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3 个结果
  • 简介:2012年10月9日,教育部印发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指南”的印发对于有效转变公众的教育观念,提高广大幼儿园教师的专业素质和家长的科学育儿能力,防止和克服“小学化”倾向,全面提高学前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让一些幼儿教师产生困惑的是:“指南”的印发,是否意味着“纲要”过时或者不再重要?应该怎样把握两者的关系?所以有必要对二者进行分析比较。

  • 标签: 指南 幼儿教师 教育观念 科学育儿 专业素质 学前教育
  • 简介:胎心电子监护(electronicfetalmonitoring,EFM)亦称为胎心宫缩描记图(cardiotocography,CTG),包括无应激试验(nonstresstest,NST)及宫缩应激试验(contractionstresstest,CST)。CST包括临产后自然宫缩所做的CST及运用缩宫素诱发宫缩的缩宫素激惹试验(oxytocinchallengetestOCT)。NST主要用于产前EFM,CST主要用于产时EFM,OCT可用于产前EFM评价胎盘功能。

  • 标签: 胎心电子监护 宫缩应激试验 缩宫素激惹试验 解读 指南 国外
  • 简介:教育建议:1.成人注意语言文明,为幼儿做出表率。如:与他人交谈时,认真倾听,使用礼貌用语。在公共场合不大声说话,不说脏话、粗话。

  • 标签: 指南 学习 儿童 语言文明 认真倾听 公共场合
  • 简介:幼儿园的音乐教育存在一些“习以为常”的误区——在内容的选择上重技巧学习、教学目标的定位上忽略艺术本体能力的培养、教学方法运用上忽略幼儿内在的体验——教师总是借助图片、动作,让幼儿一成不变地跟念歌词,反复地跟唱歌曲,单一的模仿,反复的练唱,忽视了幼儿的表现与感受。随着《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贯彻实施,我们重新审视幼儿园的音乐教育活动,开始对我们的教学实践进行反思。

  • 标签: 幼儿园 指南 设计 歌唱 音乐教育 教学目标
  • 简介:幼儿园区域活动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特别是大班幼儿在面临幼儿园阶段的"最高级"和小学阶段的"入门级"这一特殊学习时期,更需要我们在活动区的创设上多下功夫,其中特别是具有"以动促智·智玩结合"的益智区的创设,更需要我们幼儿园一线教师认真进行探索与实践的。一、大班益智区创设活动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我们利用谈话、问卷等形式进行了深入的调查,

  • 标签: 指南 问卷调查 活动区 推理判断 合作意识 探索兴趣
  • 简介:数学教育是学前儿童发展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教育能使幼儿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待周围世界,用数学的方法解决生活中遇到的一些简单问题。《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确指出,幼儿的数学学习需要尝试引导幼儿运用学习到的知识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获得丰富的学习经验,促进幼儿形象思维快速发展,并且初步尝试发展幼儿的归类、推理、逻辑判断等能力。

  • 标签: 数学教育 学习需要 幼儿 指南 心经 学前儿童
  • 简介:幼儿园每一学期都要召开一至两次家长会,那么如何开好家长会,使家长会发挥出应有的教育功效呢?1.视听结合型家长会:小班的第一次家长会我们一般都是介绍幼儿在园一天的学习和生活——我就提前准备,从孩子早晨来园时起对这一天的每个生活和学习环节进行拍摄,并制成PPT,配上文字说明,在家长会上播放,并针对每一个环节对家长进行详细的讲解,让家长真正了解孩子在幼儿园到底是怎样学习和生活的,也让家长们明确自己应该怎样配合幼儿园工作。

  • 标签: 家长会 幼儿园 生活 学习 结合型 PPT
  • 简介:上幼儿园是孩子从家庭生活走向社会生活的第一步。到幼儿园后,有的孩子一开始能高高兴兴地上幼儿园,对环境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和好奇,而随着新鲜感的消失,他们开始想家、开始哭闹;有的孩子一入园就表现为大哭大闹,不肯上幼儿园:有的孩子整天眼泪汪汪,自言自语“我要回家,我要妈妈”;有的孩子甚至会表现生理上的种种不适,如头痛、肚痛、尿频等现象,一回家症状马上消失。

  • 标签: 孩子 教师 幼儿园 社会生活 家庭生活 自言自语
  • 简介:3~6岁是幼儿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由于每个幼儿生活环境、身体状况、家庭教育的不同,食物的偏好、饮食的习惯等必然不一样。加上3岁小班幼儿初入幼儿园,刚刚脱离家庭,对周围的环境很敏感,易受大人及其他小朋友的影响。因此,教师在培养幼儿良好饮食习惯时,不仅要从身体健康的角度来看待幼儿进餐活动,更应该从心理健康入手,要学会善于观察每个孩子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培养,做到因人而异,而不是固守成规,一味使用标准强制幼儿。

  • 标签: 幼儿园 吃饭 饮食习惯 家庭教育 生长发育 身体状况
  • 简介:目的探讨《产程标准及处理的专家共识(2014)》(本研究称为产程标准)的实施对低危产妇母婴围生期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7月1日至2016年6月30日,在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产科住院分娩,并且采用产程标准进行产程管理的2066例低危产妇为研究对象,将其纳入研究组。选取2014年7月1日至2015年6月30日,在本院采用旧产程标准进行产程管理的2108例低危产妇纳入对照组。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2组产妇的年龄、身高、体重、孕龄等一般临床资料,以及分娩方式(经阴道试产失败转剖宫产术分娩、产钳助产和经阴道分娩),经阴道试产失败转剖宫产术分娩指征构成比,产后出血量及其发生率;新生儿Apgar评分、出生体重及窒息发生率。采用成组t检验,对2组产妇的一般临床资料(年龄、身高、体重、孕龄),新生儿Apgar评分、出生体重等计量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Mann-WhitneyU秩和检验,对产后出血量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χ2检验对于经阴道试产失败转剖宫产术分娩率、产钳助产率、经阴道分娩率、产后出血发生率等计数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人体试验委员会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并得到该伦理委员会审查[批准文号:2014年科研第(102)号],与产妇本人及其家属均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结果①2组产妇的年龄、身高、体重、孕龄及新生儿出生体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研究组的经阴道试产失败转剖宫产术分娩率及产钳助产率,分别为27.4%(566/2066)与2.4%(50/2066),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6.7%(774/2108)与8.1%(171/2108),研究组的经阴道分娩率为70.2%(1450/206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5.2%(1163/2108),2组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1.592、67.412、100.451,P<0.001)。③经阴道试产失败转剖宫产术分娩的指征构成比中,研究

  • 标签: 分娩过程 新产程标准 试分娩 产式 麻醉 硬膜外 围生期医护
  • 简介:苏霍姆林斯基说:"音乐乃是一种使人迷恋善良、美和人道主义的最美妙、最精细的手段……"我爱音乐、孩子们更爱音乐,他们在唱唱跳跳中受到熏陶、形成活泼开朗的个性,在唱唱跳跳中感受音乐的美,产生愉快的心情。音乐是一门艺术,有它特殊的艺术表现手段,是构成人类灿烂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为了充分发挥音乐教育的整体功能,

  • 标签: 幼儿音乐教育 艺术表现手段 我爱 霍姆林斯基 情感教育 跳跳
  • 简介:目的:评估临床病理因素对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辅助化疗疗效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3年3月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和山西省肿瘤医院接受辅助化疗的62例宫颈癌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为研究对象。年龄为35-82岁,中位年龄为50岁。术后经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证实均为宫颈鳞癌。按照宫颈癌辅助化疗是否有效,将其分为有效组(n=47,75.8%)和无效组(n=15,24.2%)。两组患者的年龄、化疗前血红蛋白水平、血小板水平、宫颈肿瘤最大直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和山西省肿瘤医院人体试验委员会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研究分组及化疗征得受试对象的知情同意,并与之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对行辅助化疗的62例ⅠB2-ⅡB期宫颈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其化疗后的手术情况及术后病理结局,探讨影响辅助化疗疗效的因素。结果有效组辅助化疗术后宫颈深间质浸润率、淋巴结转移率均显著低于无效组[25/47(53.2%)vs.13/15(86.7%),12/47(25.5%)vs.9/15(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71,4.254;P=0.020,0.039);辅助化疗的疗效与临床分期、病理学分级和化疗方案无相关性(P〉0.05),但与化疗前血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水平明显相关[OR=0.135,95%CI(0.027-0.667);P=0.014]。结论化疗前血SCCAg水平与辅助化疗的疗效明显相关,可作为预测局部晚期宫颈癌辅助化疗疗效的指标。

  • 标签: 宫颈新生物 化疗疗法 辅助 治疗结果 鳞状细胞 阻力指数
  • 简介:目的探讨3-羟基-3-甲基戊二酸尿症患儿的主要临床表现、生化特点及3-羟基-3-甲基戊二酰裂解酶(HMGCL)基因突变检测结果。方法收集2014年12月7日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就诊的1例3-羟基-3-甲基戊二酸尿症患儿的临床病历资料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分析该患儿的入院查体及辅助检查结果、诊疗情况;对患儿及父母进行HMGCL基因检测,并于患儿出院后6个月,对其进行随访。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人体试验委员会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对患儿及其父母进行基因检测均获得受试对象及受试对象监护人的知情同意。结果患儿年龄为1岁1个月,男性。因"不明原因腹泻、呕吐,反复呕血,发热2d,昏迷3h"收入本院。入院查体及辅助检查结果示:白细胞计数升高、肝功能损害、电解质紊乱、低血糖、凝血功能异常、低蛋白、血氨水平高、代谢性酸中毒;头颅MRI检查结果示:双侧侧脑室旁及双侧额颞顶皮层下异常信号。确诊为3-羟基-3-甲基戊二酸尿症。经限制蛋白质摄入,静脉滴注葡萄糖和左旋肉碱治疗后症状缓解。该患儿HMGCL基因c.509G〉T(鸟嘌呤〉胸腺嘧啶)发生点突变,c.348+1G〉C(鸟嘌呤〉胞嘧啶)发生剪切位点突变,导致外显子拼接错误,其中c.509G〉T是来自母亲的杂合突变,c.348+1G〉C是患儿新出现纯合突变,c.348+1G〉C剪切位点突变,导致第170位的半胱氨酸剪切突变为苯丙氨酸。出院后6个月后随访结果示:患儿年龄为1岁7个月,智力运动发育稍落后,但无明显倒退,无抽搐发作,全身情况良好,各项生化指标及尿3-羟基-3-甲基戊二酸水平降低。结论3-羟基-3-甲基戊二酸尿症系少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通过HMGCL基因检测及HMGCL基因分析不仅有助于诊断该病,对于指导家系遗传咨询及产前诊断亦至关重要。

  • 标签: 3-羟基-3-甲基戊二酸尿症 3-羟基3-甲基戊二酰裂解酶基因 有机酸 代谢疾病 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