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情景模拟训练对基层士官卫勤战伤技能培训的影响。方法:采用情景模拟形式对基层士官开展卫勤战伤技能的培训,培训内容为基本护理理论知识、急救知识、基础护理技术操作、战伤护理技术操作,比较培训前后卫生士官基础技能及战伤技能变化、卫生士官自我满意度及基层部队满意度变化。结果:培训后,基层卫生士官的基本护理理论知识和急救知识的成绩分别高于培训前;基础护理技术操作和战伤护理技术操作考核得分分别高于培训前,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卫生士官自我满意度以及基层部队满意度分别高于培训前,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实施情景模拟训练后,提高卫勤保障能力,提升卫生士官救护技能,提升基层部队和卫生士官自我满意度。

  • 标签: 情景模拟训练 卫生士官 战伤技能 满意度
  • 简介:摘要:学校人口密集,流动性较大,一旦爆发传染性疾病后果不堪设想。本文观察学校目前传染病防控工作基本状况,发现目前仍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本文探讨学校传染病防控体系构建问题,提出发展建议。建立和完善学校传染病防控体系有重要的、长远的意义。

  • 标签: 学校 传染病 防控 关键环节
  • 简介:摘要: 大学校园不同于初高中校园,不仅有文化建设还有生活建设,生活建设中不可缺少的就是饮食方面的建设,食堂、小卖部、水果店、餐饮店等几乎都成了大学校园饮食方面的标配,然而丰富的饮食选择会衍生出一系列 大学校园饮食 安全问题。大学校园内有成千上万的大学生居住,如果日常饮食出现安全隐患后果不堪设想,本文对大学校园饮食安全存在的危机隐患以及安全管理方面进行讨论。

  • 标签: 大学校园 饮食安全 危机隐患 安全管理
  • 简介:摘要: 大学校园不同于初高中校园,不仅有文化建设还有生活建设,生活建设中不可缺少的就是饮食方面的建设,食堂、小卖部、水果店、餐饮店等几乎都成了大学校园饮食方面的标配,然而丰富的饮食选择会衍生出一系列 大学校园饮食 安全问题。大学校园内有成千上万的大学生居住,如果日常饮食出现安全隐患后果不堪设想,本文对大学校园饮食安全存在的危机隐患以及安全管理方面进行讨论。

  • 标签: 大学校园 饮食安全 危机隐患 安全管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由于我国国情、社会环境背景比较特殊,许多中小学生都纷纷戴上了眼镜,而防控儿童与青少年近视已经引起广大学生、家长、社会、教育部门的高速重视。通过研究发现,用眼环境、坐姿不正、学习负担过重、电子产品的长时间使用等都会降低学生视力,除去先天遗传之外,不良视觉环境最为重要。这里所说的视觉环境主要是用眼光环境,中小学生正处于视力发育的关键时期,每天在教室学习的时间一般都会超过 6 个小时,甚至长达十几个小时,若光环境与用眼要求不符,则必然会影响学生视力。基于此,为确保学生视力健康,有必要强化分析与研究中小学生的教室照明标准,营造良好的照明环境。

  • 标签: 中小学校 教室照明标准 研究与分析
  • 简介:摘 要:健康素养指的是个人获取健康信息,对基本健康服务有所了解,并且能够运用这些健康信息与服务了解自身的健康水平。而公共健康素养包含了基本知识与理念、基本技能以及健康生活方式和行为。近些年,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提升,随之而来的确是很多与生活方式息息相关的慢性疾病逐年增多,严重威胁了人们的健康问题。基于此,加强公民健康教育并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成为了现阶段的主要目标。本文以学校健康教育为研究对象,简述目前学校健康教育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分析学校健康教育对提升公民健康素养的重要性,并对如何将公民健康素养与学校健康教育资源进行有机结合进行了探讨。

  • 标签: 公民 健康素养 健康教育 学校 资源分配
  • 简介:摘要:学校内人口密集,是传染性疾病容易爆发的场所之一,在学校一旦爆发食源性传染病或食物病毒,将会严重影响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甚至威胁学生的生病健康。根据报道显示,学校内食源性传染病和食物中毒问题逐年递增,需要学校和社会给予高度关注,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保证食物质量和食品安全,保护学生的生命健康。基于此,本文将分析学校内食源性传染病和事物中毒的出现的因素,提出有效的防控措施,以供参考。

  • 标签: 学校 食源性传染病 食物中毒 防控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综合分析学校肺流感病例爆发疫情处理与防控措施。方法:针对2017年4月份陈巷镇中心小学肺流感病例爆发疫情的调查报告,来分析探讨如何处理学校的爆发疫情,如何做好疫情的防控工作。结果:本次事件中,累计报告流感病例11例,均发生在同一班级,说明学生因为人口密度大,学生之间接触频繁,很容易在班级出现聚集性疫情,因此学校必须高度重视疫情防控工作。

  • 标签: 肺流感病例 疫情处理 防控措施
  • 简介:摘要: 近年来, 我国整体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带动我国各行业发展迅速的同时使得我国人们的生活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 少儿的健康成长不仅关系其未来的发展, 更关系到祖国未来的发展。 少儿的健康状况是一个国家文明发展的重要体现, 也是民族生命力的象征。 目前, 我国学龄段少儿较多, 在学校卫生工作开展过程中, 少儿的营养状况依然比较严峻。

  • 标签: 学校卫生 营养现状 建议
  • 简介:摘要:学校不仅具备教育的功能,同时也是传染病防控、预防常见疾病、开展健康教育的重要场所,对学生的健康有着重要的作用。消毒措施在传染病防控中至关重要,做好消毒工作可以有效地防止传染病的出现,保证学生们的健康,从而为学校教育的开展提供保障,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本文对学校消毒措施在传染病防控工作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提出了一些可行性策略,希望可以为传染病防控提供借鉴。

  • 标签: 消毒措施 传染病防控 应用 对策
  • 简介:摘要: 目的 通过分析教卫融合管理的学校学生出勤状况总结教卫融合的意义。方法 对本辖区进行教卫融合管理的学校学生的缺勤状况进行管理前后的比较分析。 结果 实行教卫融合管理后,学校学生出勤率高于教卫融合管理前的出勤率。 (P < 0.01或 P < 0.05)。结论 教卫融合管理模式下,社区医生能够及时掌握学校师生的卫生健康需求,能够真正参于学校卫生工作计划的制定、实施、评价与总结,能够较好的实施群体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能够落实基本公共卫生项目的顺利开展,能够保障基本医疗服务,从而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出勤率。

  • 标签: 教卫融合 学生 缺勤状况 出勤率 健康管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安丘市2015—2019学校传染病流行病学特征,为相关部门学校传染病防治决策提供依据。方法资料来源于“国家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安丘市2015—2019学校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安丘市2015—2019年共报告学校传染病16种657例,5年平均发病率为114.19/10万;乙、丙类传染病发病率低于同期全人群发病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178.76,70.98,P值均<0.01)报告发病数居前5位的病种依次为流行性感冒、其他感染性腹泻病、水痘、猩红热、流行性腮腺炎,占报告发病数的87.37%;发病呈明显的季节性双峰分布,以呼吸道传染病为主,报告421例,占64.08%;有疫苗可预防的传染病7种382例,占报告病例数的58.14%结论学校传染病防控的重点为呼吸道传染病;乙类传染病防控的重点人群为高中,丙类传染病防控的重点人群为小学;疫苗接种对学校传染病防控至关重要;学校应及时开展社会行为干预教育,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

  • 标签: 学校,传染病,流行特征
  • 简介:摘要:学校不仅具备教育的功能,同时也是传染病防控、预防常见疾病、开展健康教育的重要场所,对学生的健康有着重要的作用。消毒措施在传染病防控中至关重要,做好消毒工作可以有效地防止传染病的出现,保证学生们的健康,从而为学校教育的开展提供保障,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本文对学校消毒措施在传染病防控工作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提出了一些可行性策略,希望可以为传染病防控提供借鉴。

  • 标签: 消毒措施 传染病防控 应用 对策
  • 简介:摘 要:中职学校的教学任务不只是教会中职生基础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知识,更重要的是让中职生能够具有较强的临床护理能力。因此,中职教师要意识到反思性教学在中职学校外科护理教学中的关键性,将反思教学引入其中,针对性的采取革新教学模式的措施。

  • 标签: 反思性教学 中职学校 外科护理 有效性
  • 简介:摘要: 目的:了解苍梧某中学学生肺结核引发疫情的原因 , 为该学校肺结核病防控提供依据。方法:对苍梧某学校出现病例所有班级师生进行 肺结核症状筛查、结核菌素皮肤试验和胸部 X 光片检查 。结果:发生疫情班级为高一年级高一 1 班、高一 2 班。每班 70-80 名学生,教室面积约 45 ㎡,每宿舍 12 名学生,面积约 20 ㎡,学生宿舍卫生状况一般,通风较差。结论:应加强学校对传染病的管理 , 落实晨检和症状监测 , 以及时发现和隔离结核病病人 , 预防服药是聚集性肺结核疫情中密切接触者的有效预防手段。

  • 标签: 肺结核 疫情 流行病学 调查
  • 简介:摘要:学校是传染性疾病的高发区域,这与多方面的因素有关。本文就学校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及其对策进行了探究,以求提高学校传染病的防控意识,从而做好传染病防控工作。

  • 标签: 学校 传染病 公共卫生事件 预防对策
  • 简介:【摘要】 目的 对嘉善县某学校一起人鼻病毒(以下简称HRV)呼吸道感染聚集性疫情调查与分析,为今后控制及预防此类疫情提供可行经验.方法 按照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处置指南(2018年版)要求,对病例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查找流行病学因素,采集病例咽拭子开展新冠病毒、流感病毒及其他4种呼吸道常见病毒检测.结果 首发病例4月22日,末例病例4月29日,疫情持续16天,涉及两个班级,罹患率无明显差异,临床症状以咳嗽、咽痛为主;病例医院就诊15例,未就诊6例.采集病例标本12份,结果为3份HRV阳性,新冠、流感和其他4种呼吸道常见病毒检测均为阴性.结论 新冠背景下,呼吸道聚集性疫情识别敏感度增加,人鼻病毒等症状轻微的呼吸道感染性病原更易发现,学校和家长应加强对该类疾病知识的关注,防范此类疫情再次发生.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