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6 个结果
  • 简介:人体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会产生不少“废物”,常见的如氨类、肌肝、尿素氮等,另外还包括从不洁空气中(汽车尾气、香烟等)会吸入的大量有毒有害气体和微粒。尽管人体内部具有一定清除自身“毒素”、净化血液的能力,但当体内废物积蓄过多或机体解毒排污功能减弱时,废物不能有效地按时排出时,就将对身体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

  • 标签: 净化血液 体内废物 血管 食物 有毒有害气体 代谢过程
  • 简介:摘要血液净化室是一个高风险的科室,是医院感染的高危险区之一,每天护士不仅要和患者的血液接触,还要和各种消毒液接触。护士如何在这样的职业环境中保护自己,就显得非常重要。对血液净化室护士的职业危害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防护对策,降低护士的职业危害。

  • 标签: 血液净化 护士 职业危害 防护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尿毒症的治疗方面,血液净化方式不同所产生不同的临床疗效,并对其进行对比探究。方法选取我院近年来接纳的尿毒症患者90例,分为A、B、C三组,A组尿毒症患者进行血液透析联合透析滤过的高通量透析组,B组尿毒症患者进行常规的血液透析,C组设定为透析滤过组。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将这90例尿毒症患者平均分配到三组。结果通过治疗前、治疗后三组的实验数据对比来看,各组尿毒症患者在治疗前磷、铬、甘油三酯等常规指标差异不大(P>0.05),各组尿毒症患者治疗前后常规指标差异较大(P<0.05),各组尿毒症患者治疗后磷、铬、甘油三酯等常规指标相互对比差异大小不一,A组与B组,A组与C组治疗后常规指标差异大,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C组之间治疗后常规指标差异较小(P>0.05)。结论通过实验探究可知,A组治疗后效果明显,明显优于B组与C组。因此,联合透析对于单独分别采取的两种常规透析方式在尿毒症的治疗方面有着极大的提升,能够让尿毒症患者身体各项指标更好的恢复到正常水平,从而提高尿毒症患者的生活质量。适合各大医院应用于在尿毒症的治疗方面。

  • 标签: 尿毒症 联合透析 血液透析 透析过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血液净化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择在我院进行透析治疗的100例需要进行血液净化护理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不同心理状况给与积极的心理护理,分析护理前后的心理状况。结果100例患者,心理护理前HAMD抑郁评分和HAMD焦虑评分分别为(22.41±4.09)和(32.91±3.99)分,心理护理后,HAMD抑郁评分和HAMD焦虑评分均显著降低,分别为(17.48±3.09)分和(21.01±2.69)分,p<0.05。结论良好的心理护理有助于血液净化患者顺利完成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心理护理 血液净化 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对血液净化血透室常见的护理风险进行总计分析,并探讨及干预对策及干预效果。方法对我院2011年11月—2013年11月血液净化血透室发生的护理风险进行归纳分析,并将血液净化血透室的80例患者纳入护理对策的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40例,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风险干预措施,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并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对综合性护理干预对策的满意度较高,护理投诉和意外情况发生率较小,且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性的护理干预对策能增强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使其能够正确有效的处理护理过程中发生的风险因素,保证血液净化的安全操作,对临床具有很大的实际意义。

  • 标签: 血液净化 护理风险 血透室干预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净化中心护理风险防范措施。方法分析血液净化中心常见的护理风险因素,制订相应的干预对策。结果减少了护理差错和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了病人满意率。结论做好护理风险管理是保证血液净化中心护理质量的重要手段。

  • 标签: 血液净化中心 护理风险 干预对策
  • 简介:目的:本文主要探讨外科重症患者血液净化联合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效果。方法:在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所收治的外科重症患者中选取6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等到肠道功能恢复、生命体征趋于平稳之后进行肠内营养,出现急性肾损伤之后进行连续性血液净化,观察组患者入住ICU1—2天内进行早期肠内营养,同时进行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预后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IC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时间等方面明显优于腹腔内高压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外科重症患者而言,给予血液净化联合早期肠内营养有助于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改善患者的预后效果,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和治疗优势,值得大力推广使用。

  • 标签: 外科 重症患者 血液净化 肠内营养 预后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组合型血液净化治疗方式在治疗尿毒症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及护理方法,并进行分析,以供参考。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4年9月在我院收治的尿毒症患者,共124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进行随机分成2组,一组为治疗组,患者为60例,该组患者采用组合型血液净化的治疗方式进行治疗,即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的方式治疗患者;另一组为对照组,患者64例,该组患者采取单用血液透析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并且,在2组患者治疗的过程中,均统一进行临床护理手段,以此来辅助治疗。比较2组患者在治疗3个月之后的治疗效果,并进行分析。结果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尿毒症患者,应用组合型血液净化的治疗方式,即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的治疗方式对其患者进行治疗,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并且,其临床治疗效果显著,患者的不良反应较少。而与此同时,对患者进行具有综合性强的临床护理手段配合其治疗,能够保证治疗的顺利进行,有效的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组合型 血液净化 尿毒症
  • 简介:摘要血液透析是治疗急性及慢性肾衰竭的有效方法之一,目前已经得到迅速、广泛的开展,但血液透析本身是体外循环的过程,使用常规肝素法进行抗凝是进行有效血透的基本保障,所以,血透过程中使用肝素抗凝是非常关键的,但同时也存在着许多不良的反应。尤其对一些有出血倾向、手术后恢复期、女性月经期等患者更要慎重使用。本研究为了达到在血液透析中保证有效抗凝时间及减少肝素的副作用,我们应用超小剂量肝素法完成血液透析治疗95例患者560人次,取得较好的效果。

  • 标签: 超小剂量肝素 血液净化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探索重症监护室ICU心肾综合征患者疾病进展以及相关特征,观察通过运用连续性血液净化(CBP)治疗I型心肾综合征,观察治疗效果。方法通过回顾性的研究,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3月在我院ICU住院治疗的32例病例,通过使用静脉-静脉血液滤过手段进行为期24h以上的治疗,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修订治疗方案;将我院采取常规治疗的另外2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住院时间、有效率以及相应的好转情况,并对研究组HR、Cr、动脉血氧分压、PaO2等生理指标进行监测。结果两组患者在住院时间上尚不能认为存在差异,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组中HR、Cr等明显下降。结论当前我国临床中心肾综合征患者主要为I型为主,原发病中冠心病最为常见,连续性血液净化开展治疗可以明显降低,好转率明显增强。

  • 标签: 连续性血液净化 心肾综合征 诊断 ICU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的护理应用的效果。方法选自我院近两年来收治的60例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协同护理治疗模式进行治疗。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的患者进行传统的护理模式,观察组则采取协同护理模式,对两组患者进行护理效果的观察。结果观察组进行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中协同护理应用治疗的患者取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对照组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无明显变化,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比对照组满意度高。结论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中协同护理治疗取得很好的效果,对医护人员的护理水平起到了提高的作用,对优化医疗卫生护理资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患者的康复治疗提供了很好的治疗措施,值得在临床护理中广泛推广和使用。

  • 标签: 连续性血液 净化治疗 协同护理 疗效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血液净化在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有机磷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应用效果与常规治疗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中,中毒时间≤30min及中毒时间>30min患者的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阿托品化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液净化在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中应用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具有较高的总有效率,并且阿托品化时间也明显缩短。

  • 标签: 血液净化 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研究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尿毒症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4年3月尿毒症行血液透析患者78例,将其按门诊编号顺序分为观察组39例与对照组3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纯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杂合式血液透析治疗,将两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的生活质量评分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相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值均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各项评分值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杂合式透析方式应用于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治疗中,其能够有效清除患者机体内大部分毒素,避免或延缓诸多并发症发生,对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及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均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血液透析 单纯血液透析法 杂合血液透析法 尿毒症 生存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行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的监测与护理体会。方法对17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行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进行生命体征、生化指标以及抗凝指标监测、心理护理等结果17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转院2例,死亡2例,其余均转普通病房进一步治疗后出院。讨论在常规治疗的同时联合应用CBP,可有效改善SAP患者的病情,降低治疗费用,降低并发症,提高治愈率。

  • 标签: 重症急性胰腺炎 连续性血液净化 监测 护理
  • 简介:目的:观察连续性血液净化(CBP)救治慢性肺源性l心脏病并重度低钠血症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分组,对照组19例采用常规方法治疗,积极寻找病因.去除诱发因素,同时予以静脉补钠纠正低钠血症。CBP组19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CBP救治,比较CBP组治疗前和治疗后4h、8h、12h、24h、36h、48h检查血钠及血浆渗透压的变化;比较对照组和CBP组治疗前和治疗后第1d、第2d、第3d检查血钠及血浆渗透压的变化;比较对照组及CBP组治疗前和治疗后第1d、第2d、第3d的Glasgow评分及APACHE评分及两组的病死率。结果:CBP组治疗后4h与治疗前血钠及血浆渗透压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8h、12h、24h、36h、48h与治疗前血钠及血浆渗透压明显提高,有显著性差异(P〈0.01)。CBP组治疗后24h、48h、72h血钠及血浆渗透压分别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CBP救治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伴重度低钠血症疗效显著,耐受性好,不良反应低,比较安全,并可在床边进行治疗,便于对患者的观察及抢救,为临床提供了一种安全、有效的措施。

  • 标签: 连续性血液净化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重度低钠血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不同的血液净化方式对尿毒症毒素的清除及自主神经病变的效果。方法对120例于我院透析治疗的终末期尿毒症患者分为两组,分别采用普通透析联合血液透析滤过(HDF组)和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HDP组),比较各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肌酐(Scr)、甲状旁腺素(PTH)、β2-微球蛋白(β2-MG)及交感神经皮肤反应(SSR)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Scr、β2-MG及SSR各项参数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性差异,且HDP组治疗8周β2-MG与HDF治疗8周有显著性差异,HDP组治疗8周PTH较治疗前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两种方法均可有效清除小分子毒素及改善自主神经病变,但血流灌流对于清除中分子及大分子毒素效果更好。

  • 标签: 血液净化 尿毒症毒素 自主神经病变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研究显示,从肠易激综合征到胃酸反流,各种消化疾病发病率日益上升。由于消化系统健康相关知识的缺乏,很多患者未能及时就医。而生活方式的变化及药物治疗不仅可缓解消化系统疾病病情,而且有助于预防消化道癌症等疾病。美国“每日健康网”最新载文,刊出一组测试题,帮助读者自测消化系统健康状况。

  • 标签: 消化系统疾病 系统健康 疾病发病率 肠易激综合征 健康相关知识 消化道癌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