氟沙星联用、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制剂与阿米卡星联用;治疗的总有效率分别为56,60%、60.00‘%、58.82%和100.00%。结论: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单独或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与阿米卡星联用,可有效治疗嗜麦芽窄食导致的感染。

  • 标签: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 定植菌 致病菌 耐药率 治疗方案
  • 简介:目的了解我院临床分离铜绿假单茵对常用抗茵药物的敏感性。方法用纸片扩散法(K—B法)检测2001-2005年我院住院病人中初次分离的517株铜绿假单茵对9种抗生素的耐药性进行监测。结果2001~2005年中前3年铜绿假单茵在院内初次分离的全部细菌中均居首位,且所占百分比有减少趋势,2001年分离率为11.4%,2002年分离率为12.1%,2003年为12.0%,2004年为10.9%,2005年降至9.4%。结论可根据药敏实验选用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头孢他啶治疗该引起的感染,且亚胺培南和头孢他啶两药之间无交叉耐药。

  • 标签: 铜绿假单胞菌 微生物敏感性试验 院内感染
  • 简介:近年来铜绿假单对多种药物的敏感性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多重耐药铜绿假单感染日益增多。流行病学研究表明MDR-PA对临床常用药物的敏感隆在世界范围内的下降呈一致化趋势。MDR-PA的发生有其危险因素和耐药机制,而抗生素滥用、人与人之间的接触传播及患者转院传播等是导致MDR-PA产生和传播的主要因素。对于MDR-PA的防治,关键在于消除多种感染危险因素,合理使用抗生素以减低MDR-PA的选择压力,并切断各种传播途径。

  • 标签: 铜绿假单胞菌 多重耐药性 医院感染
  • 简介:目的通过对鱼腥草地下茎各提取物的成分分析,考察其对牙龈卟啉的抑活性,为鱼腥草用于牙周炎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新鲜紫色茎鱼腥草地下茎为原料,利用水蒸气蒸馏法获得挥发油及芳香水,采用GC-MS联用技术分析其化学成分,基于肉汤连续稀释法稀释成不同浓度的鱼腥草,接种牙龈卟啉,采用纸片法检测各提取物的抑活性。结果鱼腥草挥发油中鉴定出了甲基正壬酮、癸酸乙酯等30种化学组分,抑实验发现挥发油、浓缩药液及芳香水均有数个浓度组出现抑环,能有效抑制牙龈卟啉生长。结论所有鱼腥草提取物均具有体外抑制牙龈卟啉的作用,且表现出一定的量效关系,其中挥发油部分抑效果最佳。

  • 标签: 鱼腥草地下茎 成分分析 牙龈卟啉单胞菌 牙周炎 体外抑菌活性
  • 简介:目的分析并探讨碳青霉烯类双联治疗铜绿假单的临床效果,并对其安全性进行评估,进而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江油市九〇三医院收治的铜绿假单肺炎患者12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2g,静脉滴注,每天3次;研究组给予碳青霉烯类双联法治疗,静脉滴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1g,以及美罗培南500mg,每天3次。连续治疗15d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观察并详细记录患者的两组患者细菌的清除情况,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患者的社会功能、躯体功能、角色功能以及认知功能进行评分。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1.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3%,研究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无明显区别;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细菌清除率(80.0%)明显高于对照组(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碳青霉烯类双联法对铜绿假单肺炎患者进行治疗,可有效地清除患者体内的细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该治疗方法临床效果显著,相比较其他的治疗方法更有应用价值,症状改善明显,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碳青霉烯类 双联治疗 铜绿假单胞菌 临床效果 肺炎
  • 简介:高血脂具有高致病性。本文通过比较中药发酵前后降血脂变化来探讨6味中药功效的变化。6味中药采用白腐灵芝发酵,分成不同动物实验组,采用洛伐他汀为阳性对照药。小鼠在连续用药15天后,腹腔注射Triton3393,然后检测血清总胆固醇和总甘油三酯,并对部分中药发酵前后的HPLC指纹图谱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益母草发酵前,桑枝和藤金银花发酵后,苦参发酵前后均能降低甘油三酯,而桑枝和益母草发酵前可以降低胆固醇含量。同时通过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发现一些新成分在发酵后产生。因此,白腐发酵提高了部分中药降血脂功效,并产生一些新的物质,表明中药通过一些药用真菌发酵提高或改变功效的方法值得进一步探讨研究。白腐发酵中药功效变化研究值得进一步探索。

  • 标签: 降血脂 白腐真菌 发酵 中药
  • 简介:目的:构建携铜绿假单外毒素PE38基因及甲胎蛋白(AFP)启动子的重组载体,并研究其在体外对AFP阳性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carcinoma,HCC)的靶向杀伤作用。方法:构建重组免疫毒素表达质粒pAFP-PE38,通过转染细胞观察其作用,RT-PCR法测定PE38mRNA表达,CCK-8法检测细胞毒性。结果:各组细胞转染质粒pAFP-PE38后仅AFP阳性的HepG2细胞表达PE38mRNA,且形态发生改变,生长显著受抑(P〈0.01),48h和72h抑制率分别为27.2%、58.3%,而AFP阴性的PC-3和HeLa细胞未受明显影响。结论:PE38基因真核表达载体可实现HCC基因治疗的靶向性和高效性,有望成为肝细胞癌靶向基因治疗的有力工具。

  • 标签: PE38 甲胎蛋白 基因治疗
  • 简介:  生物细胞中进行着各种复杂的代谢过程,除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外,还包括信息代谢过程,它主要传递着环境变化的信息,调节和控制着物质与能量代谢以及生理反应与生长发育,故称之为细胞信号系统.铜绿假单为一种机会感染性致病菌,铜绿假单产生的各种严重感染与其毒力因子的释放密切相关.……

  • 标签: 假单胞 因子表达 毒力因子
  • 简介:目的:为临床治疗铜绿假单感染提供合理抗菌药物选择。方法:用回顾性调查对2004年检出的103株铜绿假单的药敏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常用抗菌药物中,以亚胺培南、氨基糖苷类药敏性最高,头孢他啶药敏率只有59.22%的药敏性,低于某些资料的报道。结论:铜绿假单的药敏率依次为亚胺培南、奈替米星、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妥布霉素、氨曲南、头孢他啶、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环丙沙星、哌拉西林,其中抗铜绿假单感染的常规药物头孢他啶耐药率已较高。需联合用药。

  • 标签: 铜绿假单胞菌 抗菌药物 药敏
  • 简介:【摘要】铜绿假单是引起院内感染的常见条件致病菌,较易引发免疫力低下人群尤其呼吸科患者的细菌感染,临床上多种抗生素均对其有效。但近年来由于抗生素的滥用导致铜绿假单的耐药性大大增高,多重耐药及广泛耐药菌株在临床上经常出现,为临床救治病人带来了极大的困难。为了更好地了解铜绿假单的机制,本文对其主要耐药基因及其耐药机制进行总结陈述,以期为耐药性临床治理提供参考。

  • 标签: 铜绿假单胞菌 耐药机制 耐药率
  • 简介:目的考察新洁尔灭溶液在洁霉素产生发酵过程中对杂菌的控制能力及其能有效控制的适宜浓度。方法将新洁尔灭溶液滴加到发酵培养基中进行发酵培养.结果不同浓度的新洁尔灭溶液对球菌的抑能力不同。结论新洁尔灭溶液具有较好的抗杂菌能力,浓度为1/10000~1/60000时效果最好。

  • 标签: 新洁尔灭溶液 发酵培养基 抑菌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南安地区2019-2022年铜绿假单分布情况及抗生素耐药性情况。方法:共计从南安地区选择383例铜绿假单感染患者入组,共检出铜绿假单菌株383株,为患者实施铜绿假单标本种类统计,并对于铜绿假单耐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南安地区样本来源为穿刺液、耳分泌物、分泌物、静脉全血、脑脊液、尿液、脓液及创伤感染分泌物、前列腺液、伤口渗出物、上呼吸道标本、痰液、纤支镜刷检物、胸水、咽拭子、羊水、引流液、中段尿、子宫内膜组织,痰液样本检出的铜绿假单样本更多,氨苄西林、头孢他啶/克拉维酸、头孢噻肟/克拉维酸、氨苄西林/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唑啉、头孢呋辛、头孢他啶、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头孢吡肟、头孢西丁、氨曲南、厄他培南、亚胺培南、美洛培南、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妥布霉素、环丙沙星、左旋氧氟沙星、复方新诺明、呋喃妥因,头孢他啶/克拉维酸、头孢噻肟/克拉维酸耐药率较低,呋喃妥因MIC更高。结论:药敏情况分析发现铜绿假单应用联合用药方法治疗能够使其耐药性降低,提高抑浓度。

  • 标签: 南安 药敏 铜绿假单胞菌 耐药
  • 简介:目的:探讨肺部铜绿假单感染患者抗感染治疗过程中的药学服务实践。方法:临床药师参与1例石棉肺合并肺部铜绿假单感染患者的抗感染治疗全过程,从药物选择、给药剂量、给药间隔等方面优化抗感染治疗方案,并密切监测药品不良反应。结果:患者病情得到有效控制,治疗29d后出院。结论:临床药师对患者抗感染治疗进行个体化用药监护,适当干预,协同临床医师优化治疗方案,保障了用药安全、有效、合理。

  • 标签: 药学监护 石棉肺 铜绿假单胞菌感染
  • 简介:摘要:微生物限度检查法系检查非规定灭菌制剂及其原料辅料受微生物污染程度的方法。检查项目控制的检查。按照《中国药典》2022版四部的规定任何药品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查时,所选方法的适用性须经确认;其要求是摸索建立方法时各试验控制检出,才可以确认采用该方法对十二烷基硫酸钠微生物控制检验具有适用性。

  • 标签: 薄膜过滤法 回比值
  • 简介:目的:了解2008—2010年我院铜绿假单(PAE)的分离情况及耐药性变化趋势,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收集2008—2010年我院临床分离的PAE611株,对其药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611株铜绿假单对庆大霉素、头孢噻肟、氨曲南、哌拉西林耐药率较高、其耐药率分别为50.73%、33.37%、29.1%、26.63%。敏感率较高的抗菌药物为亚胺培南(99.43%)、哌拉西林/他唑巴坦(99.03%)、美罗培南(98.47%)、头孢哌酮/舒巴坦(98.1%)、环丙沙星(97.63%)、头孢他定(92.53%)等。PAE对头孢噻肟、头孢哌酮的耐药率有逐年下降趋势,PAE对其他抗菌药物耐药率基本稳定。结论:PAE耐药性基本稳定,临床医师在治疗时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有针对性地合理选用抗菌药物,以提高疗效并减少耐药菌株产生。

  • 标签: 抗菌药物 耐药性 合理用药 监测
  • 简介: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耐美罗培南铜绿假单感染的危险因素并制定相应干预对策。方法选择四川省达州市中心医院重症监护病房2013年1月—2016年10月感染耐美罗培南铜绿假单的40例作为研究组,并选择同期未感染耐美罗培南铜绿假单的40例作为对照组。记录2组年龄、机械通气时间、合并基础性疾病、入住重症监护病房时间、免疫抑制剂应用时间及经验性使用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情况等并进行危险因素分析。结果机械通气时间≥1周、入住重症监护病房时间≥1周、有经验性应用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是重症监护病房感染耐美罗培南铜绿假单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在重症监护病房对于需要给予抗生素治疗的患者,应当早期行细菌学检查确定致病菌,降低经验性应用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频率,缩短患者机械通气治疗时间,可降低耐美罗培南铜绿假单的感染率。

  • 标签: 重症监护病房 耐美罗培南 铜绿假单胞菌 假单胞菌感染 危险因素
  • 简介:铜绿假单是引起医院内感染的主要病原。亚胺培南作为革兰阴性的最有效的抗生素,随着青霉烯类抗生素的广泛应用,铜绿假单的耐药菌株逐渐增多,给临床治疗带来困难。因此,研究铜绿假单对亚胺培南的耐药机制显得尤为重要。为了解我院临床送检的下呼吸道标本铜绿假单对亚胺培南耐药情况及机制。我们通过检测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和AmpC酶的产生状况以及细胞内主动外排泵出机制两个方面来探讨其耐药机制,现报道如下。

  • 标签: 下呼吸道 铜绿假单胞菌 亚胺培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