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评价局部进展期胃癌术后放疗同步疗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对我院进展期胃癌术后放疗同步疗患者25例和单纯行化疗患者24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价两组患者的1、2、3年生存率,并观察患者于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1、2、3年生存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泻、骨髓抑制、肝肾损害等,其中观察组的恶心呕吐和腹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对进展期胃癌术后患者进行同步放化疗可以提高其生存率,且不良反应可耐受,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进展期胃癌 放射治疗 化学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原发性心脏肿瘤的临床特征进行观察,并研究其治疗方法。方法采用常见的回顾性分析法,对我院2002-2009年间的100例原发性心脏肿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从中得出原发性心脏肿瘤的临床特性及其治疗方案。结果从患者患病类型分析可以发现,在这100例患者中有79%的患者属于良性粘液型,也就是79例患者;有11例患者属于恶性肿瘤,占总数的11%;剩下的10%属于良性非粘液型,有10例患者。随着对患者进行治疗发现,在100例患者中有2例患者经过7个月治疗时间死亡,有2例患者经过10个月治疗时间死亡,有3例患者经过2年半的治疗时间死亡。结论在临床医学中,原发性心脏肿瘤属于一种很少见的病理,一旦发现患有此病的患者,应马上对其进行手术治疗,同时,治疗过程中可以发现,经过手术治疗后恶性肿瘤效果不大,良性肿瘤效果显著。

  • 标签: 原发性心脏肿瘤 临床特征 治疗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讨论心脏介入治疗术后的护理和术后并发症预防的方法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100个做心脏介入治疗术的患者,以这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等分为对照组和护理组。对于对照组的患者提供基本的常规护理,但对于护理组进行常规护理和综合护理。结果护理组的术后并发症远低于对照组,同时对照组的患者满意度明显比不上护理组,从统计学的意义上来说,这两组的差异比较是有意义的。结论术后护理与手术成功与否有着密切联系,术后护理不仅包括身体物理上的护理,更重要的是心理上的护理,要让患者放心治疗,做好护理,不仅会是患者的满意度增加,更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机率。

  • 标签: 并发症 护理 预防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剂量TP方案同步三维适形放疗综合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近期疗效和毒性反应。方法整理收集56例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同步组和单放组各28例,化疗用小剂量TP方案,紫杉醇30mg+顺铂30mg,每周1次,连续5~6周,同步疗于放疗第1天开始。放疗采用三维适形放疗,直线加速器、6MV-X线,放疗剂量为60~70Gy,6~7周完成放疗,同步组与单放组所接受的放疗剂量无明显差异,放疗结束后3个月评价疗效。结果56例全部完成治疗计划,同步治疗总有效率及1年生存率均明显高于单放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毒副反应较单放组有所增加,但经对症治疗均能耐受,均能顺利完成治疗计划。结论小剂量TP方案化疗同步三维适形放疗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有较好的近期疗效,毒副反应有所增加,但患者可以耐受。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化学疗法 小剂量TP方案 三维适形放疗 同步
  • 简介:摘要目的对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治疗进行分析。方法从2013年2月到2014年4月,选取我院收治的79例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 标签: 老年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与探讨心肺复苏后进入ICU患者存活率、气管插管所用时间与复苏成功率之间的关系。方法对我院自2012年5月至2014年2月进行心肺复苏后进入ICU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存活率、气管插管所用时间、转入ICU时间及复苏成功率进行统计。结果A组患者相比于B组患者在年龄方面占优势,且气管插管所用时间相对较短,转入ICU时间较短,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A组患者较B组患者心肺复苏术后发生吸入性肺炎的概率低,p<0.05。结论年龄是影响心肺复苏后存活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一定范围内的年龄段内存活率较高;气管插管所用时间越短,存活率越高;送入重症监护室时间越短,患者存活率越高。

  • 标签: 心肺复苏(CPR) 重症监护(ICU) 结果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患有心脏神经症的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方式治疗,旨在缩短治疗时间,提高治疗有效性。方法选取我科在2011年6月-2013年6月这两年时间内收治的心脏神经症患者共77例,将这77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式,即β受阻制剂以及谷维素两种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之上采用丹栀逍遥散实施干预治疗,并加大谷维素使用剂量。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在中西医结合治疗下,患者心脏神经症症状改善效果更好,治疗总有效率更高。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方式不仅能够缩短治疗时间,在治疗效果上也更为有效,适合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中西医结合 心脏神经症 治疗效果
  • 简介:目的:观察厄贝沙坦对高血压心脏病的临床治疗效果,从而为疾病的治疗提供有效的科学依据。方法:以我院在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80例高血压心脏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给予患者口服厄贝沙坦进行治疗治疗疗程2个月。比较患者治疗前后血压的变化情况及其总的治疗效果。进一步对治疗前后血压情况进行比较,计量资料使用t检验统计学分析。如果P值小于0.05,则说明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可靠。结果:经过2个月的治疗,患者显效人数为42例,占总人数的52.5%,有效人数为30例,占总人数的37.5%,无效人数为8例,占总人数的10.0%,总的治疗有效率为90.0%。在治疗前患者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为(162.5±9.5)mmHg和(100.2±11.3)mmHg,而治疗后患者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为(131.4±8.8)mmHg和(87.1±9.6)mmHg,t检验统计学结果表明,两者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厄贝沙坦对高血压心脏病具有很好临床治疗效果,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和使用。

  • 标签: 厄贝沙坦 高血压心脏病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中晚期宫颈癌患者提供同步放化疗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2005年至2009年我院共有152例中晚期宫颈癌患者接受治疗,根据临床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患者进行分组研究,一组患者采取单纯放疗治疗,一组患者进行放化疗同步治疗,对比分析临床效果。结果临床中使用单纯放疗进行治疗,近期有效率为75.5%,同步放化疗患者的有效率为94.6%,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其临床结果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同步放化疗在临床中对于中晚期宫颈癌患者具有比较好的临床效果,患者的有效率比较高。

  • 标签: 同步放化疗 单纯放疗 中晚期宫颈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氟尿嘧啶加顺铂(FP方案)同步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食管癌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40例局部晚期食管癌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单放组和放组),每组20例,两组均采用6MV-X射线放射治疗,食管癌原发灶剂量66~70Gy,区域淋巴结剂量50~66Gy。放组放疗第1天开始同时给予氟尿嘧啶550mg/m2,d1~5静滴,每天时间大于6h,顺铂25mg/m2,d1~3静滴,每3周重复1次,连用2~3周期。结果单放组和放组的有效率(CR+PR)分别为75%和90%,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的1﹑3﹑5年局部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60.0%﹑20.0%和10.0%,75.0%﹑55.0%和25.0%,两组局部无进展生存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0.0%﹑25.0%和15.0%,85.0%﹑60.0%和30.0%,总生存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同步放化疗组的毒副反应高于单纯放疗组。结论同步放化疗可提高局部晚期食管癌的无进展生存率和总生存率,毒副反应增加,但患者能够耐受。

  • 标签: 氟尿嘧啶 顺铂 同步放化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介入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病人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将2012年6月-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行介入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患者80例,根据随机对照原则均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5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后其心律失常发病率为5.0%、穿刺点出血发生率2.5%、排尿困难发生率2.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5%、12.5%、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在介入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患者临床治疗中,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术后恢复速度,以及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意义,值得我们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先天性心脏病 介入治疗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对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麻醉效果进行探讨分析。方法根据我院接收的60例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患儿来进行研究分析。有13例患儿需要先进行基础麻醉再进行外周静脉开放,使用咪唑安定静脉给药;其余的47例患儿使用导管室配合外周静脉穿刺输液,用药为氯胺酮和咪唑安定。使用的麻醉药物是丙泊酚,少数患者增加使用盐酸氯胺酮。结果全部患者都顺利的完成了手术治疗,共有2例不良反应患者在术中出现,积极治疗后,得到缓解;其中没有发现麻醉并发症的病例。结论为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进行麻醉后手术,能够让手术过程更加顺利,给患儿提供通畅的呼吸条件,保持麻醉深度来进行手术,麻醉使用到的药物有咪唑安定、丙泊酚、氯胺酮等,其麻醉效果都是非常好的,安全可靠。

  • 标签: 先天性心脏病 小儿 介入治疗 麻醉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泪道通管植入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对我院收治的58例慢性泪囊炎患者,进行泪道通管植入术,观察术后效果。结果58例中56例成功进行了泪道通管植入术,96.55%的成功率。结论慢性泪囊炎的治疗采用泪道通管植入,具有成功率高、有效率高、操作简单的优点。

  • 标签: 泪道 再通管植入术 慢性泪囊炎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介入封堵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来我院诊治的先天性心脏病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取传统开胸手术治疗及介入封堵术治疗,对比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采取传统开胸手术治疗的50例患者成功48例,围手术期发生并发症者2例;采取介入封堵术治疗的50例患者成功者48例,围手术期发生并发症者2例。结论介入封堵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具有安全性高、创伤小、恢复快、操作简单、不留手术瘢痕、并发症少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介入封堵术 先天性心脏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血压心脏病患者采用美托洛尔联合厄贝沙坦药物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8月-2013年12月收治的140例高血压心脏病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其中按照患者意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0例,其中实验组患者在美托洛尔治疗的基础上给药厄贝沙坦,对照组患者单纯给药厄贝沙坦,治疗一段时间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给药治疗后总有效率分别为92.86%、70.0%,比较具有显著差异,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美托洛尔联合厄贝沙坦治疗高血压心脏病患者具有效果好、不良反应少,疗效稳定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高血压心脏病 厄贝沙坦 美托洛尔 老年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对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伴发重症肺炎的治疗方法。方法抽取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间我院收治的24例先天性心脏病伴发重症肺炎患儿作为实验对象,同时结合其临床治疗资料进行综合性回顾与分析。结果本组24例患儿中,经治疗后得以康复出院者21例,治愈率是87.5%,3例(12.5%)治疗无效死亡。治疗期间出现肺动脉高压或心力衰竭加重者共4例,占16.7%,后经治疗后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其余20例在心衰及重症肺炎改善后择期行手术治疗。本组24例患儿的住院天数在4h到17d左右,平均7.9d。结论为先天性心脏病伴发重症肺炎的小儿实施积极、全面的临床治疗,必要时给予手术治疗,对于改善病情,尽最大限度降低病死率很有帮助,可作为今后医院单位救治本病的可靠途径之一,建议临床进一步普及与应用。

  • 标签: 先天性心脏病 重症肺炎 小儿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治疗特点。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收治的42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为21例合并冠心病患者,对照组为21例单纯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电图和临床表现并对数据做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心悸、心绞痛、呼吸困难、心肌梗死及心界扩大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比较两组患者心电图,观察组患者的电轴左偏、陈旧性心肌梗死、缺血性ST-T改变以及束支传导阻滞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病情复杂,其症状和体征相互掩盖,在临床上容易漏诊、误诊,因此,加强该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冠心病 临床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