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鸡精用于产后乳汁分泌的临床效果。方法产后每日早晚各服白兰氏鸡精70ml,共服3d,并与对照组、中药材催乳组对比。结果鸡精有促进早泌乳与增加泌乳量的作用。结论鸡精用于产妇有滋养身体,恢复产妇体力,促进早泌乳和增加泌乳量的作用,且饮用方便,效果好,无不良反应。

  • 标签: 鸡精 产后乳汁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乳房按摩在促进乳汁分泌中的效果观察。方法对我科从2013年6月-2013年12月对产妇进行乳房按摩,取得良好的效果。采取乳房按摩的方法对照组自然分娩的产妇产后30分钟内进行早接触、早开奶、早吸吮以后按需喂养。剖宫产产后5-10钟内初步接触,1小时内再次接触、开奶、吸吮,以后按需喂养。观察组除进行以上方法外还进行乳房按摩,20分钟/日,3天。结果对产妇进行乳房按摩,取得良好的效果。结论乳房按摩可以软化乳房,使乳管腺畅通,增加乳汁流出通畅,帮助准妈妈树立母乳喂养的信心、增加了母乳喂养率。

  • 标签: 乳房按摩 乳汁分泌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产后护理干预对产妇乳汁分泌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5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102例预分泌的孕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51例。其中对照组孕妇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孕妇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产后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孕妇分娩后乳汁分泌的情况。结果观察组孕妇在产后1天内即泌乳者33例(64.7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2例(23.53%);观察组孕妇产后乳汁分泌困难者1例(1.9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7例(13.73%);观察组孕妇治疗后疼痛缓解时间、红肿消失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小于对照组;观察组孕妇在产后出现严重胀痛者2例(3.92%)显著少于对照组的13例(25.49%);观察组孕妇产后不胀痛者39例(76.4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4例(27.45%),且观察组孕妇产后喂乳方式以纯母乳为主,其次是混合喂养,人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产后护理干预可缩短产妇乳汁分泌的时间,促进乳汁分泌,减少产妇产后胸部疼痛症状,提高母乳喂养率,可在临床上广泛推荐应用。

  • 标签: 产后护理干预 产妇 乳汁分泌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产妇产后出现缺乳时,低频脉冲电治疗对促进乳汁分泌的效果观察和应用分析。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妇产科2010年12月至2011年5月接收的正常产妇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产妇产后应用低频脉冲电治疗进行乳房催乳治疗,对照组产妇则只做传统人工按摩乳房催乳治疗。然后通过对比找出统计差异。结果后将两组产妇的开始泌乳时间和泌乳量进行比较,结果统计P值<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低频脉冲电治疗的产妇比没有进行低频脉冲电治疗的产妇,开乳时间,泌乳量均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从中可以看出这种方法在临床妇产科中值得应用推广。

  • 标签: 低频脉冲电治疗 产后缺乳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产后护理干预对促进乳汁分泌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统计在2021年1月-2022年5月期间,抽取本院分娩产妇96例作为此研究样本,依据病例尾号奇偶数分为2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探究组则开展产后优质护理干预,对比其母乳喂养成功率以及泌乳量。结果:探究组产妇母乳喂养在1周成功率为97.91%远高于对照组79.16%,且泌乳量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增多,P

  • 标签: 产后护理干预 乳汁分泌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产后早期进行穴位乳房按摩促进乳汁分泌的影响。方法将220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0例,对照组按照产科常规母乳喂养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母乳喂养护理的基础上,在产后2小时开始实施穴位和乳房按摩,每日3次,每次20分钟,连做3天。结果观察组产妇泌乳始动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产后48小时、72小时泌乳量明显多于对照组,产后3至4天乳房胀痛明显轻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后早期实施穴位乳房按摩可使产妇泌乳时间提前,乳汁分泌量增加,乳房舒适度增加。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

  • 标签: 产后 乳房 穴位按摩 乳汁分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后3天乳房按摩对促进乳汁分泌的疗效。方法按分娩时间顺序随机将100例产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观察组产妇产后3天内进行乳房按摩,对照组不予处理。结果两组产后泌乳时间比较,观察组泌乳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2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产后3天进行乳房按摩可提前产妇泌乳时间增加产妇泌乳量。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护理品管圈活动对促进产妇乳汁分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利用便利抽样的方式选取2005年5月至2006年5月泸州市叙永县人民医院妇产科收治的产妇共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开展品管圈活动护理,对比品管圈活动在促进产妇乳汁分泌中的应用效果。结果采取不同护理方式后,对照组产妇的乳汁分泌充足(60.00%)和纯母乳喂养(65.00%)低于观察组(90.00%、97.50%),对照组产妇的乳房未肿胀(15.00%)明显低于观察组(42.50%);对比两组产妇对护理的满意度,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是95.00%,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是70.00%,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低于观察组,组间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产科护理中,针对产妇开展品管圈活动,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护理 品管圈活动 产妇 乳汁分泌 应用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探讨产后乳房穴位按摩对减轻乳房胀痛和促进乳汁分泌的可行性和效果,进而得出结论产后乳房穴位按摩不仅能减轻乳房胀痛,还能促进乳汁分泌,操作简单,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产后 穴位 乳房按摩 乳房胀痛 乳汁分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后抑郁对乳汁分泌的影响,重视产后抑郁,加强产前健康宣传以及产后抑郁护理。方法选取我院产科所收取的200例产妇,将自评抑郁量表评分≥41分的产妇作为A组,即产后抑郁组(n=101);评分低于41分的产妇作为B组,即正常组(n=99),观察两组产妇的泌乳始动时间、泌乳量以及纯母乳喂养率。结果B组产妇的泌乳始动时间、泌乳量明显优于A组,其差异存在着统计学差异(P<0.05);A组产妇的纯母乳喂养率要明显低于B组,其差异存在着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产后抑郁影响乳汁分泌,对于产妇抑郁产妇,需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保证母婴安全,提高母乳喂养率以及母乳喂养质量。

  • 标签: 产后抑郁 乳汁分泌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产后乳房按摩对乳汁分泌影响。方法将240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120例,对照组120例。对照组产妇进行常规母乳喂养指导,实验组产妇在此基础上于产后5小时开始对产妇进行乳房按摩的实施、指导与督促,观察产妇产后3~5天乳房泌乳量。结果实验组在产后3天的泌乳量较对照组多。结论产后5小时对产妇进行乳房按摩能预防乳房胀痛,促进泌乳,从而增强产妇母乳喂养的信心。

  • 标签: 产妇乳房按摩乳汁分泌
  • 简介:摘要目的产后乳房穴位按摩对减轻乳房胀痛和促进乳汁分泌的可行性和效果。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将我科分娩产妇20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100例,对照组按照产科常规进行乳房护理,研究组在产后第2天即开始乳房穴位按摩,按摩手法及乳房护理方法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结果研究组乳房胀痛程度小于对照组,产妇乳汁分泌情况与对照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后乳房穴位按摩不仅能减轻乳房胀痛,还能促进乳汁分泌,操作简单,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产后 穴位 乳房按摩 乳房胀痛 乳汁分泌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产妇乳汁分泌的影响。方法将100例分娩产妇分成干预组和一般组。给予干预组产妇产后干预护理,给予一般组产妇产后常规护理。结果干预组产妇泌乳时间明显早于一般组产妇(P<0.05),全乳喂养率和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一般组产妇(P<0.05)。结论对产妇实施产后干预护理,可促进产妇产后乳汁分泌,提高全乳喂养率。

  • 标签: 产后护理干预 乳汁分泌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推拿影响乳汁分泌的相关因素的特定穴位,观察对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将120例产妇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产前、产后护理常规相同,实验组给予特定穴位推拿,观察两组产妇5天出院时母乳喂养情况、纯母乳喂养率。结果观察组实现母乳喂养的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P<0.05)、纯母乳喂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推拿影响乳汁分泌的几个特定穴位,乳汁分泌量明显增多,对母乳喂养起到了积极地促进作用。

  • 标签: 推拿 相关穴位 乳汁分泌 纯母乳喂养
  • 简介:摘要:目的:产后乳汁分泌护理时采用产后康复治疗方法,观察产后康复治疗应用效果。方法:将我科2018年3月--2020年1月的产妇114例作为观察对象,并且分成研究组与参照组,分别采用产后康复治疗和常规乳汁分泌护理,对比两种治疗乳汁分泌方法效果。结果:(1)研究组和参照组乳汁分泌优良率对比中,研究组为82.45%,参照组为63.15%,(x2=25.981,p=0.000),结果有差异。(2)研究组和参照组产后恢复满意度评分对比中,研究组为93.13±5.84(分),参照组为81.09±4.73(分),(t=10.642,p=0.000),结果有差异。结论:产妇乳汁分泌时采用产后康复治疗效果优良,该种方法值得推广。

  • 标签: 乳汁分泌 产后恢复 产后康复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产科康复治疗仪促乳汁分泌和子宫收缩的效果。方法:将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入选的40例产妇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并根据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干预方式,观察组采用产科康复治疗仪进行干预。比较两组产妇满意度、乳汁分泌情况和子宫收缩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满意度为95.00%,高于对照组70.00%,P

  • 标签: 产科康复治疗仪 乳汁分泌 子宫收缩
  • 简介:【摘要】 目的 本文主要对改善产妇乳汁分泌所实施催乳治疗结合乳房按摩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本次研究参与人数为60例,均在2020年4月-2021年4月期间,在我院行分娩的健康产妇,将所有参与产妇进行盲选分组,研究组临床实施乳房按摩、催乳治疗联合护理,常规组临床实施常规护理。并将最后研究数据进行组间对比,分析其研究价值。结果:经过一段时间护理后,两组数据差异明显,不仅研究组乳汁分泌量优于常规组,乳房胀痛情况、泌乳时间相对缩短,且护理满意度较为理想,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为产妇改善乳汁分泌实施乳房按摩、催乳治疗联合护理方案,其效果显著,可将乳房胀痛时间、泌乳时间相对缩短,且得到有效缓解,使其护理满意度明显提升,临床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乳房按摩 催乳治疗 联合护理 乳汁分泌 实施效果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产妇在产后接受康复护理干预的对乳汁分泌量和乳房肿胀疼痛程度所产生的影响情况。方法 选母乳喂养的150例产妇资料,分成两组。对照组接受常规产后护理,观察组接受综合产后康复护理干预。结果 观察组产后乳汁分泌效果优于对照组,且P<0.05。结论 产妇在产后接受康复护理干预能够促进乳汁分泌

  • 标签: 产妇 康复护理干预 产后 乳汁分泌 乳房肿胀疼痛 母乳喂养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为产妇在产后不同时间实行乳房按摩和穴位按摩干预对其乳汁分泌以及母乳喂养产生的影响价值。方法:对 2017年 06月 --2019年 07月本医院收入的 93名产妇开展数据值调查研究,采取随机数字表方法实施分组干预,各组归入 31例,实验 1组、实验 2组、实验 3组依次于产后 2小时、 12小时、 24小时开展乳房按摩和穴位按摩干预,记载产后 48小时内乳汁分泌量充足总计算率、产后 30天内母乳喂养成功总计算率。结果:各组产后 48小时内乳汁分泌量充足总计算率对比,指标检测结果差别较大( P<0.05);各组产后 30天内母乳喂养成功总计算率对比,指标检测结果差别较小( P>0.05)。结论:在产妇产后 2小时较产后 12小时、 24小时开展乳房按摩和穴位按摩干预对乳汁分泌与母乳喂养的改善效果更优。

  • 标签: 产后 乳房 穴位按摩 乳汁分泌 母乳喂养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中西医综合护理干预在剖宫产产妇乳汁分泌中的影响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取自2016年5月-2017年3月我院接收的82例剖宫产产妇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采用普通乳房护理方法,研究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中西医结合护理措施,分析和比较两组产妇开始泌乳时间和产后48h泌乳量。结果两组产妇开始泌乳的时间均有所提前,通过比较,研究组的开始时间明显比对照组提前;在产妇48h后泌乳量方面,研究组泌乳量明显多于对照组,存在明显差异,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结论将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应用于剖宫产产妇护理之中,不仅能够改善产妇开始泌乳的时间,同时也可以增加泌乳量,在临床中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 标签: 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 剖宫产 乳汁分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