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翻修重建的翻修原因和临床疗效.方法对2005年6月至2009年6月行人工髋关节翻修重建28例患者进行随访,用Harris评分法,对人工髋关节翻修重建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估.结果28例患者术后随访6~48(34.0±8.6)个月.27例患者疼痛消失,关节功能恢复良好,1例患者因翻修术后发生感染,给予清创灌洗及抗生素抗感染治疗后得到控制.术前Harris评分(45.0±14.9)分,术后(89.0±10.2)分,术前与术后Harri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58,P=0.0042).结论疼痛性无菌性假体松动是人工髋关节置换主要的翻修原因,中应根据患者年龄、骨缺损的类型等选择不同的假体类型,规范手术操作,加强功能锻炼,提高临床疗效.

  • 标签: 髋关节 修复外科手术 假体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性总结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的手术配合。方法对前交叉韧带损伤的患者在关节镜下行韧带重建中使用可吸收钉来固定半腱肌,经过抽曲试验,重建成功。结果手术进行顺利,平均每台手术使用时间为90min,中每台平均出血量为50ml,中术后无并发症发生。该手术创伤小、恢复快。结论手术的顺利与否与护士的配合密切相关,所以要求加强手术室护士新技术、新业务的培训,使其在中能够更好的配合手术,确保每台手术的顺利进行。

  • 标签: 膝关节 前交叉韧带 重建 手术配合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围手术期护理对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接受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的患者 68例作为此次的观察对象,选取时间为 2018年 2月至 2018年 11月间,并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平均分组,其中接受常规护理的 34例设为参照组,接受围手术期护理的 34例设为实验组,并分析这两组的护理。结果 从疼痛评分上看,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实验组明显低于参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从膝关节功能恢复评分上看,实验组明显优于参照组,对比差异显著( p<0.05)。结论 对接受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的患者实施围手术期护理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围手术期护理 关节镜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
  • 简介:【摘要】:目的:在机器人辅助关节镜下重建前交叉韧带的中配合方式以及效果。方法:选入2018年11月/2020年11月收治的50例需开展重建前交叉韧带患者分析,以随机数表法分为常规组(n=25)、研究组(n=25),常规组实施单纯关节镜下重建前交叉韧带,研究组开展机器人辅助关节镜下重建前交叉韧带,对比结果。结果:Lyaholm评分以及关节屈伸活动度对比,手术前,术后4个月,组内数据无差异(p>0.05);一年后随访,研究组各项得分均高于常规组,数据对比(p

  • 标签: 机器人 关节镜 前交叉韧带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关节镜止点重建治疗中老年肩关节盂唇损伤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中老年肩关节盂唇损伤患者52例(2019年6月至2020年9月),均进行关节镜止点重建治疗,观察患者肩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患者ASES、UCLA评分高,P<0.05;患者发生1例感染,不良事件发生率1.92%。结论:给予中老年肩关节盂唇损伤患者关节镜止点重建治疗,能促进患者肩关节功能恢复,效果较好,值得借鉴。

  • 标签: 关节镜止点重建术 中老年 肩关节盂唇损伤 有效性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髋关节部分翻修与全髋关节翻修治疗髋关节假体松动的应用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为本院74例髋关节假体松动患者,收治时间2020年10月-2021年10月,随机将其均分为对照组37例,行全髋关节翻修治疗,实验组37例,行髋关节部分翻修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实验组的Harris评分改善情况、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给予患者髋关节部分翻修治疗能够显著提升手术效果,促使髋关节恢复,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髋关节部分翻修术 全髋关节翻修术 髋关节假体松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研究膝关节镜下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关节僵硬的原因以及预防护理实施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2月至2023年2月期间在本院实施膝关节镜下交叉韧带重建的患者68例,将这68例患者按照奇偶数法分为两组。通过对以往临床上术后出现关节僵硬的原因分析来制定预防护理措施。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制定的预防护理措施,之后对两组患者基本情况实施对比。结果:通过实验结果可知,观察组患者术后出现关节僵硬的人数占比2.94%,低于对照组14.70%,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7.05%,高于对照组82.35%(P<0.05)。结论:为膝关节镜下交叉韧带重建患者实施相应的预防护理措施能够降低关节僵硬问题发生率,也能从有效护理中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并提升其满意度。

  • 标签: 膝关节镜下交叉韧带重建术 关节僵硬 临床分析 预防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早期康复疗效观察。方法:选取102例在我院进行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的病人进行调查与分析,本次调查时间于2019.05-2020.06。参与本次调查病人均在术后早起行康复治疗。分析病人治疗结果。结果:参与调查102例病人在治疗后的半年,经统计结果证实病人膝关节并无肿胀、疼痛情况,在进行下蹲、上楼梯、下楼梯时并未出现困难。结论: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行早期康复治疗效果优异,此方案值得临床应用与普及。

  • 标签: 关节镜;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早期康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 要 目的 :比较直接前入路保留关节囊和后外侧入路人工髋关节置换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4月至2019年8月泰和县人民医院行人工髋关节置换的患者81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1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后外侧入路人工髋关节置换,观察组患者接受直接前入路人工髋关节置换。比较两组患者疗效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所有患者均随访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的中出血量、引流量、切口大小、手术时间等进行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3个月后髋关节评分。结果:实验组中出血量、引流量、切口大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手术时间为(80.0±11.5),低于对照组的(130.±19.4),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总疗效为95.12%,优于对照组的77.5%,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与治疗3个月后髋关节评分 两组患者治疗前髋关节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髋关节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直接前入路保留关节囊髋关节置换与后外侧入路髋关节置换相比,不仅切口小、中出血量少,可以明显缩短患者的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对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直接前入路保留关节囊 后外侧入路 髋关节稳定性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膝关节镜下韧带修补重建过程中实行围期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21.1-2022.1期间收治的60例膝关节镜下韧带修补重建患者,采用简单随机化分组方式,将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30例)以及观察组(3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围期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以下指标:舒适程度、护理满意度、手术指标。结果:对比两组患者舒适程度,观察组明显较佳,(P<0.05)。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观察组明显较佳,(P<0.05)。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指标,观察组明显较佳,(P<0.05)。结论:对膝关节镜下韧带修补重建患者实行围期护理,能提升患者舒适程度,能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手术情况,故值得推广。

  • 标签: 关节镜 移植肌腱 膝关节镜下韧带修补重建术 围术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浅析人工关节置换在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0年4月-2014年1月来笔者所在医院进行人工关节置换治疗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30例,在术后对所有的患者进行随访,根据HSS评分标准,对手术治疗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研究结果显示,对所有的患者随访时间为5~20个月,根据HSS评分标准进行疗效评价优26膝,良3膝,一般1膝,效果较差的患者不存在,优良率达93.5%。术后HSS评分明显高于术前,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关节置换在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时疗效显著,安全性较高,因此,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人工关节置换术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关节镜下微骨折治疗膝关节软骨损伤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5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膝关节软骨损伤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单盲的原则将76例膝关节软骨损伤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的38例患者接受关节清理治疗,研究组的38例患者接受关节镜下微骨折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38例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38例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两组患者治疗前的疼痛程度、膝关节运动功能以及膝关节活动幅度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手术治疗后两组患者相关指标均明显改善,研究组38例患者的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关节镜下微骨折治疗膝关节软骨损伤的效果理想,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标签: 关节镜下微骨折术 膝关节软骨损伤 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高龄患者全髋关节置换中护理配合效果。方法:随机将我院行全髋关节置换的高龄患者64例均等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中护理配合干预。比较两组的应激指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各应激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行全髋关节置换的高龄患者应用中护理配合,能够有效地降低患者的应激反应,便于病情及时转归,值得推广。

  • 标签: 高龄患者 全髋关节置换术 术中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