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0 个结果
  • 简介:近年来,在行人工流产(手术流产与药物流产)妇女中,未育妇女占多数.她们中绝大部分会面临再次生育问题.研究认为,人工流产史既与再次妊娠早产直接相关,又与再次妊娠时先兆流产、前置胎盘、胎膜早破,胎儿窘迫等并发症密切相关,但尚存争议.本文就人工流产术后对再次妊娠早产的影响,综述如下.

  • 标签: 人工流产 再次妊娠 早产
  • 简介:目的探讨妊娠期胎儿染色核型异常的产前诊断指征,为产前诊断及遗传咨询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0年10月至2014年4月于甘肃省妇幼保健院产前诊断中心接受介入性产前诊断胎儿染色核型分析的5655例孕妇的临床病历资料为研究对象。其产前诊断指征包括:产前血清学筛查结果高风险,如21-三综合征风险值≥1/270或18-三综合征风险值≥1/350(2482例),高龄(年龄≥35岁,1889例),不良妊娠史(675例),夫妇一方染色异常(49例),产前超声检查结果异常(465例),以及早孕期接触大量化学毒剂、辐射或严重病毒感染,或服用可能致畸的药物等(95例),上述产前诊断指征均为单一指征,无交叉。通过羊膜腔穿刺染色体检查进行胎儿染色核型异常确诊。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上述具有不同产前诊断指征孕妇的临床病历资料,进行胎儿染色核型异常类别及检出例数、检出率,以及产前超声检查结果异常与胎儿染色核型异常结果进行分析,并对具有不同产前诊断指征孕妇的胎儿染色核型异常检出率,进行统计学分析。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本院人体试验委员会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的批准,介入性产前诊断术前均与受试者签署知情同意书。结果1接受介入性产前诊断的5655例孕妇中,共计检出胎儿染色核型异常为124例,检出率为2.2%。分别以产前血清学筛查结果高风险、高龄、不良妊娠史、夫妇一方染色异常、产前超声检查结果异常、早孕期异常物质接触史为产前诊断指征,进行介入性产前诊断的孕妇分别为2482、1889、675、49、465及95例,检出胎儿染色核型异常分别为40、47、12、5、19及1例,检出率分别为1.6%、2.5%、1.8%、10.2%、4.1%及1.1%。夫妇一方染色异常及产前超声检查异常孕妇胎儿的染色核型异常发生率较高。上述具有不�

  • 标签: 产前筛查 超声检查 产前 染色体畸变 胎儿
  • 简介:胎儿染色非整倍体异常包括唐氏综合征(Down'ssyndrome,DS)、18-三综合征(18-trisomysyndrome)、13三综合征(13-trisomysyndrome)及一些性染色异常。其中,最常见的是DS和18~三综合征。这两种疾病对个体的智能发育和体格发育严重影响,是致残和致死的严重出生缺陷,至今尚无有效治疗方法。因此,对该类疾病进行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在受检者知情同意原则下选择性终止妊娠,是防止这类疾病患儿出生的重要措施。

  • 标签: 染色体非整倍体异常 产前诊断 筛查方案 胎儿 18-三体综合征 13三体综合征
  • 简介:目的探讨产前诊断技术在18-三综合征胎儿产前诊断中的临床应用现状。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4年8月于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产前诊断中心接受介入性产前诊断的13354例孕妇中,检出的95例18-三综合征胎儿为研究对象。产前诊断方法为胎龄为11~13+6孕周行绒毛活检,胎龄为16~24孕周行羊膜腔穿刺,胎龄〉24孕周后行经皮脐血穿刺。对95例胎儿的产前诊断指征、胎儿染色异常核型及超声异常表现进行分析。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介入性产前诊断的所有操作均获得孕妇及其家属的知情同意,并与之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结果1穿刺情况:95例孕妇中,46例(48.4%)于早孕期筛查结果异常,47例(48.4%)于中、晚孕期筛查结果异常,1例为夫妇双方α地中海贫血基因携带者(东南亚缺失)于早孕期行绒毛活检提示18-三综合征高风险,1例于中孕期行产前无创染色非整倍体检测结果提示18-三综合征高风险。95例孕妇中,33例(34.7%)接受绒毛活检,46例(48.4%)接受羊膜腔穿刺和16例(16.7%)接受脐血穿刺。2胎儿染色核型分析结果:91例(95.8%)为单纯和4例(4.2%)为嵌合体型18-三综合征,4例嵌合体型中,2例异常核型比例超过20%,早孕期超声检查提示异常;1例嵌合比例11.0%,中孕期血清学筛查提示高风险;1例嵌合8.0%,于早、中孕期检查均未见异常,晚孕期超声检查提示胎儿生长发育迟缓后经产前诊断证实。3超声表现:38例(82.6%)孕妇于早孕期经超声检查提示胎儿异常,主要表现为胎儿颈项透明层(NT)增厚或胎儿合并多发畸形;40例(95.2%)孕妇于中、晚孕期经超声检查提示胎儿异常,其中36例(90.0%)合并2种或以上畸形。结论早孕期产前筛查有助于早期诊断18-三综合征,�

  • 标签: 18三体综合征 产前诊断 超声检查 核型分析 孕妇 胎儿
  • 简介:目的进一步探讨阻断乙型肝炎病毒(HBV)母婴垂直传播的效果,明确携带HBV孕妇干预治疗对保护婴儿抗-HBV感染的意义。探讨乙型肝炎病毒转录(RNA)检测在母婴传播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将91例HBsAg/HBeAg呈阳性孕妇分成两组。其中治疗组为61例,以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与左旋咪唑涂布剂阻断治疗;对照组为30例。治疗组在孕26周起开始阻断治疗,自母亲及其婴儿血清和母亲乳汁中提取核酸,经PCR及RT—PCR分别扩增HBVDNA和RNA,Southern—blotting验证反应的特异性,取代表性产物克隆、测序,检测血清HBVDNA及全长(IRNA)和顿挫性转录(trRNA)。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新生儿外周血HBVDNA、fRNA和trRNA的阳性率分别为3.3%,3.3%,47.5%和6.7%,13.3%。70.0%。治疗组的前二项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意义(P〈0.01),但trRNA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携带HBV孕妇于孕晚期给予HBIG和左旋咪唑涂布剂阻断治疗后,婴儿HBVDNA和fRNA携带率明显降低。治疗组和对照组均有超过1/2的患儿携带trRNA。trRNA在HBV母婴垂直传播过程中有可能是一个出现更早期的可检测指标,有助于确定新生儿HBV感染的状态。

  • 标签: 孕期干预治疗 乙型肝炎病毒 左旋咪唑涂布剂 乙肝免疫球蛋白 病毒转录体
  • 简介:在平时的加点中,我发现有的小朋友不喜欢吃蛋糕,不是把蛋糕弄碎,就是一大半一大半地剩着,真是太浪费了。怎么才能让孩子们既爱吃又不浪费呢?我苦思冥想,终于想出了一个好办法——我拿起一块蛋糕问小朋友:“这块蛋糕是什么形状的?”“长方形”。

  • 标签: 学前教育 幼儿教育 手工制作 蛋糕
  • 简介:植入性胎盘产科较少见,为威胁产妇生命安全和生活质量较严重的一种并发症。本文比较分析我院1995年1月至2005年2月住院分娩的30例植入性胎盘病例不同时期不同处理方案的临床效果,探讨保留子宫的有效方法。

  • 标签: 植入性胎盘 保留子宫 临床方法 治疗 生活质量 生命安全
  • 简介:发热通常是由病毒或细菌等致病微生物感染引起的,是许多疾病的共同表现特征,是人体的一种正常生理反应,也是一种身体的警讯,提醒我们“可能生病了”。孩子发烧不必大惊小怪,却也不能掉以轻心。

  • 标签: 致病微生物感染 退热 幼儿 表现特征 生理反应
  • 简介:目的探讨胎盘植入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本院收治的29例胎盘植入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胎盘植入分度标准参照《诊断病理学》(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本院人体试验委员会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结果本组29例患者中,在分娩即刻及分娩后确诊为胎盘植入的患者为89.66%(26/29),仅3例(10.34%)为分娩前确诊。本组Ⅱ。以上胎盘植入患者占72.41%(21/29),I°为27.59%(8/29)。本组仅8例(27.59%)胎盘植入患者根据病史及体征确诊,另外21例(72.41%)借助彩色多普勒超声确诊;3例分娩前确诊断的患者中,2例借助MRI确诊。本组因胎盘植入导致的产后出血(PPH)发生率高达82.76%(24/29),出血量超过1000mL为16例(55.17%,16/29),其中3例(12.50%,3/24)因PPH行急诊子宫切除,2例(8.33%,2/24)行局灶切除。24例87.5%(21/24)综合治疗后,87.5%(21/24)植入胎盘组织于产后3个月内排出,另3例在产后3~6月内排出。本组无一例产妇死亡。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MRI可提高胎盘植入的分娩前、后确诊率。彩色多普勒超声跟踪观察将有助于动态判断胎盘植入的转归。手术及药物联合治疗有助于提高胎盘植入患者保守治疗的成功率。

  • 标签: 胎盘植入 诊断 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p16/微小染色维持蛋白(MCM)2和p16/Ki-67免疫组织化学双重染色,对高危人乳头瘤病毒(HR-HPV)呈阳性妇女宫颈病变的筛查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4月至10月,于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区招募的符合本研究纳入、排除标准,并且于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进行HPVDNA检测,诊断为HR-HPV呈阳性的62例妇女为研究对象。采集这62例HR-HPV呈阳性受试者的宫颈脱落细胞学标本,均采取新柏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TCT)及p16/MCM2、p16/Ki-67免疫细胞化学双重染色。对于HPV-16、-18呈阳性,或其他12种HR-HPV(HPV-31、-33、-35、-39、-45、-51、-52、-56、-58、-59、-66、-68)呈阳性,并且TCT结果为≥未明确意义的非典型鳞状细胞(≥ASCUS)的受试者,均进行阴道镜检查,若阴道镜检查结果异常,再进行宫颈活组织检查。统计学比较p16/MCM2、p16/Ki-67双重染色与TCT,对HR-HPV呈阳性受试者宫颈病变筛查的敏感度、特异度、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估p16/MCM2和p16/Ki-67双重染色对HR-HPV呈阳性受试者宫颈病变筛查的有效性。本研究经过四川大学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批准编号:K2014018)。所有受试者均同意参加宫颈癌筛查,并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结果(1)纳入本研究的62例HR-HPV呈阳性受试者中,p16/Ki-67、p16/MCM2阳性率,均随宫颈病变程度增高而呈上升趋势(χ~2=21.947,P〈0.001;χ~2=5.268,P=0.022)。TCT阳性率与宫颈病变程度无显著相关性(χ~2=1.850,P=0.174)。(2)HPV-16、-18呈阳性受试者的p16/Ki-67阳性率为69.2%(9/13),显著高于其他12种HR-HPV呈阳性受试者的36.7%(18/49),并且差异统计学意义(χ~2=4.413,P=0.036)。HPV-16、-18呈阳性受试者与其他12种HR-HPV呈阳性受试者的p16/MCM2阳性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510,P=0.113)。(3)TCT及p16/Ki-67、p16/MCM2双重染色,对纳入本研究的62例HR-HPV呈阳�

  • 标签: 乳头状瘤病毒科 宫颈肿瘤 p16/Ki-67 p16/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2 免疫细胞化学 双重染色
  • 简介:泛素蛋白酶途径(UPP)和自噬溶酶体途径(ALP)是真核细胞内蛋白质降解的2种重要途径。MG132是一种可逆性肽醛类蛋白酶(proteasome)抑制剂,可进入细胞中可逆性抑制蛋白酶活性,抑制UPP介导的蛋白质降解,从而诱导细胞凋亡。自噬性细胞死亡是一种不同于细胞凋亡的程序性死亡,细胞自噬是细胞利用溶酶体降解自身受损的大分子物质和细胞器的生理性细胞死亡过程。卵巢癌是女性生殖系统三大恶性肿瘤之一。晚期卵巢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约为47%,是妇科恶性肿瘤中导致患者死亡率最高的肿瘤。MG132可通过调节凋亡蛋白表达,促进卵巢癌细胞凋亡,但是否可通过调控凋亡、自噬蛋白表达,促进卵巢癌细胞死亡,则迄今文献报道较少。笔者拟就蛋白酶抑制剂MG132对卵巢癌的作用机制的最新研究现状进行阐述,旨在为MG132治疗卵巢癌提供理论基础。

  • 标签: 卵巢肿瘤 蛋白酶抑制药 MG132 细胞凋亡 自噬 泛素蛋白酶体途径
  • 简介:患者女,34岁,G3P0+2,因"停经25周,阴道流液3d"于2004年5月4日入院.查体宫高25cm,腹围88cm,窥开阴道,见少许清亮液体,pH值>7,B超示羊水1.4cm,入院诊断为"第3胎0+2产,宫内孕25周,活胎,胎膜早破".患者及家属要求放弃保胎,于2004年5月8日引产一死婴.

  • 标签: 米非司酮 治疗 胎盘植入 滋养细胞
  • 简介: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是晚孕期危及母儿安全的严重疾病。目前,随着人工终止妊娠、引产、剖宫产分娩等子宫手术增多,使妊娠妇女胎盘植入发生率随之上升。由于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故产前诊断较为困难。目前,预测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的母体血清学指标包括肌酸激酶(CK)、甲胎蛋白(AFP)、妊娠相关蛋白(PAPP)-A、胎儿游离DNA(cffDNA)、胎盘游离mRNA、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以及多项母体血清学指标联合检测等。临床对于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的产前诊断采取母体血清学指标检测,具有创伤小、可重复等优势。笔者拟就产前母体血清学指标预测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的研究现状进行阐述。

  • 标签: 前置胎盘 胎盘 侵入性 母体血清学标志物 肌酸激酶 甲胎蛋白类
  • 简介:生活中常常会有孩子的父母或着爷爷奶奶对孩子说这样的一些话:“我来给你喂!”。“我来给你穿衣服!;“我来帮你叠衣服!”“我来……”是成人一次次剥夺了孩子自己动手的机会,而原因无非是觉得孩子慢或是觉得孩子根本不会。但真的是这样吗?

  • 标签: 孩子 叠衣服 放手 教育
  • 简介:目的探讨儿童急性B前淋巴细胞白血病(BCP-ALL)铁转出蛋白(Fpn)表达水平与其临床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11年2月至2014年6月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收治的64例BCP-ALL患儿为研究对象,纳入研究组。对其统一按照中国儿童白血病协作组(CCLG)-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2008方案进行分诊断和治疗。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选择同期于本院健康体检的21例健康儿童,纳入对照组。采用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分别检测研究组BCP-ALL患儿初诊时及对照组受试者体检时骨髓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Fpn表达水平。以Fpn相对表达量(0.18)为界值进行划分,研究组Fpn相对表达量〉0.18为Fpn高表达患儿,纳入Fpn高表达亚组(n=32),Fpn相对表达量≤0.18为Fpn低表达患儿,纳入Fpn低表达亚组(n=32)。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研究组患儿无复发生存(RFS)率、无事件生存(EFS)率和总生存(OS)率。统计学分析Fpn表达水平与研究组BCP-ALL患儿的临床特征、免疫表型、ALL相关融合基因、早期治疗反应、临床危险度及其预后的关系。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人体试验委员会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结果1研究组与对照组受试者,以及Fpn高、低表达亚组患儿的性别构成比和年龄分布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2研究组Fpn中位相对表达量(0.18)显著低于对照组(2.19),差异统计学意义(U=1415.0,P〈0.001)。3研究组患儿初诊时白细胞计数〈50×109/L(47例)和白细胞计数≥50×109/L(17例)患儿的Fpn中位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23和0.04,二者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U=399.0,P=0.02)。分别按照初诊时中位白细胞计数(21.1×109/L)和中位初诊幼稚细胞绝对计数(14.1×109/L)进行划分,研究组初诊时高、低中位白细胞计数和�

  • 标签: 急性B前体淋巴细胞白血病 铁转出蛋白 危险因素 预后 儿童
  • 简介:小班刚入园幼儿的情绪稳定工作,是一项十分艰巨的工作。如果做得好,在一个班里会有大部分幼儿不哭也不闹,高高兴兴来幼儿园,即便有小部分幼儿哭闹,所持续的时间也就几天或者一周多,很快就会进入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如果做得不好,方法不妙,就会全班小朋友哭闹不停,

  • 标签: 情绪稳定 幼儿园 教学工作 哭闹
  • 简介:设计意图:《纲要》中指出大班幼儿能够主动照顾动物,并运用多种感官感知观察他们,了解其与人们的生活关系。喜欢小动物是幼儿的天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幼儿行动的“原则”。冬天到了,动物的踪迹越来越少,蚂蚁钻进洞里,小燕子飞走了,这些现象无不引起幼儿的注意。

  • 标签: 小动物 科学活动 《纲要》 幼儿 趣味性 活动性
  • 简介:目的探讨对要求保留子宫的宫颈肌瘤患者进行经阴道剔除与经腹腔镜剔除的临床疗效。方法采集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妇科微创中心住院治疗的72例单发宫颈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平均年龄为(35.1±4.6)岁。采用数字表随机法将其分为经阴道组(n=36)与经腹腔镜组(n=36),两组患者平均年龄分别为(35.6±4.5)岁与(34.2±4.8)岁;宫颈肌瘤最大直径分别为(5.2±2.4)cm与(4.9±2.6)cm;对其分别采取经阴道宫颈肌瘤剔除与经腹腔镜宫颈肌瘤剔除。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中出血量及术后最高体温、肛门排气时间、抗菌药物使用天数及住院天数等。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人体试验委员会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分组征得受试对象本人的知情同意,并与之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的平均年龄及肌瘤最大直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529,0.5087;P〉0.05)。结果两组患者手术过程均顺利,无一例中转开腹,均无邻近器官损伤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经腹腔镜组与经阴道组患者手术时间分别为(99.5±45.5)min与(78.4±25.3)min,中出血量分别为(150.1±88.5)mL与(116.4±40.5)mL,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4318,2.0775;P0.05);两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分别为(15.3±5.3)h与(12.9±4.2)h,抗菌药物使用天数分别为(3.4±2.5)d与(2.2±1.2)d,住院天数分别为(5.2±1.8)d与(4.4±1.2)d,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1294,2.5964,2.2188;P〈0.05)。结论经阴道剔除与经腹腔镜剔除对治疗宫颈肌瘤均安全可行。二者均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但经阴道宫颈肌瘤剔除较经腹腔镜剔除的手术时间更短、中出血量更少,而且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更短、抗菌药

  • 标签: 子宫颈肌瘤 子宫颈肌瘤剔除术 阴道式 子宫颈肌瘤剔除术 腹腔镜手术 外科手术 微创性
  • 简介:近年来,静脉麻醉无痛人工流产手术(单纯麻醉无痛人工流产、联合麻醉人工流产)与普通人工流产手术三种手术同时在临床应用.本文回顾分析我院自2003年11月至2004年8月间不同方法人工流产的304例手术的血压和心电图监测结果,并比较三种手术方式各自的特点.

  • 标签: 人工流产 血压 心电图 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