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采用QCISD(T)/6-311+G(3df,p)//B3LYP/6—31G(2dr,p)方法研究了HOS和0H反应机理,获得了生成产物P1(SO+H2O)和P2(SO2+H2)6条不同路径且构建了其单重态势能面.结果表明,P1(SO+H2O)为主产物,优势路径R(HOS+OH)→1M1→TS→iso→IM4→TS3→P1(St)+H20)和R(HOS+OH)→IM1→TS4→P1(SO+H2O)表观活化能分别为~95.90和-95.92kJ·mol-1.根据经典过渡态理论结合隧道效应校正计算了标题反应在200K~2000K温度范围内总表观速率常数ktot,拟合得到其三参数表达式k(T)=1.13×10^-21T2.69exp(-12842.30/T).基于统计热力学原理预测了标题反应中所有稳定物种生成焓(ΔfH298)、熵(S298S)和热容(Cp,200K~1000K).理论结果与实验数据较为接近.

  • 标签: OH HOS 反应机理 速率常数 热力学性质
  • 简介:建立了计算多环芳烃水中溶解度数学表达式,用量子化学方法计算了7个多环芳烃水中溶解度,计算结果与实验测定结果相符合.多环芳烃处于水体内体系状态能量愈高,其溶解度愈小,多环芳烃中碳氢基团越多,溶解度越小.此时体系中溶质呈单分子态,而不是聚集态.

  • 标签: 多环芳烃 水中溶解度 理论计算 数学表达式 量子化学方法 碳氢基团
  • 简介:采用密度泛函理论B3LYP/6-311++G(d,p)方法对聚氯乙烯模型化合物热降解机理进行了理论研究,探索了主要热降解产物HCl、芳香族化合物及乙烯、甲烷等小分子碳氢化合物形成可能热降解反应路径.对反应过程中所有反应分子几何结构进行了优化和频率计算,获得了各热降解路径标准动力学参数和热力学参数.计算结果表明:在HCl形成过程中,主要通过协同反应,反应能垒为128.6~212.5kJ/mol;丙烯基能降低HCl脱除反应能垒,而丁稀基对HCl脱除反应能垒几乎没有影响;HCl完全脱除之后生成共轭烯烃,共轭烯烃进一步通过分子重排、环化形成芳香族化合物,同时也可以通过C—C键断裂形成小分子碳氢化合物;与重排和环化反应相比,直链烯烃C—C键断裂形成小分子碳氢化合物需要跨越更高反应能垒.本文研究结果对聚氯乙烯热降解机理提供了新认识,为进一步设计环境友好与高效聚氯乙烯热降解技术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 标签: 聚氯乙烯 热降解机理 密度泛函理论
  • 简介:简单介绍了世界采样大会由来与PierreGy采样理论产生与发展。重点阐述了PierreGy公式和采样理论涵义与应用,以及化学计量学对采样理论发展推动和促进作用。同时,采样理论发展也推动了过程分析技术应用以及各类先进采样、制样和混样设备研制和应用。中国作为全球最大大宗商品进口国和消费国,对采样理论和实践应用有着迫切需求,将第九届世界采样与混样大会引入中国,必将促进和提升我国采样理论研究和实践水平,使其更好地为我国大宗商品交易和检验检测市场服务。

  • 标签: 世界采样与混样大会 PIERRE Gy采样理论 化学计量学 过程分析技术 采制样设备
  • 简介:在G3(MP2)//B3LYP/6—311+G(d,p)水平上,对CH3S自由基与CO气相反应微观机理进行了理论研究.结果表明:该反应共存在3个反应通道,产物分别为CH3+OCS,CH2S+HCO和CH2S+HOC.由于形成产物CH3+OCS活化势垒较低,因此为主要反应通道,这与实验观察到结果是一致

  • 标签: CH3S CO 理论研究 反应机理
  • 简介:设计了系列环丙烷衍生物,考察了这类分子作为含能材料潜在应用价值.使用密度泛函方法计算了分子结构和频率,确定了这些结构是势能面上极小点.为了进一步考察这类分子热力学稳定性,计算了它们键解离能和生成热等性质,确定了A1分子引发键为侧链上N—NO2键和环上C—C键几乎同时断裂,A2和A3分子引发键为N—NO2键,而且所有引发键解离能均大于80kJ/mol,证明这类分子具有足够稳定性进行实验室合成.高能量密度分子爆轰性能和感度是2个最重要指标.爆轰性质方面,使用K-J方程计算了这类分子爆速、爆压.在感度性质方面计算了分子氧平衡和撞击感度参数.结果表明,A3分子具有最为优秀爆轰参数(D=9.87km/s,P=43.33GPa),是该类分子中最有潜力高能量密度分子.

  • 标签: 理论计算 环丙烷衍生物 高能密度材料
  • 简介:采用从头计算方法再次研究了HIV-1PR催化水解机理.结果显示反应生成了双醇结构以碳为中心四面体中间体;碳氮键断裂是速率限制一步,需要较少活化能,支持该水解反应可能在生命过程中出现.

  • 标签: 从头计算理论 HIV-1 PR 水解机理
  • 简介:采用密度泛函理论B3LYP方法,以硅橡胶泡沫材料单体二甲基硅氧烷和甲基乙烯基硅氧烷为基础,对这2种单体和由其构成4种短链结构进行了构型优化、能量计算、前沿轨道和振动分析等方面的理论计算探索,结果显示,当分子链结构中原子排布更易形成共轭或等效于共轭离域结构时,在遭受辐照等能量注入情况下可将能量及时转移而一定程度上避免了链结构断裂,分子链裂解部位发生在共轭链段间隙处可能性比较大,甲基乙烯基硅氧烷引入并非一定会对材料耐辐照稳定性起到增强作用.

  • 标签: 硅橡胶泡沫 二甲基硅氧烷 甲基乙烯基硅氧烷 辐照稳定性 密度泛函理论
  • 简介:用量子化学B3LYP/6-311+G(d,p)方法优化了H2ClCS单分子分解反应驻点物种几何构型,并在相同水平上通过频率计算和内禀反应坐标(IRC)分析对过渡态结构及连接性进行了验证.用QCISD(T)/6-311++G(d,p)方法计算各物种单点能,并对总能量进行了零点能校正.利用经典过渡态理论(TST)与变分过渡态理论(CVT)并结合小曲率隧道效应模型(SCT),计算了主反应通道在200K~2000K温度范围内速率常数kTST,kCVT和kCVT/SCT.结果表明,H2ClCS存在8条可能裂解通道,可生成产物P1(HCS+HCl),P2(CSH+HCl),P3(H2S+CCl)和P4(ClHCS+H).所有反应均为吸热反应.相对于H2ClCS,各产物能量分别为60.9,222.9,275.7和156.9kJ.mol-1.通道H2ClCS→TS3→P1反应势垒为81.5kJ.mol-1,是标题反应主反应通道,其余通道为次反应通道.在200K~2000K温度区间内得到主反应通道表观反应速率常数三参数表达式为.kCVT/SCT=8.7610T0.79exp(-4053.6/T)s-1.

  • 标签: H2ClCS 反应机理 分解反应
  • 简介:介绍了研究过氧化氢光解离重要意义及目前理论研究现状,分析了存在问题,并对今后该领域理论研究进行了展望.

  • 标签: 过氧化氢 激发态 光解离 理论计算
  • 简介:应用密度泛函理论MPW1K,BHandHLYP和MPWB1K方法,结合6-31+G(d,p)基组优化了烯丙醇与臭氧反应势能面上各驻点几何构型,通过同一水平振动频率分析确认了中间体和过渡态.反应路径上驻点都在HL理论水平下进行单点能量校正,并进行了MPW1K/6-31+G(d,p)水平下零点振动能校正(ZPE).对反应机理详尽分析表明臭氧抽取烯丙醇羟基基团中H通道反应势垒比臭氧加合烯丙醇双键基团通道反应势垒高,臭氧与烯丙醇双键加合生成臭氧化物为最可几反应路径.在加合反应历程中,氢迁移通道需经过氢迁移和离解等复杂过程,最终要产生少量OH自由基,与烃烯类臭氧化反应产生大量OH自由基结果相反.

  • 标签: 密度泛函理论 反应机理 烯丙醇 臭氧
  • 简介:利用密度泛函理论(DensityFunctionalTheory)中B3LYP方法在6-311+G(d,p)计算水平上研究了Fe/Fe_2与NO反应相关微观机理.全参数优化了Fe+NO和Fe_2+NO反应体系在不同重态反应势能面上各驻点几何结构,并用频率分析法以及内禀反应坐标(IntrinsicReactionCoordinate)方法对过渡态进行了验证,得到了相对应反应微观反应路径.用"两态反应"分析反应机理,计算结果表明2个体系优先选择路径均为低自旋态进入和高自旋态离开反应.通过对2个体系反应活化能比较,Fe_2+NO体系更易进行.

  • 标签: 铁原子 Fe2铁簇 NO 密度泛函 两态反应
  • 简介:采用密度泛函理论方法,运用平板模型对噻吩分子在Ni(111)表面的水平吸附进行了结构优化和能量计算.结果表明,hcpA位吸附最稳定,以bridgeB吸附最不稳定;噻吩吸附在表面上时,S原子向上翘起,4个C原子与边面Ni原子作用更紧密,表面原子与噻吩匹配程度决定了吸附强度和吸附后S—C键活泼性;噻吩以bridgeA吸附时分子与表面之间电子给予与反馈最多,分子最活泼,而hcpA位吸附后噻吩分子轨道上电子能量变稳定,分子并不活泼.

  • 标签: 噻吩 吸附 脱硫 密度泛函理论
  • 简介:采用量子化学方法研究了CH2ClO2与NO反应机理.计算结果表明,CH2ClO2+NO反应主导产物为CH2ClO+NO2,CHClO+HNO2,CHClO+trans-HONO,CH2O+trans-ClONO和CH2O+cis-ClONO.其他产物由于需要跨越能垒太高或者产物不稳定,对整个反应来讲可以忽略.

  • 标签: CH2ClO2 NO 大气反应 反应机理.
  • 简介:采用密度泛函方法,以键解离焓(EBD)和电离势(EIP)为理论指标评价了硫辛酸清除自由基活性,发现硫辛酸EBD和EIP均小于具有抗氧化活性VC、VE和没食子酸.结合优势构象几何构型、电荷分布和前线轨道布居分析结果,发现二硫五元环是分子中活性区域,电荷密度较大,可以与金属离子螯合;S—S键较长,且EBD和EIP均较小,可以形成自由基而发挥抗氧化作用.羧基部分可以调节分子水溶性,且电荷密度较大,也可以和金属离子螯合.初步明确了硫辛酸"结构-抗氧化性"关系.

  • 标签: 硫辛酸 抗氧化性 密度泛函 理论研究
  • 简介:阿魏酸是一种有效天然油脂抗氧化剂.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B3LYP方法和从头算HF两种方法,在6-311++G**基组水平上对阿魏酸分子几何结构进行全优化,得到其几何结构参数,进一步计算得到阿魏酸红外和拉曼振动光谱.计算结果表明,采用B3LYP和HF2种方法优化得到几何结构及频率值是一致,对在B3LYP方法下计算得到红外和拉曼振动频率进行合理理论归属并与SDBS数据库实验数据进行比较,发现计算得到红外和拉曼振动频率与实验测定结果符合较好.阿魏酸分子结构和振动光谱研究,为研究阿魏酸及其衍生物化学结构与生理活性之间构效关系提供依据.

  • 标签: 阿魏酸 密度泛函 分子结构 红外光谱 拉曼光谱
  • 简介:多金属氧酸盐修饰化学是近年发展起来一个热点研究领域,其中多酸亚胺化是一种非常有效使多酸有机官能化方法.有机胺能够将其π电子扩展到无机框架,产生较强d-π相互作用,从而多金属氧酸盐有机胺衍生物和远程有机官能团可以作为构筑单元构建更为复杂多金属氧酸盐-有机杂化材料.本文综述了作者研究小组运用密度泛函理论方法研究系列Lindqvist型多酸亚胺衍生物稳定性、成键特征和非线性光学性质,深入探讨该类有机-无机杂化衍生物非线性光学性质起源.

  • 标签: 多酸 多酸有机胺衍生物 密度泛函理论方法 稳定性 非线性光学性质
  • 简介:在AM1方法优化几何结构基础上,用INDO/CI-SOS方法深入探讨硼羰基(B-C=O)螺旋共轭化合物二阶非线性光学性质,讨论了硼羰基不同取代位置对螺旋共轭体系电子光谱、二阶非线性光学系数影响.结果表明硼羰基引入可改善体系非线性光学性质,随着硼羰基个数增加,二阶非线性光学系数增大,大入射波长为1064nm时,β绝对值比未被取代螺旋共轭化合物β值增大一个数量级,达到13.84×10-40C·m.

  • 标签: 共轭体系 二阶非线性光学系数 羰基取代 二阶非线性光学性质 电子结构 个数
  • 简介:利用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了钴羰基-亚硝基配合物Co(NO)(CO)n(n=1-4)和Co2(NO)2(CO)n(n=2-5)体系.Co(NO)(CO)n(n=1-4)低能构型和前人研究等电子体Ni(CO)n+1类似,并且理论预测还可能存在热力学不稳定具有弯曲NO配体Co(NO)(CO)4.理论预测Co2(NO)2(CO)n(n=2-5)各不同异构体构型非常相似,能量也很接近,因此其势能面非常复杂,但是其异构体构型与前人理论预测等电子体Ni2(CO)n+2非常类似,即Co2(NO)2(CO)5,Co2(NO)2(CO)4和Co2(NO)2(CO)3分别有1,2和3个桥配体.离解能计算表明,对双核钴化合物,羰基解离将比Co—Co键断裂更容易.

  • 标签: 密度泛函理论 羰基-亚硝基配合物 BP86 B3LYP
  • 简介:以量子化学半经验AM1方法优化几何构型为基础,采用FF/AM1和INDO-SOS方法计算了N-取代螺旋共轭化合物非线性光学系数,讨论了N原子不同取代位置对螺旋共轭体系结构、电子光谱、非线性光学系数影响.计算结果表明,N杂原子引入可改善体系非线性光学性质,所设计分子具有较大二阶非线性光学系数和较好透明性.

  • 标签: N-取代螺旋共轭化合物 非线性光学性质 FF/AMl INDO-SOS 量子化学 非线性光学材料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