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稀释自身输血应用于心脏手术中观察不用或少用异体库血进行心脏手术效果。方法对40例进行心脏手术患者(试验组)术中采用稀释自身输血节血措施,同期使用异体输血法的40例心脏手术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见血小板(plt)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异体输血等差异。结果稀释能避免和减少输用异体血液,术后血小板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压积均无统计学行状差异(p>0.05)。结论心脏手术中采用稀释自体输血能明显减少手术出血少输和不输异体血,降低对库血的需要量。

  • 标签: 稀释式自体输血 异体输血 心脏手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等容性血液稀释(ANH)自体输血在肝癌手术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在我院行肝脏手术切除术的肝癌患者82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ANH组,每组41例。结果与T0相比,两组患者T1、T2及T3时Hb和HCT水平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ANH)自体输血应用于肝癌患者手术,能够节约用血量,改善患者肝功能、血常规和凝血功能。

  • 标签: 自体输血 肝癌手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Rh(D)阴性孕妇应用贮存自体输血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方法资料选自2011年6月—2013年10月在我院住院的Rh(D)阴性孕妇27例,作为研究对象,均进行贮存自体输血,并给予综合、全面的护理干预措施,再对孕妇的护理效果作回顾性分析。结果27例Rh(D)阴性孕妇经过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的应用,在进行贮存自体输血时均十分配合,且心理状态良好,输血后也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对Rh(D)阴性孕妇在贮存自体输血中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缓解孕妇采血时的负面心理,规避采血反应,降低采血后的不良反应,为防止孕妇分娩过程中发生出血风险提供有效保障,值得将此护理方法于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Rh(D)阴性孕妇 贮存式自体输血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研究对于Rh(D)阴性血型孕妇中使用储存自体输血的效果。方法选取当地某三甲医院2013年10月至2015年1月期间住院的Rh(D)阴性血型孕妇20例,并对使用储存自体输血后的相应血液指标同输血前的血液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孕妇血液学指标红细胞计数(3.77±0.14)x1012/L,血小板计数(187.17±13.43)x106/L。Rh(D)阴性血型孕妇采血后一天血液学指标红细胞计数(3.17±0.24)x1012/L,血小板计数(217.17±23.43)x109/L。Rh(D)阴性血型孕妇使用储存自体输血后的血液学指标红细胞计数(3.27±0.34)x1012/L,血小板计数(237.17±43.43)x109/L。20例Rh(D)阴性血型孕妇使用储存自体输血后,血液学指标同采血前进行对比,其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孕妇在进行采血时未发生贫血反应,无虚汗、面白、肢凉情况。对胎儿进行对应的胎心监护后,提示胎儿健康。结论对于Rh(D)阴性血型孕妇使用储存自体输血进行治疗,其安全性高,能够节约血液资源,值得大力推广和应用到临床。

  • 标签: 孕妇 Rh(D)阴性血型 储存式自体输血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自体回收输血技术用于剖宫产术大出血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针对院内2018年1月-2020年1月治疗的124例剖宫产术大出血病患开展研究,随机划分为研究组与参照组,每组各62例。结果 治疗结束后,研究组血压水准、心率、血氧饱和度均优于参照组,研究组肝肾指标均少于参照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中对剖宫产术大出血病患采用自体回收输血技术治疗获得了较为突出的运用效果,可以充分保持病患血流动力学稳定,缓解妊娠结果,确保病患生命安全,值得广泛运用。

  • 标签: 自体回收式 输血技术 剖宫产术 大出血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癌患者围术期应用预存自体输血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自我院于2019.10-2020.10期间收治的接受手术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中选择6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采用异体输血的异体组(n=32)及采用预存自体输血自体组(n=32),将两组患者免疫功能进行对比。结果 术前两组辅助性T细胞(Th)、抑制性T细胞(Ts)及自然杀伤细胞(NK)基本一致,P>0.05;术后5天自体组均高于异体组,P<0.05。结论 在原发性肝癌患者手术过程中采取预存自体输血可有效改善围手术期免疫功能,建议临床广泛应用。

  • 标签: 免疫功能 异体输血 原发性肝癌 预存式自体输血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自体输血技术在血液保护中的相关应用及保护机制。方法根据患者意愿及患者身体状况分为自体输血组与异体输血组。自体输血组采用的是自体输血技术,主要包括回收自体输血、储存自体输血稀释自体输血,对于异体输血组则采用常规的异体输血方式。根据患者术后的各项生理数据及输血费用,判断两组患者的疗效,并对两种输血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自体输血患者的输血费用明显低于异体输血组,其他生理数据显示也基本优于异体输血组。因此自体输血能够在血液保护中起到积极作用,且具有较高性价比,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自体输血技术 血液保护 应用对象及范围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骨科大手术中回收自体输血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8月~2012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需行骨科大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患者术中使用回收自体输血,对照组则根据需要输入异体血,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Hb(血红蛋白)、Hct(红细胞压积)、术中出血量、输入异体血量与比例。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前后Hb、Hct值以及术中出血量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输入异体血量(255.1±19.5)ml及比例40.00%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术中回收自体输血能避免或减少输异体血,降低输异体血引起的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回收式自体输血 骨科大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包积血自体回输在急性心包填塞患者的应用与护理。方法采用心包穿刺置管解除心包填塞,并将心包积血自体回输救治4例急性心包填塞患者。结果采用心包穿刺置管自体输血对急性心包填塞患者的抢救是安全的、有效的。结论急性大量心包填塞患者需输血,补充血容量,心包积血自体回输,操作简单,迅速,为抢救病人赢得时间,不需检查血型,交叉配血,避免和减少疾病的传播,提高安全性及抢救成功率,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 标签: 自体输血 急性心包填塞 应用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外科围手术期的患者,稀有血型患者,大出血患者提倡自体血回输。方法分析我院自2011年4月—2012年10月180例手术应用自体血液回收机情况。结果术中行自体血回输病人、术后并发症少,取得了满意效果,且使用简便、安全、有效,可以快速给病人提供血源,迅速纠正失血性休克,为患者的抢救赢得宝贵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解决血源紧张和避免因输入异型血而出现血源感染和过敏反应等情况。结论只要掌握自体输血的适应症,对手术病人安全,有效,经济实用的价值,还可以节约血源,避免因输异体血而出现并发症,值得推广。

  • 标签: 同种异体输血 自体血回收 医院性交叉感染 护理进展
  • 简介:目的自身输血安全可靠,前者可扩大病人的血容量,后者可减少病人的血液丢失,防止供血途径感染(HIVHAVHBVHCV)。方法临床手术中21例患者采用了等客血液稀释自身输血。术前采患者外周静脉血密闭,室温下贮存,同样输入血浆代用品,患者血液被稀释,手术结束后,将贮存的患者血回输。结果男性15例,女性6例,患者年龄34-74岁,21例中食管贲门癌肺癌20例,回盲部肉瘤1例。每例患者均采用血200ml,稀释液用血浆代用品706代血浆400ml,手术结束后回输无不良反应,手术中患者平稳。患者血液稀释前后及术后二周血流动力学、血生化学、凝血功能、肝肾功能等正常,患者HCT平均值降至28.28%,HB平均值降至92∥L,达到中度血液稀释,血液稀释前相比,患者HB、HCT、RBC显著降低,仍在正常范围内,术后两周HB、HCT、RBC与稀释前比无显著变化。结论急性等客血液稀释自身输血的方法操作简单,安全方便,用于肿瘤患者具有理想、实用、可靠、经济及预后良好的优点,该方法不抑制免疫功能,可以提高生存率,降低复发率,减少患者的用血量。是节约用血,防止输血传播各种病毒的一种好方法,可用于基层边远山区医院病人抢救和治疗及适合家庭贫困患者更理想。

  • 标签: 食管贲门肺癌 外科治疗 等容稀释 自身输血
  • 简介:摘要目的明确并探讨神经外科手术中预存自体输血技术的应用分析。方法此次研究分析选取在2015~2016年度内由我院接收治疗的100例神经外科手术患者作为观察对象。这100例神经外科手术治疗患者随机被分为人数为50的对照组和实验组,手术中对照组输入异体血,实验组输入预存自体血,手术完毕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最终康复效果。结果采用预存自体血在进行神经外科手术治疗过程中输入患者体内的实验组,相关指标检测和应用恢复效果等方面均高于输入异体血的对照组,两组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对患者进行神经外科手术时,对患者采取预存自体输血治疗,具有更加理想的临床应用效果,且安全性更高。

  • 标签: 神经外科 预存自体血 输血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