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通过观察六味地黄丸联合母牛分枝杆菌菌苗辅治复治涂阳肺结核临床疗效,我们得出结论六味地黄丸联合母牛分枝杆菌菌苗在复治涂阳肺结核治疗中的作用肯定,疗效确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 标签: 六味地黄丸 母牛分枝杆菌菌苗 复治涂阳肺结核
  • 简介:摘要日趋升高的结核病患病率,以及耐药菌株的增多和扩散,使结核病成为危害全球民众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结核杆菌可以侵害人体各个器官,主要损害肺脏,引起肺结核病。在单一传染病导致人类死亡的名单中,结核病致死率排名第二。近年来,结核病在大多数国家中出现流行回升的趋势,每年约有900万例新发患者和200万例死亡患者。为了给该病临床诊断治疗提供理论参考,本文概述了结核分枝杆菌的最新检测方法及其耐药机制。

  • 标签: 结核病 分枝杆菌 耐药机制
  • 简介:目的分析汕头某卫生院发生的一起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暴发流行的病原菌及其药物敏感性。方法2009年12月2010年3月,采集该卫生院20例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患者的32份标本(包括病灶组织、切口分泌物和脓液)进行细菌培养和革兰、抗酸染色,在分离出快速生长分枝杆菌的基础上进行菌株鉴定。采用K-B纸片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20例患者中,11例分离出14株抗酸染色阳性的快速生长非结核分枝杆菌,经鉴定均为脓肿分枝杆菌。所有菌株均对红霉素、克拉霉素、阿奇霉素和阿米卡星敏感,对亚胺培南、利奈唑胺和庆大霉素中介,对其余抗菌药物均耐药。结论此次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暴发流行是由脓肿分枝杆菌引起。重视并加强医院感染的管理和监控工作,是避免类似事件发生的重要措施。

  • 标签: 剖宫产 切口感染 脓肿分枝杆菌 快速生长分枝杆菌 医院感染 疾病暴发流行
  • 简介:肺结核属于肺部慢性传染疾病,临床发病率高,该病的主要致病菌为结核分枝杆菌,病程相对较长,会向全身多个脏器累及。菌阴肺结核指的是通过一次结核杆菌培养以及三次痰涂片检查,结果均显示为阴性的肺结核患者,具有较低的传染性。大多数患者不了解菌阴肺结核的相关性知识,如果没有采取及时有效的诊断、治疗,患者的病情就会延误,继而转变为阳性,对患者的预后造成不利影响。目前,临床中对于菌阴肺结核的特异性诊断措施相对缺乏,最常用的方法就是痰或呼吸道采集标本中结核分枝杆菌的检验。

  • 标签: 结核分枝杆菌;快速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本地区肺结核病人对常用抗结核药物的敏感情况。方法利用高低俩个药物浓度分别检测172株结核分枝杆菌对异烟肼(INH)、链霉素(SM)、乙胺丁醇(EMB)、利福平(RFP)的耐药性。结果172株结核分枝杆菌全敏感81株占47.1%,耐药91株占52.9%。结论单一耐药高于同时耐两种药,同时耐两种药高于耐三种药,低浓度耐药高于高浓度耐药。

  • 标签: 结核分枝杆菌 耐药性
  • 简介:摘要在应用抗结核药物治疗结核病时,最为临床医师所关注的是细菌产生的耐药性。因为结核分枝杆菌对治疗药物不可避免的产生耐药性,而影响肺结核病的治疗效果。以致成难治型肺结核。

  • 标签: 抗结核药物 耐药性 检测
  • 简介:【摘要】 目的 通过对肺结核患者结核分枝杆菌分离培养,对常用抗结核药物的敏感试验,了解结核患者耐药情况,为临床医生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双柏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7年~2018年就诊肺结核患者中分离培养阳性的97株结核分枝杆菌进行6种抗结核杆菌药物体外药敏试验, 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结核分支杆菌对所测试6种抗结核药物中一种或一种以上药物耐药41株(42.3%);其中:耐单药23株(23.7%),耐多药18株,(18.6%)。结论 实验室进行结核菌培养及药敏实验,对及时掌握结核病疫情和耐药情况,选用敏感药物进行有规则和全程化疗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 标签: 结核分枝杆菌 初始耐药  监测  分析
  • 简介:目的评价检测rpoB基因突变在结核分枝杆菌耐利福平(I肝)耐药性测定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DNA序列分析法和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ER—SSCP)法对91株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其中药物敏感株35株,耐RFP或含耐RFP耐多药株56株)rpoB基因核心区域的突变情况进行检测。结果以结核分枝杆菌H37RV为对照,所有35株药物敏感株的rpoB基因均无突变,用DNA序列分析方法检测56株耐药株中53株发生突变,敏感性为94.6%(53/56),其中最常见的突变位点是531位丝氨酸和526位组氨酸。PER—SSCP检测56株耐RFP分离株中,52株rpoB基因SSCP图谱异常,其敏感性为92.9%(52/56)。结论DNA序列分析对判断结核分枝杆菌耐利福平非常有价值。PER—SSCP可初步筛选结核分枝杆菌RFP耐药性。

  • 标签: DNA 序列分析 分枝杆菌 结核 聚合酶链反应 基因
  • 简介:摘要分子流行病学是研究结核分枝杆菌传播和种群进化的有力工具。特别是近年来建立起来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分型方法,能将结核分枝杆菌临床菌株分为三大家族,并且确立其种系发生关系。研究表明,不同进化分支上的结核分枝杆菌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流行,不同基因型菌株的致病性和传播力不尽相同。如细胞和动物模型都证明在东亚流行的北京基因型菌株比其他基因型菌株具有更高的毒力,能抑制宿主的免疫反应。本文综述近年来在结核分枝杆菌进化、分型及菌株致病性方面的研究成果。

  • 标签: 结核分枝杆菌 基因型 单核苷酸多态性 致病性 毒力
  • 简介:目的完善宁波市的结核病细菌学耐药监测体系,为医疗诊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上送宁波市结核病参比实验室的2007-2008年的结核分枝杆菌用WHO推荐的比例法进行异烟肼(H)、利福平(R)、链霉素(S)和乙胺丁醇(E)的耐药性检测。结果共纳入418例初复治病人,总耐药率为36.4%,初治病例耐药率28.2%,初始耐多药率3.7%,复治病例耐药率为65.2%,复治病例耐多药率为32.6%。结论宁波市肺结核病耐药形式依然严峻,须进一步加强结核病防治工作。

  • 标签: 结核分枝杆菌 耐药性 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遵义地区结核分枝杆菌耐利福平临床分离株rpoB基因突变特点。方法采用比例法对肺结核患者痰标本分离的127株结核分枝杆菌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并对结核分枝杆菌耐利福平rpoB基因包括耐药决定区81个碱基在内的412bp片段进行PCR扩增及序列测定。结果127株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中49株对利福平耐药,78株对利福平敏感。49株耐利福平临床分离株中,31株rpoB基因存在突变(63.3%),突变位点为531、526和516等;511位点CTG→CAG(Leu→Pro)为新的突变位点;4株双位点联合突变,其中2例为新的联合突变GAC516GGC,ATC572CTC和CTG511CAG,CAC526AAC。结论结核分枝杆菌耐利福平与rpoB基因突变相关,且存在地区差异。

  • 标签: 结核分枝杆菌 rpoB 利福平 耐药 突变
  • 简介:结核病现阶段依然为我国传染病防控领域的重中之重,究其原因首先为我国结核病人基数较大,位居世界第2位,其次为近年来耐药性结核病人呈现大幅度增长,疫情形势严峻。相较药物敏感性结核患者,耐药性结核病人无论从传染病防控到医疗救治,均给社会造成了极大的隐患和负担,因此我国耐药结核病疫情形势也被世界卫生组织高度关注。按照WHO2014年公布的结果,全球现有耐多药结核(MDR-TB)患者预计达50余万,

  • 标签: 结核 药物耐受性 MDR-TB XDR-TB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结核患者的结核分枝杆菌检验和分型分析。方法选择在2011年8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78例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结核分枝杆菌的药敏检测,观察其基因分型及耐药性。结果78株结核分枝杆菌均经检测,其中牛结核分枝杆菌15例(19.2%),总耐药率为20%(3/15);人结核分枝杆菌63例,占80.8%,总耐药率为17.5%(11/63),结果显示牛结合分枝杆菌耐药率明显低于人结核分枝杆菌,数据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结核分枝杆菌具有较强耐药性,因此需加强对其防控,控制结核分枝杆菌的发生。

  • 标签: 结核 分枝杆菌 检验 分型
  • 简介:摘要目的测定2008年、2009年54例结核菌培养阳性患者12种抗结核药物药敏结果及分析。方法54例结核菌培养阳性患者采用绝对浓度法行药敏试验,药敏品种12种,药敏结果统计采用百分比。结果90.74%耐利福霉素及阿奇霉素,79.63%耐卷曲霉素,74.07%耐丙硫异烟胺,53.70%耐雷米封;耐药较轻的依次为对氨基水杨酸(14.81%)、对氨基水杨酸钠异烟肼(20.37%)、左氧氟沙星(24.07%)、利福平(35.59%)、利福喷丁(40.74%)、丁胺卡那及乙胺丁醇(44.44%)。54例患者中17例为耐多药及以上患者占31.48%;2008年16例中3例为耐多药及以上,占18.75%;2009年38例中有14例为耐多药及以上,占36.84%。结论说明包头地区不但耐药结核病疫情较重,而且严重耐多药结核病疫情也逐年增高。

  • 标签: 结核 耐药 药敏 疫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结合分歧杆菌在结核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通过对培养基中稳定期的卡介苗菌株进行超声裂解,层析及洗脱获得天然的HBHA,用以制备重组蛋白。以传统的PPD及提取的HBHA重组蛋白为抗原分别选取肺结核病人、潜伏感染者、阴性对照者的外周血管单核细胞,分别进行传统的PPD、提取的HBHA重组蛋白及无刺激培养实验。收集培养基上清,采用ELISA对培养基中的r干扰素(IFN一r)和白介素4进行检测。结果经培养结果显示HBHA刺激后3组产生的IFN-r中位数分别为341.8ng/L、781.9ng/L、49.5ng/L,潜伏感染患者明显高于阴性对照者,略高于肺结核患者,且存在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结合杆菌黏附素HBHA在结核病诊断与应用中有较高的灵敏度及特异性,值得在临床结核病诊断中推广应用。

  • 标签: 结核分枝杆菌黏附素 诊断 分析应用
  • 简介:结核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全球性重大传染病,早期、快速和准确的诊断是结核病传染得到有效控制的关键。本文从传统的细菌学检测、免疫学检测、分子生物学检测和耐药性诊断等方面对结核分枝杆菌的实验室诊断技术及其最新进展作以概述。

  • 标签: 结核分枝杆菌 诊断技术 细菌学 分子诊断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