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9
37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应用化疗与母牛分枝杆菌菌苗联合对患有肺结核疾病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患有肺结核疾病的患者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1例。采用常规化疗方式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化疗与母牛分枝杆菌菌苗联合方式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影像学检查恢复正常时间和化疗计划实施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肺结核疾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应用化疗与母牛分枝杆菌菌苗联合对患有肺结核疾病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 标签: 化疗 母牛分枝杆菌菌苗 肺结核 治疗
  • 简介:目的观察和评价化疗药物并用冻干治疗用母牛分枝杆菌菌苗(微卡)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疗效。方法92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42例),两组化疗方案相同,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微卡。观察两组痰菌阴转、病灶吸收和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3个月和6个月的痰菌阴转率、病灶吸收率、症状改善率分别是40.0%、58.0%,54.0%、72.0%,66.0%、76.0%,对照组分别是19.0%、35.7%,33.3%,42.9%,38.1%、45.2%,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卡能提高痰菌阴转率,有助于病灶吸收,改善临床症状,可作为耐多药肺结核患者免疫治疗和化疗的辅助治疗药物。

  • 标签: 冻干治疗用母牛分枝杆菌菌苗 化疗 结核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环介导等温扩增法( LAMP)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中心 2019年 1月到 2020年 1月期间临床诊断为肺结核的 70例患者的痰标本,分别运用 LAMP法与荧光染色法涂片法进行检测,分析检验结果。结果 70例标本中, LAMP法与荧光染色法涂片法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 45.71%( 32/70)、 28.57%( 20/70),与荧光染色法涂片法对比, LAMP法的灵敏度为 95%( 19/20)、特异度为 76%( 38/50),总体一致率为 81.43%( 57/70)。两种方法一致性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者一致性良好。在检测时间上,与涂片法相比,大批量标本检测中 LAMP法所用时间较短。结论 痰标本检测中, LAMP法阳性检出率优于荧光染色法涂片法,批量检测性好,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 标签: 结核分枝杆菌 LAMP法 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结核患者痰中结核分枝杆菌检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蕲春县第三人民医院结核病防治中心 2019年 1月至 2019年 12月收治的其中 65例肺结核患者,采用快速培养方法以及直接涂片显微镜镜检的方法,并进行联合检验,对比三种方式的情况,对比结果。结果:两种方法联合检测的准确率是 43.07%( 28/65),直接涂片显微镜镜检的准确率是 24.62%(16/65),快速培养方法的准确率是 33.85%(22/65),三种方法比较( P< 0.05)。

  • 标签: 肺结核患者 痰中结核分枝杆菌检验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比较结核病3种实验诊断方法,分析目前分枝杆菌耐药情况。方法 统计2018年11月到2019年11月我中心临床确诊结核病例患者痰标本涂片镜检、培养和LAMP法检测结果,并对分枝杆菌菌种及对治疗药物耐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有76例资料齐全的结核病确诊病例入选,其中肺结核48例、结核性胸膜炎20例、结核性脑膜炎8例,分枝杆菌涂片镜检阳性率分别为39.58%(19/48)、5%(1/20)、12.5%(1/8),分枝杆菌培养法阳性率分别为45.83%(22/48)、10%(2/20)、25%(2/8),PCR检测阳性率分别为43.75%(21/48)、15%(3/30)、25%(2/8)。经分枝杆菌菌种鉴定,人型结核分枝杆菌占66.0%(33/50)、牛型结核分枝杆菌占18%(9/50)、非结核分枝杆菌占16%(8/50)。结论 目前结核病实验诊断方法主要有涂片镜检、培养和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法检测,病原菌以人型结核分枝杆菌为主,对3种主要抗结核药物的耐药率较高。

  • 标签: 结核病 分枝杆菌 耐药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肺结核患者痰中结核分枝杆菌采用不同方案进行检验的检出效果。结果选择我院2017年6月至2018年1月收治肺结核患者计87例为实验组,另外选择同期在我院体检的健康受检者87例为对照组,分别采用痰涂片法、夹层杯法以及痰快速培养法进行检验,对比检验结果。结果实验组结合分枝杆菌检出率高于对照组,P<0.05,夹层杯法检验的灵敏度高于痰涂片法与痰快速培养法。结论对肺结核患者采用夹层杯法进行痰液检验可有效检出结核分枝杆菌,可结合患者情况合理选择检验方法。

  • 标签: 肺结核 结核分枝杆菌 夹层杯法
  • 简介:摘要:目的 比较分析液体快速培养与改良固体罗氏培养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0月到2019年10月到我中心就诊的活动性肺结核患者80例,对每份病例标本分别进行改良罗氏培养法和液体培养法,统计改良罗氏培养法和液体培养法的阳性率、污染率及培养时间。结果 改良罗氏培养法和液体培养法的阳性符合率分别为10%(8/80)和11.25%(9/80)。所需的培养时间分别为28.0(25.0~31.0)d和16.5(14.0~19.0)d。结论 液体培养法阳性率与改良罗氏培养法基本一致,报告时间平均缩短至16.5d,比改良罗氏培养法提前10.0d以上,为临床早诊断、早治疗提供了可靠依据,而且为后续进行的药敏试验提供了可靠依据。

  • 标签: 液体培养法 改良罗氏培养法 结核分枝杆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非结核分枝杆菌(NTM)肺病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2018年9月-2020年8月临床资料完整的60例NTM肺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系统探讨NTM肺病的临床症状、合并症等临床特点,并进行菌种分析及药敏分析,以期为后续抗结核治疗提供理论基础。结果:(1)根据非结核分枝杆菌Runyon分类法,在60例非结核分枝杆菌(NTM)肺病患者中,胞内分枝杆菌32例(53.3%),龟菌脓肿亚种16例(26.7%),堪萨斯分枝杆菌3例(5%),戈登分枝杆菌2例(3.3%),鸟分枝杆菌、草分枝杆菌、偶发分枝杆菌及猪分枝杆菌各1例(1.7%),其中包括有3例(5.0%)患者同时感染2种非结核分枝杆菌,剩余6例(10.0%)尚不明确;(2)从非结核分枝杆菌(NTM)肺病的临床症状分析,主要症状依次为咳嗽(83.3%)、咳痰(75.0%)、咯血(41.7%)及发热(16.7%)。并且常合并支气管扩张(55.0%)、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5.0%)、肺结核(11.7%)及尘肺病(3.3%)等并发症;(3)药敏分析显示,非结核分枝杆菌对抗结核药物呈现较高的耐药性,对异烟肼耐药率可高达90.7%(49/54),对利福平及阿米卡星的耐药率为57.4%(31/54)及61.1%(33/54),对克拉霉素及莫西沙星的耐药率相对较低,分别为31.5%(17/54)及40.7%(22/54)。结论:NTM肺病临床症状复杂,常合并多种并发症,耐药率较高,需结合多种药物的药敏实验进行指导用药。

  • 标签: 护理 患者 住院 患者 影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