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2 个结果
  • 简介:盖层作为天然气藏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控制着天然气在空间上的分布,而且控制着天然气的富集。此前关于深层天然气盖层的研究主要侧重于对区域性泥岩盖层,但长岭断陷深层天然气除了被泥岩封盖外,还有一部分被火山岩自身封盖,火山岩盖层还没有被全面系统地认识。前人对长岭断陷天然气藏封盖保存条件的研究工作开展的甚少。本研究通过对该盖层类型及分布特征、微观封闭能力以及封盖能力综合评价及研究,探讨长岭断陷深层盖层发育特征及对天然气空间分布与富集的控制关系。

  • 标签: 天然气 火山岩盖层 泥岩盖层 长岭断陷
  • 简介:通过对“东部高原”东北部地区中侏罗统-白垩系中黏土矿物分析,结果显示黏土矿物的组合及含量变化能够较好反映当时的气候、物源以及古地理变化;同时,伊利石结晶度不具有随地层深度发生变化的规律。黏土矿物组合以及伊利石结晶度在东部高原隆升与消亡前后,发生了比较明显的变化,这从另一方面反映了东部高原的存在。

  • 标签: “东部高原” 黏土矿物 古气候
  • 简介:依据苏皖凹凸棒石黏土成矿带西北区地质普查成果,结合邻区地层等相关资料,研究了该地区的矿层赋存特征、矿物成分、物理性质等,分析了其沉积环境、形成机制及矿物的物性差异。得出如下结论:①凹凸棒石黏土是在碱性的介质条件下所形成的;②研究区内凹凸棒石为淡水环境形成的,属内陆湖盆沉积;③玄武岩是形成凹凸棒石的主要物质来源。

  • 标签: 凹凸棒石 混合黏土 成矿带 物性差异
  • 简介:以TM卫星相片解译为手段,综合地貌形态、水系展布特征以及新构造运动方面的信息,确定以甘孜州丹巴县为中心的区域内存在着一个旋涡旋扭构造,并对它的形成过程与发展进行了探讨。

  • 标签: 旋涡状旋扭构造 旋心 旋脊 环形断裂
  • 简介:以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境内吐鲁番和哈密的1:25万国际标准分幅为试验区,通过综合分析盖层介质性质和雷达数据参数特征,分析了沙砾、黄土、盐碱地和新降积雪等不同介质覆盖区的雷达图像信息构成模型和影象特征,为微波遥感信息提取和区域地质填图解译提供技术支持和依据。

  • 标签: 微波遥感 雷达图像 介质性质 信息构成模型
  • 简介:川西坳陷中段中、新生代的构造运动主要表现为:早印支期的抬升、褶皱,构造雏形形成阶段。晚印支期褶皱、隆起发育,燕山期的挤压改造阶段。喜马拉雅运动对该区影响相对较小,仅形成了一些浅层断裂。研究表明,构造运动控制了坳陷中段的形成和发展,不仅控制了须家河组生储盖的发育,还控制着储层的孔隙度、渗透率变化.渗透率与孔隙度相关性较小,主要与裂缝有关。分析表明储层裂缝发育地带是有利的勘探区域。

  • 标签: 构造特征 须家河 储集性 川西坳陷中段
  • 简介:淮北前常~徐楼地区位于安徽省北部,属黄淮海平原区,基岩埋深100~300m,为典型中等厚度新生界覆盖区,地质找矿工作难度大。该区处于华北陆块南部,金属矿产资源丰富,以夕卡岩型铁铜矿床为主,与华北地区邯邢式矿床相类似。笔者从2005开始,一直在该区从事覆盖区综合找矿方法研究工作,投入了大量综合物探和钻探工作量,分析了成矿地质条件、研究了已知矿床地质与物探异常特征,对区内各类物探异常进行了系统分类解释,提出了"区域研究选区、重磁扫面定靶、综合勘查定位、钻探测井定性"的淮北覆盖区综合找矿模式。钻探验证表明,该项研究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找矿效果。文中对该区成矿模式、已知矿床物探异常特征、各类物探异常分类与解释、覆盖区找矿模式等研究成果进行了介绍,充分体现了地质与物探的紧密结合。供同行参考使用。

  • 标签: 覆盖区 夕卡岩型矿床 物探异常 综合找矿模式
  • 简介:牛皋沟位于北京市周口店镇金陵景区,2012年“7·21”特大暴雨期间暴发泥石。本文在现场调查、综合地质测绘、勘探等的基础上,对景区泥石的形成条件、物源分布及特征进行了探讨分析。研究表明,牛皋沟岸坡陡峻、物源丰富、水动力足,具备泥石流形成的基本条件,且景区内频繁的人类工程活动也为泥石发育创造了条件;对牛皋沟泥石的基本特征值进行计算,泥石流流体重度约为1.550t/m3,定性为稀性泥石;50年一遇洪峰流量值为28.33m3/s,一次泥石固体冲出物1.85×10^4m3,其爆发的规模属于中型泥石

  • 标签: 泥石流 灾害 基本特征 牛皋沟
  • 简介:展安徽省区域地球化学样品地方检测标准方法的研究和编制,将能填补我省目前缺乏相关标准的空白,按照地方标准制定的技术路线和方法来优化泡吸附-ICP—MS法金含量的测定方法,得到方法检出限为0.140ng/g,重复性r=0.2092m+0.9503,再现性R=0.4948m-0.1478,适用范围为0.82-108ng儋。所测Au含量在上述范围内,试验中共检测到2个歧离值,但在分析中予以保留。正确度评价采用精密度实验数据和相关统计量数据。对于四个水平,分析方法偏倚的置信区间包含0,表明在置信水平α=5%下偏倚不显著。|AIgC|都小于0.1,符合《地质矿产实验室测试质量管理规范》(DZ/T0130)要求。经过准确度的验证实验说明该标准方法(审批稿)是正确、实用的,可以作为地方标准进一步推广。

  • 标签: 地方标准 金测定 等离子质谱 准确度
  • 简介:通过对内蒙古中部新太古代似斑含榴石花岗岩进行岩相学及岩石地球化学方面的研究,并与黑云片麻岩进行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对比,发现两者在宏观地质特征与岩石地球化学特征上具有紧密的继承性,因此认为该花岗岩为新太古代区域变质岩在高级变质作用条件下经历原地经深熔作用、混合岩化作用所形成。

  • 标签: 含榴石花岗岩 似斑状结构 岩石地球化学 深熔作用
  • 简介:在扬子地台西缘松潘-甘孜复合造山带东部的丹巴地区,发育一系列穹变质体。据近年的研究,这些变质体至少经历了四期变形及相伴随的三期变质作用。利用变质反应、角闪石和二云母的矿物化学,矿物地质温压计及相关的同位素年龄资料,建立了丹巴变质体演化的P-T-t-d轨迹。此轨迹呈顺时针形式,反映了变质分带属于叠加复合型,黑云母带-蓝晶石带属于中压型。矽线石带则属低压高温型,即变质作用曾经历了增温增压,增温降压和恒压降温三个演化阶段,表明变质体具陆-陆碰撞的地壳加厚和随后花岗岩浆活化上侵的回返上隆的演化特点,这和区域大地构造背景相吻合。

  • 标签: 变质体 P-T-t-d轨迹 陆-陆碰撞 深层次滑脱
  • 简介:建立了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水中34种有机氯农药和氯苯类化合物的方法,实验考察了样品前处理过程中盐析剂用量、色谱柱比对等条件并优化选择。实验结果表明:加入10g氯化钠作为盐析剂时回收率最高;VF-1701msUI色谱柱比HP-5msUI色谱柱对化合物分离效果更好,用时更短,线性更好。本方法检出限为0.003~0.044μg/L,所得各组分的精密度为1.2%~7.9%,平均回收率为70.2%~114%。

  • 标签: 有机氯农药 氯苯类化合物 液液萃取 气质联用法
  • 简介:格宾石笼是一种新型的柔性建筑材料,具有高强耐久性、透水性、整体柔韧性、耐腐蚀性、施工方便、经济适用和环境适用性等其它圬工结构不可比拟的结构特点和优点,在水土保持、水利工程、公路工程、铁路工程、堤防工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5.12”汶川地震诱发或加剧了一大批的泥石地质灾害,牛塘沟泥石是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范例。本文根据格宾石笼结构技术特点,结合牛塘沟泥石流形成机制和成灾特点,在治理工程设计中采用格宾石笼结构稳固泥石沟道固体物源,经过1个水文年的检验,治理工程效果良好。可为类似条件的泥石治理工程提供借鉴。

  • 标签: 格宾石笼 牛塘沟 泥石流 治理工程
  • 简介:港沟位于北京市门头沟区清水镇塔河村西。该沟历史上未发生过泥石,但具备了发生泥石的条件,存在安全隐患。本文分析了泥石沟的发育特征和形成条件,采用刘希林法评价了泥石的危险度,提出了相应的减灾防灾措施,对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和交通道路安全起到一定的指导意义。

  • 标签: 港沟 泥石流 危险度 防治措施
  • 简介:四川盆地南江震旦系灯影组以一套潮坪、台地边缘浅滩环境的白云岩为主,并在灯影组下部普遍发育葡萄构造。空间上葡萄构造由下往上呈弱发育→密集发育→交替发育→不发育,产出明显受到孔洞、缝的分布和形态控制。结合该区沉积、成岩演化史,认为灯影组中期存在一定时期的暴露过程和表生岩溶作用,葡萄构造为表生大气淡水溶蚀-沉淀形成产物,是古暴露和古岩溶的重要标志。

  • 标签: 灯影组 葡萄状构造 古岩溶 南江
  • 简介:矿山弃渣型泥石沟是北京市西部山区重要的泥石类型,在近几年发生的泥石中占比重较大,是近期高发的泥石类型.本文通过遥感调查数据总结了矿山弃渣型泥石沟数量较多且松散物质易于启动的基本特点,对2016年7月20日江心台沟泥石案例进行分析,依据本次泥石前期雨量较少,当日激发雨量集中于某一时段即引发了本次泥石的特点,提出了以本次泥石提取的降雨信息,作为北京市矿山弃渣型泥石沟临界雨量值的观点.

  • 标签: 矿山弃渣型泥石流 临界雨量 预警预报
  • 简介:北京地区泥石灾害较为发育,总体以暴雨型沟谷泥石为主。本文分析了北京泥石灾害预警研究现状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泥石灾害预警方法进行了初步研究与探讨。

  • 标签: 泥石流 预警研究 现状 技术方法 探讨
  • 简介:通过地形地貌、构造特征和地理环境分析,提出了甘肃省甘南舟曲8·8特大泥石的形成原因,为制定灾区重建方案提供依据。

  • 标签: 特大泥石流 形成机理
  • 简介:扬子克拉通西缘呈分散产出的一系列穹变形交质体,按其结构特征与成因,可将其划分为变质核杂岩,岩浆核杂岩,片麻岩穹隆和构造穹隆四种类型。造山后期—期后,深部上隆,浅部伸展,局部岩浆活动和造山期深熔花岗岩底辟侵位所引起的地壳局部隆升与伸展,是形成该区变质核杂岩和岩浆核杂岩的主要原因;片麻岩穹隆和构造穹隆,则分别为双向挤压收缩体制下,局部熔融—重熔花岗岩同构造被动侵位,和单纯的构造变形与叠加变形形成。它们具不同的时、空分布和控矿特征,是扬子克拉通西缘造山过程中不同构造坏境,不同演化阶段和不同构造体制下的产物。

  • 标签: 变质核杂岩 岩浆核杂岩 片麻岩穹隆 构造穹隆 成因机制 成矿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