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前教育对产妇产程、分娩结局及产后出血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于2014年1月~2014年12月将在本院妇产科门诊接受检查的84例产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在入院后给予常规宣教和护理,观察组则在常规宣教和护理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的产前健康教育,比较两组产妇的产程、分娩方式、产后出血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剖宫产率(9.52%,4/42)明显低于对照组(23.81%,10/42)(x2=4.02,P<0.05)。观察组的第一产程和第二产程较对照组明显明显缩短,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58、10.10,P<0.05)。观察组产妇中产后出血发生率、产后2h出血量及产后24h出血量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下降(x2/t=3.98、4.02、4.69,P<0.05)。结论通过产前健康教育,可提高孕产妇自然分娩的信心,使孕产妇对分娩疼痛解除了顾虑,增强了信心,充分发挥产妇配合产程及助产的主动性,影响其选择自然分娩的方式,提供自然分娩率,缩短产程。

  • 标签: 产前教育 产妇 分娩
  • 简介:摘要无菌药品生产过程中,洁净及无菌的控制和评估是衡量一个无菌工艺的重要指标。微生物污染药物的可能性并不只存在由于生产流程中,后续药品在质检分析过程也可能被微生物侵入。常用消毒剂的作用机理是通过物理或化学作用毁坏或干扰微生物细胞的结构及其繁殖。消毒剂可以通过物理作用,将可能存在微生物的介质从药品生产过程中消除,同时也能通过化学作用将微生物的细胞本体消灭。本文分析了常用消毒剂的物理化学特性、消毒效果及其使用后的残留限度,使无菌药品的生产工艺符合现代GMP要求。

  • 标签: 药品生产 消毒剂 效果 替换应用 残留限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生在生产实习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实施人性化管理对生产实习护生实习效果的影响。方法运用质性研究的方法,对2010年在我院实习的10名护生进行深入访谈,现场录音,将获得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运用类属分析法,归纳出人性化管理提高了护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实习护生更早的适应了护士这个角色,语言沟通能力增强,促使了师生关系融洽。结论对生产实习护生实施人性化管理,能提高护生临床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对培养实用性护理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生产实习护生 人性化管理 实习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评价铅蓄电池生产企业相关职业病危害预防控制的效果。方法采取职业卫生现场调查、检查表考察、职业卫生检测等方法整理相关调查数据,并将相关职业病防护措施、作业人员职业病定量分级和防护水平结合起来,对铅蓄电池生产企业作业人员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接触水平、控制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该铅蓄电池生产企业的有毒有害气体及粉尘、噪声检测结果均符合国家相关卫生标准。采取科学的排风系统将有毒有害气体及粉尘排至高空,将有噪声的设备与作业人员隔离开,严格要求作业人员作业时穿戴好个人防护用具。结论该铅蓄电池生产企业各项相关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指标均在国家规定范围内,所采取相关职业病危害的防控措施效果良好,可实行性高。

  • 标签: 铅蓄电池生产企业 职业病危害 控制效果 分析评价
  • 简介:噪声是电缆生产过程中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之一。为减少噪声对裸线生产线作业工人听力损失,某电缆厂自2006年起对裸线生产工序噪声接触工人采取了一系列的个人听力防护措施。我们于2005年和2009年分别对该厂裸线生产噪声作业工人个人听力防护措施前后进行了噪声暴露情况调杏。

  • 标签: 高强度噪声 工作场所 听力防护
  • 简介:介绍了富硒叶面肥麦多收在小麦上的使用效果,只需在小麦始穗期喷施一次,籽粒中硒含量显著提高;灌浆期喷洒比孕穗期喷洒富硒效果显著。

  • 标签: 麦多收 叶面肥 富硒剂 小麦
  • 简介:介绍了富硒叶面肥稻多收在水稻上的使用效果。只需在水稻始穗期喷施一次,可增产稻谷10-20%,且谷粒含硒量增加4倍多。

  • 标签: 使用效果 水稻 富硒 含硒量
  • 简介:目的对某卷烟生产企业一线生产工人职业卫生安全防护知识进行干预,分析效果,降低该企业工人可能发生的职业病危害。方法选取该企业作为调查对象,整群抽样选取650名生产工人作为研究对象,应用调查表法进行基线调查;内容包括对职业卫生防护知信行的相关知识等进行问卷调查。依据基线调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制定相应综合干预措施,提供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改造及工艺改进的建议、加强对生产工人的健康与安全培训等。结果通过职业卫生综合性干预,一线生产工人对职业卫生服务知识知晓率均显著增高(P〈0.05);干预前、后6种职业卫生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频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所采取的预防控制干预措施提高了企业生产工人对职业卫生知、信、行的认知。采取有针对性的职业危害预防控制干预措施是一种有效的干预模式。

  • 标签: 职业卫生 干预 生产工人 效果评估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对某扫描仪生产线作业场所存在的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进行评价。方法依据国家相关标准,采用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职业健康检查和评价表法等方法对该项目进行评价。结果该项目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有丙烯酸、丙烯酸甲酯、丙烯酸正丁酯、甲基丙烯酸甲酯、异丙醇、丙酮、二氧化锡、铜烟、紫外线、激光、噪声和电磁辐射。检测结果表明,除马达平衡岗位噪声〔89dB(A)〕超标外,其他岗位噪声和各毒物工作场所浓度检测结果均符合国家标准,紫外线强度在关门状态时(正常情况下门处于关闭状态)强度远低于国家标准,说明所采取的防护措施是有效的。电磁辐射、激光的检测结果远低于国家标准。结论该项目职业病危害的防护措施可行、有效,但需加强对噪声、有机溶剂等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控制措施。

  • 标签: 扫描仪 职业病危害 控制效果评价
  • 简介:目的对某草甘膦生产建设项目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为卫生行政部门对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竣工验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依据《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规范》主要采用职业卫生现场调查和检测,结合检查表、职业健康检查结果进行评价。结果该项目主要的危害因素为:黄磷、氯气、甲醛、甲醇。检测结果甲醛浓度为2.10~3.29mg/m3,超过国家允许接触限值;噪声检测:真空站为88.7dB(A)、循环水岗位为89dB(A),均超过国家允许接触限值,其他检测指标符合卫生标准。结论该项目采取的各项职业病防护措施基本可行,但需加强对化学有害因素及噪声的职业病危害控制措施。

  • 标签: 草甘膦 建设项目 职业病危害 控制效果评价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实现药品安全生产可以有效保证药品质量和安全,防止不良反应,保护用户健康。文章主要基于药品安全生产的隐患,提出了加强药品安全生产全过程管理、保障药品生产流程规范、完善药品生产设备的安全检查等安全生产的优化措施,进而保证药品企业的生产环节更加规范,提升药品质量,保障了医疗卫生安全。

  • 标签: 药品 安全生产 全过程管理
  • 简介:摘要:药品生产企业在药品生产过程中的变更控制管理是确保药品质量与安全的关键环节。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市场需求的变化,药品企业不可避免地需要进行生产过程中的变更。然而,若变更管理不当,可能会导致药品质量下降、安全性受损,甚至对患者造成严重危害。因此,充分重视并落实药品生产过程中的变更控制管理工作,对药品生产企业至关重要。在此背景下,本文将简要概述药品生产企业在药品生产过程中的变更控制管理,旨在为相关企业提供参考。

  • 标签: 药品生产企业 药品生产过程 变更控制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每年夏季时至“梅雨季节”,大气环境空气湿度急剧增大,中药生产所需的部分中药材品种极易受潮霉变,而企业的生产车间自GMP认证后,由于全封闭式作业,一旦在此季节某一环节受到微生物污染,将会给药品质量控制带来严重后果。因此,加强这一季节药品质量控制显得非常重要。

  • 标签: 梅雨季节 湿度 微生物污染 质量控制
  • 简介:目的了解某市部分生产企业中卫生管理人员的职业病防治知识、职业卫生态度和职业卫生行为,提高生产企业职业卫生管理人员服务水平,探索适合生产企业的预防控制职业危害的综合干预模式。方法自拟调查表,用整群抽样方法选取该市50家生产企业各1名职业卫生服务管理人员进行相关职业病预防知识的问卷调查。继而对调查结果采取综合干预措施。结果干预后50家企业职业卫生服务管理人员对职业卫生服务知识内容知晓有较大程度的提高,干预后知晓率均达到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健康教育促进了所调查的部分企业职业卫生管理人员职业卫生服务的知信行行为。综合干预模式行之有效。

  • 标签: 职业卫生服务 综合干预 效果评估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概述药品生产现场的管理,分析其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以期相关药品生产企业加强药品生产和质量的管理,为药品生产质量的安全、有效、稳定、均一提供保障。

  • 标签: 药物 场所 GMP 业务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药品生产工艺验证的特点。方法对工艺验证的关键环节和步骤等特点进行分析总结。结果和结论药品生产企业在药品生产工艺验证阶段投入多,对工艺适应性了解乐队,对生产工艺验证特点了解越多,通过详细的生产设计和验证,就会对生产的产品质量保证越高,使药品生产企业建立高度自信。所以,重视药品生产工艺验证,了解药品生产工艺验证特点,对药品生产企业也有益处。

  • 标签: 药品生产 工艺验证 工艺验证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