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本研究主要是为了探究预防护理在预防重症监护室(ICU)器械相关压力损伤(MDRPI)中的临床效果。借助实验法与问卷调查法,将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这一年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4例ICU器械压力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84患者按照住院时间登记先后顺序分为两组,一组为实验组,另一组为对照组,两组各有患者42例,对照组患者所采取的护理方法为常规护理,试验组患者所采用的方法为预防护理,在一段时间后观察两组患者MDRPI的概率,同时采用问卷调查法护理满意度进行评价。试验结束后将对照组与实验组中的MDRPI发生率进行计算,得知对照组MDRPI发生率为16.65%,实验组MDRPI发生率为4.76%,因此该结果足以说明实验组MDRPI的发生率要低于对照组,此外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问卷调查,发现实验组对护理满意度更高,本研究具有一定价值,值得大力推广。

  • 标签: ICU 器械相关性 压力性损伤 预防性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炎症肠病患者应用血常规检验诊断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期间接诊的63例炎症肠病患者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时期接诊的63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均接受血常规检验,将两组的诊断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健康体检者相比,观察组炎症肠病患者血小板计数(252.12±31.21)×109/L、血红蛋白(133.52±8.52)g/L、C反应蛋白(56.82±6.51)mg/L、红细胞比容(90.52±5.63)fl、血小板体积(13.11±0.82)fl和血沉指标(48.45±6.82)mm/h高于对照组(180.52±22.21)×109/L、(101.12±8.42)g/L、(9.46±2.24)mg/L、(80.77±5.22)fl、(8.44±1.21)fl、(16.21±5.72)mm/h,(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炎症肠病患者的诊断中应用血常规检验具有重要的价值,可为疾病治疗提供重要的依据,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使用。

  • 标签: 炎症性肠病 血常规检验 诊断效果 血小板计数 血红蛋白 C反应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西医和中医给予联合后对Hp相关胃溃疡患者实行治疗的安全。方法:这次针对本医院给予药物相关治疗的70例Hp相关胃溃疡患者实施样本数据分析,选择于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血液生化检验标本在分析前的相关影响因素及管理措施。方法:入选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我中心机构接受血液生化检验的200例患者进行研究分析。200例患者根据检验质量管理实施前后划分为两组。常规组不采取特殊管理措施。实验组根据分析前的常见问题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对比两组检验指标合格率。结果:实验组检验合格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检验分析前的主要影响因素在于标本采集、送检、管理制度以及检验与医师之间的沟通,临床中需要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强化分析前管理工作,保障检验可靠,值得推广。

  • 标签: 血液生化检验标本 分析前 检验结果 准确性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药炮制对含苷类药物有效及安全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采用中药治疗的患者,共104例,将其随机均分为2组,各52例患者。参照组患者服用未炮制过的中药,研究组患者则服用炮制过的中药,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恶心、腹泻、心悸、疱疹发生率。

  • 标签: 中药炮制 含苷类药物 有效性 安全性 影响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针灸治疗骨质疏松腰椎压缩性骨折的效果和安全。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1年8月我院收治的骨质疏松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64例,随机分为实验组(32例)和对照组(32例),将常规西药治疗应用在对照组骨质疏松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的治疗中,将针灸治疗应用在实验组骨质疏松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的治疗中,观察和比较组间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96.88%)相比对照组的(78.13%)要高,不良反应发生率(3.13%)相比对照组的(18.75%)要低,P

  • 标签: 骨质疏松 针灸 腰椎压缩性骨折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胃必治联合奥美拉唑对慢性浅表胃炎的治疗效果。方法:筛选我院2018年1月~2020年3月收治的100例慢性浅表胃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2例,采用胃必治+奥美拉唑治疗)和对照组(48例,单独采用奥美拉唑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胃肠激素水平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胃泌素和胃动素水平均无显著差异,治疗后,观察组的胃泌素和胃动素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3.85%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16.67%,P<0.05。结论:对慢性浅表胃炎患者采用胃必治+奥美拉唑联合治疗,可显著提升其胃肠激素水平,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参考。

  • 标签: 胃必治 奥美拉唑 慢性浅表性胃炎
  • 简介:【摘要】目的:此次研究中,对普外科腹部开放外伤临床治疗效果予以探究。方法:73例患者收治于2015年3月-2021年3月,采取数字表法分为治疗A组和治疗B组,其中治疗A组应用开放外伤经腹腔镜探查+传统开腹手术治疗(36例) ;治疗B组采取传统开腹手术治疗(37例)。对2组治疗后的结果予以密切关注,对比2组治疗有效率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B组治疗有效率低于治疗A组(P

  • 标签: 普外科 腹部开放性外伤 治疗有效率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应用治疗沟通模式对于小儿骨科护理效果的促进作用。方法 在我院骨科中选取120名患儿进行分组研究,按照患儿所采取的治疗模式对其进行 人数均等的分组,其中,应用常规的健康教育模式辅助疾病治疗的60名患者纳入普通组,另外60名采取治疗沟通措施的患者纳入研究组,对比两组患儿在治疗期间配合度的提升情况差异性。结果 分析研究可见,在小儿骨科疾病的护理中应用治疗沟通的方式,对于提升患儿的治疗配合度有非常积极的作用,研究组患儿的配合度较之普通组更高(P

  • 标签: 治疗性沟通 小儿骨科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研究妊娠期糖尿病、孕前BMI、孕期增重等影响因素及其聚集项数与巨大儿的关联。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2020年在昆山市建册并有完整产检信息和分娩信息的孕妇进行调查,共计纳入3334名研究对象。结果:本次研究的3334名研究对象中,巨大儿225例,占6.75%。妊娠期糖尿病、孕前BMI、孕期增重均增加巨大儿的发生风险(OR值1.55-2.54,p值均小于0.05),聚集项数每增加一个,巨大儿发生的风险增加1.68倍(OR值1.68,p值0.000)。结论:巨大儿的发生风险具有聚集关联,且随着聚集项数的增多,巨大儿的发生风险逐渐增加。

  • 标签: 巨大儿 影响因素 聚集关联性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慢性阻塞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综合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9年10月~2020年10月收治的102例慢性阻塞肺疾病伴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将两组护理前后舒适度评分及护理满意度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护理前,两组舒适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舒适度评分均高于本组治疗前,观察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针对护理在连续血液净化患者感染预防中的应用重点。方法:将2019年2月~2020年7月在我院入院治疗的92例实施连续血液净化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92例患者划分为针对护理组与常规护理组,针对两组患者,均应用连续血液净化疗法,针对常规护理组,应用常规化的护理干预措施,具体内容包括入院干预指导、病情观察、心理护理干预、伤口管理、出院指导等。对于针对护理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针对的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各项指标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从两组血流动力学指标情况来看,针对护理组患者在HR、PCWP指标上,低于常规护理组,SVRI与MAP指标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上述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感染情况上,针对护理组1例皮肤感染、2例下呼吸道感染,感染率为6.52%,常规护理组中2例皮肤感染、1例肠道感染、2例泌尿系统感染、3例下呼吸道感染,感染率为17.39%,在感染率上,常规护理组也低于常规护理组,上述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针对护理应用在连续血液净化患者群体中,可以改善患者血清学指标,降低感染的发生率,这一护理干预措施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 标签: 针对性护理 连续性血液净化 感染预防 应用重点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锁骨出现骨折的患者,实施针对护理进行干预,患者手术之后康复锻炼的实际依从。方法:选择在2019年5月-2020年5月期间内,治疗该病症的84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法将其分成两个小组,分别命名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患者参与康复锻炼的实际依从进行分析和研究。结果:对两组患者实施护理过程中,患者的锻炼依从率进行研究可以发现,实验组中患者的依从要更好,比对照组中患者依从率更高(P<0.05)。结论:对于出现锁骨骨折的患者来说,实施针对的护理,能够保证患者更加积极的参与到康复锻炼中,使患者更早康复,更快出院,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和心理负担。

  • 标签: 针对性 护理干预 锁骨骨折 康复锻炼 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锁骨骨折护理中针对护理干预对患者术后康复锻炼依从的影响。方法:锁骨骨折患者取样71例,皆为2019年07月至2021年07月入院就诊,盲选抽签法分组,行针对护理(n=36,试验组)和常规护理(n=35,参照组),比较并发症率、QLQ、依从、疼痛度评分。结果:护理后,试验组并发症率2.78%,比参照组17.14%低,依从(86.74±4.69)分,比参照组(82.53±4.80)分高,QLQ评分高于参照组,VAS(1.49±0.33)分,比参照组(2.65±1.20)分低,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锁骨骨折患者护理中实施针对护理可减少术后并发症,缓解术后疼痛度,提升患者术后康复锻炼依从与生活质量水平,值得借鉴。

  • 标签: 依从性 锁骨骨折 针对性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短暂脑缺血发作(TIA)患者实施延续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于2018年7月至2019年12月期间收治的80例短暂脑缺血发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参考组和试验组,每组各40例患者。参考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方法,试验组患者则实施延续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负面情绪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参考组患者的理满意度低于试验组(P<0.05);试验组患者的焦虑及抑郁评分均明显低于参考组(P<0.05)。结论对短暂脑缺血发作的患者实施延续护理能够提升护理满意度,有效改善患者的负面情绪,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延续性护理 负面情绪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预防抗感染治疗对胎膜早破的临床价值及可行。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3月期间于本院定期产检中检出组织学绒毛羊膜炎孕妇共63例为研究对象,行回顾治疗研究,以孕妇检出组织学绒毛羊膜炎后有无抗感染治疗措施分组,其中未治疗者32例,抗感染治疗者31例。收集两组临床资料,比较胎膜早破发生率、胎膜破裂距分娩时间占比及新生儿不良结局发生率差异。结果:(1)抗感染治疗者胎膜早破发生率(19.35%)、新生不良结局发生率(6.45%)均低于未治疗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抗感染治疗者胎膜破裂后距分娩时间<6h者(29.03%)、6~12h者(61.29%)占比均高于治疗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防抗感染治疗实施对组织学绒毛羊膜炎孕妇胎膜早破具有积极预防意义,且可降低新生儿不良结局发生率,提升分娩结局质量。

  • 标签: 预防性抗感染治疗 胎膜早破 临床价值 新生儿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周围面神经麻痹早期针灸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8月—2020年8月我院收治的周围面神经麻痹患者82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选择早期针灸治疗,对照组接受常规针灸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早期针灸治疗能够为周围面神经麻痹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有利于改善患者相关症状,提升治疗有效率,临床应用效果较好,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早期针灸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4h动态心电图诊断高血压心脏病的临床准确。方法:研究对象来源为2020年1月-2020年12月区间80例高血压心脏病患者,以诊断方法差异性分组,40例采取静态心电图进行监测(对比组)、40例应用24h动态心电图进行监测(研究组),比较诊断准确。结果:研究组ST-T改变阳性率87.50%较对比组65.00%更高(P<0.05)。结论:在高血压心脏病患者临床诊断中,科学应用24h动态心电图监测,可获得较高的诊断准确率,因此,当高血压患者出现胸痛、心慌等相关症状时,建议及时进行24h动态心电图监测,便于尽早发现患者是否发生高血压心脏病,故24h动态心电图监测可作为推荐诊断方法,在高血压心脏病患者临床诊断中推广、应用。

  • 标签: 高血压性心脏病 24h动态心电图 ST-T改变 诊断准确性
  • 简介:摘 要 目的:评价参一胶囊联合化疗/靶向药物治疗方案用于治疗胃癌的有效和安全,为临床用药提供循证参考。 方法:计算机检索中英文期刊数据库,收集参一胶囊联合化疗/靶向药物(试验组)对比化疗/靶向药物(对照组)治疗胃癌的临床试验。经筛选文献、提取资料使用Cochrane系统评价员手册5.1.0推荐的偏倚风险评估工具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后,采用Rev Man5.4.1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6篇文献,合计1212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有效率、T淋巴细胞转化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安全方面,实验组白细胞减少发生率、消化系统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参一胶囊联合化疗/靶向药物治疗胃癌可提高患者疗效,且安全较高。

  • 标签: 参一胶囊 胃癌 Meta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肾衰竭患者给予连续血液透析滤过与间歇血液透析治疗的有效。方法:挑选2019年6月至 2021年3月我院收治60例肾衰竭患者展开研究,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n=30例)采用间歇血液透析治疗,研究组(n=30例)接受连续血液透析滤过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等指标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心率、血尿素氮及血肌酐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治疗后血肌酐、心率水平存在显著差异,且研究组血尿素氮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