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急性脑梗塞的治疗方法中达拉奉治疗的疗效以及降低其发病率的概率。方法本文以2016年1月到2017年1月期间,我院接收的60例急性脑梗塞的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平均随机分为两组,命名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30例患者。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的方法,实验组除了常规的治疗还加以达拉奉治疗进行静脉注册。并记录了手术后三个月内的治疗效果,具体比对两项能力,分别是日常生活能力(ADL)和中国卒中量表(CSS),统计分析两组的具体治疗结果。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前后评分的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实验组的中国卒中量表以及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的比评结果要明显优于常规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显效案例有22例,无效的为2例,有效的为6例,总体有效的比例为92.8%,其中也包括显效的病例,相比对照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于(P<0.05)。结论应用达拉奉对于早期的急性脑梗塞患者的治疗具有明显疗效,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生活能力,药物具有安全,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依达拉奉 脑梗死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脑梗塞应用血塞通联合达拉奉治疗效果。方法选择医院神经内科的70例脑梗塞患者,随机双盲法分两组,各35例。对照组、观察组分别应用单独达拉奉、血塞通联合达拉奉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血液流变学指标(血小板凝聚率、血栓形成系数、全血浆黏度)、神经功能缺损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塞应用血塞通联合达拉奉治疗,可有效改善血液流变学以及神经功能缺损,应用效果显著。

  • 标签: 脑梗塞 血塞通 依达拉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联合应用西帕麦孜彼子口服液与左氧氟沙星治疗慢性细菌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细菌前列腺炎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临床治疗方案差异将其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应用左氧氟沙星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应用西帕麦孜彼子口服液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尿流率、临床疗效和临床症状评分。结果在临床症状评分、临床疗效以及尿流率方面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联合应用西帕麦孜彼子口服液、左氧氟沙星治疗慢性细菌前列腺炎,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疗效显著,该方案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 左氧氟沙星 西帕依麦孜彼子口服液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脑外科是医院高风险科室之一,入住脑外科的患者病情严重、接受治疗的时间长,对其进行临床治疗时,也会影响心、肺、肝、肾等其他器官器官功能的稳定性,给治疗效果带来不利影响。护理风险是指在对患者展开护理时,护理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直接或间接导致患者死亡的可能,护理风险存在于临床护理的全过程。随着我国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患方在医院接受治疗和护理的维权意识明显增强,护理风险的预防与控制对降低医疗纠纷有重要意义。风险管理应用的主要目的是降低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避免其给患者造成危害,致使医院面临法律诉讼,以此达到维护医院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的目的。本文对护理风险管理在脑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做了具体阐述。

  • 标签: 护理风险管理 脑外科护理管理 具体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塞通联合达拉奉治疗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2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4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疗法进行基础治疗,同时对照组组患者采用单纯达拉奉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血塞通,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独立生活患者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疗程结束后3周,观察组患者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NIHSS)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症状急、发病率高,在我国受到广泛重视,通过血塞通联合达拉奉注射液进行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具有极高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血塞通 依达拉奉 脑梗塞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了解克拉玛妇幼保健服务现状,分析服务模式利与弊,探索解决问题的对策。方法采用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通过产科质量评估,与相关妇幼保健专家访谈,开展基线调查等进行定性分析,收集近五年妇幼卫生年报运用EXCEL2007和SPSS17.0对妇幼保健服务指标、健康指标进行定量分析。结果①市妇幼保健所为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一个科室,履行市级妇幼保健机构职能。助产服务依托4家综合医院产科,妇幼保健服务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卫生院)承担。②全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妇幼保健专业技术人员45人,占从事妇幼保健服务人员总数28.48%。高级职称仅1人,占0.63%,大学以上学历17人,占10.76%,年龄40岁以上29人,占64.4%。③全市产妇数、产检率、产检≥5次、产后访视率及住院分娩率近五年呈上升趋势并保持较高水平。各年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孕产早检率、系统管理率均低于同期全国的平均水平。全市5年平均剖宫产率59.77%,高于全区和全国平均水平。高危孕产妇占比呈现明显上升趋势,5年高危孕产妇占孕产妇总数的33.36%。巨大儿发生率逐年上升,平均发生率为13.78%。各年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近5年全市孕产妇平均死亡率为26.89/10万,高出全国同期(20.1/10万)6.79个百分点。2013-2014年孕产妇死亡有抬头趋势,总体死亡率变化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①克拉玛市妇幼保健服务体系不完善,机构不健全。②全市妇幼保健管理模式呈分段、分级管理。基层妇幼保健专业技术人员短缺,尤其高级人才缺乏,服务能力明显不足。③高危孕产妇数量逐年递增,巨大儿发生率呈上升趋势,剖宫产率常年以地州为单位居全自治区前列。建议①建立健全地市、县区、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三级妇幼保健机构。②综合医院与基层社区卫生

  • 标签: 妇幼保健 现状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达拉奉联合长春西汀治疗急性脑梗塞的疗效。方法选取脑梗塞急性期患者108例。随机分为达拉奉联合长春西汀组和长春西汀对照组。治疗前后进行临床神经功能缺损(NHISS)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测定。结果研究结果发现,治疗组患者的NHISS评分显著比对照组患者低,且治疗组患者Barthel指数评分明显上升。治疗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达拉奉联合长春西汀治疗急性脑梗塞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状态。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复方甘草酸苷联合匹斯汀在慢性湿疹治疗中所发挥的疗效和安全。方法选择我院在2016年2月~2017年9月诊治的慢性湿疹患者94例进行治疗分析,依照平行随机抽样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口服复方甘草酸苷联合匹斯汀治疗,对照组采用患处涂抹哈西奈德溶液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例数。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61%,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0.21%,观察组治疗效果更好;观察组出现4例不良反应,对照组出现3例不良反应,数据对比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慢性湿疹的治疗中,复方甘草酸苷联合匹斯汀治疗效果更确切,联合用药安全好,显著缓解症状,值得应用。

  • 标签: 复方甘草酸苷 依匹斯汀 慢性湿疹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达拉奉在急性脑梗死急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急诊科2017年3月-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7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为氯吡格雷,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达拉奉,对比两组治疗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治疗前,生活质量评分高于治疗前,观察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达拉奉在急性脑梗死急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非常显著,改善了神经缺损情况,提高了生活质量,值得应用。

  • 标签: 依达拉奉 急性脑梗死 急诊治疗 应用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接受达拉奉与舒血宁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2012年9月至2014年9月我院对82例脑梗死患者进行了研究分析,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均有41例。对照组患者接受达拉奉治疗,治疗组使用达拉奉与舒血宁联合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临床中接受药物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善情况比对照组优秀。结论脑梗死患者临床中接受达拉奉与舒血宁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比较突出,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依达拉奉 舒血宁 脑梗死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沙吖啶联合米非司酮在瘢痕子宫孕中期引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来我院接受瘢痕子宫孕中期引产治疗的孕妇50例,其中25例孕妇仅使用沙吖啶进行药物治疗,作为对照组,25例孕妇使用沙吖啶联合米非司酮进行药物治疗,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孕妇引产临床指征和引产效果。结果观察组孕妇的宫缩发作时间、引产出血量、引产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孕妇引产成功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孕妇引产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沙吖啶联合米非司酮在瘢痕子宫孕中期引产中可以发挥理想的治疗效果,对于缩短引产时间、减低引产后并发症发生率均具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米非司酮 依沙吖啶 瘢痕子宫 孕中期 引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达拉奉联合注射用丹参治疗急性脑梗塞的方法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5月~2016年5月医院收治的急性脑梗塞患者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41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单独使用注射用丹参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达拉奉联合注射用丹参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0.24%,高于对照组患者的68.2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达拉奉联合注射用丹参治疗急性脑梗塞,能够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取得更为理想的治疗效果。

  • 标签: 依达拉奉 注射用丹参 急性脑梗塞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评价急性脑梗塞采取达拉奉联合注射用丹参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在本次研究过程中,一共纳入本院于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80例急性脑梗塞患者,进一步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2组,每组平均为40例;其中,对照组单用注射用丹参治疗,观察组则采取达拉奉联合注射用丹参治疗,进一步对两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评价。结果(1)在治疗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为95.00%,与对照组的72.50%对比显著更高,两组数据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2)在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方面,治疗前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经积极治疗后,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临床中,针对急性脑梗塞患者,采取达拉奉联合注射用丹参治疗的疗效显著,具备推广及应用的价值。

  • 标签: 依达拉奉 注射用丹参 急性脑梗塞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大面积脑梗塞病人应用达拉奉+吡拉西坦治疗的效果。方法研究选取的大面积脑梗死患者均来自我院,共计80例,患者的就诊时间自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将其随机按照盲选方法分为2组,一组为对照组共40例,给予达拉奉治疗,另一组为观察组共40例,给予达拉奉+吡拉西坦治疗。评估两组的疗效。结果观察组的疗效95.00%较对照组的疗效75.00%更为显著(P<0.05)。结论达拉奉+吡拉西坦治疗大面积脑梗塞疗效显著,在临床有积极的推广意义。

  • 标签: 依达拉奉 吡拉西坦 大面积脑梗塞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对高压氧联合达拉奉在急性脑梗死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0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并将所有缓和按照数字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的患者均给予达拉奉药物实施治疗,而实验组给予达拉奉+高压氧的方法实施治疗。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更为确切有效,该组总有效率96.00%,对照组总有效率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达拉奉+高压氧治疗治疗急性脑梗死有利于患者疾病的康复,能够有效提高治疗的效果,以确保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提升,因此此方法值得推广。

  • 标签: 高压氧 依达拉奉 急性脑梗死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疏血通联合达拉奉治疗老年脑梗塞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收治于我院96例老年脑梗塞患者视为研究主体对象,纳入时间为2016年3月-2017年3月,以随机数字表法为参照划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组48例;对照组患者实行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实行疏血通及达拉奉联合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指标来看,对照组与观察组治疗前后各项指标变化幅度相比差异明显,2组数据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指标来看,观察组为2.08%与对照组16.67%相比二者差异较为明显,2组数据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脑梗塞患者实行疏血通及达拉奉联合治疗的效果良好,能明显改善患者神经功能降低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因此值得在临床治疗中使用及推广。

  • 标签: 疏血通 依达拉奉 老年脑梗塞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济复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和糜烂型口腔扁平苔藓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200例复发性口腔溃疡和糜烂型口腔扁平苔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130例,糜烂型扁平苔藓患者为70例,将患者随机分成四组,分别为ROU济复组(n=65),ROU对照组(n=65),OLP济复组(n=35),OLP对照组(n=35)。其中济复组使用济复局喷方式进行治疗,对照组使用溃疡湖济局喷方式进行治疗。对比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济复组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患者有效率为41%,济复组和对照组差异显著,存在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复发性口腔溃疡和糜烂型口腔扁平苔藓患者而言,济复方式治疗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广泛应用和推广。

  • 标签: 依济复 复发性口腔溃疡 糜烂型口腔扁平苔藓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巴斯汀联合雷公藤多苷治疗慢性荨麻疹患者的疗效进行探究。方法以我院2016年3月-2017年10月期间接诊的慢性荨麻疹患者为研究对象,共纳入76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均38例,其中对照组单独使用巴斯汀治疗,而研究组则在此基础上联合使用雷公藤多苷,现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症状评分均降低,但研究组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巴斯汀+雷公藤多苷方案有助于控制慢性荨麻疹患者病情进展,改善症状,以及保证患者临床治疗安全。

  • 标签: 慢性荨麻疹 依巴斯汀 雷公藤多苷 症状评分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丁苯酞软胶囊、达拉奉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6年4月~2017年4月在我院治疗的12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并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给予常规对症支持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达拉奉注射液静脉滴注30mg/次,2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丁苯酞软胶囊0.2g/次,3次/d,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血流动力学变化、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变化、各项细胞因子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3.55%,较对照组的79.03%明显上升,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血细胞比容较对照组明显降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NIHSS评分及ADL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改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TNF-α、IL-1、SOD、MDA、NT-proBNP较对照组明显改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软胶囊、达拉奉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具有良好临床效果,能切实改善脑血流动力学,发挥脑保护作用,从而改善神经功能,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急性脑梗死 丁苯酞软胶囊 依达拉奉 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各项细胞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玫瑰糠疹患者接受窄谱中波紫外线联合匹斯汀片治疗的效果。方法我院的82例玫瑰糠疹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0例患者接受外擦冰片炉甘石洗液并口服匹斯汀片治疗,观察组42例接受对照组的治疗和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的皮肤瘙痒、丘疹、红斑、鳞屑等症状评分和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皮肤瘙痒、丘疹、红斑、鳞屑评分治疗后比治疗前有所下降(P<0.05)。观察组的瘙痒、丘疹、红斑、鳞屑评分治疗后比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的皮肤瘙痒、丘疹、红斑、鳞屑症状缓解时间比对照组短(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是92.85%,对照组是77.50%,观察组有效率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玫瑰糠疹患者接受窄谱中波紫外线联合匹斯汀片治疗的有效率高,治疗周期短,临床应该推广使用。

  • 标签: 窄谱中波紫外线 玫瑰糠疹 症状缓解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