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产妇产后出现缺乳时,低频脉冲治疗对促进乳汁分泌的效果观察和应用分析。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妇产科2010年12月至2011年5月接收的正常产妇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产妇产后应用低频脉冲治疗进行乳房催乳治疗,对照组产妇则只做传统人工按摩乳房催乳治疗。然后通过对比找出统计差异。结果后将两组产妇的开始泌乳时间和泌乳量进行比较,结果统计P值<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低频脉冲治疗的产妇比没有进行低频脉冲治疗的产妇,开乳时间,泌乳量均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从中可以看出这种方法在临床妇产科中值得应用推广。

  • 标签: 低频脉冲电治疗 产后缺乳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产后应用低频脉冲治疗仪对促进子宫复旧、促进产妇提前泌乳和增加泌乳量、减少产后尿潴留发生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0年10月~2011年2月200例为试验组,应用低频脉冲综合治疗仪每日治疗2次,连续治疗6天。另随机选择200例为对照组,使用采用传统的食物和药物进行护理,观察比较催乳,产后排尿和子宫复旧等情况。结果试验组较对照组乳汁分泌量增加,减轻乳块瘀积,产后尿潴留及术后肠胀气发生率降低,子宫复旧好,产后24小时内的出血量明显减少。结论低频脉冲产后康复综合治疗仪用于促进产后恢复疗效好,安全可靠,使用方便,经济实惠,且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产科病房中推广应用。

  • 标签: 产后 低频脉冲治疗仪 产后康复 子宫复旧 产后催乳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低频脉冲治疗仪对促进产后康复的疗效。方法随机选择600例产后产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0例,试验组在产后应用低频脉冲治疗仪进行治疗,对照组使用传统的食物和药物进行恢复。结果试验组较对照组乳汁分泌量增加(减少乳块瘀积),经统计学处理效果有显著性(P<0.05),产后排尿早,术后肠胀气发生率减低,子宫复旧好,产后出血量明显减少,对照组较试验组多,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低频脉冲治疗仪作为一种安全、有效、操作方便、疗效较好的产后康复的辅助治疗,值得在产科推广应用。

  • 标签: 低频脉冲治疗乳汁分泌子宫复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低频脉冲治疗仪应用于产后康复的临床效果及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1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妇产科收治入院的120例产妇进行课题研究。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120例产妇分为传统组和创新组,每组60例。产后康复期间,给予传统组产妇常规产科医护干预,给予创新组产妇低频脉冲治疗仪干预。分别观察并比较两组产妇的产后康复情况。结果:创新组产妇的泌乳量正常占比、子宫复旧率等指标均显著高于传统组,组间比较差异较大,P<0.05。结论:在产后康复中应用低频脉冲治疗仪,不仅能提高产妇的乳汁分泌量,而且可以促进子宫复旧,值得持续推广及应用。

  • 标签: 低频脉冲治疗仪 产后康复 临床研究 乳汁分泌量 子宫复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低频脉冲治疗对产后乳胀的疗效,提高母乳喂养率。方法将产后乳胀的86例产妇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3例。治疗组采用产后康复治疗仪进行低频脉冲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热敷、按摩及吸奶器抽吸治疗乳胀,观察两组产妇治疗后24h内双侧乳胀消退情况,乳房疼痛程度及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乳胀疼痛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治疗后较对照组乳胀明显消退,疼痛明显减轻,治疗组的有效率为74.42%,对照组有效率为20.93%,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产后康复综合治疗治疗产后乳胀效果显著,操作简便,产妇乐于接受。

  • 标签: 低频脉冲 产后乳胀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探讨低频脉冲治疗仪对产后尿潴留的疗效观察。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妇产科低频电子脉冲治疗治疗产后尿潴留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选择我院于2018年1月-2019年6月1年半内接收的产后尿潴留病人,并随机抽选100名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确诊产后尿潴留。排除标准有其它重大疾病史患者。将所有患者按照不同的治疗方式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使用传统诱导排尿)和观察组(50例,传统诱导排尿联合低频电子脉冲)。对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数据进行收集和分析,同时对比两组患者的阴道出血量、30min排尿情况。结果观察组阴道出血量、30min排尿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表明有实验意义(P<0.05)结论在对产后尿潴留病人进行治疗时,使用传统诱导排尿联合低频电子脉冲的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低频脉冲电刺激治疗女性CPP(慢性盆腔痛)40例的临床效果。方法:80例CPP患者为我院2019年12月-2021年01月收治,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常规药物联合低频脉冲电刺激治疗,比较两组疼痛相关指标、治疗满意度。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疼痛相关指标改善以及治疗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为CPP患者行低频脉冲电刺激治疗效果显著,患者对治疗满意度高。

  • 标签: 女性 慢性盆腔痛 低频脉冲电刺激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子宫肌瘤术后病人早期运动并配合低频脉冲治疗对肠蠕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169例子宫肌瘤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85例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84例指导术后早期运动并配合低频脉冲治疗治疗。比较两组病人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及发生腹胀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术后肛门排气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术后未出现腹胀,对照组发生腹胀9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指导患者术后早期运动配合低频脉冲治疗治疗有助于子宫肌瘤术后病人肠蠕动功能的恢复。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在产后催乳与子宫复旧过程中运用低频脉冲治疗仪的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于本院随机抽取了64例2020年1月-2021年1月接诊的产妇进行,按照电脑排序均分为2组,各32例。其中,采取常规疗护的为参照组,运用低频脉冲治疗仪疗护的为研究组,将不同方案下的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患者接受研究组方案疗护后泌乳充足率更高,对比差异明显(P<0.05)。患者接受研究组方案疗护后子宫复旧率更高,对比差异明显(P<0.05)。 结论 在产后催乳与子宫复旧过程中运用低频脉冲治疗仪能够起到良好的效果,缩短治疗所需用时,改善患者产后情况,适合于临床中应用。

  • 标签: 产后催乳 子宫复旧 低频脉冲治疗仪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低频脉冲电疗法对产后尿潴留的疗效。方法将69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两组在年龄,分娩方式,孕周,产程上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32例,采用按摩膀胱,指导教育,热敷,热熏,新斯的明肌肉注射等。治疗组37例,采用盆底功能障碍治疗仪的低频脉冲电疗法。结果两组治疗后第一次小便自解情况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低频脉冲电疗法对于产后尿潴留治疗有明显疗效。

  • 标签: 低频脉冲电治疗 产后 尿潴留
  • 简介:目的观察药物联合低频脉冲治疗偏头痛的疗效,以及对甲襞微循环的影响。方法7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低频脉冲治疗,20天后观察患者偏头痛症状及甲襞微循环改善情况。结果经低频脉冲治疗后,患者偏头痛症状明显缓解,甲襞微循环亦有明显改善。结论低频脉冲治疗联合常规疗法治疗偏头痛安全,有效,副作用小。

  • 标签: 偏头痛 低频电脉冲 微循环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低频脉冲治疗仪联合行规护理在足月分娩产妇产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本院82例足月分娩产妇,选取时间2019年3月-2020年7月,采用平行对照法分组,对照组(41例)与观察组(41例)分别实施常规护理与低频脉冲治疗仪联合常规护理,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恶露持续时间、产后出血量、宫缩持续时间及住院时间方面,观察组比对照组少,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护理后更低,与对照组存在明显差异(P

  • 标签: 足月分娩 常规护理 低频脉冲治疗仪
  • 简介:摘要以往我们在膀胱训练方面采用制定饮水计划、定时排放尿液、冷热刺激、屏气、手法协助等综合训练取得一定的效果,但其缺点训练时间较长,易引起患者倦怠悲观思想,结果出现不配合现象。低频脉冲治疗是指频率1000赫兹以下的脉冲电流治疗疾病的方法。在低频脉冲电流的作用下,细胞膜受刺激,离子通透性改变,形成动作电位发生兴奋,引起肌肉收缩反应。通过轴突反射,引起局部充血,同时肌肉节律性收缩与舒张形成“泵”作用,促进血液循环,减轻水肿,消除非特异性炎症。同时利用低频电流刺激膀胱平滑肌,使其产生的即时效应来替代或纠正器官的功能。

  • 标签: 低频脉冲电 膀胱区 电极 残余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低频脉冲电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强直性痉挛的疗效。方法对186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93例和对照组93例。观察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行低频脉冲电疗法及功能锻炼康复治疗;对照组在药物治疗的同时进行功能锻炼康复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肢体强直性痉挛得到显著控制,日常生活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低频脉冲电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有确切的疗效。

  • 标签: 低频脉冲电疗法 强直性痉挛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低频脉冲电刺激结合改良手法按摩在产后对泌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6月-2017年4月在我院住院自然分娩的产妇100例,年龄30.1±4.65岁,孕周40±2.5周,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既往体健无妊娠合并症。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年龄、孕周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在产后六小时生命体征正常时在相应经络穴位给予适当强度的低频脉冲电刺激,每次三十分钟,每日一次,其余治疗、护理措施与对照组相同。观察两组产妇乳胀时间、泌乳量、泌乳素分泌、母乳喂养成功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实验组乳胀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实验组泌乳量较对照组明显增多,实验组乳胀时间T乳胀﹦45.73±11.01小时,对照组乳胀时间T乳胀﹦58.69±14.75小时,t=4.88,p<0.001。实验组经治疗后第三天凌晨7点空腹为的泌乳素为(305±28.72)ng/ml,对照组为(271±13.31)ng/ml。t=7.56,p<0.00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自然分娩后给予低频脉冲电刺激结合改良手法按摩的应用可明显缩短产妇乳胀时间,增加泌乳量,增加产妇舒适度和满意度促进产后康复和母乳喂养成功。

  • 标签: 低频脉冲电刺激 按摩 缺乳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