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3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妇产科检查实验,对超声联合检查这种检查方式给其图像效果带来的影响进行研究。方法从本院妇产科2015年2月到2016年2月接收的患者之中选择的120例患者,将其平均分为3组,分别为对照组、观察组以及研究组。医疗人员对这三组患者实施完全不同的检查方式,对三组患者最终获取的图像效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在对照组的患者之中,一共有23例患者的图像检查效果为良好,所占比例为92.5%,在观察组之中有38例患者的图像检查效果被认为良好,占比重为95%,研究组中所有的患者的图像检查效果均为良好,占比重为100%。结论通过本次检查效果测定实验可以了解到,将经阴道超声与经腹部超声检查方法进行结合使用,可以使图像检查效果更为优质。

  • 标签: 妇产科 超声联合检查 图像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医学CT图像伪影的成因及减少伪影的方法。方法对40例CT图像伪影的病例采用螺旋扫描方式,对自制模体在GELightSpeed16层螺旋CT上设置不同参数进行扫描,分别改变螺距、层厚、重建间隔和模体位置,对阶梯状伪影进行分析。结果CT图像伪影与被扫描物属性及成像的原理和技术有关;阶梯状伪影的大小与重建间隔和模体位置存在确定关系,伪影不仅随层厚的增加而增大,也随螺距的增加而增大。结论CT图像伪影种类繁多,选择正确的扫描参数和方法对避免伪影的产生十分重要。

  • 标签: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图像处理,计算机辅助 对比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薄层(1.5mm)螺旋CT图像在肾癌术前诊断和分期中的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3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肾癌的患者,将其薄层CT图像和常规层厚CT图像与病理结果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常规层厚CT图像组术前CT分期正确率为75.0%。薄层CT图像组术前CT分期正确率为90.6%。薄层图像对于肾癌分期及肾癌内组织性质的判断更加准确。结论薄层CT图像能更加清楚地显示肾癌的组织、大小、范围及淋巴、肾筋膜囊及周围脏器受累情况,并且用于术前诊断及分期较常规图像更加准确。

  • 标签: 肾脏肿瘤 计算机体层摄影术诊断 分期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特殊类型乳腺恶性肿瘤超声和病理诊断下的组织结构特征。方法探究本院2014年1月-2016年12月在本院经过病理诊断的4例特殊类型乳腺恶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病理诊断以及超声图像进行分析,观察患者组织结构以及图像表现。结果4例患者中,乳头状癌患者、粘液癌患者和淋巴瘤患者分别为1、2和1例。乳头状癌患者肿块与组织界限较为清晰,癌症组织呈现乳头状,且周围组织具有致密和纤维化的特点;粘液癌患者肿瘤边界清晰,镜下检测可见粘液。乳腺淋巴瘤患者属于局灶性病变,患者肿瘤物包膜完整,镜下诊断为弥漫性B细胞淋巴瘤。超声诊断中,乳头状患者出现中低回声,边界清晰,后方回声逐渐增强。1例患者出现淋巴结转移,粘液癌患者出现不均质的中低回声。1例患者可见侧方的声影;淋巴瘤患者无回声,具有类囊样的特点。结论特殊类型乳腺恶性肿瘤患者具有不同的病理以及超声诊断结果,可以为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乳腺恶性肿瘤 超声检查 病理诊断 图像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16排螺旋CT行肺动脉造影(CTPA)的成像技术及图像质量。方法本次研究对象来自我院临床怀疑肺动脉栓塞的病人24例,另外随机选用我院2016年24例临床怀疑肺动脉栓塞行常规对比剂剂量CTPA检查的病人资料作为对照。对两组图像质量进行评价。结果24例CTPA扫描时间为8.5s~12.5s,平均10.5s。实验注射对比剂到达峰时时间为6s~10.25s,平均7.5s。24例患者行CTPA检查,40ml总量的造影剂均可使肺动脉及其各级分支显影,肺动脉与肺静脉有明显的对比,为诊断提供更多的信息。结论16排螺旋CT是诊断肺动脉栓塞的快速、有效、无创的诊断方法,可能成为诊断肺动脉栓塞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手段.

  • 标签: 16排螺旋CT 肺动脉造影(CTPA) 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甲状腺结节晕环征对甲状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2015年6月病理确定的600个甲状腺结节的声晕环图像特点,包括晕环的宽度、规则性、是否完整及血流信号是否丰富等情况。结果600个结节中癌性结节100个,良性结节500个。甲状腺癌性结节的声晕环明显厚于良性结节,具有显著性差异(P<O.01);甲状腺良性结节的声晕环图像多比较规整,而癌性结节超声晕环图像多不规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甲状腺良性结节声晕环图像多可见点环状或条带状血流信号,而癌性结节超声晕环图像多为少量点状血流信号,具有显著性差异(P<O.01)。结论通过对甲状腺结节超声晕环血流及图像特征的分析,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倾向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 标签: 甲状腺癌 甲状腺结节超声晕环 临床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宫颈癌相关危险因素的具体分析,通过有针对性的提出预防措施,提出合理的公共卫生建议,从而达到有效预防宫颈癌的目的。结果HPV感染是宫颈癌发病的根本因素,性行为中性生活开始时间、性伴侣、性行为卫生习惯、避孕方式及早孕多产,饮食习惯与环境因素均与HPV的感染有直接关系。结论通过减少HPV感染,普及性知识(推迟初次性交时间,减少性伴侣,注重个人卫生,避免吸烟,使用避孕套),对相关危险因素的综合干预,我们能够有效降低宫颈癌的发生。

  • 标签: 宫颈癌 HPV 危险因素 疫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卒中相关危险因素及应对措施。方法在医院2015年6月到2016年1月期间诊治的脑卒中患者中抽取42例作脑卒中组研究对象,同期选择40例健康体检人员作为对照组,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评估脑卒中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结果经多因素Logistic分析发现,脑卒中主要发生因素包括饮酒、年龄、高血压、高血脂和糖尿病。结论高血压、饮酒、年龄、糖尿病和高血脂为脑卒中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要求医护人员经相应干预措施强化老年人的自我保健意识,养成健康生活方式,以此降低其脑卒中发生率。

  • 标签: 脑卒中 危险因素 应对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氯胺酮相关性膀胱炎临床症状与现代医学微观指标的相关性研究。方法采用资料回顾方式调查中山市中医院2012年~2016年收集的100例氯胺酮相关性膀胱炎患者,通过患者的一般情况、症状、体征及尿流动力学指标、膀胱镜检查、病理等情况,探讨氯胺酮相关性膀胱炎临床症状与相关实验室检查的关系。结果100例患者均存在尿频、尿急、尿痛、尿不尽及夜尿增多等膀胱刺激症状,膀胱镜镜下检查显示所有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膀胱急性炎症状态,膀胱黏膜各壁可有充血、水肿,常覆盖输尿管口,其中34例可见大片黏膜坏死、剥脱,尿色浑浊、视野不清;活检证实膀胱黏膜表层细胞发生变性、坏死,黏膜下层充血、水肿,固有层大量嗜酸性粒细胞、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浸润以及肉芽组织生长;尿流动力学检查显示,所有患者的最大膀胱容量均低于正常值,最大膀胱容量平均值为(52.2±20.1)ml,59例患者最大尿流率时逼尿肌压力下降,32例正常,9例逼尿肌收缩增强,最大尿流率时逼尿肌压力平均值(41.7±19.6)cmH2O;随着吸食氯胺酮的时间延长,患者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症状加重,膀胱镜检查及病理检查可见,膀胱刺激症状越剧烈,膀胱内壁炎症越严重,固有层嗜酸性粒细胞、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数量越多,尿流动力学指标提示,症状严重者的最大膀胱容量及最大尿流率时逼尿肌压力明显低于轻微者。结论氯胺酮相关性膀胱炎的临床症状与现代医学微观指标有效结合有助于该疾病的临床诊断。

  • 标签: 临床症状 微观指标 相关性
  • 简介:目的:定量检测单次电流激励所携带的阻抗分布信息在电阻抗断层成像(EIT)重构过程中的权重,分析对EIT重构图像质量影响。方法:利用人颅脑CT建立三维真实颅脑模型进行仿真实验研究,通过图像评价指标定量对比各次电流激励对EIT重建图像质量造成的影响。结果:图像噪声及位置误差两项图像评价指标表明,每次电流激励所得数据在图像重构过程中所占权重并不一致,与目标轴线夹角在22.5°~45°的激励电极对所获得的数据是影响重构图像质量的关键。结论:在EIT重构过程中,对各次电流激励进行不同的权重处理,引入的噪声也一并会降低,有助于提高重构图像的质量。

  • 标签: 颅脑电阻抗成像 图像重建算法 单次电流激励 图像质量 三维颅脑模型
  • 简介:摘要失眠是脑卒中患者常见的主诉之一,影响其身心功能。本文对脑卒中患者失眠的相关因素和护理干预措施进行综述。

  • 标签: 脑卒中 失眠 护理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经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产前、产时因素,制定预防产后出血的有效的干预方法。方法将住院经阴道分娩的产后出血产妇66例作为出血组,选择同期非出血经阴道分娩的产妇66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设计,对比分析两组有关危险因素的暴露率及结局的差异。结果孕次≥3次、经产妇、流产次数≥2次、文化程度较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贫血、第三产程≥15min、软产道损伤均为高危因素。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软产道损伤、流产≥2次、文化程度低、中重度贫血、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第3产程≥15min是产后出血的独立高危因素。结论孕期及早治疗中、重度贫血,积极处理第3产程、促使胎盘在胎儿娩出后15min内娩出对于防止产后出血的发生有积极预防作用。

  • 标签: 阴道分娩 产后出血 产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产后缺乳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收集2015年9月--2017年6月期间收诊的96例产后缺乳患者,根据护理方式,分为干预组(n=48)与对照组(n=48)。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组,综合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对比开始泌乳时间,干预组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干预组,满意度为93.7%,对照组为81.2%,干预组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后缺乳,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可促进泌乳,增加满意度。

  • 标签: 产后缺乳 护理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甲状腺相关眼病(TAO)行眼眶平衡减压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6眼重度TAO患者行眼眶内、外壁部分切除联合部分眶脂肪切除减压,观察手术前后眼球突出度及视力变化。结果通过眼眶平衡减压术后眼球平均后退3.8mm,术后视力除2眼外均有不同程度提高。结论对于重度甲状腺相关眼病非手术治疗无效者行眼眶平衡减压术是理想的治疗方式。

  • 标签: 眼眶 甲状腺相关眼病 减压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针灸治疗抑郁相关失眠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3年1月~2015年6月我院门诊抑郁症伴随失眠的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用失眠严重程度指数(ISI),匹兹堡睡眠质量量表(PSQI)对患者治疗前后进行测评。结果经过针灸治疗后,患者ISI评分和PSQI评分在治愈和好转组与治疗前比较有明显抑郁改善,睡眠质量有提高,统计学检验有差异(P<0.05)。结论针灸能够改善抑郁患者失眠症状,临床疗效显著。

  • 标签: 针灸 抑郁 失眠 ISI PSQI 睡眠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临床免疫检验质量控制的相关措施。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收治56例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8例和观察组28例,从可能影响临床免疫检验质量的临床试剂、标本和仪器等方面展开论述,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研究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43%,对照组为75.58%,观察组要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免疫检验质量的影响因素很多,在检验过程中操作人员应该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并且加强对临床免疫检验的质量控制,以获取患者的最准确数据。

  • 标签: 临床免疫检验 质量控制 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甲状腺常见的良性病变、恶性病变的CT表现和病理对照,分析二者的CT表现征象,探讨二者的CT诊断及鉴别诊断要点。方法随机选取80例在2016年10月—2017年4月期间与该院诊治并且已行甲状腺CT平扫、增强检查,且经手术及病理确诊的病例,回顾性分析其CT表现特点,得出良恶性病变的CT诊断及鉴别诊断要点。结果经过术后病理诊断,与CT表现诊断的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关于甲状腺良性病变和恶性病变的CT表现对比从病变边界不清上对比,良性病变边界不清的有18例(22.5%),恶性病变边界不清的有23例(28.75%),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甲状腺病变患者进行CT图像的诊断,可以有效的判断患者所患疾病的良恶性,对甲状腺病变的良恶性进行鉴别及诊断。

  • 标签: 甲状腺 CT 表现 病理
  • 简介:摘要禽流感是一种严重型且危害性高的传染性疾病,能够对人们身体健康带来严重影响。笔者通过对当前防控禽流感的现状情况进行分析,阐明了在控制与预防禽流感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和误区。同时从控制及预防禽流感效果所产生影响的因素角度出发,对医学监测及检疫监督预防工作的加强,传染源消除,迅速彻底扑杀疫区及疫点家禽,疫苗免疫力的增强,优质AI疫苗的精选,免疫程序的科学制定等方面做出如下综述,旨在将我国防控禽流感水平提升。

  • 标签: 相关因素 控制和预防 禽流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