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3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神经外科重症指的是神经损伤较为严重的患者,该部分患者大多存在应激性高血糖与负氮平衡问题,整个机体能量消耗较快,处于高代谢和高分解的状态,此时机体能量和营养的补充对其治疗与康复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了改善神经重症患者的营养状态,临床中一般选择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通过肠胃营养补充的方式平衡患者对能量的高消耗情况,提升患者的抵抗力与免疫力,帮助其渡过治疗阶段。肠内营养支持是特殊的营养支持方式,需护士多加照看和关注,做好各项护理与管理工作,否则就容易出现脱管、堵塞等问题,甚至导致多种并发症。本文将对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措施进行综述分析,以供参考。

  • 标签: 肠内营养 神经重症 营养支持 护理措施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营养风险筛查及营养支持护理在肿瘤内科住院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9月-2022年9月期间在我院肿瘤内科住院治疗的患者120例,所有患者入院后皆进行营养风险筛查,随机将70例患者分为人数均等的两组,以对照组和研究组命名,以患者意愿为主,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和营养支持护理,对两组的护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风险筛查结果无统计意义P>0.05;有营养风险两组患者治疗前白蛋白指标P>0.05,研究组患者接受营养支持后白蛋白指标改善情况及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无营养风险患者治疗前后白蛋白指标及住院时间P>0.05。结论:对肿瘤内科住院患者开展营养风险筛查能有效筛查患者是否存在营养风险,通过筛查结果能制定更有效的营养支持护理方案,对促进患者恢复有着重要作用。

  • 标签: 肿瘤内科 营养风险筛查 营养支持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重症胰腺炎患者实施不同营养支持方式起到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消化内科86例重症胰腺炎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时间为2023年2月份-2023年04月份,组数均等,对照组选用肠外营养支持,观察组选用肠内营养支持,统计不同营养支持的效果。结果:护理后,对照组的症状缓解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5.36±1.65d、12.36±2.69d,观察组时间分别为3.12±0.98d、6.98±3.97d,有意义,P

  • 标签: 重症胰腺炎 肠外营养支持 肠内营养支持
  • 简介:摘要:在临床上,患有神经危重症的病人最明显的特点就是身体会长时间处于高耗能的状态,这导致患者对于营养的需求量增加,如营养支持供应不上则会导致患者自身的免疫功能受损、体重下降,增加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身体负荷,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严重时可能导致患者残疾甚至是死亡。因此对于神经危重症病人来说,身体的营养状况成为了治疗过程中医护人员持续关注的重点。如何提高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营养支持,成为了相关领域的研究热点,因此本文笔者从肠内营养的角度对其进行营养支持护理的探讨,通过肠内营养支持的适用时间、使用方法、护理注意事项等方面系统性地说明肠内营养对神经危重症病人营养支持的护理进展。

  • 标签: 肠内营养 营养支持 神经危重症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胃癌术后患者采用早期营养护理干预对患者的免疫功能以及营养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胃癌术后患者80例作为本次护理研究的观察对象(选取时间2021年8月-2022年10月),抽签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常规护理)、观察组40例(早期营养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在干预前后的免疫功能指标以及营养指标、不良反应发生率情况。结果 护理前,两组在免疫球蛋白、血浆白蛋白等指标比较上无显著差异性P>0.05;护理后,观察组在免疫球蛋白、血浆白蛋白等指标比较上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用P<0.05表示;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5.00%VS20.00%),两组对比差异显著用P<0.05表示。结论 胃癌术后患者采用早期营养护理干预对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营养指标以及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重要作用,值得推广。

  • 标签: 早期营养护理 胃癌术后 免疫功能 营养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胃癌术后患者采用早期营养护理干预对患者的免疫功能以及营养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胃癌术后患者80例作为本次护理研究的观察对象(选取时间2021年8月-2022年10月),抽签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常规护理)、观察组40例(早期营养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在干预前后的免疫功能指标以及营养指标、不良反应发生率情况。结果 护理前,两组在免疫球蛋白、血浆白蛋白等指标比较上无显著差异性P>0.05;护理后,观察组在免疫球蛋白、血浆白蛋白等指标比较上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用P<0.05表示;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5.00%VS20.00%),两组对比差异显著用P<0.05表示。结论 胃癌术后患者采用早期营养护理干预对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营养指标以及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重要作用,值得推广。

  • 标签: 早期营养护理 胃癌术后 免疫功能 营养指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浅析自制膳食营养处方护理对促进老年慢性心衰病情恢复及改善营养状态的价值。方法:样本来源为100例于2019年1月至2022年8月期间在我科室接受干预的老年慢性心衰患者,采取抛硬币方法将以上患者平均分为了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可自主饮食,观察组则采取自制膳食营养处方护理,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血红蛋白等营养指标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6.00%,高于对照组的68.00%;观察组的血红蛋白等营养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结论:老年慢性心衰患者治疗中接受自制膳食营养处理护理可改善其影响状况,对于促进疾病康复具有积极作用。

  • 标签: []慢性心衰 老年患者 膳食营养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恶性肿瘤患者营养支持护理方式干预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本研究可选恶性肿瘤患者例数为60,入组时间范围是2022.5-2023.5,随机分作实验组和对照组,各组患者30例,分析不同护理干预方式的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总蛋白水平护理后3-5天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实验组心理状态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营养支持护理方式方式对恶性肿瘤提供服务,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干预效果理想,推荐运用。

  • 标签: 恶性肿瘤 营养支持护理 营养不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探析对老年卧床患者采用延续性营养护理服务,对改善其营养状况的效果。方法:分析在我院接受治疗并出院的150例老年卧床患者(2022年1月-12月),比较不同护理干预下两组患者营养状况。结果:实验组无论是营养摄入情况还是营养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说明存在对比意义。结论:对老年卧床患者应用延续性营养护理服务,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营养状况指标,提升其营养状态,其运用价值非常高,值得广泛推荐。

  • 标签: 营养状况 老年卧床患者 延续性营养护理服务 护理干预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营养评估联合个体化营养支持在食管癌根治术患者中的应用研究。方法:选取本院心胸外科于2021年6月至2022年12月收治并予食管癌根治术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食管癌根治术营养护理方案,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营养评估联合个体化营养支持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护理效果。采用患者主观全面评定量表(PG-SGA)评价并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的营养状况。   结果:实施营养评估联合个体化营养支持后,观察组患者术后营养状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

  • 标签: 营养评估 个体化营养支持 食管癌 营养状况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对神经内科重症患者的护理效果差异。方法:将60例重症患者分为两组,分别采取肠内营养(观察组)和肠外营养(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营养指标、病情发展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肠内营养护理方式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患者更容易吸收机体所需营养,提高免疫功能,促进病情改善。

  • 标签: 神经内科 肠内营养 肠外营养 护理 重症患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营养不良是影响儿童生长发育的一个主要原因.因此,对儿童进行适当的膳食补充,对提高儿童的体质、提高其智能水平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近几年来,中国的儿童营养和卫生工作已有长足进步,但是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本课题旨在探索以“医生-病人”为基础的营养管理,以家庭为核心的营养干预,以数字化的营养诊断,精确的营养评价,以及营养教育等新的发展趋势。对已有研究成果进行整理与归纳,可为儿童营养状况的提高,治疗效果与生存品质提供新思路。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