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经牙髓治疗后裂的磨牙固定修复方法的疗效。方法对牙髓治疗后裂的磨牙,复位固定,观察1周后,患者无主诉症状后,行全冠修复,随访1年。结果52例中,良好及有效50例(占96.1%),失败2例。结论全冠修复对于牙髓治疗后裂的磨牙是一种有效方法。

  • 标签: 磨牙纵裂 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保存治疗折牙治疗的临床经验。方法对上颌第一磨牙的折牙进行完善的根管治疗后,采用根管桩钉固位,固化树脂充填,并及时全冠修复。结果折牙经妥善根管治疗,和桩钉内固定,全冠联合修复后,临床效果良好。讨论联合修复的方法对折牙的保存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 标签: 纵折牙 保存治疗 联合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折磨牙保存修复的临床效果,寻找适合纵折磨牙病人的最佳修复模式。方法本次研究资料选取2012年3月-2014年9月期间在本院口腔科接受诊治的42例折磨牙病人,以随机法将其划分成两个小组,即实验组以及对照组。其中,21例对照组研究对象接受常规治疗,而21例实验组研究对象则接受折磨牙保存修复,同时对比及分析两组研究对象临床效果。结果本次研究发现,实验组研究对象在临床效果方面存在着绝对优势,比较差异较为显著(P<0.05)。结论临床上折磨牙保存修复的临床效果较为显著,除了可以给予对折磨牙有效保护之外,还可以提升病人咀嚼能力,因此建议推广。

  • 标签: 纵折磨牙 保存修复 临床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Beautifilflow流动型聚合体对折裂后磨牙保存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其不良并发症。方法临床选择106例完全折后牙采用Beautifilflow流动型聚合体及FL-BondII两步法自酸蚀粘结系统进行粘结固定,治疗1年半后评价患牙的牙周、根尖的状况及患者的自我功能状况,并对影响患牙预后的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Beautifilflow流动型聚合体粘结系统的粘结效果较为满意,修复治疗1年半后的失败率为21.69%,其中粘结失败率仅为7.55%;分析发现折裂牙的部位和患牙治疗的时机以及采用的治疗方法对患牙的愈合效果具有显著的相关性。结论Beautifilflow流动型聚合体用于折裂磨牙的保存治疗具有较满意的疗效,是一种具有较大应用前景的直接修复材料。

  • 标签: 保存治疗 磨牙纵折 根管治疗 折裂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造成后牙根裂的原因。方法对61例后牙根裂患者进行病史询问,全口咬合情况牙周情况进行检察并记录,结合X线检查等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后牙根裂好发于中年以上年龄,男性多于女性,以磨牙居多,死髓牙的发生率高于活髓牙。结论咬合创伤,牙周疾病,牙髓无活力,医源性因素等是导致牙根裂的重要原因。

  • 标签: 牙根纵裂 病因 咬合创伤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牙根裂的病因和发病规律。方法对34例患者共39颗患牙的临床表现尤其是牙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牙根裂绝大部分发生于中老年人第一磨牙的近中(颊)根,患根的牙周组织破坏明显大于无裂牙根,根裂处牙周袋最深。患牙合面均重度磨耗,50%以上的患牙出现非工作尖高陡、工作尖磨平、深合面凹及远中边缘嵴低平等改变;根裂的程度与深面凹的部位有关;患牙均存在合干扰和(或)创伤易感因素。结论因合面形态改变而致的过大合力与异常方向的合力可能是牙根裂发生的重要条件。

  • 标签: 根裂 牙合 平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折磨牙保存修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2月~2014年10月收治的折磨牙修复患者62例为对象,根据折裂情况复位、固定,拔除牙折较小的碎片或用金属结扎丝结扎牙折片等,暴露根断面进行跟切术或牙冠延长术后全冠修复。结果62例折磨牙修复患者通过一年后的随访发现,有56例(90.3%)成功,4例(6.5%)为良好,2例(3.2%)失败。结论折磨牙的修复与多种因素有关,铸造金属或烤瓷全冠有利于折磨牙的修复。

  • 标签: 纵折磨牙 保存修复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颈椎后韧带骨化症手术方式多种多样,每种手术都有其自己的优点,但每种手术都有自己的并发症的存在。因此,充分的术前评估,细致周密的术后护理,加之及时的康复指导是颈椎后韧带骨化症病人顺利康复的重要保证。本文对颈椎后韧带骨化症的病因、影像学诊断以及护理措施展开了详细探讨,以期为其临床治疗与护理提供一定的参考。

  • 标签: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 病因 护理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在保证与传统胸部切口相同手术效果前提下,探索胸骨旁形小切口在前上纵隔肿瘤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00年1月至2009年1月对25例前上纵隔肿瘤设计胸骨旁形小切口手术切除,小切口长度平均7cm,术中切断1根肋软骨,手术结束时,被切断的肋软骨用2-0无损伤绦纶线缝接,术后不放闭式引流。结果胸骨旁形小切口无中转开大口,病人恢复良好,无严重并发症及围术期死亡。结论胸骨旁形小切口对胸部损伤小、出血少、不放胸腔闭式引流管,护理简单,病人活动方便,具有并发症少、恢复快、住院时间缩短、切口美观等优点。

  • 标签: 胸骨旁 纵形小切口 前上纵隔肿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分析15例OPLL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提高对OPLL的认识,减少该病的误诊误治。方法15例OPLL均行X线和CT、MRI检查,其中CT增加多平面重建,分析评价各种检查方法的影像学表现。结论多种影像检查方法相结合,能够准确评价OPLL的各种征象,对OPLL作出正确、及时的诊断,从而指导临床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 标签: X线 CT MRI OPLL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非气管内插管自主呼吸全麻下行胸腔镜纵隔肿瘤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行胸腔镜纵隔肿瘤切除术患者 78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实验组(非气管内插管自主呼吸全麻)与常规组(双腔管气管内插管全麻)各 39例,评价两组早期恢复情况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常规组比,实验组早期恢复显著,并发症发生率低, P< 0.05。结论:非气管内插管自主呼吸全麻下行胸腔镜纵隔肿瘤切除术有利于促进患者病情早期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预后与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非气管内插管 自主呼吸全麻 胸腔镜纵隔肿瘤切除术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髌骨上下轴线与胫骨粗隆成角不同度数﹙@成角﹚的患者在髌骨嵴﹙TRA图﹚为基础指导膝关节斜矢扫描显示前叉韧带的关系,总结显示前叉韧带全长最优的扫描角度;要求该扫描角度能达到简捷的扫描全程地显示前叉韧带,节约扫描时间,避免病人不能长时间固定不动及以后多次扫描的情况。方法在不同的腿型如‘O’腿,骨折胫骨平台移位…等病人扫描采取相同人不同的扫描角度,不同情况相同扫描角度,共63例子做对比,根据分类作统计最优化的斜矢位扫描角度。结论根据腿型髌骨下缘与胫骨粗隆成角在(8~18)°、(18~30)°、骨折胫骨外移位者…宜用髌骨嵴前后轴线偏内(12~15)°(5~8)°(0~-5)°作倾斜扫描线;图像显示ACL各段比例、走形较真实反映活体组织。

  • 标签: 髌骨轴线与胫骨粗隆成角 前叉韧带 髌骨纵嵴 斜矢扫描
  • 简介:【摘要】 目的:观察口内直接粘接加全冠修复对折后牙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1年3月在本院行折后牙治疗的100例患者进行研究,对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有50例,针对对照组采取的是拔除所有裂牙之后在体外进行再植粘结方式,针对观察组采取的是口内直接粘接加全冠修复治疗方式,然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等情况要明显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口内直接粘接加全冠修复 治疗 纵折后牙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探讨后路减压侧块螺钉内固定治疗颈椎多节段后韧带钙化的护理。得出结论科学、安全、有效的护理措施是确保手术成功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确保手术成功的关键。

  • 标签: 后路 侧块螺钉 颈椎 多节段 后纵韧带钙化 护理
  • 简介:一次性中单在诊疗检查床上使用非常广泛,但以往常规的中单使用方式都是以横形铺于床面的某一个部位,以中单两端压于床垫下来进行固定[1].

  • 标签: 一次性中单 感染控制 设备设计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比数字化X线牙片与CBCT对牙根裂诊断价值。方法按照入院顺序抽取我院自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牙根裂患者90例,按照抽签的方式,分为研究组(n=45)和对照组(n=45)。对照组进行X线牙片诊断,研究组进行CBCT诊断。比较两组的诊断结果。结果与对照组的真阳性率、真阴性率比较,研究组的较高;与对照组的假阳性率、假阴性率比较,研究组的较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牙根裂患者进行CBCT诊断,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可以为临床医师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值得借鉴和推广。

  • 标签: X线牙片 CBCT 牙根纵裂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后路手术治疗颈椎后韧带骨化症患者术后并发症的临床指征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6年1月采取后路手术治疗颈椎后韧带骨化症患者23例,均采取后路手术治疗后观察其临床并发症情况,分析并发症的临床特征并采取相应护理措施及时治疗。结果经后路手术治疗后,临床并发颈5神经根麻痹患者4例,轻度颈肩轴性痛3例,5例前神经症状较重、术后出现不全瘫,颈部血肿2例,脑脊液漏2例,无颈部感染。结论后路手术治疗颈椎后韧带骨化症患者,术后易出现的并发症类型较多,临床通过针对性观察临床症状,而后准确评估患者并发症类型并及时采取相应护理措施,可进一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预后情况。

  • 标签: 后路手术 颈椎后韧带骨化症 并发症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