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2 个结果
  • 简介:东方1-1气田是国内海上最早自主勘探开发的气田,从投产至今已经10余年,目前依然能够保持年产超过20×108m3的产量规模。随着开发的深入,在生产过程中遇到储量丰度低、储层非均质性强、组分分布复杂、气田开发不均匀、剩余大量低品位储量未动用等一系列问题。针对这些开发难点,从气田的实际情况出发,提出了储层精细描述、长水平井"找甜点"、开发评价井、滚动开发等多种有效的增产措施,降低了气田的开发风险,提高了气田的开发效果。图10参6

  • 标签: 东方1-1气田 开发难点 增产措施
  • 简介:气田中6口井的17个莺二段的地层水样品进行化学组分分析,采用目前油田水研究普遍应用的苏林分类法进行分类。分别从平面上和垂向上来分析研究地层水的特征与成因,并综合本区构造活动及伴随的CO2上侵和岩石学方面的特征进行分析,判断气田水文地质条件、封闭状况及油气保存条件。研究结果认为,本区莺二段地层水以代表大陆环境的沉积水NaHCO3水型为主,也见Na2SO4及MgCl2水型。该区整体水动力较弱,油气保存较好,有利于天然气成藏。图5表1参6

  • 标签: 莺歌海盆地 东方1—1气田 地层水特征 矿化度 油气保存
  • 简介:尽管有证据说明方位变化衰减是波在裂缝岩石中传播的特性,各向异性物质之间界面处的平面波反射系数的计算一般忽略方位变化衰减的可能性。本文把计算反射系数的方法扩展应用到了具有频率相关性质的物质的情况中,并且研究了用最近得到的理论描述的物质的PP反射系数。在许多例子中频率效应是明显的。在由岩石物理因素控制的频率下出现转向的情况下,当频率增大时,高和低振幅方位能够突然反转90度。

  • 标签: 频率效应 AVO响应 岩石 裂缝 相关方 反射系数
  • 简介:尽管有证据说明方位变化衰减是波在裂缝岩石中传播的特性,各向异性物质之间界面处的平面波反射系数的计算一般忽略方位变化衰减的可能性。本文把计算反射系数的方法扩展应用到了具有频率相关性质的物质的情况中,并且研究了用最近得到的理论描述的物质的PP反射系数。

  • 标签: AVO响应 岩石 裂缝 相关方 频率 反射系数
  • 简介:西南A1系统的实施完成,实现了对地震、测井、井筒、勘探开发综合、油气生产、项目研究、成果文档等数据的集中管理,具备了对这些数据的加载、存储、查询浏览、下载、发布等功能,为西南油田搭建起了统一的勘探开发技术数据管理平台,数据资源和数据流程得到进一步优化整合,数据实现企业集成,建立了勘探、评价和开发项目研究、管理决策的数据服务体系,对促进西南油田的油气勘探开发研究和信息化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西南 油气勘探开发 项目组 油气田 数据管理平台 信息化工作
  • 简介:软地层取心收获率低是目前钻井行业面临的一个技术难题和挑战。本文结合现场经验,分析了影响取心收获率的因素,并针对其主要原因,总结出了一套取心技术措施。在J10—XJ1井的取心过程中,严格实施此套技术措施,未发生复杂情况和事故,岩心收获率达81%,远远高于国家石油行业标准,对今后软地层取心具有重要的指导性意义。

  • 标签: 软地层 取心收获率 J10-XJ1井
  • 简介:明确表达了用局部相关法在数据域层析成像的不适合标准。与基于差分的反演相比,基于相关的反演对局部极小值敏感度较低。可是相关值却常常在同相轴之间受到串音的影响,另外,由于是沿整个时间轴求和,所以全局相关值仅仅给出一个模型运动误差的一般概念。作为一种选择,Gaussian时窗局部相关法是能够提取模拟数据和观测数据之间不适合中的局部运动误差值的。与全局相关法相比,局部相关法对地震同相轴的串音敏感度也较低,原因是作为一个时间函数只需进行局部求和。因为低相关串音造成清洁伴随震源,所以产生清洁梯度值。采用与地震资料带宽一致的补偿函数改善梯度值,与用于消除无限带宽资料的线性补偿函数相比,该补偿函数更具有现实意义。

  • 标签: 局部相关 全局相关 函数 模型 时窗 波场
  • 简介:富县区块盒1段属于低孔低渗致密气藏,现场压裂过程中多次发生砂堵,因此需要对区块岩石力学特征开展深入研究。通过多元线性回归的方法利用测井曲线及实验测试结果建立了富县区块盒1段岩石力学参数计算模型,并对多口井岩石力学剖面进行计算,统计分析了不同岩性杨氏模量及泊松比数值分布规律,采用克里金插值方法及岩性条件约束得到了岩石力学参数平面分布规律,为压裂设计优化提供借鉴。

  • 标签: 富县区块 岩石力学 多元线性回归 测井曲线
  • 简介:HB1区块气藏属于典型的异常高压、低孔低渗、海相碳酸盐岩薄层气藏。由于异常高压气藏的特殊性,气井合理配产对气藏高效开发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针对HB1井的地质特点,利用前期研究成果,采用合理生产压差法、气井流入与流出曲线法、无阻流量法、试采分析法和数值模拟法等5种方法对HB1合理产量进行了研究。通过综合分析认为,HB1井在试采初期的合理产量是48×10^4m^3/d,如考虑在试采过程中压力敏感性、气藏压力变化对异常高压气藏开发效果影响较大,则这一阶段的合理产量应为30×10^4m^3/d。按照这一思路与方法,确定了后续几口气井的合理产量。表3参4

  • 标签: 异常高压气藏 通南巴构造 合理产量
  • 简介:储层建模技术是在油气藏描述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该技术近几年在各大油田的应用效果表明,其在水平井部署、剩余油挖潜等方面有着巨大的优势。针对磨溪气田雷一1气藏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和研究的需要,综合利用气藏地震、测井及地质等资料,在对储层主控因素分析的基础上,根据确定性建模与随机建模相结合的原则、等时建模原则、相控建模原则,分别利用克里金法、序贯高斯模拟法和相控随机模拟法建立了雷一1气藏磨91井区储层模型。最后,利用容积法对模型可靠性进行了评价及方法优选。

  • 标签: 磨溪气田 低渗透储层 储层建模 随机建模
  • 简介:介绍了一种抗温抗盐型钻井液降粘剂JNJ-1的合成与室内评价结果。该处理剂主要用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AMPS)、马莱酸酐(MA)、丙烯酸(AA)和丙烯酰胺(AM)等物质来合成。室内实验评价结果表明,该钻井液降粘剂具有很好的降粘作用,抗温、抗盐及抗高价离子污染能力强,是一种新型钻井液降粘剂。还就合成条件对该钻井液降粘剂降粘性能的影响以及合成产物的降粘能力进行了测试和评价。图8表1参4

  • 标签: 降粘剂 合成 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AMPS) 室内评价
  • 简介:室内岩心驱替实验已确定了了解油藏中流体流动性质的主要步骤。油水相对渗透率或许是岩心驱替实验得到的最普遍的参数,但这些参数只能求助于数学模型中岩石-流体所有相互作用的研究结果才能描述油藏流动现象。岩石的润湿性是对油藏流体流动机理有强烈影响的因素之一,因此,在过去几十年,有大量根据岩心驱替实验推测润湿性的论文。另一方面,传统上认为原油-水-固体体系中观察到的接触角是真实的或通用的度量润湿性的参数。因此,出现了一个明显的问题:根据岩心驱替推测的润湿性与接触角之间有联系吗?根据以前的文献似乎不能得出确定性的回答,原因有二个方面:①Craig广义经验方法虽然可以近似比较,尤其是极端情况下润湿的比较,但不能直接推导出表征润湿性的岩石——流体相互作用的大小;②常规的接触角测量普遍存在一个再现性问题。在其它文献中报导的双滴双晶板(DDDC)技术,似乎解决了接触角测量中再现性这个长期存在的问题。本文的目的是将对差别较大的岩石-流体体系用有再现性的DDDC法检测结果与用油藏和贝雷岩心进行的水驱实验得到的对应油水相对渗透率相比较。共比较了10种不同实验结果。其中有8种岩石-流体体系水驱实验结果与接触角测量结果得出的润湿性类似,而其余两种差别明显。对结果的一致性与差异性进行了解释,重点是弄清岩心分析与油藏流体分布和流动机理之间的重要关系。

  • 标签: 油藏岩石 油水流动性质 动态接触角 室内岩心驱替实验 流动机理
  • 简介:介绍了阳离子悬乳液体系的研究结果,认为该体系不仅具有良好的抗温性、良好的抗污染能力、良好的加重稳定性和良好的润滑性能,还能很好地保护油气层,对环境无污染。针对该体系的特点,将其应用到高难度大位移井AT1-14X井的三开施工中,成功地克服了在61°的稳斜段下,水平位移长达1133m时的携砂问题,解决了该井三开井段防塌、润滑两大难题,优质高效地完成了该井的钻井施工。图1表9参2

  • 标签: 阳离子悬乳液 AT1—14X井 润滑 防塌
  • 简介:针对桩1区块特高含水期底水稠油油藏的开发特点,利用核磁共振测井资料,定量评价其孔隙流体流动特性,准确划分产层,直接识别油、气、水层,准确地评价了区块剩余油分布情况。并依此部署了水平井,取得了很好的开发效果。实践证明,核磁共振测井具备常规测井所不具备的某些技术优势,能解决一些特殊的地质问题,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标签: 核磁共振测井资料 桩1区块底水油藏开发 流动特性 地质问题 弛豫时间 区块采收率
  • 简介:通过概述连续油管发展现状及其应用情况,提出在有水气藏开采中后期,使用合理管径的连续油管作为生产管柱进行排水采气,具有施工难度小、作业成本低、不伤害储层的优点,详述了连续油管排水采气技术在广安002-H1—2井的应用情况和取得的效果,为广安气田提供了一种新的可适用的排水采气工艺选择。图2表2参6

  • 标签: 有水气藏 携液能力 连续油管 排水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