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随着医学模式转变和疾病谱的变化,就医理念也从既往以“治疗为中心”转向“预防为中心”,对医院人才培养也提出新的要求。对本院年轻护生进行有关新冠肺炎的认知情绪和对护理职业再认知的调查,发现大部分实习护生能够克服恐慌,主动加强自我防护;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对学生职业取向产生了影响,但总体是积极的。通过调查,了解了学生掌握和应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知识储备和应对能力状况,针对新冠肺炎疫情所带来的新挑战,建议护理人才培养要加强职业防护意识培养,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提高心理防护能力,扩招增量拓宽人才培养途径,适应智能化趋势,提升护理人才智能化运用素养。本文就 新冠肺炎疫情视角下护理人才培养展开探讨。

  • 标签: 新冠肺炎 应急能力 智能化素养 护理人才培养
  • 简介:摘要:众所周知,当前我国新冠疫情防控工作,开展的质量水平相对较高,这是因为我国在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问题,采取了最为科学的防控措施,这些措施始终都将老百姓的生命健康作为第一要义,所以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高度赞赏。虽然我国在抗击疫情的过程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效,但是其中也不得不使广大医务工作人员认识到,在后疫情时代下,做好公共卫生人才培养的重要性。本文在接下来的环节将会对此展开科学分析。

  • 标签: 后疫情时代 医院培养 公共卫生 人才培养
  • 简介:摘要】 培养学生职业核心能力是高职院校加强内涵建设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高职院校既与普通本科院校不同,又与普通高职高专院校存在差别,其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方向主要是构建核心能力培养课程体系,建立完善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模式,从而使学生成为高技能复合型人才。本文首先分析了现代职业教育背景下高职人才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重要性,然后再延伸提出构建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体系的相应策略,旨在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与综合素质。

  • 标签: 现代职业教育 高职人才 职业核心能力 培养体系 构建策略
  • 简介:摘要: 进入新时期以来,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医院也面临着巨大的生存挑战,只有通过建立健全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和对现有管理模式不断地进行优化,才能逐渐增强医院的核心竞争力,并在建立人才梯队的基础上提高服务的质量和实现管理的效益,最终让医院能够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更好地谋求生存和发展。

  • 标签: 医院 人才引进 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主要对于肋骨骨折的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实施肋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进行治疗,并对其进行术前超声定位,对其具体应用实施详细的探讨。方法:回顾性的对于32例患有肋骨骨折的患者实施术前超声定位以及术中探查。结果:32例患有肋骨骨折的患者实施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的过程中,对其实施的术前体表超声定位以及术中的具体探查结果存在一致性。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一例定位错误的患者,术前的超声定位的准确率大致为94%。结论:对于肋骨骨折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实施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术前利用高频超声可以很好的完成肋骨骨折具体位置以及范围的扫描,并且在患者的体表实施一定得标记,可以为临床决策提供非常具备价值的信息。

  • 标签: 骨折,定位,超声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当前新形势下怎样进一步提高 消毒供应室工作效率、质量。方法:跟随时代发展的脚步来转变 消毒供应室工作理念、并完善管理制度,建立高效化 消毒供应室。结果: 消毒供应室是医院中比较特殊的科室,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应用针对性的对策后,有效提升了工作效率及质量。结论:准确定位 消毒供应室工作方向,能够较大程度的提高医用物品的清洁性,对降低院内感染有重要作用。

  • 标签: 消毒供应室 新形势 工作定位 对策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临床输血要求越来越高,在临床治疗中,输血是部分特殊疾病患者治疗中关键的一环,需要对输液的质量进行严格的把关。在这样的前提下,培养以及推出一批专业的输血医学人才,促进医疗整体水平发展十分关键。

  • 标签: 输血医学 人才教育 改革
  • 简介:内蒙古医科大学 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00 【摘要】 PET/CT 可以对癫痫患者癫痫灶准确定位,对致痫灶显像流程的护理十分重要。本文按检查前护理、检查时护理、检查后护理三个方面归纳 PET/CT 癫痫灶定位致痫灶显像流程的护理心得。

  • 标签: PET/CT 检查 癫痫 致痫灶 定位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基层公立医院卫生人才流失现状。方法:选择本市基层公医院流失人才作为研究代表,利用各单位卫生计生统计直报系统数据观察 2017年 -2019年人才流失情况。 结果:2017年至 2019年本市基层公立医院流失人员共计 258人,平均每年 86人,平均年龄( 32.52±0.46)岁,初中级职称人员多于副高、高级人员,其岗位以医疗、护理为主,学历高人才流失情况多于学历低人员,编外人员明显多于编内人员,去向主要以平级调动及去往发达地区或知名医院为主。 结论:各医院应根据自身情况,采用相应对策,使卫生人才留院率与稳定性提升,降低人才流失率,促进医院可持续发展。

  • 标签: 基层公立医院 卫生人才 流失现状 流失去向 流失原因 相应举措
  • 简介:中文摘要:本文结合北方某三甲级医院医药卫生人才大量流失的现状,分析其原因。通过阅读文献学习借鉴国际卫生服务管理中人才招聘与选拔的原则,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探讨可行性方法及运行中遇到的挑战,为医院管理人员提供人才管理意见,促进我国医药卫生服务环境和谐发展。

  • 标签: 卫生人才 招聘与选拔
  • 简介:[摘要]:现代医学模式要求医学人才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更要具备良好的医学人文素质。本文根据国际医学教育学会(IIME)制定的本科医学教育“全球最低基本要求”和WFME的本科医学教育质量全球标准,回顾了我国医学人文教育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讨了现代医学模式的医务人员人文教育的方式和选择,并提出了相应的改革措施和对策。

  • 标签: []现代医学 专业人才 人文素养
  • 简介:摘要:目的 比较分析液体快速培养与改良固体罗氏培养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0月到2019年10月到我中心就诊的活动性肺结核患者80例,对每份病例标本分别进行改良罗氏培养法和液体培养法,统计改良罗氏培养法和液体培养法的阳性率、污染率及培养时间。结果 改良罗氏培养法和液体培养法的阳性符合率分别为10%(8/80)和11.25%(9/80)。所需的培养时间分别为28.0(25.0~31.0)d和16.5(14.0~19.0)d。结论 液体培养法阳性率与改良罗氏培养法基本一致,报告时间平均缩短至16.5d,比改良罗氏培养法提前10.0d以上,为临床早诊断、早治疗提供了可靠依据,而且为后续进行的药敏试验提供了可靠依据。

  • 标签: 液体培养法 改良罗氏培养法 结核分枝杆菌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 神经刺激仪定位 单独应用以及联合 超声引导下行臂丛神经阻滞 麻醉效果。 方法: 选取 2018 年 9 月至 2019 年 12 月期间本院收治的 60 例择期行上肢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每组 30 例。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优良率、痛觉阻滞效应、运动阻滞程度、不良反应各项指标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 结论: 神经刺激仪同时联合超声引导下行臂丛神经阻滞的麻醉效果 更高,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神经刺激仪 臂丛神经阻滞 超声引导 麻醉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放射科护士急救素质与能力培养。方法:研究时间2019年1-12月,放射科护士共16名,按照数字随机法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培训模式,观察组开展情景模拟训练,比较两组护士开展急救能力培训前、后的急救能力评分。结果:经培训后,急救能力各项评分均不同程度提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放射科护士 急救素质 能力培养
  • 简介:摘要:仁爱是一个人行为处事是否符合道德规范的集中表现。作为医学生而言,更是其基本职业道德素养中的重要内容。本文主要以医学生展开研究,重点分析了其仁爱精神的培养,通过对其重要性加以把控,有效提出相关仁爱精神培养策略,以供参考。

  • 标签: 仁爱精神 医学院校 职业道德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护理专业的发展及患者个性服务的需求 ,国内各医疗机构对男护士的需求越来越大 ,从而使越来越多的男护开始走向护理岗位。男性从事护理工作有其优势,但随之也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值得思考,笔者通过对本校 183名护理专业男生( 以下简称男护生)进行专业思想教育、问卷调查、日常教学思考以及男护生深度访谈等,结合高职院校护理专业人才培养进一步研究男护生培养路径,让越来越多的男护生喜欢护理职业,为更好地培养临床护理岗位需求的男护生奠定基础。

  • 标签: 护理专业 男生 培养路径
  • 简介:【 摘要 】中职护理教学具有较强的实践性,通过实践教学能够很大程度的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并以此带动他们的创新能力。不过当前中职护理专业教学工作还具有一些问题,尤其是在培养学生创新力方面始终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因此急需要进行有效的改革。

  • 标签: 创新能力 中职护理专业教学 教学改革
  • 简介:摘要:在培养全科医生进程中会遇到一系列问题其中规范化培养与制度问题是最为突出的重大问题,从现阶段全科医生培养与管理制度实际情况来看,还存在着培养不规范、执行不严谨、制度未健全等于系列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全科医生培养机制中所遇到的问题入手,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旨在进一步明确培养机制建设制度安排,并加大资金人力投入力度,进一步建立健全高校全科医生培养平台,不断优化培训项目。

  • 标签: 全科医生 培养机制 问题 解决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