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2 个结果
  • 简介:民国初年甘肃民族社会变化与政治格局演变,导致民族传统政治在政治结构、经济基础、文化氛围上产生适应性改变,源此基础之上的民国甘肃"改土归流",于政治建构之外亦兼具民族社会改建使命,虽则囿于艰难外部环境,未能毕其功于一役,但毋庸置疑的是民国甘肃"改土归流"于甘肃民族地区诸层面的现代化还是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 标签: 改土归流 土司制度 民族社会
  • 简介:由于《明史》只记载了正德十三年(1518年)四月改四川叙州府高县为高州,而漏载十二月又废州为县,给人以高州一直存在的假像。《清史稿》复加以穿凿补充,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又加以附和,以致1998年《高县志》、1998年《筠连县志》和1995年《珙县志》建置沿革皆载高州存在至明末清初,造成失误。今对高州始末加以考述,以正其误。

  • 标签: 明代 正德 叙州府 高州 考述
  • 简介:历史上黄河变迁十分频繁,流域内自然、人文都深受其影响。本文主要论述光绪年间山东境内黄河灾害与人口迁移的关系问题。通过研究发现,这一时期黄灾已经遍及整个山东黄河沿岸,人口迁移也自西徂东普遍展开,主要有后撤型、移民黄河三角州、南迁、走西北、闯关东等。但相比之下,运河东部灾情重于西部,与此相应的人口迁移活动以东部为主。又因黄灾由河道而外渐轻,所以人口迁移也自河而外递减。迁移形式为自发性、组织性并存,且具时空差异等特点。移民所带来的影响已经较为明显地表现在了迁入地和迁出地

  • 标签: 山东 黄灾 人口迁移
  • 简介:回顾历史,民国时期乃中国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节点。虽处乱世,但这一代人的精神世界大为磅礴。一时间,大师辈出,精英涌现。而中国的建筑,尤其是处于沿海地区的,在此时受到更多来自西方的影响,与中国传统元素交互融合,形成新的特色。在很大程度上,民国风华不仅代表了一种别样的生活,更是一代人的精神体现。

  • 标签: 中国文化发展 中国传统元素 沿海地区 这一代人 精神体现 历史建筑保护
  • 简介:一九二四年,溥仪被赶出了紫禁城,转年故宫博物院成立。紫禁城曾经的天子居所,至高无上的皇权中心,中华奇珍异宝的聚集地,现在不再是私人财产,开始走进公众视野。

  • 标签: 故宫博物院 出版 民国 私人财产 紫禁城 溥仪
  • 简介:清至民国的306年是陕西自然灾害频发的一个时期,其中危害最为严重的是旱灾和水灾,总计旱灾发生年193年,水灾发生年242年。根据资料分析,平均1.55年有一个旱灾年,1.26年有一个水灾年,频繁性是水旱灾害发生的一个显著特点;水旱灾害的发生还呈现出比较明显的增长趋势,其高发期也与“明清小冰期”的气候冷暖波动或冷暖交替时期基本对应;从灾害影响的范围来看,旱灾具有广泛性的特点,较大面积以上的旱灾年可占旱灾年总数的51.3%,水灾则具有局部性的特点,较大面积以上的水灾年仅占水灾年总数的29.34%;就水旱灾害发生的地区而言,旱灾主要集中于关中和陕北,水灾则主要集中于关中和陕南,地域性是水旱灾害的一个共同特点;水旱灾害的发生都具有比较明显的季节性,关中和陕北地区的旱灾主要集中于夏、秋二季,陕南的旱灾则主要集中于夏、春两季;陕西各地的水灾则以秋季为最多,夏季次之;水旱灾害在年际发生特点上具有各自的周期,陕北旱灾变化的周期是40、80年,关中是80年,陕南是20、50年,陕北水灾变化表现出35、90年的变化周期,关中和陕南为30、80年的变化周期。

  • 标签: 清代 民国 陕西 水灾 旱灾
  • 简介:民国时期是河南水旱灾害频繁发生的时期,不仅灾害出现的频率高,而且灾害的强度也非常大。本文通过对民国时期河南水旱灾害资料的爬梳,重建了河南省水旱灾害的等级序列,并且对水旱灾害的变动和趋势进行了初步的分析。

  • 标签: 民国时期 河南 旱灾 水灾 空间分布
  • 简介:民国时期是西北地区交通近代化的重要阶段,对于西北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依据相关文献资料,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历史地理学的角度论述了民国时期西北交通事业发展的历程及其空间分布规律与特点。

  • 标签: 民国时期 西北地区 交通建设 发展历程 空间分布
  • 简介:民国时期,尤其是1920年以后,西安地区交通运输状况开始逐渐改善.通过民国时期有关档案资料,对民国时期西安交通运输的整体状况进行再现,客观反映了西安当时的交通运输状况和交通在西安现代城市发展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对当今西部城市的开发有一定参考价值.

  • 标签: 民国时期 西安市 交通运输 历史发展 中国 陕西
  • 简介:人越长大,科技越进步,儿时的回忆都成了逝去的美好画面。直到听到一个好消息,位于长生路57号的湖边邮历经3年改造,摇身一变成了对外开放的精品酒店,坐北朝南,前有天井,后有院落,青砖砌墙,复式套房和老底子的杭州式早点一应俱全,“总算又可以回到小时候,真好!”

  • 标签: 民国时代 邻居 西湖 精品酒店 对外开放
  • 简介:幅员和边界是政区的基本要素。城市型政区作为一种新型的政区类型,肇始于民国时期,是从原地域型政区中切块设置而来。在设市之初,并没有现成的法律、法规加以规范,因此市的范围到底应该划多大就成为新设之市府与原地域型政区(即其划离之母体)之间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通过考察南京特别市行政区域边界的划定过程,展示了城市型政区幅员划定过程中的各种冲突以及在中国近代市制完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 标签: 城市型政区 划界 南京特别市
  • 简介:本文通过整理面板数据并构建面板模型,分别以出游率、人均旅游花费与旅游购买力衡量旅游消费,引入虚拟变量区分收入水平与SARS危机的影响,从而揭示了收入对城市居民国内旅游消费的决定作用。模型估计结果表明:第一、对不同的旅游消费指标,收入的决定作用存在差异,其中,旅游购买力与出游率的收入弹性远大于人均旅游花费的收入弹性;第二、与低收入城市居民相比较,高收入城市居民国内旅游的出游率收入弹性减小,人均旅游花费收入弹性增大;第三、SARS对高收入城市居民国内旅游消费的负面影响更大。最后,根据面板数据的描述性统计结果与模型估计结果,从供给角度,建议在全国层次注重发展观光旅游,在旅游目的地层次注重细分目标市场。

  • 标签: 城市居民 国内旅游 旅游消费 面板模型
  • 简介:本文主要利用地方志文献,力图恢复清代至民国时期陇东地区森林分布和覆盖状况,反映这一时期该地区森林分布面积和分布空间的变化,并探求森林覆盖变化的内在原因。在这一时期内,陇东地区森林分布面积和空间均呈缩减的态势,天然森林进一步遭到破坏。清政府和民国政府虽然意识到森林破坏的严重性,并且采取了一些措施,如实行对森林开采的不同程度的封禁、制定法令制度来保护以及进行规模不等的植树造林活动等。但收效甚微,人工次生林没有发展起来,天然森林也继续不断减少。

  • 标签: 陇东地区 森林资源 林业 植树造林 清代 管理机制
  • 简介:额济纳旧土尔扈特部落人口极少,民国北京政府时期大体延续旧日的制度和生活。日本人侵华以后,因地处南北与东西的交通要道,额旗遂成为侵华日军及其附从者德王的蒙古军沿着长城地带西上和南下的战略要区。中国政府力求阻止,本地区逐步军事化,很多本地青年被抽调编入保安队,社会状况迅速改变,但底层平民仍是封建制度下信奉西藏佛教的游牧者,直到本旗和平解放和土改运动。

  • 标签: 长城地带 军事空间 军事专员 外蒙古 日本人
  • 简介:瑞应寺本是内蒙古东部基层社会寻常喇嘛庙,因为寺主经常给京城皇帝念经祈福与向西藏教主贡献资财和叩拜,获得广泛的社会权力,升为喇嘛游牧单位。这时国家是柔和的,有求必应的;蒙古民众只是旗的或者寺院的属民而已。民国建立以后,社会动荡,喇嘛与国家的关系无法稳定地建立,这时国家是粗暴、无感知的。本文拟考察清代和民国西藏佛教寺院与国家的关系,以及彼时国家的观念、喇嘛的社会行动。

  • 标签: 社会权力 皇帝 西藏教主 国家 寺主
  • 简介:本文依据ELES理论,利用2002—2008年的数据,从边际消费倾向、消费投向、收入弹性及价格弹性四个方面对我国城乡居民国内旅游消费中的食、住、行、游、购、娱等9类消费的结构进行了实证分析,主要结论如下。(1)城镇居民的国内旅游边际消费倾向为0.0636,农村居民为0.1174;在9类单项旅游消费中,购物和其它服务的边际消费倾向最高,消费投向主要为购物、其它服务和长途交通。(2)农村居民各单项旅游消费需求的收入弹性均大于l,城镇居民基本旅游消费需求的收入弹性小于l,非基本旅游消费需求和餐饮消费需求的收入弹性大于1。(3)城乡居民各项旅游消费需求的自价格弹性较大,互价格弹性较小;城镇居民非基本旅游消费需求和餐饮消费需求的自价格弹性大于1,农村居民各项旅游消费需求的自价格弹性均大于1。

  • 标签: 国内旅游 消费结构 ELES模型 边际消费倾向 弹性
  • 简介:本文主要依据云南省档案馆新公布档案,在有关专家整理研究的基础上,对民国时期云南边疆开发方案进行补充研究;进一步分析讨论云南省民政厅边疆行政设计委员会及其"边政丛刊",认为民国云南省政府缺乏整体的边疆开发战略,也就没有具体细致、可操作性强的建设计划;但这一时期林林总总、异彩纷呈的边疆开发方案,虽然时过境迁,其闪光点仍然熠熠生辉,光芒四射,对于今天沿边地区的开放、开发战略构想也不无启迪;同时,在反复阅读、比对、研判的基础上,发现影印档案的编排也存在错漏,有的甚至文不对题。

  • 标签: 边疆开发方案 边疆建设 民国时期 云南省民政厅边疆行政设计委员会 档案
  • 简介:民国年间,“易淤易潮”的河湖环境与堤垸位置差异使湖南沅江廖堡地区就河道治理问题形成了建闸与浚河两派对抗力量。在双方长达二十余年的争讼中,该区域水利关系所处的动荡局面恰好彰显出中国传统水利社会的内在困境,即传统社会机制有限的调解能力与生态环境持续性衰败之间的矛盾。面对生态变迁的巨大压力,民国政府几经竭蹶,最终借助水利科技实现了这一区域河道治理的近代化变革,使其水利关系得以成功重构,有效改善了农业生产环境。这一过程昭示出传统社会水利治理的近代化发展方向,具有鲜明的时代意蕴,对当下的社会改革也不无启发意义。

  • 标签: 民国 水利社会 河道治理 内在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