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文章选取了我院收治的100例口腔修复患者,并进行随机分组,就常规修复方案与快速成型技术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选取病例满意程度为96%,不良反应为4%,总体有效率为92%,对照组分别为72%,22%,7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口腔采用快速成型技术修复,牙列间歇在修复后有较高满意度,且有较低的并发症发生率,可使预后明显改善,提高生存质量,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口腔修复 快速成型 应用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膝关节半月损伤MRI分级与半月半脱位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方法收集36例膝关节症状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膝关节MRI(核磁共振成像)检查,并进行半月损伤MRI分级评价及半月突出大小的测量,分析膝关节半月损伤MRI分级与半月半脱位的相关性。结果膝关节半月损伤MRI分级越高,则发生半脱位的比率越大,表示膝关节半月损伤MRI分级与半月半脱位呈密切相关性;且内、外侧半月半脱位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膝关节半月损伤与半月半脱位之间存在关联,且内侧半月半脱位的发生率高于外侧,临床医生在诊断中需充分了解这一特点,以保证后期治疗的合理性与有效性。

  • 标签: 膝关节半月板损伤 MRI分级 半月板半脱位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胫骨下端后方接骨治疗胫骨下段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30例胫骨下段骨折患者,对其采用小腿下端后外侧入路,胫骨下端后方接骨内固定的方法进行治疗。结果对30例患者均进行了随访,时间8-15个月,患者骨折均愈合,其中延迟愈合2例,发生浅层感染2例,无深层感染。根据Leeds治疗结果标准优12例,良16例,差2例,优良率为93.3%。结论胫骨下端后方接骨治疗胫骨下段骨折效果显著,创伤小,愈合率高且不易感染,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胫骨下段 骨折 内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锁定在桡骨远端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8月到2014年11月到我院就诊的96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均分为参照组(采用手法复位石膏固定治疗)和观察组(采用“T”型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应用效果。结果对所有患者随访9-24个月,平均(15.36±2.67)个月,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81.25%)明显高于参照组(62.50%)(P<0.05)。结论采用锁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 标签: 桡骨远端骨折 锁定板 &ldquo T&rdquo 型钢板
  • 简介:中图分类号R47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5)07-0231-01摘要目的探讨睑腺功能障碍的治疗与护理的方法。方法将我科2014年6月—2015年5月的64例睑腺功能障碍的病人作为观察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观察组结合患者各方面的情况进行治疗和护理。对照组按常规局部用药。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效果为87.5%,而对照组的为62.5%(p<0.05)。结论通过对睑腺功能障碍患者一系列的治疗和护理。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睑板腺 治疗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液氮深低温保存自体颅骨修补颅骨的临床疗效方法总结我院自2000年开始实施的自体颅骨修补术300例,同期钛修补100例。对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进行统计以及术后随访患者得到满意度。结果我院300例自体颅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4%,术后随访外观满意度为98%,钛修补术后并发症30%,外观满意度90%。结论液氮深低温自体颅骨修补术后并发症、手术费用及外观美学上优于钛修补材料,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颅骨修补术 钛板颅骨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腰椎压缩性骨折的术后护理。方法对24例经皮椎体成型术患者给予术后体位、疼痛、指导功能锻炼、防止并发症等的护理。结果全面的护理能够促进骨质疏松性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恢复健康。

  • 标签: 椎体成形术 骨质疏松性腰椎压缩性骨折 术后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胸腔镜下行胸膜纤维剥脱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6年9月30例包裹性胸腔积液行胸腔镜手术的患者。结果26例患者成功行全胸腔镜下胸膜纤维剥脱术,3例患者行胸腔镜下辅助小切口手术治疗。1例转开胸治疗。结论胸腔镜下行胸膜纤维剥脱术适合胸膜增厚在1.0cm以下,胸膜无明显钙化的患者。手术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患者恢复快,值得推广。

  • 标签: 胸腔镜 包裹性胸膜炎 胸膜纤维板剥脱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儿童桡骨颈骨折受伤的机制,评价儿童桡骨颈骨折钛内固定治疗的疗效及治疗体会。方法对2007年1月~2014年3月在我院治疗的18例儿童桡骨颈骨折采用微型钛内固定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共18例,男14例,女4例,年龄10~15岁,平均12.6岁。均为闭合性骨折,合并桡神经损伤1例,伴有肱骨远端骨折3例,合并有肋骨骨折1例,均采用切开复位微型钛内固定手术治疗。结果18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3~18个月。X线愈合时间6~9周,平均7.6周;无畸形愈合及不愈合病例,无骨骺损伤,1例出现钢板阻挡旋后障碍。按照肘关节功能HHS评分标准,旋前均大于90°,旋后均大于60°,均无桡神经损伤情况,评定结果为优。结论对于儿童桡骨颈骨折进行切开复位微型钛内固定治疗不仅增强骨折稳定性,而且可早期关节功能练习,预防功能障碍。

  • 标签: 桡骨颈骨折 微型钛板 儿童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单足站立屈曲旋转试验对半月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实验组选择自2009年10月-2013年9月依靠外伤史及受伤机制而诊为半月损伤的113例病人(113个膝),对照组选择97个膝关节无任何症状的愿意行膝关节MRI检查的志愿者(97个膝)。所有的病人都由专人在术前进行关节间隙的压痛试验、麦氏试验、研磨试验及单足站立屈曲旋转试验,并对结果进行记录。所有病例都进行了MRI检查。实验组中MRI有异常的病例同时行关节镜手术。关节镜手术由同一组医生完成。

  • 标签: 半月板撕裂 物理检查方法 单足站立屈曲旋转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环抱式接骨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的临床应用效果,并分析其应用价值与意义。方法选取我院自2010年8月至2013年10月期间收治的70例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以及对照组,每组患者35例,实验组患者采用纯钛环抱式接骨法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呼吸机支持时间、主观疼痛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呼吸机支持时间、主观疼痛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环抱式接骨法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 标签: 环抱式接骨板 多发性肋骨骨折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锁定接骨联合植骨治疗方法在锁骨骨不连方面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25例锁骨骨不连患者,均采用锁定接骨联合植骨进行治疗,观察临床治疗效果。结果25例患者锁骨骨折均恢复良好,无感染、骨折、钢板断裂情况发生,平均骨折愈合时间为(16.38±2.04)周,术后JOA肩关节评分优良率为88.0%。结论切开复位后采用锁定接骨联合植骨治疗锁骨骨不连,效果可靠,骨折恢复良好,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能够帮助患者骨折及早愈合,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锁定接骨板 植骨治疗 锁骨 骨不连
  • 简介:摘要骨外科肱骨近端的锁定的植骨治疗过程中需要从完善骨折患者的钢板固定过程控制开始,采用合理的综合性肱骨近端的锁定控制治疗,完善患者的植骨的综合治疗效果。细致的观察临床上的相关的治疗过程,完善患者机体相关的关节功能的愈合情况,分析患者的自身恢复感受,记录护理治疗数据,制定合理的综合性对比组的统计分析,完成整体肱骨近端锁定的植骨治疗效果控制。采用患者肩关节近端锁定骨的治疗过程分析,完成患者临床上肱骨的近端锁定植骨的治疗比较,制定合理的综合性肱骨外科治疗方案,提高优质的有效化会诊分析效率,从而改善患者的综合性恢复过程控制,完成综合性的诊断治疗过程效果。

  • 标签: 肱骨 近端 锁定板植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接骨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接骨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42例。结果?本组随诊6-18个月,平均11个月。依据Harris评分标准优25例,良15例,可2例,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为90%。结论?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接骨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内固定可靠,愈合率高,并发症少等优点,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股骨粗隆间骨折 锁定接骨板 内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钛内固定术治疗颌面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来自我院在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期间接诊的80例颌面骨折患者,分为钢丝组和钛组各40例,而后分析两组患者在功能恢复情况上的差异性。结果在治疗有效率上,钛组为97.5%,钢丝组为85%,p<0.05;在住院时长、恢复时长和感染发生率上,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颌面骨折通过钛内固定术治疗可以有效的提升其治疗成功性,促使组织得到良好愈合。

  • 标签: 钛板内固定术 颌面骨折 咬合成功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切开复位跟骨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5月-2015年5月间本院接诊的30例跟骨骨折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依据数字表法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11例为对照组采取经皮闭合撬拨复位内固定治疗,另19例为观察组采取切开复位跟骨治疗。结果对比治疗优良率,结果均具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对比骨折愈合时间、Bolher角、Gissane角方面则显示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切开复位跟骨治疗跟骨骨折临床疗效较为理想,故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切开复位跟骨板 跟骨骨折 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肋骨接骨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两种不同方法护理效果比较,寻求最佳护理方法,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方法将100例患者按照入院时间先后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选自2011年2月~2012年12月手术的50例患者为对照组,2013年1月~2014年11月手术的50例患者为观察组。两组患者均接受肋骨接骨板手术治疗,对照组采取胸外科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强体位护理,指导患者有效排痰的护理,呼吸肌功能锻炼,早期下床活动等。结果观察组肺不张,肺部感染均P<0.01,有特别显著性差异,低氧血症,平均住院天数均P<0.05,有显著性差异,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在常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加强术后体位的护理、呼吸肌功能锻炼、采取有效的排痰措施,可有效的降低患者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减轻痛苦,缩短住院时间,早日康复。

  • 标签: 多发性肋骨骨折 内固定术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