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1 个结果
  • 简介:<正>山东垦利县胜利乡佛头村,地处黄河三角洲,紧傍黄河,村中多数人家取黄河土制陶,世代为业,所制陶器遍及方圆百里。昔日制陶应时分季节:春烧水罐,夏烧花盆,秋烧黄盆,冬烧面瓮。此外尚有装鸡蛋用的带盖的罐子、香炉、酒炉等日

  • 标签: 黄河三角洲 陶器 山东 水罐 世代 香炉
  • 简介:<正>朱明大德塔碑,近年出土于苏州虎丘塔塔基填土层.出土时碑石已残,缺失下段(见拓片).残碑长0.41、宽0.45、厚0.14米.现存碑文共17行,88字,但除“朱明大德塔”、“大历四年(769)”、“宝历元年(825)”等字外,绝大都分碑文已模糊不清,难以辨认.经考证,该碑是目前苏州历史上最早的碑刻实物,具有极重要的史料价值与碑刻实物价值.朱明大德塔碑的出土,填补了苏州历史上唐塔的空白,并为我们研究唐代苏州朱明大德塔提供了重要依据.

  • 标签: 朱明 虎丘塔塔基 苏州 史料价值 残碑 碑刻
  • 简介:水患、潮湿、霉变、虫害、糟朽以及人为破坏是古建筑的威胁和隐患所在,针对这些情况,延福的维修对策选择了一系列科学的手段和方法。

  • 标签: 延福寺 维修 对策
  • 简介:圆梦之路()苏秉琦(一九九四年十月)编者按:20世纪的中国名家辈出,政治、军事、科学、文学、艺术各个领域都出现了一批划时代的人物。与此同时,在当代名人的研究工作方面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20世纪中国的文博考古事业从无到有,迅猛发展,同样出现了裴文...

  • 标签: 考古学理论 考古工作 历史唯物论 王国维 北平研究院 中国考古学
  • 简介:清道人传·上篇·作者菊南山标题字董欣宾引言胡小石、张大千的老师清道人(李瑞清)是“首辟两江文化”之功臣。他是教育家、书画家、鉴赏家;又是情痴、孝子、末代孤忠之臣,一生充满传奇性。在南京,他有不可抹煞的功绩,他不但把当时江南最有规模、最早创办的新式学堂...

  • 标签: 李瑞清 师范学堂 美术教育 高等师范 太夫人 图画手工
  • 简介:关于的说明1.编写的缘起与目的"人文奥运与民间文化理论研讨会"的组织者认为:民间文化在"人文奥运"的理念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也就是说,人文奥运中有民俗,民俗需要抢救,抢救需要普查.但北京的民俗文化调查、研究工作目前展开得还相对缓慢.

  • 标签: 《北京民俗文化普查方案》 生活习俗 民间文化 民族精神
  • 简介:2000年在栖霞千佛岩窟区61号佛龛门楣寻访到纪年题名石刻,此次发现提供了开凿于齐梁问的千佛岩石窟的准确竣工年代,纠正了过去石窟竣工于梁天监十年的说法,并为鉴定同类时代的佛龛提供了重要依据。

  • 标签: 栖霞寺 千佛岩 佛龛 纪年题名 摩崖 石刻艺术
  • 简介:<正>各位来宾、朋友们、同志们:今天,我们怀着十分喜悦的心情欢聚在一起,庆祝南京博物院建院六十周年,同时为南京博物院新的展览大厅举行奠基典礼。我谨代表中共江苏省委、江苏省人民政府表示热烈的祝贺!并向远道而来参加庆典活动的海内外专家、学者和朋友们表示诚挚的欢迎!南京博物院从一九三三年开始筹建,到现在已经有六十年的历史。六十年来,许多专家、学者为南京博物院的建设和发展历经艰辛,付出了自己的心血和汗水。建国以后,在上级领导和社会各方面的关心、支持下,经过全院同志的共同努力,南京博物院在文物征集陈列,考古发掘,科学研究,培养专业人才,进行爱国主义、历史唯物主义、革命传统教育,传播科学文化知识和促进对外文化交流等方面,都作出了很大的成绩和有益的贡献。

  • 标签: 南京博物院 多专家 展览大厅 庆典活动 培养专业人才 传播科学
  • 简介:<正>蛇,是极常见的爬行动物,其身体修长无足,舌分两歧,鳞饰斑烂,形象狰狞。蛇类分布区域广远,出入于浓密的树木草丛间,居住在阴冷的洞穴里,予人以神秘感觉。因此,自古以来,人们就对蛇怀着畏惧与崇拜的心理,古代希腊、罗马、埃及、印度、东南亚、日本、美洲等许多地区都存在着有关蛇类的千奇百怪的神话传说、形形色色的崇拜与禁忌。在古代中国,蛇与民族的象征物——龙的关系极密切。龙是想象中的神物,是古人综合了许多种动物的特征而产生的,其原型的主体便是蛇。我国传世的典籍中有许多关于蛇的记载,近现代也常可见到与蛇有关的民俗。田野考古学兴起以后,地下出土的古代艺术品又使我们看到了古代宗教和艺术中蛇的最直观的形象,其内容之复

  • 标签: 崇拜 民俗 形象 出土 中国古代艺术 青铜器
  • 简介:<正>各位首长、女士们、先生们、同志们:我代表南京博物院全体工作人员,热烈欢迎各位贵宾莅临我院,参加我院建院60周年的庆祝活动,对你们过去给予我院的热情指导、亲切关怀、大力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南京博物院的前身,是1933年蔡元培先生倡建的国立中央博物院筹备处。在抗日战争的烽火年代,中博的学人历尽艰辛,将数十万件珍贵文物播迁西南,并在那里开展考古发掘与民族学调查工作,直到抗战胜利后,又从四川迁回南京,他们为南京博物院的创建和保护祖国的优秀文化遗产,作山了重要贡献。建国后的1950年,我院正式被命名为国立南京博物院,先后隶属于中央文化部文物事业管理局、华东行政委员会文化部和江苏省文化局领导。1958年,我院与江苏省博物馆、江苏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合署办公,性质确定为历史艺术性博物馆。

  • 标签: 南京博物院 欢迎辞 藏品 文物科技 民族学调查 考古发掘