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护理模式经过不断的变化和发展,由最早以“疾病为中心”的功能护理模式,以及“病人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发展为现在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模式,逐步扩展了护理的领域和功能,对有利地促进了护理教育模式的进化。

  • 标签: 护理模式 护理学 教育
  • 简介:宾阳县以推进和深化生态文明建设为平台,启动以“村屯绿化”“饮水净化”“道路硬化”三项专项活动为主要任务的“美丽宾阳·生态乡村”活动,打造发挥群众清洁乡村主体作用的亮点品牌。

  • 标签: 宾阳 乡村 生态文明建设 饮水净化 主体作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妇出院延伸护理模式对产妇和婴儿护理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2月至5月我院产科分娩的694名产妇为对照组,2013年6月至9月我院产科分娩的716名产妇为实验组,实验组通过科室建立的网络短信平台,分阶段在7天、15天、30天、42天、90天、120天、180天对产妇自动发送短信。内容包括母婴护理、保健、营养等方面的知识。结果经统计共给716产妇共发送短信2515条,收到回复674条,其中咨询452条,表示感谢的有342条,满意度100%。结论对产妇采取短信互动等产后延伸服务模式,有利于产妇尽快掌握婴儿脐部处理、皮肤观察、鱼肝油服法与时间、儿保时间、通知建预防接种卡、妇检、计划生育指导、母乳喂养等,将产后延伸服务做到实处。

  • 标签: 产后延伸护理 网络 短信
  • 简介:随着护理服务的发展,逐渐开始重视护理服务的人性化,并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护理模式。在产科护理中,以人为本的护理模式更加适用,护患关系更加融洽,产妇及家属满意程度显著提高。为此,本文对以人为本的护理模式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具体阐述了各项护理措施,旨在提升产科护理质量。

  • 标签: 以人为本 人性化产科护理 护患关系
  • 简介:摘要门急诊科室是医疗服务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所接待的病人因其就诊时间和人数具有随机性,所诊病种具有复杂性,多专科性,所以面对这类人群制定一个有效的门急诊护理管理模式是必要的。自2010年以来,我科经过一系列护理管理持续改进和护理管理质量监控的实践中体会到,完整的科学的门急诊护理管理模式可使门急诊护理工作向更安全,更快捷,更优质,高效果的方向发展,提高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提高医疗护理质量,摆脱旧式门急诊工作的忙乱差,把更多时间用来了解,接触和服务患者。

  • 标签: 门急诊 护理管理 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医院临床医学服务模式的发展途径,为改善医院床药学服务质量。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至2013年有完整记录的病例药学会诊、用药咨询、药师意见和临床接受情况以及疗效等,对我院临床药学的服务模式进行疏理。结果 接受临床药师提供用药方案的患者当中,85例痊愈,21例好转,7例无效,有效率达到93.4%。结论 根据临床药学服务的现状转变服务模式,能够改善临床药学的服务水平,从而提高药师工作的价值。

  • 标签: 临床药学 服务模式 意义 医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性护理管理模式在院内感染控制工作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住院患者86例,按照就诊顺序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43例)实施常规护理管理,研究组(43例)实施综合护理管理,对两组的院内感染情况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的院内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6.98%vs18.60%),且在护理满意度上明显高于对照组(97.67%vs72.09%),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住院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管理,可有效控制院内感染的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院内感染 综合护理管理 临床效果
  • 简介:分析了异地医疗服务模式的概念和服务的主要内容,对异地医疗服务模式进行了分类和归纳,总结了异地医疗服务中的主要问题,为促进异地医疗卫生服务模式的转变提供有益的探索。

  • 标签: 异地医疗服务 异地就医 服务模式 业务协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ICU改进的护理排班方式的应用效果。方法在医嘱班、治疗班、基护班不变的情况下,将监护班分别采用A、B两种不同的排班方式,每种排班方式运行6个月(其中A种排班模式为改进的护理模式,B组为传统排班模式)。结果A班交接班时间与B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护士满意度、护士病情知晓率、护理文书合格率及基础护理优良率A班均优于B班。结论改进的护理排班模式,能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及护理质量,是较适用的排班方式。

  • 标签: ICU 排班方式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实行人员层级管理及绩效考核,可以有效的对人力资源管理进行加强,从而从整体上提升工作的质量。为了对医护人员人力资源管理进行有效加强,达到层级医护人员管理与绩效考核的目标,从而提升整个基础医护工作的质量,本文结合我院的工作实际,对人员层级管理管理及绩效考核模式进行了研究与探讨,并对我院层级医护人员管理和医护人员绩效考核在发展中的具体应用进行了介绍。旨在提升医护人员的工作质量,使得患者的健康需求可以得到充分的满足。

  • 标签: 医护人员 层级管理 绩效考核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自然分娩全程护理技术,提高自然分娩率。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全程护理模式,对产妇采用一对一的专人护理。结果两组剖宫产率,护理满意率相比较。对照组的剖宫产率高,满意率低;观察组的剖宫产率低,满意率高;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分娩全程护理模式增加了护患之间的信任,消除了产妇紧张、恐惧心理、降低剖宫产率,提高满意率。

  • 标签: 自然分娩 护理 统计学
  • 简介:摘要目的优质护理服务在产科的工作实施。方法贯彻落实医改总体部署和《2011年推广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方案精神,深化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紧紧围绕改革护理模式,认真落实基础护理,履行护理职责。结果全科护士素质全面提升,护理执行力增强,护理质量提高,赢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结论在产科应用优质护理服务,护士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树立了优质护理服务理念,护理服务质量得到改善,患者的纯母乳喂养率得到增加、保障了母婴的安全舒适。真正做到了让患者满意、社会满意、政府满意的效果。

  • 标签: 产科优质护理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骨科患者普遍存在着肢体长期固定、活动困难的特点,稍加活动都会产生难以忍受的疼痛,给患者带来不便的同时,给家属造成心理痛苦。为此,在这里我们有必要对骨科无痛护理理念进行分析,并提出治疗新见解。

  • 标签: 无痛病房 骨科 护理 疼痛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家庭干预模式在肺结核防治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120例肺结核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家庭干预模式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0.0%,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家庭干预模式在肺结核防治中效果显著,对缓解患者的病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值得参考。

  • 标签: 家庭干预模式 肺结核 防治
  • 简介:目的:对军队离休老干部一体化医疗保健模式的探讨。方法:选择两个干休所60位老干部,分为对照组30例和干预组30倒。对照组采用既往医疗模式,医院与干休所是两个相互独立的体系,病情在干休所不能处理的情况下送医院进行治疗;干预组在对照组模式的基础上增加与干休所共建、共享患者信息,建立家庭病房以及帮带干休所医疗,医院干部病房高级职称医师定期副干休所随访、查房指导。结果:通过3年的观察,2组在入院率、病死率、重症天数、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及满意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K(P〈001)。结论:医院一干休所一家庭病房共同参与的一体化保健模式能够有效的提升老干部的生活质量,减少入院率及重症危险.同时也可以减少医疗费用,提高老干部的满意率。

  • 标签: 军队离休干部 保健模式 变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ASAⅠ-Ⅱ级剖宫产20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00例,干预组采用流程重组后优质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整体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组产妇术后疼痛评分,胎儿从宫内完全娩出消耗时间,新生儿Apgar评分优于对照组,产妇满意度优于对照(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能降低产妇术后疼痛,有效降低新生儿窒息率,提高满意度。

  • 标签: 优质护理服务 剖宫产术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的护理模式对产妇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2008年5月-2012年5月,将我院收治的350例孕妇按照单月与双月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孕妇185例,观察组孕妇16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产科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优质化、人性化的护理新模式,观察期分娩的不同。结果对照组185例,自然分娩125例,剖宫产60例;观察组165例,自然分娩145例,剖宫产20例,二者比较具有显著差异。结论优质化、人性化的护理新模式能够增强孕妇自然分娩的信心,增加自然分娩率。

  • 标签: 产科护理模式转变 分娩方式 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