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作为日渐流行的社会现象,旅游者面子消费行为理应得到学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将旅游者的面子消费行为划分为差别性面子消费行为、义务性面子消费行为、他人导向性面子消费行为3个维度,并基于自我建构理论,构建了独立型自我建构和依存型自我建构分别作用于旅游者面子消费行为3个维度的概念模型。研究结果表明,独立型自我建构正向影响差别性面子消费行为,负向影响他人导向性面子消费行为,但对义务性面子消费行为无显著影响;依存型自我建构对义务性面子消费行为、他人导向性面子消费行为产生正向影响,对差别性面子消费行为产生负向影响。旅游者面子消费行为是独立型自我建构与依存型自我建构共同作用的结果,旅游者产生怎样的面子消费行为,取决于哪一种类型的自我建构占据主导地位。

  • 标签: 旅游者 自我建构 面子 消费行为
  • 简介:对于以用户生成内容为特征的旅游虚拟社区而言,用户分享是保持社区活跃度和吸引力的关键。本文主要探讨旅游虚拟社区用户粘性与分享行为之间的关系,引入自我建构理论,探讨两种自我建构类型对用户粘性与分享行为关系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用户粘性对分享行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相依型自我对粘性与分享行为的关系具有显著正向调节作用,而独立型自我对粘性与分享行为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则不显著。研究结论为旅游虚拟社区管理者制定策略提供了参考。

  • 标签: 用户粘性 分享行为 自我建构 旅游虚拟社区
  • 简介:村落遗产地旅游品牌研究还处于浅层次发展阶段,本文以世界文化遗产开平碉楼与村落为例,依据自我调节态度理论的"评价→情感响应→行为意向"自我调节过程,构建出村落遗产地品牌个性、游客自我一致、村落遗产地品牌关系质量与游客忠诚关系模型,并运用Mplus7.0软件进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研究结果显示:(1)村落遗产地品牌个性包含高雅、乐观、质朴、实惠和智慧5个维度,其中,质朴是村落遗产地品牌个性的独特维度,游客总体感知最高。(2)游客品牌满意和游客品牌依恋在游客自我一致与游客忠诚关系间起完全中介作用。(3)村落遗产地品牌个性能够通过游客自我一致和村落遗产地品牌关系质量链式中介间接作用于游客忠诚,但对游客品牌依恋和游客忠诚的直接效应不显著。研究结果为村落遗产地旅游品牌化管理提供了理论参考与借鉴。

  • 标签: 村落遗产地 品牌个性 自我一致 品牌关系质量 品牌满意 品牌依恋
  • 简介:不论是城市设计,还是城市规划,作为一种公共政策和制度安排,在实施过程中都会存在交易成本,或者说制度成本。因此,城市设计的价值和有效性远不止体现在漂亮的空间形态上,归根结底是应给社会带来增值。换句话说,城市设计也需要降低制度成本和提高总体社会效益。本文基于新制度经济学和马歇尔的城市空间演变等理论,从理解城市空间演变以及秩序建立的客观规律出发,在理论上对城市设计的实质、内涵、定位进行了反思,提出了低成本城市设计的理论路径的设想,以期为未来探索高效的城市设计公共政策提供参考。

  • 标签: 城市设计 演变 范式 方法论 三维设计 制度成本
  • 简介:作为建立品牌认知、创建品牌资产和投射品牌形象的重要手段,旅游口号在“目的地竞争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立足于“衰减器”作用机理,构建旅游口号设计规则框架。同时,根据旅游口号评价指标与设计规则的分歧倾向比例来定义偏离级次,实证分析不同地域尺度的旅游口号的偏离程度和偏离分布差异。研究结论显示:①衰减器的内部作用过程包括特征抽取和口号衰减两个阶段;②旅游口号的偏离情况具有地域尺度差异性。省域旅游口号的总偏离程度最高,景域旅游口号的偏离分布差异性最明显,而市域旅游口号和我国旅游口号的偏离分布一致。

  • 标签: 旅游目的地口号 设计规则 偏离分析 尺度差异 注意衰减器理论
  • 简介:在城市发展进程中,一些用地从城市相对边缘区域变为核心区块,用地中的建筑也随之发生变化,面临着或拆除,或迁出,或改建的命运,如何实现用地新外部条件下建筑生命周期地延续,如何从空间设计角度使得地块的发展能契合城市更新生长的脉搏以获得新的生命活力是建筑师面临的新课题。以杭州某地块废弃工业建筑为出发点,探索从城市角度进行废旧建筑再利用的可能方式,通过连续两年同一毕业设计题目设计成果对比,反思在城市背景下进行废弃工业建筑更新利用的关键点,以期对其他同类项目有所借鉴意义。

  • 标签: 废弃工业建筑 再利用 城市更新 公共空间 废墟
  • 简介:在北京老城建筑遗产整体保护尚未有效落实的背景下,尝试建构基于历史景观叙事和公共空间整合的城市设计路径,以此探索建筑遗产的整合性保护策略。基于历史景观叙事的城市设计路径主要体现在铭刻起源、主题建构和节点织补三个方面,有助于提升老城建筑遗产的可读性,增强公众对建筑遗产的文化认同感;基于公共空间整合的城市设计路径,主要体现在以老城传统轴线和城廓形象为基本线索,依托建筑遗产和自然景观节点,建构以历史风貌保护为导向,建筑遗产、景观绿道、慢行交通系统与公共文化空间融合发展的老城公共空间网络,让建筑遗产更好地融入当代城市生活。

  • 标签: 北京老城 城市设计 建筑遗产保护 景观叙事 公共空间
  • 简介:以电影为切入点,将触媒理论引入历史街区更新研究中。从文化触媒的特性角度,系统分析了文化触媒除发挥本体的功能外,还应寻求其功能延展性和设计的增量。文化触媒建筑在一定的设计策略指导下,不仅能加强原有的使用功能,还可以很好地对街区的局部与整体产生催化作用,形成历史街区公共空间的触媒效应。

  • 标签: 历史街区 触媒效应 电影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