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积极心理学被誉为心理学史上的第四浪潮。积极心理学是利用心理学目前已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能和美德的科学;其研究对象是平均水平的普通人,是研究给人带来快乐和幸福感的心理科学;它要求心理学家用一种更加开放的、欣赏性的眼光去看待人类的潜能、动机和能力等。本文首先重点论述了中职生心理危机产生的主要原因,而后提出加强中职生心理管理的对策。

  • 标签: 积极心理干预 中职生 心理健康
  • 简介:目的观察快速、主动团体心理辅导对解除大学生情境危机的效果。方法快速排查出受自杀未遂事件影响较大的学生61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实验组实施快速、主动的团体心理辅导,对照组按常规模式(被动个别心理咨询)做危机干预工作。实施干预前后采用精神卫生自评量表(SCL-90)分别对两组学生进行测试。结果实验组学生SCL-90总分及躯体化、抑郁、焦虑、恐怖多个因子分均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实验组干预后与干预前相比,SCL-90总分除强迫因子外各因子分均比干预前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快速、主动团体心理辅导对解除大学生情境危机的效果明显。学校建立心理危机快速反应小组,在校园发生重大恶性事件时,可以快速协调相关部门,按照一定模式对大学生进行危机干预,这对于解除大学生的情境危机,增进其心理健康有重要作用。

  • 标签: 团体心理辅导 大学生 危机干预
  • 简介:摘要本文着重阐述大学生心理危机问题预防和干预较常采用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局限和困惑。在医学干预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上,探索出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干预的医教结合模式,更科学、有效地对当前大学生心理危机实施干预,及时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为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干预研究提供新思路,为高校思政教育和心理辅导工作提供参考。

  • 标签: 大学生 心理危机 医教结合 预防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自杀未遂患者的群体特征,并利用心理危机干预的方法帮助患者度过心理危机。方法采用调查法,分析自杀未遂者111例的资料,采用症状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SDS)111例被试评估后将其随机分为干预组(n=57)和对照组(n=54),对干预组实施社会干预,出院6个月后采用入组的测查工具,加上生活质量量表,自我状态评价量表,应付方式问卷、社会支持量表,对两组再评估并比较。结果出院后6个月内,对照组中3例出现自杀行为(自杀未遂2例),两组间比较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6个月时的症状自评量表、SDS抑郁自评量表减少分值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出院6个月时的自我感觉评价得分,应对方式量表中的解决问题得分,社会支持量表中的主观支持、客观支持、支持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而自责得分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本研究提示对自杀未遂者实施社会心理干预能够一定程度上改善其精神心理活动状况,降低绝望感,从而降低再自杀行为发生风险。

  • 标签: 自杀未遂 心理危机 干预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通过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我们认为只有针对心理危机多层次的原因,采用多层次的预防干预措施,才能治疗缓解心理危机,提高中年女性的生活质量。

  • 标签: 中年女性 心理危机 预防干预
  • 简介:人们大多认为那些事业上已取得成功,业绩卓著,拥有名利地位的名人和强者,因为不存在钱的困惑,享尽荣华富贵,不再有忧愁和苦恼,心境也一定是愉悦欢快的。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名人和强者也是有血有肉的人,同样不能脱俗于喜怒哀乐。例一,某女县长仕途经济可谓是一路顺风,取得的成就足以说明她是一位优秀的县长。可是由于她在家庭中是一个“不称职”的妻子,致使婚姻裂变,丈夫面对死水一潭的家庭

  • 标签: 心理危机 家庭 婚姻裂变 成就 事业 抑郁症
  • 简介:摘要心理学领域中,危机干预指对处在心理危机状态下的个人采取明确有效措施,使之最终战胜危机,重新适应生活。心理危机干预的主要目的一是避免自伤或伤及他人,二是恢复心理平衡与动力。自杀在中国死亡原因中排序至第5位,是当前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应该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了解自杀者自杀行为的原因,针对不同的原因,做好心理护理,对重塑患者健康心理及人格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自杀 心理 危机干预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大量的事实和研究表明,服刑人员处于特定的高应激环境下,是心理危机高发群体,其心理危机不仅影响着其自身的健康和改造,该心理危机伴有的不可预见、突发性的暴力行为将直接威胁着监狱的安全稳定。目前,监狱系统对服刑人员心理危机采取的大多是出现危机后才去解决问题的被动应对模式,少有主动干预,对其心理危机更缺少系统的层次分类。因此本文尝试建立服刑人员心理危机预警系统,建立心理危机级别分类、预警指标和干预范围来主动的对其心理危机进行评估、干预,将危机消灭在萌芽状态。

  • 标签: 心理危机 预警系统 指标体系
  • 简介:摘要: 本文基于对高校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简单了解,针对高校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实现教育管理与心理健康融合的必要性,提出要使心理训练贯穿学生工作过程、有效利用心理制约效应、大力开展生命教育等有效途径,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保障大学生全面化发展。

  • 标签: 高校心理 教育管理 心理健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不良事件中——住院病人自杀信息搜寻、评估方法与心理干预措施。方法利用心理学有效访谈技术“行为事件,淡化羞耻,小心假设,扩大症状,具体否认,正常化”及CASE方法,早期发现病人自杀信息,9年对30例有自杀观念及自杀未遂病人进行临床心理干预。对照本院58例口服百草枯自杀住院病人情况分析,及时处理病人情绪和情感压力,改变不合理信念和认知思维方式,抗抑郁及转诊治疗。结果30例自杀意念和自杀未遂病人通过心理危机干预后随访未有发生自杀行为。结论住院病人早期自杀心理评估,针对性的进行干预或转诊是防止护理不良事件——住院病人自杀的有效方法。

  • 标签: 住院病人自杀 心理评估 心理干预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对灾后心理危机的概念,灾后心理危机产生的表现、特点、产生的原因、心理危机干预的策略和方法等几个方面对心理危机干预进行了初步的分析,探讨护士在灾后心理危机过程所应该扮演的角色以及该如何发挥自身的作用。

  • 标签: 护士 灾后 心理危机 心理干预 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对心理危机干预技术在急诊意外伤害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50例急诊意外伤害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使用心理危机干预技术对观察组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同时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心理干预,对比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HAMA、HAMD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危机干预技术在急诊意外伤害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负面情绪,提高治疗质量。

  • 标签: 心理危机干预技术 急诊 意外伤害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护士在心理健康危机干预中的角色及有效策略探讨。方法:在全院范围内选拔17名心理联络员,由心理咨询联络护士对其进行心理学知识及沟通技能培训,比较培训前后的得分情况;心理咨询联络护士对50例患者进行个体心理干预,用自制满意度调查表调查患者对心理咨询联络护士的工作满意度。结果:心理联络员的心理学知识及沟通技巧得分显著高于培训前(P<0.05);患者对心理咨询联络护士总体满意度达91.80%。结论:心理咨询联络护士在临床中承担咨询者、联络者、指导者和教育者的角色,对患者及护士的心理健康管理起到了积极作用。

  • 标签: 护士心理健康 危机干预 角色 有效策略
  • 简介:《自然-地球科学》期刊发布了两项关于地球气候的长期研究的最终结果:至2100年,阿尔卑斯山附近的高山冰川中的3/4将全部融化:至3000年,南极洲的一部分大冰川也将融化,直接导致全球海平面平均上升1.2米。

  • 标签: 冰川 危机 地球科学 阿尔卑斯山 南极洲 海平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