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护理要点。方法对36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急诊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患者,迅速进行术前准备及救治,术中密切配合,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发现异常及时迅速地进行有效的处理,加强术后护理,积极防止并发症的发生。结果36例AMI患者经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均取得满意的效果,救治成功率为100%。结论对AMI患者进行合理有效的术前、术中和术后护理,可防止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急诊PCI抢救的成功率。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PCI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诊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救护理。方法:选取本院2019年7月-2020年3月门诊部门抢救的5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通过数字随机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急救护理,观察组采取急救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急救时间、抢救成功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经分析数据得出观察组患者在急救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抢救成功几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急诊心肌梗死 院前急救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20例,根据就诊时间先后,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路径护理,给予观察组急诊护理路径护理,比较两组的分诊评估、急诊停留等时间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分诊评估、急诊停留、卧床与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护理科提高抢救率,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急诊护理 常规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急诊护理方式进行探究与分析。方法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均为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收治时间为2015年5月至2016年6月期间,共计52例。采用简单随机分组,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急诊护理,对两组患者的分诊用时、卧床时间、球囊扩张用时、住院天数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分诊用时与卧床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其球囊扩张用时以及住院天数均明显较对照组少,P<0.05。结论为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实施急诊护理的效果可观。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急诊护理 球囊扩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诊断及急诊急救的措施。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疑似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选取8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对两组患者血清中的心肌酶谱(CK、CK-MB、LDH及AST)运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检测。对AMI患者进行急救处理,即给予镇静及止痛处理等。结果80例疑似AMI患者中,最终确诊为AMI的有62例。健康对照组与62例AMI患者血清中的CK、CK-MB、LDH及AST含量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AMI患者治疗前后冠状动脉再通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心肌酶谱指标能够作为AMI患者的临床诊断标准,给予AMI患者必要的急诊急救措施,能够提高患者的冠状动脉再通率。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AMI) 心肌酶谱 临床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护理干预相关措施及临床效果。方法纳入本院2011年-2015年收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0例为本次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有患者40例。对照组常规治疗护理干预,观察组对症治疗基础上给予急诊护理路径干预。结果对比2组患者抢救效果、临床疗效及护理满意率,观察组患者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急诊护理路径干预措施能有效提高抢救效果,改善患者症状,提高对护理满意程度,值得临床普及推广。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急诊护理干预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过去2年来92例急诊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在急诊科抢救治疗急诊护理后,患者病情稳定,有80例转入病房继续治疗,在急诊死亡12例。抢救成功率为87%。本组患者无相关的结论护理要点,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积极主动参与救治,正确恰当、熟练的急救治疗和护理措施能够有效的降低死亡率,减少并发症,有利于早日康复。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急诊护理
  • 简介:心肌梗死是一种来势凶猛、死亡率极高的心脏急症,常常会让人来不及反应。所以在面对如洪水猛兽般的心肌梗死时,我们不要自乱阵脚,一定要牢记两个120:第一个就是当身体感到了不适、出现了急性胸闷时,要立刻拨打“120”急救电话;第二个就是要牢牢把握住黄金救治的120分钟时间,因为如果在120分钟之内打开堵塞血管的话就可以把死亡率降到1.6%以下。可是如果超过120分钟,每延长一个小时死亡率就会增加1%。那么,心肌梗死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的?我们该怎样去预防和自救呢?在医院又是如何进行急诊治疗的呢?那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个潜藏在暗处的杀手——心肌梗死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急诊护理。方法选我院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接收的4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依据接诊患者时间的先后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急救期间对照组患者实行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予以优质护理模式。对照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77.3%,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5.5%,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差异显著(P<0.05);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下床活动时间、平均住院时间与再发心梗率,观察组患者具有明显的优势,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临床急救急性心肌梗死期间,为患者提供相应的急诊护理措施,对改善临床症状具有显著的效果,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急诊护理 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于心肌梗死患者急诊抢救临床的分析。方法:将本院80例急诊抢救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采用不同的诊断及治疗措施,对患者的并发症情况及患者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昏迷、心力衰竭、胸痛)等情况及患者满意度比参照组都更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急救与护理对策。方法分析2010年1月~2011年12月我院急诊科救治的3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急救措施和护理对策。结果经过治疗与护理,25例患者治愈出院,5例患者死亡,治愈率为83.33%。结论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确保了治疗的顺利进行,提高了AMI的抢救成功率,取得了良好的治愈效果。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急救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急诊护理对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作用。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抢救的7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试验对象,再根据急诊方式的差异性分组,对照组36例采取常规急诊护理,观察组36例选择优化急诊护理方案护理,针对两组的整体急诊护理情况作比较和评估。结果经护理,观察组的总护理满意度达94.4%,相比对照组的77.8%有明显增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相对对照组而言,观察组的分诊评估与静脉通道开通明显更快,总抢救时间明显更短,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再AMI或PCI上,观察组的总出现率是5.6%,相比对照组的27.8%有明显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抢救中,采取优化急诊护理方案强化干预,可有效争取抢救时间,改善预后,值得在临床普及。

  • 标签: 临床急诊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 优化急诊护理方案 作用
  • 简介:摘要急性心肌梗死是冠心病严重类型,病情重、变化快,极易出现并发症。急性心肌梗塞病人在急诊科得到及时正确诊断和护理,不但可以赢得和缩短抢救护理时间,降低能量消耗,及时发现并控制并发症,缩小梗塞面积,从而提高抢救成功率,还可使患者尽早从心理上减轻紧张和恐惧心理,积极配合医务人员更好地为其诊治疾病,达到早日康复的目的。

  • 标签: 心肌梗塞 急诊急救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急性心肌梗死急诊急救护理。 方法: 以本院 2018 年 1 月 -2019 年 1 月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42 例,将其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予以急诊急救护理,观察其护理效果。 结果: 在 42 例患者完成急诊急救护理后, 1 例无效, 14 例好转, 27 例显效,其总有效率为 96.6% ( 41/42 )。护理满意对观察发现, 2 例不满意, 10 例基本满意, 30 例非常满意,总满意度为 95.2% ( 40/42 )。 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过程,对其予以急诊急救护理,可以有效降低患者死亡率,在提升患者治疗效果和护理满意度的基础上,确保患者生命安全,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急诊急救护理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急性心力梗死患者的急诊急救护理分析。方法:选取入院治疗的 50例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分析急诊急救过程中采用的方法和护理措施。结果: 50例患者均获得有效的急救治疗,其中有 45例患者转好,转好率达到 90%,有 5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占比为 10%,无死亡例证。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需要及时救助,根据护理治疗的实际情况,采用正确的急诊护理方法,有效的降低患者的病死率,有效的改善患者的整体治疗效果,符合临床救治的整体护理分析过程。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急诊急救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急诊护理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1月至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组。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实施急诊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急诊全面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急性心肌梗死抢救成功率、下床活动时间、出院时间、家属满意评分、心梗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急性心肌梗死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下床活动时间、出院时间、家属满意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心梗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的全面急诊护理临床效果确切,可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心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急诊护理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急性心肌梗死病症有着极高的发病率,而且危险系统突出,有关文献资料表示,对于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病症患者当中,50%均在发病1小时会出现院外猝死情况,如果未给患者及时抢救干预,不仅会增加患者残疾风险,甚至会导致患者丧失宝贵的生命,鉴于此,本文内容就针对此类病症,实施急诊急救护理的临床情况进行多方面的分析。方法:以科室接收病例为调查目标,总体有70例,在干预前对病患进行组别区分(双盲法),对照组执行常规急诊护理模式,观察组主要为院前急诊急救护理操作,每个小组病患35例,将病患心肌再灌注、急救反应、住院时间进行详细统计,查看各小组并发症、死亡率情况。结果:观察组各指标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例数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通过对急性心肌梗死病患实施院前急诊急救护理干预,能够缩短病患住院时间,保证急救成功结局,杜绝严重并发症情况的发生,同时可降低死亡率。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院前急救护理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 讨论急性心肌梗死中实施急诊急救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纳入本次实验,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中40例纳进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剩余40例纳进实验组(实施急诊急救护理),比较2组护理价值。结果 实验组接诊时间、现场急救时间、急救总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2组实施前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实施后实验组生命体征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实施急诊急救护理效果显著,有效改善其生命体征状况,缩短接诊、现场急救时间,因此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急诊急救护理 常规护理 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