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为了对急性脑卒中患者采取护理干预措施提供依据,对我院109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的发病时间按四季发病分布进行比较;每日000~600;~1200;~1800;~2400,4个时段进行比较。结果经统计学处理,分别P<0.01,0.01,提示患者发病分布每年以1~3月;每日600~1200时段居多。提示急性脑卒中发病具有时间节律性。

  • 标签: 脑卒中 急性 时间分布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皖北疟疾的发病率与地表温度(landsurfacetemperature,LST)、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differencevegetationindex,NDVI)的关联性,评价用LST、NDVI对疟疾发病率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autoregressiveintegratedmovingaveragemodel,ARIMA)预测结果进行校正的效果。方法以皖北五县为研究现场,收集各县2004-2011年的疟疾疫情数据及LST、NDVI等遥感图像资料,提取、合成遥感相关指标;运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ARIMA模型对2010年各月份的预测结果较报告发病率高(平均误差=0.721/10万)。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当地的疟疾发病率与近三个月的平均LST(lst_(_012),β=0.295)及之前两个月的平均NDVI(ndvi_(_12),β=0.280)有关联(P〈0.001);将二者作为校正因子(相对贡献为2∶1时)对2010年的预测结果进行校正,平均误差缩小为0.018/10万。以2004-2010年的发病率数据再次拟合并筛选ARIMA模型,并以2011年的疟疾报告发病数据为参照,再次评价lst_(_012)与ndvi_(_12)对模型预测结果的校正效果;发现校正后的预测误差(〈0.001/10万)低于校正前的误差(0.293/10万)。结论ARIMA模型能较好地用于该地疟疾发病率的拟合与预测,环境遥感替代指标LST、NDVI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ARIMA模型的预测效果。

  • 标签: 疟疾 预测 发病率
  • 简介:看到一道很特别的算术题。一个年轻的妈妈二十二岁生下了自己的孩子,朝夕相处了十九年。之后,孩子出外闯世界了。如今,他半年没有回家见妈妈了。

  • 标签: 《时间》 随笔 杂文 杂谈
  • 简介:摘要目的浅谈药疹发病机理。方法查阅文献资料并结合个人经验进行归纳总结。结论药物可作为抗原,通过口服,注射和其他途径进入机体内刺激网状内皮系统产生抗体(IgE或IgG、IgM)或使淋巴细胞致敏,此为药物反应的致敏阶段,当再次用药,抗原与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作用下即可引起变态反应。

  • 标签: 药疹 发病机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呼吸暂停的发病原因及发病规律。方法选取于2012年6月~2013年7月我院收治的120例呼吸暂停患儿为研究对象,并对其发病原因和发病规律进行分析。结果120例患儿治愈113例,3例治疗无效死亡,4例自行出院。原发性呼吸暂停占20例,继发性呼吸暂停100例。结论对新生儿呼吸暂停的治疗尤为重要,应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早产儿的发生率,以此来降低呼吸暂停发生率和患儿死亡率。

  • 标签: 新生儿 呼吸暂停 发病原因 发病规律
  • 简介:摘要黄疸发病多认为系“湿邪”为患,多以化湿、利小便为主治。本文认为肝失疏泄,气机郁滞,导致疏泄胆汁不力,胆汁泛溢于肌肤而成黄染。因此,肝气郁结是其基本病机。临床疏肝解郁为基本治则。

  • 标签: 黄疸 肝气郁结 疏肝
  • 简介:颈椎病主要由颈椎间盘和颈椎及其附属结构的退行性改变引起。其发病率为1.7%-17.6%,40-60岁为高发年龄。①椎间盘:颈椎间盘的退行性改变一般在30岁以后即开始。髓核脱水变薄,椎间隙变狭,使纤维环及周围韧带变松弛,颈椎稳定性减弱,更易进一步劳损及退行性变。纤维环变性及椎间隙狭窄使椎间盘易于向后及侧方突出。颈4、5,颈5、6椎间活动度最大,应力也最集中,最易受损伤。

  • 标签: 颈椎间盘 病发病机制 退行性改变 椎间隙狭窄 40-60岁 颈椎稳定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影响稽留流产的相关因素。方法: 于 2017年 7月至 2019年 10月这一期间,选取本院收治的 140例稽留流产患者作为观察,并选取同期收治的 115例单活胎但要求终止妊娠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借助自制调查问卷,对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予以调查与收集,并进行多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两组在剖宫产史方面所占比例的比较没有显著区别( P>0.05);观察组在存在辐射暴露、烟草暴露、饮酒方面所占比例均比对照组高( P<0.05);观察组在存在体育锻炼、补充叶酸以及通风换气方面所占比例比对照组低( P<0.05);通过对存在统计学意义的影响因素筛选,将其进行多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发现:存在饮酒、烟草暴露以及辐射暴露为发病的危险因素,通风换气、补充叶酸以及体育锻炼是发病的保护因素,均存在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影响稽留流产的因素较多,育龄期女性由于强化孕期检查与健康指导,并加强体育锻炼与补充叶酸等措施,可对稽留流产的出现有效预防。

  • 标签: 稽留流产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随着生活水平的改善,肥胖人群越来越多。研究表明肥胖和高血压有着密切关系,而且肥胖高血压人群患心血管疾病的概率较高,因此,加强肥胖高血压发病机制研究,对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认真探讨了肥胖高血压发病机制,以期为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提供参考。

  • 标签: 肥胖 肥胖高血压 发病机制 探讨
  • 简介:慢性心衰是一种由各种原因引起心脏结构或功能受损而产生的疾病。现今,中老年人群慢性心衰的发病越来越多,已经成为老年常见的疾病。这可能是由于冠心病、高血压、心肌梗死的发病率居高不下,而这些疾病正是慢性心衰的最常见病因。一、慢性心衰有哪些症状慢性心衰患者通常有心脏结构的改变,主要是心室腔的扩张或心室壁的增厚。患者常常表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症状。

  • 标签: 慢性心衰患者 中老年人群 多发病 心脏结构 功能受损 心肌梗死
  • 简介:摘要鼻息肉是与多种病理状态相关的炎症过程的最终结果,这表明多种病因,多种途径,多种介质参与此病理过程。现已证明参与鼻息肉病病理过程的炎症化学介质多达数十种甚至上百种,如组胺,血小板激活因子,花生四烯酸代谢产物(前列腺素,白三烯等),去甲肾上腺素,神经肤Y(NPY),P物质,细胞间粘附因子(如ICAM-1,其中VCAM-1的上调中TNFa起关键性作用),血管通透性因子(VEGF,血管通透性作用强于组织胺50000倍,鼻息肉病组织中VEGF表达显著强于鼻甲,提示VEGF在鼻息肉病的组织水肿发生机制亦具有重要意义),血管活性肠肽,白细胞介素,转化生长因子,肿瘤坏死因子,一氧化氮合成酶,干扰素-γ,干细胞因子等。最早报道的炎性介质,如组胺,血小板激活因子,前列腺素,白三烯,去甲肾上腺素,神经肽Y,P物质等,均具有局部组织的血管活性及致痉作用。

  • 标签: 鼻息肉 病因 机制
  • 简介:<正>所谓"黑色"受孕时间,是指精子和卵子在人体不良的生理状态下或不良的自然环境下相遇,形成受精卵。这样的受精卵容易受到各种干扰,质量受到影响。"黑色"受孕时间1:在人体生理节律低潮时间里受孕人体处于生理节律低潮期或低潮与高潮期临界日时,身体易疲倦,并情绪不稳、做事效率低、注意力难以集中或健忘、判断力下降。同时,身体抵

  • 标签: 人体生理节律 高潮期 临界日 低潮期 情绪不稳 低潮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扩大常规放置宫内节育器的时间的临床价值。方法总结扩大常规放置时间置器97例育龄妇女,随机选择常规放置宫内节育器育龄妇女10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她们放置宫内节育器后的出血异位等副反应情况。结果两对照组没有明显差别。结论在严格询问月经周期及避孕情况的前提下,扩大放置宫内节育器的时间是可行的。

  • 标签: 扩大放置宫内节育器的时间 IUD 副反应
  • 作者: 朱丽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2-12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2期
  • 机构:(四川省峨眉山市中医医院四川乐山614000)【中图分类号】R473.3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2-0073-01日常生活中人们只听说过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但是多数人不知道消化性溃疡的存在。其实消化性溃疡是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的总称。这类疾病的发生是由于多种因素引起的,饮食、环境、区域等因素都会诱发该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饮食,确认患有该病的时候需要及时治疗,防止病情的进一步恶化,让病情及早得到控制。1什么是消化性溃疡?消化性溃疡是指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的溃疡,主要包括了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也包含了发生在食管下段、胃-空肠吻合口附近及Meckeld的溃疡,因为溃疡的形成和胃酸及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有关,故称为消化性溃疡。有时候大家还会看到一些对溃疡的其他描述,如巨大溃疡指直径大于2.5cm的胃溃疡和直径大于2cm的十二指肠溃疡;复合性溃疡指胃和十二指肠同时存在溃疡;对吻溃疡指在十二指肠球部的前后壁或胃腔相对称部位同时出现溃疡;球后溃疡指发生在十二指肠球部环形皱襞远端的溃疡。故这种病属于一种多发疾病。2消化性溃疡发病的主要因素2.1幽门螺杆菌感染幽门螺杆菌可以产生许多毒性因子,包括空泡毒素、细胞毒素相关基因蛋白、尿素酶、脂多糖、脂酶和磷脂酶A等,会对胃黏膜造成一定的侵袭,产生过多的胃酸,对组织造成一定的破坏,这就会引发溃疡,并让溃疡容易复发。研究表明,根除幽门螺杆菌可使超过90%的十二指肠溃疡愈合。2.2地理环境以及气候方面的变化消化性溃疡发病的时候和地理环境具有较深的关联,英国和美国大部分人患的是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这种溃疡比胃溃疡发病率高。但是,日本刚刚相反,胃溃疡的发生概率相对来说会比较高。气候季节变化对于此病来说也是重要的起因,该病通常在秋末春初的时候会出现。2.3饮食部分食物会对胃黏膜造成物理或者化学的损害,酒精对于消化性溃疡究竟有无作用还没有一个明确的定论。但是大多人认为酒癖人员容易患有此病。如果人体缺乏大量的营养,暴饮暴食同样会诱发胃溃疡方面的疾病。2.4胆汁反流由于胃动力学出现异常、胃胆道手术、胆囊疾病等多方面原因可造成十二指肠中的胆汁逆流进入胃中,称为胆汁反流。胆汁的主要成分是胆汁酸,胆汁酸和胃多种蛋白酶共同作用下,让胃黏膜的组织结构发生巨大的变化,破坏胃黏膜的屏障,削弱胃黏膜中存在的保护机制,对胃部组织起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下文主要介绍了子宫肌瘤的发病机制方面的研究问题。子宫肌瘤是女性中年期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其发病机制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随着多年的研究,在子宫肌瘤发病机制方面的研究也终于取得了不错的进展。子宫肌瘤的发病原理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下文简单的介绍了遗传学、激素分泌、细胞活动、微量元素这四个方面对于子宫肌瘤发病率的影响。具体了解疾病的发病机制才能找出更好的预防和治疗方法,旨在通过对子宫肌瘤发病机制的研究找出更加快速有效的治疗方案,还给患者一份健康。

  • 标签: 子宫肌瘤 发病机制 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