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压力蒸汽灭菌加热阶段失败案例存在的根本原因,提出对应的解决措施。方法:通过对我科压力蒸汽灭菌加热阶段失败案例的收集归纳及总结分析。结果:更换水处理系统改善水质,去除蒸汽发生水位传感水垢后,压力蒸汽灭菌加热阶段未出现失败现象,压力蒸汽灭菌正常运行。结论:更换水处理系统改善水质,对蒸汽发生水位传感进行除垢,减少了压力蒸汽灭菌灭菌失败的发生,保障了灭菌质量和医疗安全。

  • 标签: 压力蒸汽灭菌器 加热阶段失败 解决措施
  • 简介:本文对的SCM系列脉动真空蒸汽灭菌整机工作原理做一简单介绍,并对几例特殊故障进行详细的故障分析与检修。

  • 标签: 消毒灭菌器 工作原理 故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讨低温等离子灭菌在消毒供应室器械中的使用效果及价值。方法:从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间抽选消毒供应室器械包120个为对象,依据抽签法分为两组,即参比组(n=60)、实验组(n=60),前者应用常规低温灭菌,后者应用低温等离子灭菌,讨论比较器械损伤率、灭菌合格率及时间。结果:实验组器械损伤率较参比组低,灭菌合格率较参比组高,灭菌时间较参比组用时短,二组比较P<0.05,统计学差异存在。结论:与常规低温灭菌相比,低温等离子灭菌灭菌效果更好,其灭菌合格率高,器械损伤率低。

  • 标签: 合格率 消毒供应室 低温等离子灭菌器 器械
  • 简介:摘要:在医疗领域中,低温等离子灭菌是一种广泛运用的一种灭菌设备,这种设备可以很好的有效灭菌各种器械和设备上的病菌成分,以此来达到保障工作环境安全的目的。但这种设备的操作过程中,一旦出现操作失误或设备故障的问题,很可能会对使用者和周围环境造成严重危害,为此,相关设备的使用人员,需要全面了解低温等离子灭菌的安全使用原则和注意事项,这对保护现场使用者的人身安全以及维护设备安全都是很重要的。基于此,本文将详细分析低温等离子灭菌的使用特点及常见原因,并给出相应的应对措施,以供参考。

  • 标签: 低温等离子灭菌器 安全使用 常见原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灭菌大修后B-D监测存在的质量缺陷进行原因分析,采取相应措施,保证B-D测试结果符合要求后方能使用灭菌。制定相应对策以指导工作。方法对2016年7月灭菌维修后使用自制BD测试包出现的B-D测试结果缺陷图进行分析,找出干扰B-D测试结果的因素,正确进行B-D测试,确保结果准确可行。结果合格的B-D监测结果必须要有正确的B-D测试方法和合格的B-D测试图纸质量和合格的B-D包来保证。结论灭菌大修后B-D监测出现缺陷,必须考虑除设备原因外,还存在自制B-D包制作使用不规范和B-D测试图质量的原因。

  • 标签: 维修后脉动真空灭菌器 维修后 B-D试验 缺陷 对策
  • 简介:文章结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外科楼地下二层漏水问题,对排水管道锈蚀原因进行了分析,并针对高温蒸汽灭菌排水管道的设计与施工提出了一些建议。

  • 标签: 高温灭菌器 排水管道 锈蚀 设计
  • 简介:摘要 目的 对白象低温离子体灭菌应用在腹腔镜、宫腔镜等器械之中的消毒效果进行探讨。方法 选择2021年5月至2023年5月间在我院的腹腔镜和宫腔镜器械共计35件为研究对象,均应用白象低温等离子体灭菌进行消毒,统计消毒合理率。结果 在应用低温等离子体灭菌消毒后,合格34件,合格率为97.14%,1件不合格,为消毒物品未干燥,导致灭菌循环未完成,致使不合格出现,发生率为2.86%。结论 应用白象低温等离子体灭菌进行器械消毒时,可以显著提升器械的合格率,确保患者应用的安全性,保证患者的治疗效果。

  • 标签: 白象低温等离子体灭菌器 消毒效果 腹腔镜 宫腔镜 合格率
  • 简介:摘要 目的 对白象低温离子体灭菌应用在腹腔镜、宫腔镜等器械之中的消毒效果进行探讨。方法 选择2021年5月至2023年5月间在我院的腹腔镜和宫腔镜器械共计35件为研究对象,均应用白象低温等离子体灭菌进行消毒,统计消毒合理率。结果 在应用低温等离子体灭菌消毒后,合格34件,合格率为97.14%,1件不合格,为消毒物品未干燥,导致灭菌循环未完成,致使不合格出现,发生率为2.86%。结论 应用白象低温等离子体灭菌进行器械消毒时,可以显著提升器械的合格率,确保患者应用的安全性,保证患者的治疗效果。

  • 标签: 白象低温等离子体灭菌器 消毒效果 腹腔镜 宫腔镜 合格率
  • 简介:目的:验证将生物指示剂放入使用胶塞密封的玻璃试管作为压力蒸汽灭菌生物监测装置的可行性。方法:经过合格的压力蒸汽灭菌过程后,检测玻璃试管胶塞装置内生物指示剂内的芽孢等是否被完全杀灭,同时监测整个灭菌过程中玻璃试管内的温度。结果:玻璃试管胶塞结构下,经过合格的压力蒸汽灭菌过程后,部分菌片上的芽孢未被杀灭。结论:玻璃试管胶塞结构作为生物监测装置存在缺陷,出现假阳性的概率较高,使用此装置做出的生物监测结果不能证明灭菌过程是否合格。

  • 标签: 压力蒸汽灭菌 试管 胶塞 生物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压力蒸汽灭菌生物学监测自含式生物指示剂阳性结果原因,合理判定监测结果。方法?通过1例压力蒸汽灭菌生物监测阳性结果进行现场调查,查找原因,同时进行实验室监测,取五个与生物监测同一锅次无菌包进行细菌培养结果显示阴性。结果??生物阅读灯管长时间未更换导致检测仪温度不在工作状态而造成的假阳性结果。结论??在保证生物指示剂在有效期内、生物监测操作人员操作流程规范及灭菌性能完好的前提下,同时保证生物阅读性能完好,才能保证生物监测结果的准确性。

  • 标签: 压力蒸汽灭菌 生物监测 假阳性 分析报告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消毒供应室脉动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灭菌物品湿包的相关因素及防范对策。方法:本次研究从2个时间段中分别选取3000件灭菌包作为研究样本,共6000件,分别选取自2022年、2023年,并分别命名为对照组、观察组,于对照组实施常规灭菌方式,观察组则基于湿包相关因素进行控制,并对比两组的湿包率。结果:从数据分析看,观察组、对照组分别出现13件、97件湿包情况,湿包率分别为0.43%、3.23%,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消毒供应室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过程中,应重视针对性控制湿包的相关因素,可有效降低湿包率,对增强灭菌效果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消毒供应室 脉动真空压力 蒸汽灭菌 湿包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两种低温灭菌方法,为腔镜器械临床使用选择最佳的灭菌方法。方法对过氧化氢等离子灭菌、环氧乙烷灭菌灭菌时间、经济成本、环保和操作者满意度等方面进行比较选择。结果环氧乙烷灭菌穿透性强,监测手段完善,成本低,但灭菌时间长,有一定的毒性;过氧化氢等离子灭菌为新兴灭菌方法,速度快,不残留毒性物质,环保,但穿透性弱,灭菌范围窄。结论环氧乙烷灭菌适合于器械使用周期长,危险性情度高的物品的灭菌;过氧化氢等离子灭菌适合于紧急、连台手术,危险性情度低的物品的灭菌

  • 标签: 低温灭菌 环氧乙烷灭菌器 过氧化氢灭菌器 供应室物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清洗与灭菌方法对手术室腔镜器械灭菌效果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手术室320件腔镜器械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清洗与灭菌方法不同将全行自动清洗与消毒的160件作为对照组,将行真空清洗与消毒的160件作为研究组,对两组清洗消毒质量进行评价。结果:研究组清洗不合格率低于对照组(P<0.05),清洗合格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器械返洗率、干燥不合格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术室腔镜器械以真空清洗与消毒法处理,利于清洗合格率提升,减少器械返洗等情况发生,该清洗与消毒方法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不同清洗 灭菌方法 手术室腔镜器械 灭菌效果 影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消毒供应中心是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科室,灭菌质量直接关系到病人的生命和医疗安全。医院消毒灭菌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手段,消毒灭菌效果的监测是评价消毒灭菌方法是否合理,消毒灭菌效果是否达标的唯一手段,因而在医院消毒灭菌工作中必不可少。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灭菌 灭菌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