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康复治疗对冠心病介入治疗的影响。方法选取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患者90例,随机均分为2组(n=45)。其中对照组在手术后给予单纯的药物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药物治疗基础上使用康复治疗,随访3个月,比较治疗后的心功能等相关指标。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发生心绞痛的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治疗后,其心脏左室射血分数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最大运动耐量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后加强康复治疗可以更好地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提高运动耐量,有助于改善其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康复治疗 冠心病 介入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脑外伤康复治疗介入治疗时间与疗效的对比。方法本次研究涉及的患者例数为80例,入院时间为2016年9月至2017年4月,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在伤后3天后进行康复治疗,而观察组患者则在3天内进行康复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患者的生存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外伤患者康复治疗介入治疗时间越早,患者的效果越好,及早的进行介入治疗能快速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提高其生存质量,缩短患者康复时间,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 标签: 脑外伤 康复治疗 介入治疗时间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冠心病介入治疗后心脏康复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2月至2023年2月在本院治疗的60例冠心病患者,并将其均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采用心脏康复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经过相同护理时间后,结合具体数据对比两组患者生存质量测量结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生存质量测量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冠心病介入治疗后心脏康复护理效果较好,应当广泛开展。

  • 标签: 冠心病 康复护理 常规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冠心病介入治疗后心脏康复护理效果研究。方法:选取 2018年 8月 -2019年 9月我院冠心病患者 9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 n=47)和观察组( n=47)。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心脏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在两种不同护理方式下心脏功能指标、健康状况调查表( SF-36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 ADL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心脏功能指标与对照组患者相比优势显著,并且观察组的 SF-36评分和 AD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冠心病介入治疗后进行心脏康复护理有较好的护理效果,能够改善患者的心脏功能的同时提高患者的自理能和生活质量,值得被推广应用。

  • 标签: 冠心病 冠心病介入治疗 心脏康复护理 效果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康复治疗介入时机对于脑梗死后伴偏瘫患者康复效果所造成的影响。方法:试验者是2021.01至2023.02在医院治疗的80例脑梗死伴偏瘫患者,以康复治疗介入时机不同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的例数均是40例,对照组采取晚期介入治疗,观察组采取早期介入治疗,比对治疗有效性。结果:观察组肢体运动功能、自理能力以及神经功能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早期康复治疗进行干预,可使得患者运动功能及神经功能得到改善,利于增强其自理能力,适宜推广。

  • 标签: 偏瘫 脑梗死 介入时机 康复治疗 临床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蜡疗中草药制剂介入治疗局部肿胀、疼痛、瘢痕挛缩、筋膜粘连、创口不愈,关节僵硬、麻痹。方法将加热后完全融化的蜡液倒入不锈钢方盘中,冷却凝结成块后(表面温度45-50℃),介入1-5号中草药制剂方敷于患部,外包棉垫保温,每日1次,5-7次为一疗程。结果项痹556例、肩痹166例、腰痛病823例、膝痹287例、骨伤中后期关节肿胀、僵硬263例、痛风36例,风湿性关节炎(风、寒、湿痹引起的疼痛)192例、其他兼有局部肿胀、疼痛的患者1780例。经过蜡疗介入治疗后,均在3-5天后症状减轻,一周后局部肿胀基础消除,瘢痕挛缩、筋膜粘连、创口不愈,关节僵硬、麻痹均明显减轻。结论将蜡疗介入中草药制剂治疗应用于项痹、肩痹、腰痛病、膝痹、骨伤中后期关节肿胀、僵硬、痛风,风湿性关节炎、有较好的疗效。

  • 标签: 蜡疗 中草药制剂介入治疗 膝疼痛 痹症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蜡疗中草药制剂介入治疗局部肿胀、疼痛、瘢痕挛缩、筋膜粘连、创口不愈,关节僵硬、麻痹。方法将加热后完全融化的蜡液倒入不锈钢方盘中,冷却凝结成块后(表面温度45-50℃),介入1-5号中草药制剂方敷于患部,外包棉垫保温,每日1次,5-7次为一疗程。结果项痹556例、肩痹166例、腰痛病823例、膝痹287例、骨伤中后期关节肿胀、僵硬263例、痛风36例,风湿性关节炎(风、寒、湿痹引起的疼痛)192例、其他兼有局部肿胀、疼痛的患者1780例。经过蜡疗介入治疗后,均在3-5天后症状减轻,一周后局部肿胀基础消除,瘢痕挛缩、筋膜粘连、创口不愈,关节僵硬、麻痹均明显减轻。结论将蜡疗介入中草药制剂治疗应用于项痹、肩痹、腰痛病、膝痹、骨伤中后期关节肿胀、僵硬、痛风,风湿性关节炎、有较好的疗效。

  • 标签: 蜡疗 中草药制剂介入治疗 膝疼痛 痹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患者进行介入治疗术后的中医康复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于我院进行介入治疗术的原发性肝癌患者共80例,将患者按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入院之后给予一般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一般护理的基础之上,再进行中医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35.0%)有明显降低,护理满意率(97.5%)提高,具有明显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原发性肝癌患者进行介入治疗术后实施中医康复护理,有助于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有利于改善护患关系,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 标签: 原发性肝癌 介入治疗术 中医康复护理 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就肝癌介入治疗患者开展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护理干预,分析患者术后康复情况。方法:将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入本院的80例肝癌介入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为基础治疗,观察组为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护理干预,对比干预成果。结果:从数据可见,观察组患者围术期疼痛度得到改善,NRS评分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存在差异(P<0.05)。同时,在生活质量改善中,观察组患者得分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存在差异(P<0.05)。结论:针对肝癌介入治疗患者,为其实施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护理干预的有效性良好,缓解了疾病和治疗带来的病痛,并提高了生活质量,具备一定推广价值。

  • 标签: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护理干预 肝癌介入治疗 术后康复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成人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护理康复方法与效果。 方法:选取 2016 年 2 月 -2019 年 12 月期间在我院接受介入治疗的成人先天性心脏病患者 60 例为研究对象,通过数字随机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综合康复护理,对两组患者并发症、心理状态评分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观察组的患者在并发症发生率方面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 ),在 SAS 、 SDS 评分方面观察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 )。 结论: 对接受介入治疗的成人心脏病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康复,可有效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应用价值显著。

  • 标签: 介入治疗 先天性心脏病 护理康复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研究主要分析急性脑血管病患者采取早期介入康复治疗的效果。方法:研究时间段是2021年6月-2022年6月,研究对象是我院开展治疗的60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患者可以通过抽签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参照组患者开展常规治疗,实验组患者开展早期介入康复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ADL与NIHSS评分。结果:实验组患者的ADL与NIHSS评分均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在临床中开展早期介入康复治疗,有助于患者恢复神经功能。

  • 标签: 急性脑血管病 早期介入康复治疗 神经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早期康复介入治疗对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并发症的影响。方法择取2016年7月-2018年8月我院收治的92例重症监护病房患者,依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常规组(n=46)、早期康复组(n=46)。即常规组使用常规护理,早期康复组则为早期康复介入治疗,对比各组总并发症率、Barthel指数和FIM评分。结果常规组总并发症率为19.56%,而早期康复组为4.35%,各数据对比有意义(P<0.05)。早期康复组Barthel指数为(56.29±7.80)、FIM评分为(78.36±8.50);而常规组则为(42.64±6.24)、(58.54±9.30)。各数据对比有意义(P<0.05)。结论在重症监护病房患者中,早期康复介入治疗不仅可预防患者并发症的出现,还可显著改善其Barthel指数和FIM评分,存在推广价值。

  • 标签: 早期康复介入治疗 重症监护病房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早期治疗在脊髓损伤康复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探讨。方法将2016年11月至2017年12月在我医院接受诊治的106例患有脊髓损伤疾病的患者作为本次分析探究的主要对象,并且把所有的患者随机的分配到两组,常规治疗组中的53例患者治疗时间较早(脊髓休克期过后2--4周内),而实验治疗组中的53例患者治疗时间相对较晚(脊髓休克期过后4--8周内)。两种治疗方法实施结束之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焦虑自评量表的评分情况以及治疗之后患者的生活品质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实验组治疗显著高于常规组患者,在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信息方面,实验治疗组患者在实施早期治疗之后其生活品质以及心理状态明显得到了提高,且患者对治疗结果也比较满意。以上数据经过检验皆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脊髓损伤疾病作为当前医学史上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使用早期治疗方法能够显著的提升患者的心理状态以及其个人的生活品质,临床效果明显。

  • 标签: 脊髓损伤疾病 早期治疗 治疗方法 生活品质 心理状态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为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实施早期介入康复治疗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2019年2月-2020年11月,将我院82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随机等分为两组,每组各41例,为参照组行常规治疗干预,针对研究组实施早期介入康复治疗干预,对比两组的治疗有效率,以及接受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指标和生活质量评分指标。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参照组(P<0.05)。治疗前,研究组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指标与参照组大致相当(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指标低于参照组(P<0.05)。治疗前,研究组的生理功能评分指标、生理职能评分指标、躯体疼痛评分指标、总体健康评分指标、活力评分指标、社会功能评分指标、情感职能评分指标,以及精神健康评分指标均与参照组大致相当(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生理功能评分指标、生理职能评分指标、躯体疼痛评分指标、总体健康评分指标、活力评分指标、社会功能评分指标、情感职能评分指标,以及精神健康评分指标均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为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实施早期介入康复治疗干预,能获取较好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急性脑血管病 常规治疗干预 早期介入康复治疗干预 临床效果 对比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冠心病介入治疗后心脏康复护理效果。方法:以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我院进行冠心病介入治疗后护理的106例患者为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53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心脏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护理前后心肺功能指标改善程度和生活质量。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心肺功能指数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心脏康复护理引入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的护理当中,能有效改善患者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从而促进患者康复,值得推广。

  • 标签: 冠心病 介入治疗 心脏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脏康复护理在心肌梗死介入治疗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2月1日~2020年12月1日收治的100例心肌梗死介入治疗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心脏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护理3个月后护理满意度,护理前、护理3个月后心理状态[采用抑郁症自我评估量表(PHQ-9)和广泛性焦虑障碍量表(GAD-7)]、心功能[包括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结果:护理3个月后,两组PHQ-9、GAD-7评分低于护理前(P<0.05),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1);护理3个月后,两组LVEF高于护理前(P<0.05),且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护理态度、护理技能、护理效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心脏康复护理可改善心肌梗死介入治疗后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其心功能、护理满意度。

  • 标签: 心脏康复护理 心肌梗死 介入治疗后患者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心脏康复护理对心梗介入治疗后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近两年(2020.02-2022.04)来院进行心梗介入治疗的病患,进行随机分组对比的方法进行实验观察与研究。其中一组为A组,为病患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另一组为B组,为病患进行心脏康复护理干预,并进行两组实验结果观察记录与报告。结果:在无其他客观因素干扰时,经过护理干预后B组病患HAMA 焦虑评分(6.08±1.12)、HAMD抑郁评分(6.33±1.51)均低于A组病患的(9.66±1.23)、(10.12±1.22),且B组病患护理综合满意度(94.12%、32例)高于A组的82.35%、28例。两组护理前各项结果相似,护理后B组各项观察指标结果优于A组。结论:通过对两组实验病例的观察调研报告可知,对于心梗介入治疗的病患采用心脏康复护理可显著改善病患心理状态,且病患综合满意度更高,此法有效,可以推广。

  • 标签: 心脏康复护理 心梗介入治疗 心理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