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冠心病康复治疗的危险。方法根据美国心脏病学会制定了冠心病危险分层标准进行讨论。结论熟练掌握冠心病康复治疗的危险可以帮助患者对运动与恢复进行更好的理解,同时也对冠心病康复治疗效果具有显著影响。

  • 标签: 冠心病 康复治疗 危险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摸清国际旅行人员高血压患病情况,分析其相关因素的危险大小.找出预防的关键所在.方法按照高血压国际标准,以舒张压为准,经3次测量(间隔20分钟或次日晨再测量)的血压值都高于正常者定为血压升高.对测定的数据作了统计和相关回归分析.结果出境人员男女患病率不同;随年龄增长患病率升高;体重与患病率呈明显正相关;身高、心率与患病率正相关;A型血的人患病率高于其他血型的人.由于职业分类上不够细致,未作相关分析.结论防止超重并坚持规律运动对预防高血压十分重要.

  • 标签: 国际旅行 高血压 旅行卫生 年龄 生活习惯 膳食结构
  • 简介:摘要职业暴露亦被称作职业接触,是指劳动者于职业活动从事过程中,由眼、鼻、口以及破损皮肤、其他黏膜或者非胃肠道途径接触至含病原体体液、血液等具备传染的物质,处于可能被感染状态。眼科常见、多发感染性疾病为感染眼病,其中包括泪囊炎、结膜炎以及角膜炎等,由于医护人员于诊疗过程中需用手与患者泪液、分泌物等接触,因而,眼科护士存在潜在职业暴露危险。本研究现就对眼科护士临床工作过程中职业暴露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然后针对以上因素予以预防干预对策,从而降低职业暴露危险,促进眼科护士安全得到保障,工作热情提高。

  • 标签: 职业暴露 眼科 护士 危险因素 防护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对癫痫首次发作后自然复发危险进行探讨。方法对2012年6月到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42例首次癫痫发作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均随访6个月到2年随访,记录有无复发及复发情况,同时探讨潜在的危险因素。结果本组患者中2年内复发的31例,累计复发率达到71.7%,首次发病后自然复发危险较大。结论癫痫首次发作的某些临床特征是主要复发危险因素,有利于临床判断复发危险及对治疗给予指导。

  • 标签: 癫痫 首次发作 复发危险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心血管危险分层和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3月至10月住院高血压患者68例,仔细询问病史并体检,对危险进行分层,并给予相应的治疗。6个月后复诊,与治疗前进行比对,观察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该组120例高血压患者,在采取治疗措施之前,高危、中危以及低危患者数分别为40例(58.8%)、21例(30.9%)以及7例(10.3%);经规则治疗后,高血压病患者血压明显降低,心血管危险分层很高危百分比由58.8%下降为14.7%(P<0.01),低危百分比由10.3%上升为20.6%(P<0.05)。结论对高血压患者进行心血管危险分层,可以指导高血压病的治疗,有利于高血压及其心血管并发症的防治

  • 标签: 高血压 心血管 危险性分层 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跌倒危险评估表在住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患者入院时根据评估分值判定危险程度,并采取针对的护理预防措施。结果:患者跌倒发生率降低,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提高。结论:住院患者中应用跌倒危险评估表并采取针对的护理预防措施可以降低患者跌倒发生率。

  • 标签: 跌倒 危险性评估表 护理
  • 简介:摘要通过实地调研,本文阐述了医疗系统火灾隐患的严重和危害分析了这一现象的主要成因,并结合实际,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为医疗系统的管理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 标签: 医疗系统 隐患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高血压患者心血管危险分层与治疗效果。方法本研究选取2012年8月至2014年7月135例高血压患者为对象,根据心血管危险分组。其中52例低危患者纳入A组,58例中危患者纳入B组,25例高危患者纳入C组。分别给予分层治疗方案,随访6个月,对比分析三组患者总有效率和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差异。结果采用卡方检验分析进行数据统计,A、B、C三组患者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C两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高血压患者心血管危险分级进行相应的分层治疗,可有效控制血压,减少心血管不良事件风险。

  • 标签: 高血压 心血管危险性 分层治疗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餐后高血糖与心血管疾病危险指标的相关。方法检测空腹血糖受损(IFG)、糖耐量异常(IGT)及糖尿病(DM,餐后高血糖)三组患者心血管疾病危险指标,主要包括颈体质指数(BMI)、动脉内中膜厚度(CIMT)、C反应蛋白(CRP)、血脂(TC、TG、HDL-C、LDL-C)、血压(SBP、DBP)等值的变化,建立餐后高血糖与上述心血管疾病危险指标的关系。结果IGT、DM组心血管危险指标明显高于IFG组(P<0.01),DM组心血管危险指标较IGT组升高(P<0.05)。经数据分析显示,餐后高血糖与心血管危险指标呈正相关,而与HDL-C呈负相关。结论餐后高血糖与心血管疾病紧密相关,应重视餐后高血糖,预防心血管疾病。

  • 标签: 餐后高血糖 心血管疾病 危险性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抑郁的患病率,分析与抑郁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报告了本社区2010年8一11月应用Beck抑郁问卷(BDI)进行抑郁评分的154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抑郁情况。同时采集糖尿病患者的年龄、性别、糖尿病病程,体质量数,血糖情况,糖尿病治疗情况及并发症患病情况。结果52.6%的患者存在不同程度抑郁症,老年糖尿病患者合并抑郁的发生与性别,年龄,空腹血糖、糖尿病治疗情况,合并高血压及周围神经病变密切相关(P<0.05)。相关分析显示,抑郁与女性(r=0.297P=0.028)、胰岛素使用(r=0.257P=0.048)、合并高血压(r=0.257P=0.049)、合并周围神经病变(r=0.345,P=0.020)相关。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和周围神经病变进入回归方程,标准化回归系数分别为0.373(P=0.009)和0.380(P=0.007)。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抑郁的患病率较高,性别和合并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合并抑郁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老年2型糖尿病 抑郁症 患病率 危险因素
  • 简介:船舶是携带并传播危险害虫的主要途径之一,为有效地防止危险害虫传入我国,经过对天津港1992~2000年入境船舶检疫所截获的多种危险害虫及截获部位进行统计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检疫对策。

  • 标签: 天津港 1992~2000年 入境船舶 危险性害虫 检疫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24小时平均脉压与冠心病危险的关系。方法240例入院诊断为冠心病的患者,男性124例、女性116例,年龄45-75(60.5±8.5)岁。均测量24小时动态血压,并行冠状动脉造影术,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用冠状动脉病变的血管支数表示,分析24小时平均脉压与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结果与24小时平均脉压<60mmHg的患者相比,24小时平均脉压≥60mmHg患者冠状动脉3支血管病变的患病率显著升高(P<0.01),冠心病、心肌梗塞、心力衰竭的发生率显著升高(P<0.05)。结论24小时平均脉压是冠心病的一个重要和独立的相关因素。

  • 标签: 动态血压监测 冠心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瘢痕子宫合并前置胎盘再次剖宫产对围生儿及孕产妇的危险,提高医疗工作者和产妇对瘢痕子宫合并前置胎盘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11月至2013年12月来我院治疗的120例瘢痕子宫合并前置胎盘再次剖宫产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此120例患者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本院收治的单纯前置胎盘患者12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产后出血量、新生儿体质量以及产妇和新生儿的并发症发生率,并进行详细记录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相比,观察组产妇的术后出血量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相比,观察组新生儿体质量低于对照组,而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瘢痕子宫合并前置胎盘再次剖宫产对围生儿及孕产妇的危险大大增高,因此瘢痕子宫合并前置胎盘的孕妇应避免再次剖宫产,并积极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瘢痕子宫 前置胎盘 危险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