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培养基的正确配制、使用以及质量控制直接关系到微生物检测结果的准确性。现介绍培养基理化、生物学质量控制方法及其基本要求。

  • 标签: 培养基 质量控制 微生物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影响血液细胞检测质量的有关因素,并基于此探寻合适的控制方法,为后期研究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选择在2020年8月至2022年8月期间来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人员100人作为研究对象,探究影响血液细胞检测质量的有关因素,运用数据信息统计的方法并对验证的结论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1:10000和1:15000抗凝剂的稀释比例情况下,各项检测指标(PLT、HGB、WBC、RBC)具有显著的差异性(P

  • 标签: 血液细胞检测质量 影响因素 控制方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尿液干化学分析仪与传统手工法在临床尿常规检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笔者所在医院2015年3月-2016年3月收集的1000份尿液标本为研究对象,对其分别行尿液干化学分析仪检验和传统手工法检验,对两种方法检查结果及阳性符合率进行比较。结果尿液干化学分析仪尿蛋白、红细胞及白细胞检测阳性率分别为15.2%、24.0%、20.0%,传统手工法尿蛋白、红细胞及白细胞检测阳性率分别为16.0%、22.0%、20.4%,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种方法中尿蛋白、红细胞及白细胞检测结果存在一定的差异,尿蛋白符合率为97.4%,红细胞相符率为96.1%,白细胞相符率为95.5%。结论尿液干化学分析仪与传统手工法在尿常规检查中各有优势,均可作为初步筛查手段,两者联合利用效果更佳。

  • 标签: 尿常规检验 尿液干化学分析仪 传统手工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箱体图法及峰度法对统一数据进行离群值检验,探寻适合转录介导的扩增发使用的室内质控方法方法使用外部阳性标准物质,每日随当日血液筛查标本一同进行核酸单人份联检,对检测结果分别进行峰度法和箱体图法群值检验。结果HBVDNA、HCVRNA外部标准物质经检测95次结果,采用峰度法离群值检验分别发生1次、4次和3次离群;采用箱体图法离群值检测分别发生2次、5次和3次离群;外部标准物质检测值离群时诺华内部质控系统未表现出异常。结论使用外部标准物质进行室内质控,可以增强当批次实验结果的可靠性;且根据实验检测结果是否离群进行分析,推断实验过程是否发生微小变化,对实验质量体系的建立与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血液筛查 核酸检测 室内质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清洗测试棒在手术器械清洗质量监测中应用的意义。方法选取手术后污染器械400件,采用多酶浸泡后机洗。清洗后的器械随机分为两组,一组采用清洗测试棒对清洗后手术器械的清洗质量进行检测和评估,另一组采用传统目测法进行检测,比较两者的阳性检测率。结果采用清洗测试棒检测器械200件,检测结果发现阳性者42件,阳性率为21%。采用传统目测法进行检测200件,检测结果发现阳性者3件,阳性率为1.5%。两组阳性检测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清洗测试棒在手术器械清洗质量监测中检测阳性率较传统目测法高,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手术器械清洗质量 监测 清洗测试棒 目测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碘是人类发现的第二个生物必需微量元素,是生物体内最重要的元素。碘在人体内含量很少,约定5—20毫克,而70-80%集中在甲状腺内,其余的分布在肝脏、肺部、睾丸、肾脏、血液、淋巴结、大脑等组织中。食物是人体碘的主要来源。

  • 标签: 碘检测 必需微量元素 生物体内 体内含量 甲状腺内
  • 简介:摘要安全的血源,是输血安全的保证。大多数采供血机构采用的非特异性的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或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法,检测灵敏度低、特异性差,对输血安全影响很大。为选择合适的梅毒检测方法,本文探讨各种检测方法的原理及优劣,从而总结出适合用于献血者梅毒筛查的方法

  • 标签: 梅毒 检测 血站筛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丙型肝炎病毒(HCV)是一项影响比较广泛的病毒,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有着严重影响,在目前的感染人数中,全世界的感染人数达到了1.7~2亿人。在我国,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率达到了总人口的3.2%,约4200万,是能够引起慢性肝病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在此,本文通过对丙型肝炎病毒检验方法的探讨,总结其发展展望,这对研究丙型肝炎病毒的发展以及相关的治疗效果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 标签:
  • 简介:梅毒是人类目前主要的性传播疾病之一,其病程复杂,可威胁全身各个器官,危害性极大。同时由于梅毒不能在体外培养,严重限制了梅毒的预防和治疗研究。因此,针对不同时期症状病人的准确检测,明确其传染性和致病性程度在梅毒预防和治疗过程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综述了目前应用于梅毒实验室检测的暗视野显微镜检(Darkfield)、基于反应素的非梅毒螺旋体血清试验、梅毒螺旋体血清试验以及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和实时荧光定量PCR等分子生物学技术及其研究进展。对实时荧光定量PCR和动聚焦显微镜(Focus-floatingmicroscopy,FFM)等最新检测方法的优点和缺点进行了总结。通过比较各种检测方法在发病的不同时期敏感性,综合分析影响检测的各方面因素,总结了以FFM为基础的梅毒综合检测流程。为梅毒的早期诊断,准确诊断以及梅毒的分期检测和治疗提供指导。

  • 标签: 梅毒 检测 敏感性 动聚焦显微镜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家和居民对于食品安全的关注也越来越高,近年来发生的食品安全事故中,虽然有着很多新的致病菌污染,但是从疾控系统的数据来看,大肠杆菌的污染依然是目前我国食品安全和疾病监控的主要威胁。当前各个国家,大型微生物检测机构、微生物试剂公司都在不遗余力地开发更为快速、简便、可靠的大肠杆菌检测方法和试剂,以推动大肠杆菌的快速检测技术的发展,本文就当前的主要主流技术和新技术做一综述,以其为技术的发展提供一点思路。

  • 标签: 食品安全 大肠杆菌 疾控监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