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1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中等职业卫生学校肩负着培养高素质、技能型护理人才的任务。数学课作为中等职业卫生学校重要基础课,在提升学生思维素质、拓展认知能力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数学课程目标制定,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和学生未来提升空间。

  • 标签: 数学课程标准 思维素质 应用意识
  • 简介:摘要文化管理模式适应了网络时代新护士个性发展的需求,有利于缓解新护士的多种压力,是培育新护士人文精神的需要,是新护士职业道德教育方式的创新。实施新护士文化管理,要坚持以护士为本,着力于培育和塑造新护士的共同价值观,是临床实践环节培养新护士职业道德的重中之重。

  • 标签: 文化管理 新护士 职业道德教育 新护士管理
  • 简介:摘要社会发展呼唤职业教育能培养一种能适用各种职业,适应岗位的不断变换,可伴随人终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即职业核心能力。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对职业核心能力的本质和内涵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认为核心能力应该具有相通性和可转换性,是人的职业道德、知识技能、创新精神融入劳动者素质的集中表现。

  • 标签: 职业 核心能力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县计划生育服务站(以下简称县计生站)医护人员常见职业暴露危险因素的分析,使县计生站医护人员得到更好的防护。方法找出职业暴露危险因素,采取应对措施,积极防护。结果对县计生站常见职业危害的防护能力明显提高,减少了危害因素造成的伤害。结论重视县计生站医护人员在工作环境中所受的伤害,并采取有效职业防护,是计划生育事业发展的需要。

  • 标签: 县计生站 医护人员 职业暴露 防护措施
  • 简介:摘要医务人员在诊疗和护理操作中可能接触到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或者不小心被针头等锐器刺伤,易受到职业伤害,因此医务人员要做好个人职业防护工作。

  • 标签: 医务人员 防护用品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分析ICU护士常见职业危害因素,认为强化职业安全教育,提高防护措施,预防感染及针对机械性损伤的因素、物理因素的防护,同时加强心理调节,提高适应能力,可减少职业危害因素的损伤,最大限度地保护ICU护士和患者的安全,从已知的影响因素入手进行积极综合防护,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以降低职业性疾患的发生,真正达到职业安全防护。

  • 标签: ICU护士 职业危害因素 防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医务人员被感染是当前医院管理中的重要问题,它的发生率是评价医疗护理质量及医院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针对临床医生、护士被感染以及自我保护意识差,采取相应的措施,探讨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现状,提高职业暴露意识,采取正确的防护措施,减少职业危害。

  • 标签: 医务人员 职业暴露 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探讨妇科门诊护士的职业危害及其防护血液体液的污染,消毒剂、消毒器械使用不正确,保护意识淡漠等造成妇科门诊护士职业危害的因素。针对危险因素可采取的防范措施,减少不良习惯、提高护士的自我保护意识,尽可能减少职业暴露。

  • 标签: 妇科 门诊护士 职业危害 防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分析某院2010年上报医院的职业暴露数据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医院自行设计调查表,工作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后填写,科室审核后上报到医院感染管理科。结果2010年该院有227名工作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共230例次。其中193人发生锐器伤196例次,34人发生血液/体液暴露34例次;分布于48个科室,前5位分别为:手术室34例次,骨科、肝血管外科各18例次,肾内科11例次,麻醉科10例次。职业分布中,护士和医生占总数的85.46%;本院职工占63.48%,实习进修生占36.52%。工龄以5年以下者居多,占73.57%。缝合/剪断和各种注射为刺伤的主要环节,操作中和操作后处理废物为刺伤主要时机;70.59%的血液/体液暴露者未佩戴防护用品,26.53%被刺伤者未戴手套。结论职业暴露分析利于确定重点科室、目标人群和高危因素,便于进行相应干预。

  • 标签: 医务人员 职业暴露 血源防护 锐器伤 职业防护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ICU护士造成职业损伤的生物因素、物理因素、化学因素及社会心理因素的阐述及职业暴露原因分析,提出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对保护ICU护士的职业安全,减少职业损伤,有着积极的意义。

  • 标签: ICU护士 职业损伤 职业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不安全因素,探讨防护方法。方法综合分析手术护士的常见职业危险因素,采取相应防护措施。结果严格执行核心制度,加强防护措施,减少了手术护士的感染危险。结论强化职业防护知识的学习,规范操作流程,降低手术护士医院感染的发生。

  • 标签: 手术室护士 职业防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HIV职业暴露的原因及方式,探讨预防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对我院2004年10月-2012年2月所发生的HIV职业暴露医务人员个案登记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2例HIV职业暴露的医务人员至今未发现HIV抗体阳性。结论加强对医务人员HIV职业暴露的培训,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一旦发生职业暴露,紧急正确处理伤口和预防服药非常关键、有效。

  • 标签: 医务人员 职业暴露 分析 防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某化工企业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以减少企业职业危害事故,降低工人职业病发病率。方法对职业危害岗位进行现场调查、检测。结果职业危害因素有粉尘(石墨粉尘、有机粉尘、CaCO3粉尘、干粉粉尘、煤尘等)、甲醛、焦亚硫酸钠、NaOH、NO2、噪声、高温、热辐射等;粉尘、化学毒物、物理因素的合格率分别是97%、96%、96%。结论该企业部分职业危害因素偏高,有潜在的职业危害,需要加大职业防护投入,完善职业卫生管理。杜绝和减少职业危害事故的发生。

  • 标签: 化工企业 职业危害因素 职业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肝胆外科护士在日常护理工作中的常见危害因素及其防护对策。方法从生物因素、物理因素、化学因素和心理因素等方面进行分析职业危害因素。结果提出相应的防护对策,强化职业安全教育,提高防护措施,可减少职业危害的损伤。结论了解职业危险因素,采取防护措施可以减少护士的职业伤害,最大限度地保护护士和患者的安全,达到职业安全防护目的。

  • 标签: 肝胆外科护士 职业危害 防护
  • 简介:摘要预防与控制手术室职业危险因素能够有效减少手术室相关职业性感染,保障手现代手术职室业风险与防范术室护士身心健康。

  • 标签: 手术室 职业危险因素 防控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