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7 个结果
  • 简介:<正>在山东省的泰沂山区,民间流传着一种颇有意味的年画艺术——竹板画。它是我国艺术百花苑中默默生长着的一株秀丽的芳草,从内容至形式,散发着华夏文化幽幽古朴的芬芳。所谓竹板画,是就其绘画工具而言的,它所使用的画笔一般是用两页竹片夹着一块礼帽毡,然后用丝线或胶布紧紧捆扎在一起,毡片突露的一端切有大小不一的齿牙,带有齿牙毡片的这一端即为笔峰.绘画者常常持有四五只这样大小不一的笔,他们用手捏住竹片,将毡片蘸上墨汁或颜料,即可在纸上写字作画。一般说来,颜料多为一些溶水性较强的“洋红洋绿”之类的染织颜料。纸张除了生宣之外没有其它特殊要求。从设色上看,竹板画有水墨和彩绘两种。水墨的,时用淡墨,时用焦墨,有时一端用淡墨一端用焦墨;彩绘的用色也比较单纯,一般只有红、黄、蓝三原色,笔锋的两端常是蘸上不同的颜色,中间稍隔一定的空隙,除颜色间的自然过渡之外,不再加调其它颜色。

  • 标签: 泰沂山区 板画 竹板 蓝三原色 华夏文化 绘画工具
  • 简介:群众业余文艺社团是群众文化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传承和保护民间艺术、推动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建设幸福安康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抓好它的管理,是政府文化部门应尽的职责和义务。本文对山区群众业余文艺社团的现状作了分析,提出了加强管理工作的措施和办法。

  • 标签: 业余文艺社团 管理工作
  • 简介:论述山区县级图书馆现状与服务创新的内涵,提出服务创新的模式,并对新兴县图书馆服务创新工作进行分析,指出在服务创新时要注重营造创新服务文化,以读者为心,进行权威服务、重视版权保护等。

  • 标签: 山区县级 图书馆 服务创新
  • 简介:广州的商都形象已是深入人心,以至于大众会忽略掉广州本身所具有的深厚文化底蕴。宗教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也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广州的宗教形态非常丰富,五大宗教和谐共存。论文以广州市宗教旅游资源为切入点,阐明广州进行宗教旅游资源开发的意义,并通过分析广州市宗教旅游资源开发的现状,发现其存在的不足,进而为广州市宗教旅游资源的开发提出建议。

  • 标签: 广州市 宗教 旅游资源 开发
  • 简介:面对文化事业单位进一步改革和文化市场的竞争,专业艺术剧团亟待突破“经营管理型人才”短缺、艺术“消费型人才”短板、专业艺术人才的“非职业化倾向”的瓶颈,在理性对待转型成本、体制转换惯性和观念更新的前提下,审时度势、把握机遇,以观念更新为动力,以体制机制和实践创新为根本,着力促进专业艺术人才的开发,以占据文化产业发展的制高点。

  • 标签: 专业艺术剧团 人才开发
  • 简介:卍字灯会是极具生命力和开发潜力的民俗文化资源,具有独特的艺术形态和文化内涵,和不可替代的文化品牌价值。金昌必须站在文化产业战略发展的高度,深入挖掘础字灯会的特色,走品牌化路线,建设硭字灯会永久性展演场区,将其与佛教文化相结合,共同促进与碰字灯会文化产业的发展,使其成为代表金昌形象的一个知名文化品牌。

  • 标签: 卍字灯会 文化价值 品牌
  • 简介:一、法国西部民俗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法国西部的布列塔尼大区位于大西洋东岸,是法国海岸线最长的一个地区,当地起伏的丘陵又是农牧业的重要基地.传统农牧业生产方式的长期存在,保留了大量的民俗资源.有一些典型的村落和城镇直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期,才因为城市化的冲击而逐渐衰落和废弃.为了保护和利用这些资源,法国政府从七十年代开始,以建立生态博物馆的思路,对一些典型的民俗资源进行保护,并逐步将其开发成社会教育基地和旅游资源.其具体做法是:

  • 标签: 法国 日本 民俗资源 开发利用 资源保护 政策措施
  • 简介:清代川东北南江山区的墓祠群,既具有宗祠文化实体功能和表征意义兼具的一般特质,又在巴山老林的自然生态、移民文化、宗教传播等因素的影响下,呈现出鲜明的地域色彩。其中,马氏墓祠相对保存完整,无论是其空间布局、建筑装饰,抑或族内禁令、族规、四止界畔等石刻铭文,都为探析南江山区的墓祠文化提供了一个颇具代表性的读本。此外,在空间布局上,墓祠、风水塔等链接着多姓杂居、各有分区、合作共存的乡村秩序网络,我们可借由对马氏墓祠的解析,探寻在一个经济落后、自然环境和文化都相对封闭、宗族财力和权势悬殊较小的山区,不同的宗族之间如何实现自治与共存的。

  • 标签: 清代 南江 墓祠
  • 简介:生存于村落文化视野下的民间艺术一直起着满足审美需求、丰富艺术生活、抚慰乡民心灵、营造民俗氛围的重要作用。现代社会乡土语境的变化,使民间艺术出现了整体式微状态。在现代文化产业视域下的民间艺术产业开发理论和实践,是对民间艺术这一民族遗传密码保护和提升的重要手段。

  • 标签: 民间艺术 产业开发 可持续发展
  • 简介:杨家埠是一个民间工艺文化底蕴深厚的古老村落.久享盛名的杨家埠木版年画以此为渊薮,蜚声海内外的潍坊风筝从此腾飞,并且二者以此为沃土,日后成长为民间文化宝库中闪烁着奕奕光辉的两朵奇葩.除此之外,扎花灯、核雕、根雕、嵌银、草编、泥塑、布玩具等民间工艺也在杨家埠民间艺人的精心栽培下得到发展和壮大.直至今天这些传承了几百年的民间工艺在杨家埠仍然盛行不衰.杨家埠村及其以木版年画和风筝为代表的民间工艺文化不仅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而且也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高品位、高吸引力的旅游资源基础.

  • 标签: 杨家埠村 中国 山东 民间工艺 文化旅游开发 旅游价值
  • 简介:博物馆在当代中国社会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文化驱动力之一,博物馆文化产品开发已成为当代博物馆发展的一种趋势。本文将从博物馆文化产品开发的重要意义、开发思路和开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来探讨博物馆文化产品开发

  • 标签: 佛山市祖庙博物馆 文化产品开发
  • 简介:牧龙村发现的3座六朝砖室墓,据墓葬形制和出土遗物判断,M1、M2时代为东晋中期,M3时代为孙吴建衡元年,墓主为相府吏缪承。三墓规模虽不大,但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M1、M2墓室四角的砖柱,在南京地区东晋墓葬中是首次发现。M3出土的环状乳神兽镜、青瓷龙首罐、笔洗、唾壶等遗物比较珍贵,另有一方砖刻买地券是研究当时土地制度的重要实物。

  • 标签: 江宁铜井牧龙村 东晋墓 孙吴墓 建衡元年 买地券
  • 简介:中国丝绸之路吐鲁番葡萄节举办15届了,无论从时间、次数还是形式内容,都已经逐步形成了在国内外具有深远影响和吸引力极强的民族、地方特色浓郁的节庆文化活动。文章从民俗学与旅游学综合渗透研究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吐鲁番葡萄节对民族地区发展的作用,突出民族文化节庆旅游开发和利用的重要性,探讨了发展民族文化节庆旅游的思路和措施。

  • 标签: 新疆 民族节庆旅游 开发利用 吐鲁番葡萄节
  • 简介:六朝时期珠江三角洲的经济开发赵庆伟珠江三角洲位于广东省中南部,其地理范围有狭义和广义之别。广义的珠江三角洲,其西、北、东顶点直抵高要、清远和惠东,大致包括广州、佛山、珠海、深圳等近三十个县、市。从便于选取材料的角度出发,本文拟取其广义。六朝时期是珠江...

  • 标签: 珠江三角 六朝时期 《南方草木状》 广州 海外贸易 《齐民要术》
  • 简介:<正>由山东省民俗学会和费县文化局共同主办的山东省民俗学会1996年年会暨齐鲁山区民俗文化学术研讨会7月12日至16日在费县召开。来自全省的70余位学会会员出席了研讨会。自1994年7月山东省民俗学会召开第二次代表大会以来,山东省民俗学会的会员在学术研究方面又取得了丰硕成果。据不完全统计,两年来,出版的专著有《中国民俗文化论》(曲金良)、《齐鲁之邦的民俗与旅游》(山曼)、《中国京剧习俗》(叶涛)《泰山民俗》(李伯涛)、《东莱风情录》(范惠宇)、《枣庄民俗》(王祥林)、《八仙信仰》(山曼)、《狐狸信仰之谜》(王善民)、《泰山娘娘信仰》(吕继祥)《泰山祭器》(刘慧)等10部。尤其是在此期间还完成了山东省历史上第一部民俗志——《山东省志·民俗志》,《山东省志·民俗志》由学会顾问、山东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陈光林同志任主编,学会副会长刘德龙、山曼、叶涛、孙其海,以及学会的其他一些同志参与了组织、撰写和评审工作。这部书坚持“存史、资政、教化”的原则,对研究齐鲁传统文化、对移风易俗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都有很大的参考价值,在评审会上受到与会专家的好评。这部书已付印,年末即可与读者见面。

  • 标签: 民俗学会 民俗文化 学术研讨会 1996年 民俗志 中国民俗
  • 简介:一民俗风情是观光旅游资源的三大组成部分之一(其他两部分为历史文物和山水风光).我国作为东方文明古国,历史文物在整个旅游资源中占据首要位置,山水风光次之,民俗风情只占末位.但民俗风情在旅游资源开发中却有它无可替代的优势:1、民俗风情旅游具有投资少、见效快的优势;2、民俗风情旅游具有动态性强、适宜于游客参与的优势;3、民俗风情旅游具有资源丰富、可运作性强的优势.

  • 标签: 城市 民俗旅游资源 开发利用 中国 济南市 青州市
  • 简介:青云山民俗文化游乐园,是山东省安丘市以青云山的地形地貌和当地部分历史文化积淀为依托,综合规划、设计,对当地和外地民俗文化资源进行移植、引进、建设、再现而形成的一处大型民俗主题公园.由于在游乐园的规划、设计和建设过程中突出民俗主题,遵循正确方针,广泛听取各方意见,精心运作,合理布局,因而取得了明显的成功.自1998年4月份部分建成并开放以来,知名度迅速飚升,2001年被评为国家AAA级风景旅游区.不但本市、本地区的民众纷纷前去游览,周边的青岛市、淄博市、东营市、烟台市、滨州市也有大量游客前往,还吸引了许多慕名而至的省内外、国内外来宾.园区年均接待中外游客近百万人次,4年门票总收入已突破2000万元大关.在促进旅游业大发展的同时,有效地拉动了全市其他相关行业的发展,围绕青云山民俗游乐园这个"龙头"实现的游客居住、购物、娱乐等收益,几倍于游乐园本身的门票收入,其他综合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十分明显,同时对吸引外商投资也发挥了重要作用.青云山民俗游乐园的成功开发和全市各项综合项目的建设,极大地烘托了安丘市的人气,几年来游客、客商络绎不绝,安丘成了投资热点.人们为青云山的巨大成功和它创造的良好效益而震撼,惊叹:"安丘一夜间冒出个青云山!"旅游界、民俗学界则称之为"青云山现象".

  • 标签: 民俗文化资源 开发利用 青云山民俗游乐园 山东 安丘市 地方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