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索2000~2008年安徽省县级血吸虫病流行的时空变化规律。方法在传统描述性分析基础上.采用全局、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进行时空综合分析。结果在2000—2007年间血吸虫病患病率指标整体上呈空间聚集性分布(P〈O.05)。高值聚集乡镇数逐年增多(t=6.12.P=0.0005)。聚集县主要分布在长江流经的各个县区.且聚集范围有沿长江向上游扩大的趋势。结论长江安徽段周围仍然是安徽省血吸虫病防治的重点区域,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血吸虫病患病率不发生更为聚集的现象.加强对上游血吸虫病的控制会对下游血吸虫病疫情控制起到促进作用。

  • 标签: 血吸虫病 全局空间自相关 局部空间自相关
  • 简介:中医之所以是“中医”(CHINESEMEDICINE)正是因为他是根植与生长于“中华文化”之中的医学。“中华文化”之于“科学”.之于“现代化”.其间究竟是一个什么关系,近四百年来各方贤能确不乏真知灼见,“中华文化”之所以“有容乃大”.重要的一点是要把各种各自立场上的.真知灼见.理出一个相对通顺的头绪.看似杂乱纷纭.其实韵味无穷。

  • 标签: 中医 临证思维 时空超限组合 生命
  • 简介:时空隧道肯定存在,既然存在就要解开其神秘性。分子中医学三个主体基本理论观点之一,人体生命科学是医学为核心其他学科结晶。时空隧道和人体生命科学相关连而引起分子中医学关注。研究证明时空隧道是一个高速自我旋转型的有密集磁力线组成封闭型高速运动的大磁场,其吸载物体、人类和动物等的能量磁力綫成隧道半径和密度比与其自转及前进速度成正相关;

  • 标签: 分子中医学 隧道 时空 人体生命科学 理论观 封闭型
  • 简介:目的分析新疆疏附县2008—2016年麻疹流行特征及时空聚集性,为偏远、少数民族地区的麻疹防控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收集2008年1月至2016年12月新疆疏附县报告的麻疹病例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流行特征分析,并采用时空扫描统计量分析时空聚集性。结果2008—2016年疏附县共报告麻疹病例211例,年均发病率为8.45/10万。发病主要集中在1—6月,共报告186例,占病例总数的88.15%。报告病例数居前3位的乡镇分别为乌帕尔乡、站敏乡和布拉克苏乡,分别占病例总数的15.64%、14.22%、14.22%。时空聚集性分析结果显示,1类聚类区为布拉克苏乡、萨依巴格乡、站敏乡、栏杆镇和托克扎克镇,聚集时间为2015年12月至2016年5月,报告病例数为55例;2类聚类区为乌帕尔乡、木什乡和塔什米力克乡,聚集时间为2016年1—3月,报告病例数为23例。结论新疆疏附县麻疹发病风险仍较高,且呈现时空聚集性,应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进行麻疹疫情防控。

  • 标签: 麻疹 时空聚集性 流行病学研究
  • 简介:目的研究2011-2016年全国31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的客运量、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rossdomesticproduct,GDP)、人口密度和每千人医疗机构床位数对艾滋病发病数影响的时空变化特性,为预防艾滋病提供依据。方法建立时空加权泊松回归模型,采用局部线性地理加权回归方法和迭代加权最小二乘估计对系数函数进行估计及可视化,分析不同地区、不同年份下宏观因素对艾滋病发病数影响的时空非平稳性。结果全国各地区艾滋病发病区存在明显的时空聚集性和变化趋势;不同地区、不同时间的宏观因素对艾滋病发病数的影响各不相同。结论拟合优度诊断统计量(R^2,AIC,MSE)验证时空加权泊松回归模型拟合效果优于泊松回归模型,更好地反映时空数据中时空交互效应和非平稳特征,表明中国艾滋病发病数的时空分布与四个宏观因素的变化密切相关。

  • 标签: 艾滋病 宏观因素 时空加权泊松回归模型 时空非平稳性
  • 作者: 蔡政忠 林嗣豪 TSAI ChengChung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24-03-27
  • 出处:《健康世界》 2024年第3期
  • 机构:(1.韶关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心理学系,广东 韶关,512005;2.广东药科大学中药学院中药学专业,广东 广州,511400;3.佛山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动物医学系畜牧兽医专业,广东 佛山,528000;4.莆田学院医疗健康产业管理系,福建 莆田,351100;5. Krirk University, Bangkok Thailand,10220)
  • 简介:摘要:时间的主观感知往往是因人而异的心理认知状态,本文尝试从CFF假说来分析不同生物物种对时间历程与寿命长度是否有相关性进行探索。在人类群体中,笔者侧重精神病患、特异功能人士、少数民族、中高龄人群、儿童与青少年等五类人群的CFF数值变化以及对时间的主观感受度进行差异性对比。

  • 标签: CFF 时间感知 动物 心理 寿命
  • 简介:1前言1991年德国业余登山家赫尔穆特·西蒙在意大利和奥地利交界的阿尔卑斯山海拔3000米的冰山顶上发现了一具被冻僵的木乃伊距今大约有5300年。据路透社报道,这是世界上最古老也是至今保存最完好的木乃伊“冰人奥茨”具有相当高的科学研究价值。至今已有14年,由多国生命科学研究专家和工程师组成的研究小组正用高科技对这具骸骨进行研究,试图揭开它最后秘密。不过令科学家困惑是仿佛埃及流传“图坦卡蒙诅咒”一般。

  • 标签: 分子中医学 辐射源 生命科学研究 隧道 时空 木乃伊
  • 简介:目的了解2007-2017年广东省艾滋病病毒感染者(humanimmunodeficiencyvirus,HIV)和艾滋病病人(acquiredimmunodeficiencysyndrome,AIDS)的流行特征及其时空分布特征,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以2007-2017年广东省各县(区)历年报告的HIV/AIDS为基础,用OpenGeoDa1.8软件进行全局空间自相关和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SaTScan9.4进行时空扫描分析,用Arcgis10.4进行可视化展示。结果广东省2007-2017年共新发现HIV/AIDS76476例,病例的空间分布范围逐年扩大并且局部地区分布集中。各年全局Moran’sI0.25~0.43之间(均有P<0.05),说明2007-2017年存在全局空间自相关。时空扫描统计分析显示深圳市6个县(区)为一类聚集区域,阳江市、罗定市等6个县(区)为二类聚集区域,广州市、佛山等19个县(区)为三类聚集区域(均有P<0.05)。结论艾滋病发病的高高聚集区域逐渐覆盖珠三角大部分县(区),阳江市及周边地区逐步退出高高聚集区,提示珠三角区域为广东省近几年艾滋病防控重点区域。

  • 标签: 艾滋病 空间自相关 时空扫描 时空聚集
  • 简介:目的:探讨磁共振(MR)脑脊液时空动态分析技术对症状性蛛网膜囊肿患者定性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30例经临床确诊的症状性蛛网膜囊肿患者,应用3.0T磁共振扫描仪及16通道头颈联合线圈,进行MR头颅平扫及时间-空间标记反转脉冲(T-SLIP)动态MR技术检查,获取影像数据。评价图像质量,记录病灶大小和信号强度,评估邻近脑组织及骨质受压情况。分别判断T2加权像(T2WI)序列、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AIR)序列及T-SLIP图像上病灶与周围脑脊液流通腔隙的交通情况,评价蛛网膜囊肿与外界沟通情况。结果:30例患者图像质量均较好,达到评估及诊断标准。T2WI序列及FLAIR序列无法显示囊肿与邻近蛛网膜下腔的交通情况;T-SLIP图像于所有病例均能清晰显示蛛网膜囊肿与邻近蛛网膜下腔交界处的脑脊液动态变化,其中22例为非交通性囊肿,8例为交通性囊肿。结论:T-SLIP技术是一种无创有效的鉴别交通性与非交通性蛛网膜囊肿的方法,可为蛛网膜囊肿患者术前评价提供重要的影像学依据。

  • 标签: 磁共振成像 脑脊液 时间-空间标记反转脉冲 动态分析技术 蛛网膜囊肿
  • 简介:目的分析手足口病在精细时空尺度的交互作用及其特点,为开展精准防控提供依据。方法根据手足口病历年发病数据,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抽取广州市越秀区2014年手足口病资料,通过统计年鉴收集人口资料,描述手足口病的三间分布,并用Knox方法分析其在精细时空尺度的交互作用。结果2014年越秀区共报告手足口病3265例,存在时空交互作用,具有时空聚集性,在时间临界值为4d、空间临界值为0.2km时,时空聚集强度最大。女性时空聚集强度大于男性;0-2岁组在第1、第4—7天,3~6岁组在第1、第4~5、第9~11天,≥7岁组在第2、第7~8天分别出现了时空聚集高峰;散居儿童主要在0.4km范围内出现较强时空聚集强度,学生在0.3~0.9km范围内出现较强时空聚集强度。在4d、0.2km的时空范围内,手足口病发病风险呈现增加趋势。结论手足口病在短时间和短距离内聚集性较强,女性、3~6岁儿童、托幼儿童是聚集性病例发生的高危人群,根据手足口病时空分布特征做好防控,有助于防止聚集性病例的发生。

  • 标签: 手足口病 Knox检验 时空聚类分析
  • 简介:目的研究莒南县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的空间分布状态及其时空动态变化,为调整和优化山东省HFRS的综合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疾病空间分布概率模型及病例空间分布量化指标探讨莒南县1975-2004年HFRS的空间分布特点。结果从1975-2004年,莒南县各自然村HFRS的空间分布经历了Poisson分布→负二项分布→Poisson分布的变化过程;HFRS的发病水平经历了自然散发→局部流行→暴发流行→局部流行→散发的变化过程。结论莒南县HFRS的发病已处于低发病水平散发期。需根据HFRS疫点村类型,发病时空动态分布特点,主要宿主动物及其生活习性制定HFRS的综合防制措施,尽可能维持鼠类之间的生态平衡,才能有效防治HFRS。

  • 标签: 肾综合征出血热 疾病空间分布概率模型 病例空间分布量化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血气分析临床检验。方法对采集到的样本进行检验。结论血气分析是常用的酸碱平衡的判断方法。

  • 标签: 血气分析 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对影响血气分析结果的因素进行分析。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入住ICU560例患者血气分析检验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血气分析的结果受患者状态、标本的采集以及治疗、存放等各种因素的影响。结论树立起质控意识,严格把关,做好标本采集各个环节的质量保证,才能为临床提供安全可靠的检验结果。

  • 标签: 血气分析 影响因素
  • 简介:中图分类号R15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5)07-0473-01摘要目的探讨护理不良事件以及法律风险。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至2015年3月发生的600例各科室出现的护理不良事件病例,根据护理不良事件的级别、类型、系统和法律风险之间的联系对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分析并研究其法律风险。结果研究后发现,最易出现护理不良事件的为肿瘤科,最易出现不良事件的为错误用药;法律风险为Ⅱ级。结论为将护理中不良事件以及法律风险有效降低,医院相关部门要定期引进相应管理系统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将护理流程有效完善。

  • 标签: 护理 不良事件分析 法律风险
  • 简介:摘要目的对尿液分析仪检测常见的假阳性及假阴性的问题进行分析,以更准确、更可靠地为临床提供诊断依据。方法用尿液分析仪法检测后,作沉渣镜检,再针对无临床症状而结果异常之项目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手工方法检测。结果①500例尿液试纸检测全阴标本用手工检测阳性总数达20例,阳性率达4%;②200例尿液试纸带检测异常标本的手工检测假阳性总数达22例,假阳性率达11%。结论试纸带在测定过程中易受各种因素影响,所以在检测工作中应将试纸带与手工操作相结合。

  • 标签: 尿液 分析仪 假阳性 假阴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尿液样本的检验结果产生影响的因素,通过质量控制管理来加强尿液样本的检验控制,以更好地改进尿液分析的结果。方法通过对尿液标本检测之前,检测过程和检测之后的三个环节对其检测结果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对影响因素采取了相应措施。为了解临床提供更准确的检验结果,应加强对尿液标本的收集,送检及检测过程的控制。并严格根据操作标准规范来执行检验工作,以保证分析结果的准确性,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并选择合理用药。

  • 标签: 尿液样本 检验结果 影响因素
  • 简介:中图分类号R4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5)07-0453-02摘要目的提高医学检验分析的质量,减少影响医学检验结果的分析前因素。方法通过对医学检验分析前的质量保证进行研究,探讨在医学实践过程中影响检验分析前质量的因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结果通过分析得出,分析前的质量控制影响了检测结果,并且在多年的一些检验经验来看,一些检验结果都与分析前的质量控制有着重要联系。结论进行质量控制就必须注意分析前质量的影响因素,这也是我们日常工作中没有重视的环节,因此,要想提高检验质量就必须高度重视分析前阶段的工作。

  • 标签: 质量 因素分析 医学检验 临床医学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解自动分析仪对尿液有形成分检测与人工显微镜检测结果是否完全一致,以确定自动分析仪能否全权替代人工操作。方法每一份标本在同一时间、同等环境条件下,用自动分析仪检测,然后人工显微镜观察,将两结果定性对比。结论两种方法检测结果不完全一致,自动分析时有定性上的错误。因此,自动分析仪不能全权替代人工,当自动分析仪检测结果异常时,务必人工显微镜检测以确认。

  • 标签: 尿液 仪器自动分析 人工分析 替代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引发产妇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并探讨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行剖宫产分娩发生产后出血产妇的64例临床资料。结果所有产后出血产妇在行护理措施后均抢救成功,其中出血量500~1000毫升40例,1000~2000毫升18例,2000~3000毫升5例,高于3000毫升1例,主要产后出血原因为子宫收缩乏力44例,占比例68.75%,其它因素为胎盘因素(15.62%),凝血功能障碍(1.57%),软产道损伤(14.06%)。结论根据产妇特征预估产后出血量并实行针对性抢救护理干预是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促进产后康复的重要措施。

  • 标签: 剖宫产 产后出血 原因分析 护理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