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43 个结果
  • 简介:MosquitoMagnet是AmericanBiophysicsCorp.公司开发的用于诱捕蚊虫的器械,2002年才由安徽大学引入国内使用.有文献报道该器械能捕获大量的蚊虫.为了了解该器械在国内生活小区的捕效果,笔者于2002年6~10月进行了连续观察.

  • 标签: 效果观察 蚊虫 器械 国内 文献 诱捕
  • 简介:长时期来在成密度调查中一直使用口吸式捕管,在现场操作时深感既不卫生.且工效又低。利用蚊虫趋光特性,应用国内外早已大量生产的捕灯作密度调查,以改进传统老方法,为此我们采用风吸式捕灯。置于室内入夜开灯诱捕蚊虫,以替代口吸式捕管,并观察其现场效果,于1991年8月选择苏州郊外居户室内进行现场实验现将观察情况报告如下。

  • 标签: 成蚊密度 观察 调查 蚊种 蚊虫 现场效果
  • 简介:是多种急性传染病尤其是乙型脑炎、登革热和黄热病的主要传播媒介生物之一,其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为了贯彻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关于继续做好全国口岸媒介生物本底调查的通知,青岛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机场办事处与青岛大卫洗消技术研究所共同研制了双灯诱器,以便于各口岸进行蠓的本底调查.现将双灯诱器的设计与使用方法介绍如下:

  • 标签: 调查 双灯诱蚊器 设计 种群
  • 简介:目的现场使用CO2诱器与紫外光诱器采集成,对比2种捕器的捕效果。方法依据病媒生物密度检测国家标准(GB/T23797-2009),于2014年8-9月以平均每周2次,连续2个月,在广州市蚊虫活动密集场所同时采取CO2诱器与紫外光诱器诱捕蚊虫。结果2种方法共捕获成3282只,其中CO2捕器捕获成1730只,紫外光诱器捕获成1552只;CO2捕器捕获的成平均密度13.11只/(灯·h),白纹伊蚊为10.64只/(灯·h),紫外光诱器成平均密度11.76只/(灯·h),白纹伊蚊为6.74只/(灯·h)。结论CO2诱器对白纹伊蚊诱捕效果优于紫外光诱器,可用于日昼活动种如白纹伊蚊的监测;紫外光诱器对库蚊属(如致倦库蚊)、按属(如微小按)效果较好,对白昼活动的白纹伊蚊效果一般,适用于库蚊属、按属的监测或作定点长期捕灭蚊使用。

  • 标签: CO2诱蚊器 紫外光诱蚊器 效果对比
  • 简介:<正>不少人有过这样的经历,长时间用电脑、读书、看电视后,常感觉眼前会出现小黑影,有时在眼前一闪而过,有时像蚊子一样飞来飞去,尤其在光线明亮或白色背景衬托下更为明显。"眼前好像老是有蚊子在飞,但又总也抓不到、打不着",此种若有若无的"蚊子飞舞"困扰着一些人,尤其是"人到中年之后",不少人都有"飞恨"。千万不要以为这是眼睛太累后产生的幻觉,事实上是患了常见的一种眼病——飞症。

  • 标签: 飞蚊症 白色背景 人到中年 玻璃体变性 玻璃体浑浊 内眼手术
  • 简介:“每年从4月-12月,都是蚊子的活动期,特别是立秋以后,开始进入蚊子活动的最高峰期。俗话说‘秋蚊子最狠’就是这个意思。”专家表示,与夏相比,秋天的蚊子更毒。通常被叮一下就会起一个红肿的大包。

  • 标签: 驱蚊水 自制 蚊子 活动期 高峰期
  • 简介:一、蚊子可传播哪些传染病?蚊子可传播疟疾、乙脑、黄热病、登革热、基孔肯雅热、寨卡病毒病等多种疾病,其中寨卡病毒病主要是由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传播。埃及伊蚊分布于我国海南省、台湾南部、广东省雷州半岛、云南省的西双版纳州、德宏州及临沧市等地区;白纹伊蚊分布于北至辽宁省沈阳市、大连市,西至陕西省陇县和宝鸡市,

  • 标签: 灭蚊 埃及伊蚊 基孔肯雅热 白纹伊蚊 西双版纳州 台湾南部
  • 简介:实验室在取用蚊虫时用吸器,而传统的吸器是采用口吸式的方式,其方法简单有效,但是很不卫生,如果取用带毒的蚊虫时,还具有一定的危险性。我们在多次实验中发现,使用自制的吸枪取胜蚊虫,

  • 标签: 吸蚊枪 制作 电动 实验室 蚊虫
  • 简介:1998年7~10月在对兰州航空口岸类的首次调查中,共捕获坟类2亚科4属9种,经查蚊虫活动与气温有关,高峰在7~8月之间,波色库蚊和朝鲜伊蚊为优势种:

  • 标签: 兰州 航空口岸 蚊类 调查 淡色库蚊 朝鲜伊蚊
  • 简介:本文报道了防城港1994年1月至12月类种群组成及季节消长调查结果。共捕获成331只,经鉴定为3属5种.致倦库蚊为优势种.类密度高峰期在6~9月份,类季节消长与气侯变化、环境卫生有密切关系。

  • 标签: 防城口岸 蚊类 监测 种群组成 季节消长 调查
  • 简介:本文报道了防城港1994年1月至12月类种群组成及季节消长调查结果。共捕获成331只,经鉴定为3属5种,致倦库蚊为优势种。类密度高峰期在6~9月份。类季节消长与气候变化、环境卫生有密切关系。

  • 标签: 蚊类 密度 季节消长
  • 简介:目的掌握本溪市媒介按种群构成、分布和种群密度及季节消长,为科学防控疟疾提供全面准确的基础数据。方法采取灯诱法、栖息蚊虫捕捉法、人帐诱法。结果按调查仅监测到按属的中华按,本溪按对家畜具有较强的偏嗜性,按的高密度主要分布于7月下旬至9月上旬期间。结论本溪市存在疟疾发病媒介,应在7月下旬至9月上旬加强灭蚊工作。

  • 标签: 中华按蚊 密度 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化验检查。方法对采集到的样本进行实验室化验。结论常规检查主要用于①诊断肠道感染性疾病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伤寒、肠结核、急慢性肠炎、霍乱、伪膜性肠炎等,常规及培养有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②肠道寄生虫病蛔虫病、钩虫病、鞭虫病、蛲虫病、姜片虫病、血吸虫病、肝吸虫病等,可根据粪便找到相应虫卵而确诊。③消化吸收功能过筛试验慢性腹泻患者粪便镜检,若有较多淀粉颗粒、脂肪小滴或肌肉纤维等,常提示为慢性胰腺炎,可进一步检查。④隐血可用于上消化道出血及肠道肿瘤的筛查。

  • 标签: 化验 检查
  • 简介:“‘拼脸’拼到深夜,眼前突然感觉有黑点晃动,就像蚊子乱飞。”近日,武汉的程女士在网上称,由于自己熬夜在手机上使用“脸萌”软件,不知不觉患上了“飞症”,眼前犹如蚊子乱飞,

  • 标签: 飞蚊症 年轻 蚊子
  • 简介:目的研究一种成密度监测工具。方法采用集成电路控制该装置的工作时间,利用计算机编程的程序控制齿轮的定向转动以控制集盒自控阀门的开闭,使其达到开灯时集盒自控阀门自动开启、关灯时集盒自控阀门自动关闭,防止捕获成逃脱。结果已研制2种类型的全自控电脑捕器。经试验表明,该装置使用方便、性能稳定,可操作性强,省人省力,减少一些因素给捕获蚊虫数量带来的误差。结论应用该灯进行成密度测定比使用传统方法科学、合理、节省人力,使用方便,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成蚊 密度测定 电脑捕蚊器
  • 简介:目的:调查污水沟内幼分布情况,为合理、科学施用杀虫药品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幼虫采集勺,采集不同时间、不同生境、不同方位的幼,记录不同生境的有关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污水沟岸边远高于污水沟中的幼密度(t=5.432P<0.005),在两种生境中,有水草和漂浮物遮盖的水面幼密度均大于无水草、无漂浮物遮盖的水面(t1=2.469P<0.0025t2=3.183P<0.01),污水沟中游蚊幼密度高于上游和下游(t3=4.119P<0.005t4=2.642P<0.005);结论:幼密度高峰出现在8月.

  • 标签: 污水沟 蚊幼 分布 调查
  • 简介:目的掌握梅州口岸类的种群及其季节消长情况,为防控传染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成调查采用人工小时法,幼采用集卵器法进行监测。结果通过一年的调查,共捕获类268只,经鉴定有3属4种,致倦库蚊为优势种,其次为白纹伊蚊和中华按,7月为类活动的最高峰。结论初步摸清梅州口岸类的基本情况,类调查对于防止媒传染病的发生具有重要作用,在繁殖高峰到来之前适时灭蚊,有效降低密度。

  • 标签: 蚊类 种群密度 季节消长
  • 简介:目的为了解梧州口岸类种群构成及季节消长情况,为类防制、传染病监测提供依据.方法人工诱捕法和紫外灯诱捕法,同时采用媒集卵器进行幼监测.结果捕获类1科4属24种,白纹伊蚊为优势种,其次为致倦库蚊,再次为中华按,5月和8月为类活动的高峰期.结论通过一年的调查,基本摸清梧州口岸类的种群构成及季节消长等情况.

  • 标签: 种群构成 季节消长规律 优势种群 种群密度 卫生监督
  • 简介:1997年1月至1999年12月,对深圳机场进行了类种群和季节消长的调查。共捕获成2属3种,致倦库蚊为优势种,1997年占64.39%;1998年占59.52%;1999年占55.22%。

  • 标签: 深圳机场 蚊类 调查 种群 季节消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