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对甲状腺癌颈部淋巴转移规律的诊断价值。方法随机选择我院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时间段收治的80例甲状腺癌患者,所有患者均得到手术病理证实,术前均开展颈部超声检测,针对超声检测出的中央区、侧颈部淋巴开展病理检测,就超声诊断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进行观察对比。结果80例病理证实转移性淋巴患者中,中央区、侧颈部淋巴转移率分别为48.76%,23.55%;与病理对照,超声诊断颈部淋巴转移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52.30%,94.12%;超声对中央区淋巴转移,单个淋巴转移诊断阳性率分别为31.22%,20.00%;与侧颈部淋巴转移的86.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对甲状腺癌患者颈部肿大淋巴转移具有较好的诊断参考作用,且诊断失误率小,为临床上诊断淋巴转移类型情况以及位置分布提供有效的参考资料,值得临床上推广研究。

  • 标签: 超声 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 诊断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胸部CT在肺癌纵膈淋巴转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收治的140例肺癌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在术前给予胸部CT扫描,并与术后病理检查纵膈淋巴转移结果进行对比。结果随着淋巴越来越大,淋巴转移越来越高(P<0.01);CT对肺癌纵隔淋巴转移诊断的准确性为78.57%、敏感度为62.50%、特异度为83.33%、阳性预测值为52.63%、阴性预测值为88.24%。结论胸部CT在肺癌纵膈淋巴转移的诊断中具有一定的价值,淋巴越大,转移率越高,但CT诊断存在较多假阳性,敏感度较低。

  • 标签: 胸部CT 肺癌纵膈淋巴结转移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多排螺旋CT对肺癌纵隔淋巴转移的临床诊断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来我院就诊的肺癌患者69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34例,选用多排螺旋CT进行临床诊断,对照组患者35例,选用常规CT作临床诊断,比较两种CT技术的扫描时间、图像分辨率以及诊断准确度。结果经比较发现,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采取多排螺旋CT,能够有效缩短扫描时间,提高扫描速度,且图像分辨率高,诊断准确度大幅提升。结论多排螺旋CT对肺癌纵隔淋巴转移的临床诊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作为临床诊断首选技术。

  • 标签: 多排螺旋CT 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 临床诊断 价值评价
  • 简介:摘要本文报告的是一位14岁的患儿,因唇恶性肿瘤术后2年,颈淋巴转移于2016年8月10日再次住院再次手术治疗的护理。住院期间,我们医护人员共同参与照护,确定护理的重点为心理护理,伤口及引流管的观察与护理,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感染,饮食护理,出院指导。针对于患儿这一特殊群体,我们医护人员充分掌握青春期住院患儿的心理特点,通过交谈、倾听等方式缓解患儿及患儿家属焦虑不安的心理问题,运用整体护理理念,术后密切观察与护理患儿伤口及引流管,保持患儿呼吸通畅,健康的饮食宣教,提高患儿免疫力,防止术后感染,正确的出院指导。患儿手术成功,伤口治愈愉快出院,健康生活。

  • 标签: 上唇 转移 儿童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彩超在诊断甲状腺癌患者颈淋巴转移中的作用。方法选择48例来自我院的分化型甲状腺癌伴颈部琳巴结肿大的患者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转移性琳巴结的检测结果多为长径与短径的比值<2,边界欠清,内部的回声不均匀而且内部血供较为丰富,表现为融合状、内部细小钙化及液化。结论彩超在术前可以判断是否发生颈淋巴转移并能够准确定位,在甲状腺癌的术前颈淋巴的评价中十分重要,甲状腺癌患者应常规进行术前彩超检查。

  • 标签: 甲状腺癌 转移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选择性清扫颈部淋巴治疗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治疗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2013年4月~2016年3月收治的51例甲状腺癌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27例行原发灶根治术及同侧Ⅱ~Ⅵ区颈淋巴清扫术,对照组24例仅行原发灶根治术,术后随访至少1年,观察两组淋巴转移率和术后并发症。结果观察组Ⅱ~Ⅵ区淋巴转移率31.6%(9/27)显著低于对照组62.0%(15/2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7.1%(5/27),对照组为16.5%(4/24),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部淋巴选择性清扫有助于降低甲状腺乳头状癌术后淋巴转移,且对颈部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无明显影响。

  • 标签: 甲状腺乳头状癌 选择性颈淋巴结清扫术 淋巴结转移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多排螺旋CT对肺癌纵隔淋巴转移的临床诊断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来我院就诊的肺癌患者69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34例,选用多排螺旋CT进行临床诊断,对照组患者35例,选用常规CT作临床诊断,比较两种CT技术的扫描时间、图像分辨率以及诊断准确度。结果经比较发现,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采取多排螺旋CT,能够有效缩短扫描时间,提高扫描速度,且图像分辨率高,诊断准确度大幅提升。结论多排螺旋CT对肺癌纵隔淋巴转移的临床诊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作为临床诊断首选技术。

  • 标签: 多排螺旋CT 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 临床诊断 价值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早期宫颈癌患者进行广泛子宫切除术联合盆腔淋巴清扫术治疗时应用针对性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期间,笔者医院进行早期宫颈癌治疗的30例患者,为实验组,进行广泛全子宫切除术联合盆腔淋巴清扫术治疗并进行针对性护理,同期选取30例宫颈癌患者(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术后并发症及患者对护理措施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治疗效果(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淋巴清扫术)显著好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比较并发症发病率,实验为16.7%,对照组为26.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进行护理满意度的问卷调查,其中实验组护理满意度为96.7%,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83.3%,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癌患者早期进行广泛子宫切除术联合盆腔淋巴清扫术治疗效果显著,同时配合针对性护理效果更佳,可以有效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并且安全性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宫颈癌 广泛子宫切除术 盆腔淋巴结清扫术 针对性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淋巴浆细胞样淋巴瘤治疗与预后,并分析治疗对该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4月-2016年4月本院收治的50例淋巴浆细胞样淋巴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全部患者均进行积极治疗,并且进行长期随访。结果患者年龄、性别和受累淋巴数量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无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强化治疗患者无瘤生存期比常规化疗患者的生存期长,存在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淋巴浆细胞淋巴瘤而言,不应过于积极的治疗,需对患者临床症状进行严密观察,必要时作出相应干预,开展治疗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升患者生存质量。

  • 标签: 淋巴细胞样 淋巴瘤 临床疗效 预后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笔者通过淋巴瘤患者的临床护理,结合心理干预的护理成效,探讨对于淋巴瘤患者的护理效果,帮助淋巴瘤患者走出病情带来的心理负担、提升生活品质。方法全面梳理淋巴瘤患者的日常护理工作流程,以及工作中能够采取的心理干预的手段和方法,总结护理工作中的特点。此外结合相关文献和临床试验方法,选取30例淋巴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例,观察组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对照组只进行常规护理和指导,对两组患者进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并对比分析两组得分。结果采取护理+心理干预的患者严重焦虑、明显焦虑例数少于对照组而可能有焦虑和无焦虑者有所上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淋巴瘤患者经精心、科学的护理流程以及良好的心理护理干预后,焦虑状态明显减轻,改善治疗效果,利于疾病恢复,促进患者恢复。

  • 标签: 淋巴瘤 护理 心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了1例乳腺癌术后患肢淋巴水肿的护理措施。护理要点包括重视心理护理和徒手淋巴按摩和饮食护理,重视淋巴水肿分级的观察和药物治疗的护理。结果;患肢功能恢复良好。结论;对于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患者,通过按摩、饮食护理等,能够促进患肢功能恢复,减轻水肿程度,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乳腺肿瘤 淋巴水肿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幽门螺杆菌阴性胃黏膜相关组织淋巴瘤的临床治疗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13年3月到2016年7月收治的5例幽门螺杆菌阴性胃黏膜相关组织淋巴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研究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本研究当中的不同患者均存在有不同的表现,经过有效的治疗以后,5例患者均获得较好的预后。结论对于幽门螺杆菌阴性胃黏膜相关组织淋巴瘤的感染患者,治疗的时候需要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如果无法选择放疗治疗,为患者选择抗Hp治疗或生物治疗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一定的治疗效果,本研究例数有限,研究可能存在一定局限性,因此在今后还需要多对这方面的资料进行整理和积累,以便于丰富临床的研究。

  • 标签: 幽门螺杆菌阴性 胃黏膜 淋巴瘤
  • 简介:摘要目的以202例淋巴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究给予患者快速滴注利妥昔单抗进行治疗时的临床护理措施,并探究患者的耐受性以及治疗安全性。方法本研究选取202例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淋巴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患者治疗的第1疗程采用常规滴注法进行治疗,患者治疗的第2疗程以及以后疗程则采用快速滴注法进行治疗,并给予患者适当的临床护理措施,观察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变化以及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202例受试患者共接受1239个治疗疗程的治疗,其中包括快速滴注治疗疗程1027个,常规滴注治疗疗程212个。在患者的治疗过程中,仅有2例患者在常规滴注治疗过程中出现Ⅲ/Ⅳ级输注反应,从而导致其不能耐受快速滴注治疗,在合理有效的临床护理措施护理的前提下,采用快速滴注法对患者治疗的临床过程中患者耐受性均较强。结论在合理有效的临床护理措施下,给予淋巴瘤患者采用快速滴注利妥昔单抗进行治疗可显著缩短患者的临床治疗时间,且安全有效,并能显著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的治疗负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快速滴注 利妥昔单抗 淋巴瘤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术后淋巴水肿改善效果的临床。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的患者74例作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7)和研究组(n=37),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肩关节活动度外展、上臂周径、前屈等改善情况与对照组进行统计比较,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有利于显著改善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现象,提高整体治疗效果,值得临床使用和进一步推广。

  • 标签: 乳腺癌 护理干预 淋巴水肿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在睾丸肿瘤患者中使用腹腔镜改良式腹膜后淋巴清扫术的治疗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的对象是选取患有睾丸肿瘤的患者5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他们均使用腹腔镜改良式腹膜后淋巴清扫术进行治疗,对所有患者治疗的效果、术后淋巴转移情况以及并发症等进行观察。结果5例患者的手术都成功,并且所有患者经过检查都没有出现癌细胞转移至淋巴的情况,同时手术之后,所有患者均没有明显的并发症。结论使用腹腔镜改良式腹膜后淋巴清扫术对睾丸肿瘤患者进行治疗,具有非常好的治疗效果,能够促进患者疾病的康复,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腹腔镜 改良式 腹膜后淋巴清扫术 睾丸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联合放化疗治疗原发性胸腺弥漫大B细胞性淋巴瘤的疗效及手术在原发性胸腺弥漫大B细胞性淋巴瘤中的作用。方法选择1995年03月—2012年0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原发性胸腺弥漫大B细胞性淋巴瘤患者为分析对象,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n=30)给予联合放化疗治疗模式,观察组(n=30)给予手术联合放化疗治疗模式,观察两种治疗模式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3年随访生存率为83.33%,5年随访生存率为56.67%;对照组3年随访生存率为43.33%,5年随访生存率为20.00%,观察组患者3年、5年随访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术联合放化疗治疗原发性胸腺淋巴瘤的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生存期,属于理想的治疗方式,值得推广。

  • 标签: 放化疗 手术 原发性胸腺弥漫大B细胞性淋巴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吉西他宾联合甲基强的松龙治疗复发老年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30例经组织病理学确诊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均经CHOP方案或CHOP类似方案治疗6-8疗程复发的患者,ECGO评分3-4分,采用吉西他宾1200mg/m2,IV,第1、8d,甲基强的松龙80mg/m2,IV,第1-4d,21d为一周期,连续用2周期后评价疗效,临床评价有效患的者继续用至6周期,进行再次疗效评价。结果CR6例,PR13例,PD12例,有效率63.3%,不良反应主要是骨髓抑制,大多为Ⅰ-Ⅱ度,Ⅲ-Ⅳ度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减少发生率低,分别为13%,16%。结论吉西他宾联合甲基强的松龙治疗体力状况评分差,复发老年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疗效确切,不良反应轻,耐受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吉西他宾 甲基强的松龙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化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